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語

塔塔爾語

屬塔塔爾語(tatarça)又稱韃靼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本來用阿拉伯字母,史達林時期改為西里爾字母,由2000年起改用土耳其式拉丁字母,但中國境內的仍用阿拉伯字母。是韃靼地區使用的語言。俄羅斯政府規定韃靼語採用西里爾字母。

基本信息

概述

中國塔塔爾族與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族自稱是tatar,只是在漢文中譯名不同。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後,有一些韃靼族居民陸續由俄羅斯遷來中國,主要分散在新疆各地。來到新疆以後,他們的語言不可避免地逐漸受到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親屬語言的影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其中又有一大部分遷居國外,所以現在塔塔爾族人口很少,而且分布在烏魯木齊伊寧昭蘇、奇台、阿勒泰布爾津青河塔城等市縣。因人口減少,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某些地方普經有過的塔塔爾族學校都已停辦,也沒有塔塔爾文的出版物。加以他們與當時的維吾爾、哈薩克等族關係密切,相互通婚,純塔塔爾家庭逐漸減少,並且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上都使用維吾爾或哈薩克語文,所以,能夠熟練地使用塔塔爾語文的人也日見稀少。

語族語系

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在俄羅斯使用人口600多萬,大部分居住在韃靼自治共和國和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此外,也有一些居住在西伯利亞西部、中亞及烏克蘭等地。韃靼語分中心方言、東部方言和西部方言。韃靼自治共和國的大部分居民說中心方言,韃靼標準語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語音

(1)由於受維、喻語影響,韃靼語原有的寬元音窄化,窄元音寬化現象已減弱,除少數詞外,大多數已變為基本上與維、喻語對應詞的元音一致:

(2)在展唇元音中,增加了[e];

(3)詞首的複輔音和詞末的非固有複輔音在民眾口語中是不穩定的。

(4)9個元音:a、媅、 э(e)、ы、и、о、θ、у、Y, 有24個輔音:б、в、 г、 д、Ж、з、к、п、ж、н、抳、п、р、с、т、ф、х、ц、ч、ш、щ、Ж、й、h。元音的齶音和諧較嚴整,唇音和諧有一定的局限性。動詞詞幹末尾的а、媅加上 й或以й開頭的附加成分後變為ый、и。以п、к結尾的詞幹加上以元音開頭的附加成分後,п、к變為濁輔音б、г。與同語族的許多語言相比,某些詞中的寬元音變窄,而另一些詞中的窄元音展寬。

語法

(10在名詞變格時,是否帶有從屬性人稱附加成分,其所加的格附加成分略有不同,這與哈薩克語的相近,而與維吾爾語的完全不同

(2)名詞的從屬性人稱附加成分、人稱代詞和動詞的人稱附加成分第二人稱的形式,在老年與青年的口語中有差異

(3)動詞陳述式--未來時第三人稱的構成不同於維、哈語,但也有些人採用了哈語的形式。

(4)某些附加成分具有以-н開頭的形式,專用於以鼻音 ж、н、抳結尾的詞幹之後。例如,表示從格的附加成分除-дан/-д媅н/-тан/-т媅н之外,還有-нан/-н媅н。動詞陳述式現在-將來時第一人稱單數的人稱附加成分-жын/-жен,可以由簡略形式-ж來代替;第三人稱單數沒有人稱附加成分。例如яз-(寫)、язажын、язаж(我寫)、яза(他寫)。

辭彙

(1)保存著一些塔塔爾語特有詞;

(2)少數構詞附加成分與維、哈語的都不完全相同;

(3)一些借詞的讀音也有其特點。

(4)突厥語族同源詞占很大比重,保存了一些在古代突厥文獻中出現的詞,如:суган(蔥、洋蔥)、сандугач(夜鶯)、танык(證人)等。此外,在不同時期還從高加索諸語言以及阿拉伯語波斯語俄語吸收了一些借詞。1929年以前,韃靼人採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1929~1939年進行文字改革,拉丁字母代替了阿拉伯字母;1939年以後,採用以俄文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