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回收

塑膠回收

塑膠回收,是指消費後的塑膠製品經收集、處理並加以再利用的過程,包括破碎、分離、洗滌、乾燥、塑煉、造粒等,其中,分離與洗滌的次數視回收塑膠的清潔程度而定。目前我國廢棄塑膠主要為塑膠薄膜、塑膠絲及編織品、泡沫塑膠、塑膠包裝箱及容器、日用塑膠製品、塑膠袋和農用地膜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消費後的塑膠製品經收集、處理並加以再利用的過程。塑膠加工中,常產生邊角料和殘次品,通常,平均殘料率為3%,最高可達15%(如熱成型及泡沫塑膠加工)。這類邊角料和殘次品多由塑膠加工廠自行處理。若為熱塑性塑膠,則仍用作生產原料,習慣稱為再生料和回用料。但由於塑膠套用日益普及,消費後的塑膠製品數量與日俱增,已成為環境保護中一大問題。70年代以來,引起各工業已開發國家的重視,日本、聯邦德國等相繼大力進行研究,並視為資源再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列作國策的考慮對象。

消費後塑膠回收利用的途徑有三:直接燃燒利用其熱量、熱解獲取燃料油及燃料氣和熔融再生。雖然對熱解進行了許多研究,但迄今尚未工業化。所以,除直接燃燒外,目前以熔融再生居多。各工業已開發國家都設有塑膠回收工廠。個別品種如聚酯和聚氨酯泡沫塑膠的消費後塑膠,也可經化學處理回收其單體,加以再利用。

消費後塑膠回收的熔融再生工藝過程,包括破碎、分離、洗滌、乾燥、塑煉、造粒等,其中,分離與洗滌的次數視回收塑膠的清潔程度而定。由消費後塑膠製品經洗淨、粉碎製成的粒狀或碎屑狀料,稱之為回收料。因其耐腐蝕性優於木材,故多製成土建工程材料,如墊路板、樁柱、柵欄支柱、 U型材、管道安裝墊塊、園林柵柱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配入恰當的添加劑或添加劑混合物,已能使某些回收塑膠的實用性能提高至工程塑膠的程度,而價格頗低。相容化工藝和相容劑的採用,使消費後塑膠回收產生經濟和技術上的巨大效益。

回收現狀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廢舊塑膠市場國,同時也是全球廢舊塑膠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在廢舊塑膠回收再利用方面,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廢舊塑膠回收利用率很低,廢棄塑膠及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還不到10%,我國廢塑膠回收業困難重重。其主要面臨的困難包括三方面。

一是政策方面,廢塑膠回收利用可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但目前我國在巨觀層面還沒有對廢塑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綜合規劃,缺乏具體政策扶持,缺乏廢塑膠分類技術規範,缺乏對採購使用廢塑膠並達到產品安全要求企業的認定和鼓勵。相關制度不健全,這些都導致了我國廢舊塑膠回收行業長期以來呈低水平徘徊狀況。

二是技術方面,國際上,塑膠回收再生方法有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學還原和用作固體燃料等。而目前我國塑膠回收主要還是以物理再生為主。絕大多數廢舊塑膠回收加工企業基本沒有條件引進、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從而阻礙了廢塑膠回收利用的發展進程。

三是管理方面,據了解,目前廢塑膠行業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等共同管理。因為行業歸口不明確,致使缺乏行業指導、技術規範。所以應儘早確立歸口部門,將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與之密切結合,從而建立起全社會的回收體系。

目前,各國都在採取積極措施進行廢舊塑膠的回收,尤其是已開發國家,這方面的工作起步早,已經收到了明顯的效益,我國有必要借鑑其經驗,提高廢舊塑膠回收利用率,加快經濟發展 。

行業發展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隨著以後社會的發展,對社會環境越來越重視,以後塑膠瓶回收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後塑膠瓶回收市場的商機無限。塑膠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聚物。樹脂約占塑膠總重量的40%~100%。塑膠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膠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謂塑膠,其實它是合成樹脂中的一種,形狀跟天然樹脂中的松樹脂相似,但因經過化學手段進行人工合成,而被稱之為塑膠。隨著我們國家的塑膠的再生利用技術不斷的提高,塑膠回收行業也在不斷的發展,塑膠瓶回收利用率也越來越高了。尤其是現在廢舊的pet塑膠的回收率更是越來越高,甚至有的行業為了爭奪再生塑膠這塊資源開始相互的提價。目前國家的廢舊塑膠資源相當的緊張,已經開始影響到和塑膠有關的紡織業、包裝業等一些行業。看來塑膠瓶回收市場的商機真的很大。我國的塑膠產品大發展的潛力很大,人口多這是個顯著的優勢。現在塑膠的產品使用的比較廣泛,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衣食住行都和塑膠有一定的關聯。

