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術士

坑術士

“坑術士”即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的坑殺的四百六十餘名方士

由來起因

兩個術士(術音述,通假,術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參見劉向《說苑》“坑殺儒士”,又參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述亦作術)侯生和盧生,暗地裡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坑殺。此即為“坑儒”。由於歷史溯流中,愈多的真相以不可考據,民間的傳說將其定義為“坑儒”。

11

專家辯解

“坑術士”即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的坑殺的四百六十餘名方士(其他歷史文獻中關於數字記載各不相同,本詞條取《史記》為準),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並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於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於公元前213年開始只在鹹陽城內銷毀除秦記以外的他國史書,只允許留下關於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史稱“焚書”。但在當時,有藏書的也只是貴族,百姓不認識字,所謂“學在官府”,而且秦始皇下令將這些書全部收藏在鹹陽皇家圖書館。至於先秦書籍的遺失和毀滅、儒生將書藏在牆縫以流傳至今,卻是在劉邦項羽焚滅鹹陽宮之時,歷史上許多人都將二者混為一談,其實查閱現存歷史文獻,不難找出依據。

歷史還原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兩個方士私自逃跑且誹謗皇帝,在當時秦首都鹹陽將四百六十餘名方士坑殺,史記上稱“坑術士”。“坑儒”是後代的一種不嚴密說法,正確說法應為“坑術士”。據《史記》記載,這兩件事是毫不相干的,東晉才首次出現將這兩件事合併的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