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

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

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團委主辦,2004年11月第一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目前已舉辦三屆。

開幕式

論壇背景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事業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伴隨著經濟發展,一些社會問題也不斷呈現,尤其是“三農”問題和就業問題更為凸顯。
農村基礎設施落後、農民增收難、農村制度和組織創新困難,農村發展人才缺乏等依然是農村發展的重大困境。當前,人才向城市聚集、城市就業壓力增大,金融危機的到來和蔓延更是加重了就業壓力。溫總理曾說:“我們最擔心的還是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都與就業有關,其一是農民工返鄉問題,其二,大學生就業問題。”據統計,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620萬,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解決就業問題,刻不容緩。
與此同時農村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對人才的需求顯得愈加迫切。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和農村發展對人才迫切需求的雙重矛盾中,大學生深入農村建功立業也就成為一個選擇。這種選擇一方面有利於農村發展,另一方面有利於城市失業率降低,更有利於大學生自身價值的實現。“農村是廣闊天地,可以大有作為” 。推動青年學生到農村去逐漸獲得了上下一致的認同,先後已有“西部計畫”、“大學生村官”等項目正在運行。
自2000年始,越來越多在校和畢業的大學生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村,志願加入到下鄉支農和農村創業的隊伍中。大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化和組織優勢,到農村開展基層服務活動、推動基層公益組織建設,探究農村經濟發展,傳播鄉土文化等農村創業就業行動,逐漸摸索出了一條將農村發展和大學生個人成長相結合的實踐之路。

主辦單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校團委:本屆論壇將為西部地區大學生下鄉支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之路,為今後大學生更好地服務三農,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依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三農”研究協會

第一屆

2004年11月20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此次論壇的目的是為發展西部經濟,增強大學生對西部經濟的更深刻了解,培養大學生的獨創性思維,鍛鍊大學生的觀察與實踐能力,最佳化社會與高校的人才資源配置,繁榮學術交流,更好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本屆論壇主要以三農問題,銀行金融證券保險、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以及大學生的經濟生活等方面為主題,具體涉及農村土地的利用問題、農民工問題、城鄉統籌、銀行改制、農村社會保障、提高企業競爭力等論題。
據介紹,目前論壇的籌備工作進行順利,籌委會已收到來自本科生,研究生等作者的論文近百件,內容包括農業產業化道路,農民工權益保障等,選材新穎,觀點獨特,充分發展了當代大學生視野開闊,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

第二屆

第二屆開幕式
以“西部地區大學生下鄉支農模式總結和探索”為主題的第二屆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於2008年4月12-13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來自西部地區20所高校的學生代表300多人參加論壇。
此次論壇的目的是總結當前西部地區大學生下鄉支農的模式和相關經驗,通過大學生代表、專家、大學生村官和一線農民朋友及NGO組織代表的同堂論道,探索新的下鄉支農模式,為全國高校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和相關理論研究者提供參考。具體涉及大學生在新農村中的作用何在,大學生下鄉支農經驗教訓反思,大學生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等論題。
論壇採取主題發言、專家點評、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農”研究會,蘭州大學研究生青年志願者協會、西北師範大學三農研究協會、寧夏大學新農村假設建設促進協會等高校社團代表圍繞“西部地區大學生下鄉支農模式”、“大學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西部地區大學生下鄉支農的經驗教訓總結與反思”、“農村民眾眼中的大學生支農”等四個議題作了精彩發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經管學院有關專家對論壇發言進行了點評。
據介紹,本次論壇邀請到了來自蘭州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寧夏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重慶大學、長安大學、延安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藏民族學院、西安郵電學院、青海師範大學、西安財經學院等高校的學生代表,以及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世界宣明會的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討論。

第三屆

第三屆“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於2009年5月9-10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以學生為主,面向西部及全國其他高校所有在校大學生。目前與河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青海大學、四川大學、西安電子科大等西部地區10省區30多所高校從事過下鄉支農的在校大學生、大學生村官、基層民眾、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東森校園傳媒取得聯繫,預計將有120多名參會代表,其中近一半是校外代表。
論壇主題:倡導學生服務基層 推動農村經濟建設
論壇議題:
議題一 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潛力與前景
議題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困境
議題三 大學生村官的現狀與思考
議題四 農民對大學生服務的需求
論壇創新:
1.參會代表多樣性,能從不同側面進行發言思考。本次論壇的參會代表包括高校學生代表、老師、大學生村官、農民代表、NGO代表、已經創業成功的大學生代表、媒體代表,論壇計畫每一個層次有一個主導發言人。
2.論壇議程安排,由首要發言人(由主要嘉賓引導發言)+學生髮言(發言人60%為在校學生,40%為其他主體)。論壇不安排每個高校代表發言,而是有選擇的發言,對於審核材料不通過的代表,直接取消發言資格。
3.代表層次有所提高。參會代表必須是大二以上社團主要負責人,非主要負責人一概不提供任何費用,且每人收取100元參會費。
4.高層次,高定位。為中西部地區大學生到基層創業就業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台,把活動提升為宣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園文化的有益視窗。
活動意義
1.讓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新農村建設等有更清晰的認識,積極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促進大學生提高就業和創業能力,幫助大學生拓寬就業和創業渠道;
2.推動大學生農村創業信息交流平台和互助網路的建立,擴大社會影響力,爭取社會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理性認識和輿論支持,為大學生農村創業爭取更有利的社會環境以及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政策支持;
3.鼓勵更多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優秀人才,為實現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宏偉目標而努力;
4.回響黨和國家號召,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引導學生科學發展。

論壇徽標

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徽標

大學生西部經濟論壇會徽中央由“π”字形和一本“書”組成,書代表大學生,兩者一起構成一個“西”字,同時,書又可視為西部廣闊的田地(引申為農)。“西”和“農”構成——西農,代表了每屆論壇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另外,“π”又形似古錢幣(引申為經濟)說明西部經濟的發展建立在這片富饒廣闊的西部土地之上。且“π”字上面的一“橫”代表著西部經濟平穩、和諧、迅速的發展,而這也同樣建立在“大學生” “西部土地”基礎之上。

敬請更多關注

西部經濟,不緊是一個地區一群人關注的事情,西部,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