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是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是處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一種市場。壟斷競爭是一種介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市場組織形式,在這種市場中,既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又具有壟斷的因素。壟斷競爭市場具有競爭程度較大,壟斷程度較小,比較接近完全競爭,而且要現實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業、手工業、印刷業中普遍存在的特點。

產生條件

壟斷競爭市場B2C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生產集團:市場上大量的生產非常接近的同種產品的廠商的總和稱為生產集團。例如:快餐食品集團,汽車加油站集團等。 1、各個廠商的產品不是同質的,但彼此間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為不同質,所以具有一定的壟斷力量,因為彼此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所以具有競爭。)

2、一個生產集團中有大量廠商,每個廠商所占市場份額都很小。

3、廠商可以自由進入和退出一個生產集團。牙膏市場是壟斷競爭的,其他廠商要推出可能會與佳潔士和高露潔等品牌競爭的新品牌牙膏相對比較容易。這就限制了生產佳潔士和高露潔的盈利性。如果利潤很大,其他廠商就會花費必要的錢(用於開發、生產、廣告和促銷)推出他們自己的新品牌,這就會降低佳潔士和高露潔的市場份額和盈利性。

特點

壟斷競爭市場因素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 壟斷競爭市場競爭程度較大,壟斷程度較小,比較接近完全競爭,而且要現實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業、手工業、印刷業中普遍存在。從總體上說,這種市場具有以下特點。

廠商眾多

市場上廠商數目眾多,每個廠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場價格,但每個廠商又都可對市場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完全接受市場價格。另外,廠商之間無法相互勾結來控制市場。對於消費者,情況是類似的。這樣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經濟人是市場價格的影響者。

互不依存

市場上的每個經濟人都自以為可以彼此相互獨立行動,互不依存。一個人的決策對其他人的影響不大,不易被察覺,可以不考慮其他人的對抗行動。

產品差別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同行業中不同廠商的產品互有差別,要么是質量差別,要么是功用差別,要么是非實質性差別(如包裝、商標、廣告等引起的印象差別),要么是銷售條件差別(如地理位置、服務態度與方式的不同造成消費者願意這家的產品,而不願購買那家的產品)。產品差別是造成廠商壟斷的根源,但由於同行業產品之間的差別不是大到產品完全不能相互替代,一定程度的可相互替代性又讓廠商之間相互競爭,因而相互替代是廠商競爭的根源。如果要準確說出產品差別的含義,則可這樣來說:在同樣的價格下,如果購買者對某家廠商的產品表現出特殊的愛好時,就說該廠商的產品與同行業內其他廠商的產品具有差別。

4.進出容易

廠商進、出一個行業比較容易。這一點同完全競爭類似,廠商的規模不算很大,所需資本不是太多,進入和退出一個行業障礙不大,比較容易。

5.可以形成產品集團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行業內部可以形成多個產品集團(productgroup),即行業內生產類似商品的廠商可以形成團體,這些團體之間的產品差別程度較大,團體內部的產品之間差別程度較小。6.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有2條,D、d曲線,D曲線是當一個廠商變動自己的價格時,其他廠商也相應作出價格調整時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d曲線則是其他廠商不隨之調整價格時的需求曲線。

均衡

壟斷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在短期均衡實現過程中,壟斷競爭市場同壟斷市場一樣,也會出現超額利潤、收支相抵、虧損三種情況。與壟斷市場不同之處在於壟斷競爭廠商面對的市場需求曲線斜率較小。在考慮生產成本因素之後,壟斷競爭廠商會選擇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的條件下生產,即下圖中的E點。E點所決定的產量為OQ*,價格為OP。由於此時的短期平均成本為OG,所以,壟斷競爭廠商是有利潤的,其利潤為GFHP。

壟斷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條件是:MR=MC

壟斷競爭廠商在決定產量和價格的方式時與壟斷廠商完全相同。另外,壟斷競爭廠商也可能會有損失出現。在上圖的產量OQ*下,如果短期平均收益低於短期平均成本,壟斷廠商就會虧損。但無論是有利潤還是虧損,在短期內都不會吸引其他廠商加入或使原有廠商退出。長期的情形則不同,因為在壟斷競爭市場下,每家廠商的規模都不大,而且廠商數目很多,廠商進出市場都非常自由。所以,當廠商在短期內有利潤存在時,就會吸引新的廠商加入,當廠商有虧損時,就會有廠商退出。

壟斷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在長期,廠商可以任意變動一切生產投入要素。如果一行業出現超額利潤或虧損,會通過新廠商進入或原有廠商退出,最終使超額利潤或虧損消失,從而在達到長期均衡時整個行業的超額利潤為零。因此,壟斷競爭與壟斷不同(壟斷在長期擁有超額利潤),而是與完全競爭一樣,在長期由於總收益等於總成本,只能獲得正常利潤。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長期內壟斷競爭廠商仍然會維持在MR=MC條件下生產,即圖中的E點。E點所決定的產量為OQ*,價格為OP。在長期均衡時,平均收益等於平均成本,因此,利潤為零。此時不會有新的廠商加入,也不會有舊的廠商退出,市場達到長期均衡。

