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塔欣古城

埃爾塔欣古城

埃爾塔欣古城坐落在維拉克魯斯境內,從九世紀初期到十三世紀初期時有人居住,可以追溯到偉大的特奧蒂瓦坎帝國到墨西哥—特諾奇蒂特蘭帝國之間的一段時期。它由裝飾豪華的公眾廣場和金字塔組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稱作“壁龕金字塔”的遺蹟。這個保存完好的遺址,在藝術和建築價值上都有其特色,證明了墨西哥的前哥倫比亞文化的偉大。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圖景二
中文名稱:埃爾塔津古城
英文名稱:ElTajin Pre-Hispanic City
國家:墨西哥
所屬洲:北美洲
批准時:1992年
批准標準: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報告。

簡介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遺址
埃爾塔欣古城,位於墨西哥中部的韋拉克魯斯州,距首都墨西哥城東北約200千米。1785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在韋拉克魯斯州東部墨西哥灣沿岸的熱帶叢林中,發現了被植物掩蓋了500多年的埃爾塔欣神殿遺址。後來,考古學家又陸續在這裡發現了埃爾塔欣古城的其他遺址。考古學家推斷,埃爾塔欣是由與古印第安瑪雅人有血緣關係的瓦斯特克人建造的,建城時間在公元800年—1200年之間。公元13世紀初,埃爾塔欣遭到破壞,後來被遺棄。

埃爾塔欣是為祭祀支配“閃電”、“颶風”的諸神而建立的宗教城市。埃爾塔欣遺址被分成三處,即“小城市”、“大城市”,以及被稱做“圓柱館”的神殿金字塔所代表的“塔欣奇克”。“小城市”里,球類遊戲場散布在各處,埃爾塔欣在當時是舉行盛大球類遊戲活動的地方,而這種球類遊戲是一種神聖的祭祀儀式。在目前發掘出的17個球場中,最大最美的是“南球場”。城中最著名的建築是祭祀風雨諸神的壁龕金字塔,塔高約18米,底部周長約36米。金字塔的東側,建有直達頂部的很陡的石階。壁龕金字塔上的365個壁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整座金字塔與日曆有關。

1836年,畫家卡洛斯·內貝爾出版了一本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畫冊,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這本畫冊吸引了無數的藝術參觀者來到這裡。1938年,現代的發掘表明這座廟宇坐落於墨西哥東北部一個最大、最重要城市的中心。埃爾塔欣古城作為當時重要的城市中心,對其周邊地區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在胡埃戈回力球的球類運動方面。在絕大多數與之同時代的考古發掘地僅僅有一個運動場,而在這裡竟然有11個之多。

埃爾塔欣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瑪雅古城。在印第安語中、埃爾塔欣是雷電或暴風之意,埃爾塔欣古城可能是瑪雅人修建的用來供奉自然神的宗教城市。

名稱來歷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圖景四
埃爾塔欣古城遺址坐落在維拉克魯斯州北部的帕潘特拉鎮附近的一個傾斜的山坡上,周圍遍布著菸草種植園、香蕉種植園、養蜂場香子蘭種植林。18世紀末期被發現,其得名是由於現代的托托那克人認為統稱為“塔欣”的12位掌管風雷雲電的神人住在這裡。根據在占領時繪製的當地地圖顯示,這裡曾經被稱為米克特蘭,意思為“死人的住所”,這才是這座由球類運動和儀式的祭祀品所困惑的城市的合適的名稱。

儘管這種球場在中美洲的遺址中隨處可見,但其中至少有17個是在這裡發現的。其中的一個球場有一個浮雕的面板描繪了一個運動員斬首的場面,或許是失敗隊伍的隊長。世外的神仙的雕刻圖案在遺址中的球類運動和龍舌蘭酒釀製的各種場景中出現,它似乎表明死亡、球類運動和喝龍舌蘭酒是儀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歷史背景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石壁浮雕
維拉克魯斯州海灣富饒的海岸在中美洲歷史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就是在這裡,早期的奧爾梅克人建立了聖洛倫索和拉本塔這兩個正式的聚居區;在這裡,中美洲的胡埃戈回力球球類運動誕生了。無論在西班牙史學家描述中,還是在有關瑪雅人的神話傳說記載中,這種球類運動與其說是體育運動,還不如說是一種儀式,並且失敗者往往以生命為代價。埃爾塔欣古城遺址遺留下來的這種球類運動明顯的證據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惑。

