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下鄉

大學生下鄉

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台。目前首先在重慶進行,

大學生下鄉的簡介

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市委、市政府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該市將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70多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於4個月的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台。

大學生下鄉內容

該活動具體內容概括為“六個一”。即每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種樹,每所大學建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1、鼓勵每一名大學生積極種樹
在校期間的每一名大學生,都要積極加入到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來,參與“綠化長江大行動”中。由市林業局、市教委沿江規劃以各高校命名的“大學林”,高校利用春秋兩季組織學生種樹。相關區縣黨委、政府負責選派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提供樹苗和工具,並承擔“大學林”的管護工作。
2、大學生帶薪實習一個月
各級黨委、政府每年為大學生提供3萬個以上帶薪實踐崗位。這些實習崗位主要來自市級機關、大型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還有部分來自民營企業。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帶薪,是從財政拿一部分錢出來,帶薪定崗實習,這屬於重慶的創舉。帶薪實習,並非在70萬大學生中全覆蓋,主要針對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有一定技能的優秀學生。通過帶薪實習,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學生的經濟壓力,並鍛鍊其社會實踐能力。大學生勤工助學、勤工儉學,也屬於帶薪實習的一部分。
關於“薪酬”有無最低標準?塗經平解釋:“既然叫帶薪,不是補貼,就是最低工資標準。”
3、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
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現狀,感受民生疾苦,增進同農民民眾的感情。學農區域,重點安排在三峽庫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學農的對象,主要以城裡學生為主,讓他們多了解農村。該活動也主要以倡導為主,希望更多學生加入到“三進三同”活動中來。如以往很多大學都在長期開展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就可以納入該活動中。
4、鼓勵到企業做工一個月
組織全市在校大學生到企業生產和服務一線,與工人一起做工,培養勞動觀念,了解生產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促進學以致用。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介紹,該活動主要面向理工科學生,尤其是建築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裝飾材料等跟工程、技術相關的專業較強的學生。
5、開展學軍一個月
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參加不少於30天的軍事訓練,錘鍊意志品質,強化國防觀念。重慶警備區、市教委負責選擇和建立學軍活動基地。
6、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組織大學生種樹、實習、學農、學工和學軍活動,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農村、社區和工礦業調查研究,每人至少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稱,教委會組織專家,對調研報告認真評審。其中,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的一些意見,將推薦到相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優秀報告將會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