只要有人使用塑膠,塑膠回收行業就永遠也不會被淘汰。現在塑膠原材料的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樣再生的塑膠顆粒的價格也比較高。現在的設備的比較先進,技術的改進,使再生塑膠的產量也在上升。所以如果回收廢舊的塑膠應該是很賺錢的。以前感覺回收破爛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塑膠製品是廢舊塑膠產生的根源,也是廢舊的所料的消費市場。塑膠回收市場製造業的前景非常的廣闊,塑膠回收既可以減少塑膠污染環境,還能節約資源。實現了資源的良性循環,塑膠瓶變廢為寶。

市場分析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中國市場
目前,廢塑膠交易場所已遍布全國各地,形成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廢塑膠回收交易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區。其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遼寧等塑膠加工業相對發達的省份。其中,浙江台州、東陽、慈谿,廣東南海、東范、汕頭,江蘇連雲港、徐州、興化,河北文安、望都、霸州,山東臨沂、萊州、淄博、東營,河南安陽、長葛、捷河,安徽五河等地的廢棄塑膠回收、加工、經營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年交易額大多在幾億元到十幾億元。廢舊塑膠加工作為新興產業,其行業規模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品種和產量不斷增多。目前,全國各大中心城市周邊,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武漢、南京、西安、太原、成都、瀋陽等周邊地區也有大量類似的加工地和交易場所。總體看,國內從事廢棄塑膠回收及加工的企業越來越多,不過仍以個體企業為主。

市場價值
目前,我國廢棄塑膠套用的市場價值在1000億元以上。近年來塑膠原料漲價對該市場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廢棄塑膠價格也大幅上漲,其中較為純淨的聚乙烯、聚丙烯回收料價格最高的達到6000多元/噸(2005年11月),接近未漲前原料的價位。大城市垃圾中除了一次性塑膠袋和快餐盒外,現在幾乎找不到廢塑膠製品的影子,說明廢塑膠的回收程度已經有了明顯提高。但目前我國在回收利用技術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塑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圍繞塑膠與環境這一中心展開。

利用方法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1)機械法循環再生
機械法循環再生電子廢物塑膠適用於能夠大垃產生、具有穩定供應源以及收集點距離從事拆卸廠商、材料加工和潛在產品用戶近的地方。

(2)作為化工原料
塑膠作為化工原料包括使用混合塑膠作為金屬冶煉過程中的還原劑適用於以下情形:a塑膠較少且樹脂種類繁多;b.產品分類和拆解困難;c.塑膠供應商、回收商和最終用戶彼此距離很遠,其中塑膠的跨區再生的運輸費用就超過了塑膠潛在的經濟效益。

(3)加工為工程燃料
將塑膠加工成工程燃料的比例很小,但是卻具有商業可行性。該方法很大程度取決於燃料製造商和終端用戶之間的緊密合作情況。經濟性方面取決於燃料製造商的製造成本、運輸費用、替代石油或其他油的售價以及焚埋的費用。

(4)能源回收
能源回收有如下定義:將日常用過的塑膠盒沒有消費國的廢塑膠製品直接燃燒或者作為其他燃料的助燃劑,通過產生和回收熱能的資源回收方式進行利用。主要的例子有生活垃圾焚燒以得到蒸汽、電能和熱水;其他例子有在水泥窯和火力發電廠中作為化石燃料替代物、用於煤炭氣化、爐渣熔融和金屬回收系統中垃圾衍生燃料的高熱值組分。