作為維拉克魯斯地區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埃爾塔欣古城曾經在公元600-1000年間盛極一時,它是當時宗教、藝術、建築和工程等方面的中心,埃爾塔欣古城的藝術與一種叫做胡埃戈回力球的球類運動儀式緊密相關,這種野蠻而又充滿血腥的運動曾經在中美洲的每一個角落上演了至少2000年。1758年一位叫做迭戈·魯伊斯的西班牙殖民地軍官發現了它,這裡曾是古代托托那克印第安人的聚居區。

建築特色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的建築
埃爾塔欣的建築以其獨具特色的斜坡以及帶檐口的建築群成為中美洲建築史上的紀念碑。這座城市中大約50%建築被挖掘出土,在2英里見方的土地上發現了一系列廣場、宮殿和行政建築。研究表明,這座城市起源於公元1世紀,在公元300到600年已經初具規模,在公元600到900年它迅速擴張,但到了最後的階段,也就是公元900到1100年之間,最大的建築落成隨即又被毀於一旦。現在這座城市由托托那克人掌管,他們謹慎地保守著有關這座城市的秘密。

在這個古城裡有“新世界”中最為獨特和莊重的建築之一:“壁龕金字塔”。1804年,一位耶穌教派的學者用這座金字塔作為基礎,來比較中美洲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之間的區別。“壁龕金字塔”是這裡的重要部分,它的名字起源於365幅雕刻的場景畫,這些畫被人們認為是於一年中的365天有關。這種曆法的發達程度當之無愧地被人們視為人類科技史上的輝煌樂章。

著名景觀

埃爾塔欣古城壁龕金字塔
壁龕金字塔

埃爾塔欣古城最著名的景觀是壁龕金字塔,又叫神龕金字塔。塔基呈方形,每邊長約27米,高約18米,共為6層,最上層已經毀損。金字塔正面有一條寬大的階梯通至塔頂。金字塔各層被布置得像樓房的走廊,上邊是寬厚的飛檐,下邊是凹進去的神龕,飛檐突出在凹進去的神龕上,產生出不可思議的明暗對比效果。各層神龕的總數是365個。365這個數字是太陽曆中一年的天數,據推斷,神龕金字塔具有祭祀和曆法意義。在神龕金字塔上還可以看到殘留的紅、藍、黑彩色痕跡,這裡的許多金字塔大多曾經都抹有這樣一層色彩艷麗的灰泥。

石壁浮雕

南球場石壁上的浮雕十分獨特。浮雕繪製的內容是一個祭司正在用刀剖開一個人的胸膛,場面殘酷怪誕。祭司的頭飾固案十分複雜,身邊堆滿了奇形怪狀的羽毛,錦帶和瓔珞。在埃爾塔欣那城北邊,有一座由數十座金字塔和宮室組成的建築群。其中有一座金字塔高達45米,塔前立著幾根直徑達1米以上的石柱。石柱上刻有表現埃爾塔欣人豐活場景的浮雕。埃爾塔欣古城出土的雕像面部表情生動、有趣,注重細節刻畫,在瑪雅雕刻中十分少見,被稱作“微笑的雕像”。

考古發現

埃爾塔欣古城埃爾塔欣古城的金字塔
考古表明,維拉克魯斯州沿海在中美洲歷史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對考古學家來說,維拉克魯斯是個存藏無數謎團之地。1940年,考古學家在維拉克魯斯和塔巴斯科兩州的熱帶森林一個名叫特雷斯-薩波特斯的小鎮中,挖掘出了一個用玄武岩雕成的巨大的人頭像。頭像高兩米多,圓周長6米,重量超過10噸。在附近的聖洛倫索、拉文塔等地,發現了16尊這類的巨大石雕人頭像,其中最大的一尊高達3.3米,估計重達30~40噸。

據考古學家們檢測,這些頭像大多雕刻於公元前300年左右,最早的大約完成於公元前1000年。最奇怪的一點是,這些巨大的石像都只有腦袋,沒有身體。

經過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的多年研究,人們已經略微知道,這是一個比瑪雅人更古老、也更神秘的民族——奧爾梅克人留下的遺產。

評價

埃爾塔欣古城,從九世紀初期到十三世紀初期時有人居住,這可以追溯到偉大的特奧蒂瓦坎帝國到墨西哥—特諾奇蒂特蘭帝國之間的一段時期。它由裝飾豪華的公眾廣場和金字塔組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稱作“壁龕金字塔”的遺蹟。這個保存完好的遺址,在藝術和建築價值上都有其特色,證明了墨西哥的前哥倫比亞文化的偉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