壟斷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條件是:1)MR=MC,2)P=AR=AC。

優勢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一、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是這樣一種市場狀況,一個市場中有許多企業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壟斷競爭市場主要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1、市場上生產和出售的產品都具有差別,這種差別是指同一類產品的不同之處。產品有了差異,就不能彼此完全替代,所以形成壟斷,即每個企業對自己產品的價格都具有一定的壟斷力量,從而使市場帶有壟斷的因素。一般說來,產品的差別越大,企業的壟斷程度就越高。另一方面,由於有差別的產品又同屬一類產品,每一種產品都會遇到大量的其他相似產品的競爭,因此,市場又具有競爭因素。一般說來,產品的差別越小,替代性就越強,競爭程度就越高。如此,便構成了壟斷因素和競爭因素並存的壟斷競爭市場的基本特徵。

2、市場上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很多,因此,各個企業的行為對市場的影響很有限度。

3、企業進入和退出某一類產品市場比較容易。

從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看,上述特徵都存在著:企業雖然都是生產和銷售同種產品即商品房,但每個企業開發的樓盤都或多或少與其他樓盤有所差別,不存在絕對相同的樓盤。目前,全國房地產企業達2.3萬餘家,不可謂不多。同時,進出房地產業的門檻也並不高。顯而易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壟斷競爭市場。

二、壟斷程度與經營效益的關係

處在壟斷競爭市場上的企業,一般來說,其壟斷程式高低與其經營效益的好壞為正相向關係。如果企業的壟斷程度高即競爭程度低,那么,企業在市場上就處於優勢地位,就能取得較理想的經營效益。因為壟斷程度高源於產品的差異性大,即產品具有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所不具備的特色,客戶如果對這種特色產品有偏好,只能向該企業購買,這就形成了局部的賣方市場,對企業經營非常有利:一是產品能迅速銷售出去,二是企業對產品價格有較強的控制力量,有條件獲得超過行業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如果企業生產的產品差異性小,替代性強,競爭性高,那么壟斷性必然低,企業在市場上就處於劣勢,經營比較困難。

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

近觀房地產市場,凡取得驕人經營業績的企業,都是通過開發差異性大的房地產產品來提高壟斷程度,從而獲得成功。

廣州奧林匹克花園——首創將體育概念和奧林匹克文化導入房地產業,讓客戶通過“科學運動”來享受“健康生活”。開盤的當天,盛況空前,出現了上千人冒著炎炎烈日排隊搶購的熱銷場面。

三、企業如何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尋求優勢

企業要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尋求優勢地位,就要走房地產產品差異化經營之路,即在研究分析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發出有差異性的房地產產品,形成局部賣方市場,提高企業產品的壟斷程度。

品牌與產品差異有密切的關係。首先,品牌是產品差異的必然產物。因為每個企業生產的產品都與其他企業生產的產品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為了體現這種差異,讓客戶便於辨認本企業生產的產品,企業必須將其產品品牌化,以品牌來標誌產品的特殊身份,使自身與其他產品區別開來。其次,品牌本身也是產品差異的重要體現。一個品牌是一個複合體,它反映了產品的市場定位,開發理念、文化以及綜合品質等方面。當我們看到碧桂園、奧林匹克花園、萬科花園等品牌時,很自然就會聯想到它們的特色形象,很容易將它們與別的樓盤區分開來。

實踐證明,優秀品牌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利器:由於優秀品牌的知曉度和忠誠度,為企業贏得市場份額並降低行銷成本;由於客戶的品牌偏好加強了企業對價格的控制力,從而獲得品牌溢價;由於品牌信譽,有利於開拓市場,進行品牌擴張。因此,企業必須認真制定和實施品牌戰略,在競爭中贏得市場。

說明

比較完全競爭長期均衡條件P=MR=AR=MC=AC,兩者都是P(AR)=AC。差別是完全競爭下AC = MC,P(AR)= MR,而壟斷競爭市場AC >MC,P(AR) > MR。這說明:1、壟斷競爭下成本較高,未能達到最低點,存在資源浪費。

2、壟斷競爭下價格比較高,相應產量較低,對消費者不利。

但也並不能由此得出完全競爭市場就優於壟斷競爭市場的結論。因為儘管壟斷競爭市場上平均成本與價格高,資源有浪費,但消費者可以得到有差別的產品,從而滿足不同的需求。而且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產量要高於完全壟斷市場,價格卻要低。特別是壟斷競爭有利於鼓勵進行創新。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壟斷競爭從總體上看還是利大於弊的。

經濟學術語

處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你知道哪些經濟學的辭彙?讓我們一起走進經濟學辭彙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