發展趨勢

塑膠回收塑膠回收

隨著塑膠大量套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塑膠再生行業市場逐漸繁華、中小企業如湧泉出現,投資活躍,從以前家庭作坊式回收再生塑膠模式正向以市場需求為動力的純商業模式轉變,並正在發展成為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場交易集約化、以完全靠市場需求和價格驅動為導向的環保型產業經濟。從事再生塑膠回收利用及加工的企業和人員數量龐大且穩定增長,主要是以個體戶和農民為主,也有一些其他行業投資商。塑膠再生行業為農村經濟成長、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為資源再生利用、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生塑膠是依據在其使用壽命結束後仍具有回收利用價值而存在的不同形態的塑膠,幾乎所有熱塑性塑膠都具有回收利用價值。在合成樹脂生產過程中、在塑膠製品和半成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在塑膠物流過程和消費者使用後均產生再生塑膠。一般把合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稱作消費前塑膠;把經過流通、消費、使用後產生的稱作消費後塑膠。消費前塑膠產生量小,品質穩定,再生價值大,一般在生產過程中就得到妥善處理,能夠完全回用。我們所說的再生塑膠一般指消費後失去使用價值的可循環利用的塑膠產品,可以再生利用。塑膠經過回收、集中、分類、科學合理處置後可以獲得再生價值,實現循環利用。進口廢塑膠中有一部分屬國外消費前塑膠,品質較好,價值較高,可作為再生原料應鼓勵大量進口。再生塑膠來源的大類品種有塑膠薄膜(包括塑膠包裝袋和農膜)、塑膠絲及編織品、泡沫塑膠製品、塑膠包裝箱及容器、電纜包覆料以及各種日用雜品、文體娛樂、衛生保健等日用塑膠製品,其中薄膜、泡沫、包裝箱及容器、編織、片材等塑膠製品主要用於塑膠包裝。此外還有一些其它塑膠包裝製品(如塑膠托盤)、農用塑膠製品(如農用塑膠節水器材)、裝飾裝修用塑膠製品的報廢率也較高。

塑膠包裝消費量2004年為634.4萬噸,2005年超過700萬噸,據估計至少80%在一年內被廢棄,是再生塑膠的主要來源。這與國外類似,如2001年英國塑膠包裝回收量為塑膠總回收量的91.2%。此外還有一些回收價值不大或者回收成本高、處置難度較大的如塑膠複合、超薄包裝材料、地膜、一次性塑膠製品等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但是,像塑膠管材管件、異型材、增強防滲漏土工材料(含防水卷材)等結構性塑膠建材近些年來使用量增長較大,實際使用壽命較長,目前還不到大量報廢期,所以這部分的廢棄量並不大。

家電產品按正常的使用壽命10~15年計算,需報廢的電視機平均每年500萬台以上,洗衣機平均每年500萬台,電冰櫃每年約400萬台,就此我國每年將淘汰1500多萬台廢舊家電。近年來,電子通訊器材如電腦、手機、VCDDVD、唱片、光碟等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每年報廢數量急劇上升,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塑膠是家電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表4的比例推算,每年由此產生的可再生塑膠至少為15萬噸,如果再考慮到報廢電子通訊器材的可再生塑膠量,該數字約20多萬噸。這些再生塑膠主要成分是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ABS等,回收再利用價值較大;而一些熱固性塑膠、發泡聚氨酯、玻璃纖維增強塑膠則相對難以回收。廢舊家電再生過程中合理處置再生塑膠是其重要的環節之一。不同的家電產品中所配套的塑膠種類不盡相同,同一產品由於廠家不同所用塑膠種類也不盡相同,有時塑膠種類相同而所使用的添加劑、功能母料或者配方不同,這就給家電塑膠的回收利用工作造成一定難度,須認真對待,力求做到有效地回收利用,使其儘可能減少環境壓力和能源浪費。電子電器配套塑膠配件用量已達100多萬噸,在工業配套、信息、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套用廣泛,產品更新換代很快。隨著這類產品逐漸進入大量報廢期,成為廢塑膠的一個重要來源。

採用塑膠製造汽車部件的最大好處是減輕了汽車重量,節省了成本和工序,提高了汽車某些性能,已開發國家汽車用塑膠平均已超過100kg,汽車報廢將帶來車用塑膠資源再生利用和對環境合理處理問題。據汽車界權威專家分析,2005年我國汽車產量達570萬輛,2006年汽車總需求量達650萬輛。我國汽車塑膠平均使用量達70,年消費40多萬噸。汽車用塑膠品種有:PVC、PP、PE、PU、ABS、PA、POM等。隨著汽車報廢量逐年增加,車用塑膠和家電及電子電器塑膠量一樣穩步增加,其回收再生利用一樣成為廢塑膠來源的重點,處理原則類似。到2012年,我國的汽車塑膠需用量將達80萬噸左右。因此,對報廢汽車塑膠件的回收、再生利用來說任務將越來越艱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