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丸

地龍丸

地龍丸用於大風,一切風毒生瘡

基本信息

處方來源一

地龍地龍

《聖惠》卷三十三

處方

地龍1分(末),麝香1分。

製法

上為細末,以黃蠟消汁,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牙疼。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納於蚛孔中。咽津無妨。

摘錄

《聖惠》卷三十三

處方來源二

《普濟方》卷一一○引《衛生寶鑑》

處方

全蠍1兩、地龍(去土)1兩,蛇蛻(酒炒)1兩,香附子1兩,防風1兩,胡麻子(別研)1兩,川烏(去皮尖)2兩,蠶沙2兩,荊芥2兩,蒼朮2兩半(米泔水浸)。

製法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功能主治

大風,一切風毒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茶、酒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一○引《衛生寶鑑》

處方來源三

《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

川楝子肉1兩(用巴豆炒,不用巴豆),全蠍2錢,好面1兩,破故紙3錢(用斑鰲炒,不用斑螫),茴香2錢半(用黑牽牛1錢炒,不用黑牽牛),胡蘆巴2錢半(用海金沙1錢炒,不用海金沙),自然銅半兩(煅,醋淬),水蛭2條(麝香炒),敗龜半兩,石薛荔半兩(用鹽、醋浸1時,焙),無名異4錢(炒),檳榔3錢(不見火),天竺黃半兩,紅曲半兩(瓦上焙),穿山甲4錢(炒),地龍3線(去土,炒),古錢12個(用砂鍋子盛,爐內煅成汁,醋淬)。

製法

上為細末,將乳香1錢、沒藥1錢、麝香1錢、辰砂半兩為衣,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毒腳氣,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溫酒吞下。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來源四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

地龍(去土)1兩,牽牛子(半生半炒)1兩,苦參1兩,烏頭(生,去皮尖)4兩。

製法

上為末,醋煮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氣壅滯,大腸秘澀。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夜臥米飲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來源六

《聖濟總錄》卷十

處方

地龍(炒)1分,甜瓜子(炒)半兩,自然銅(燒,醋淬,研)2兩,乳香(研)1錢,骨碎補半兩,赤芍藥半兩,五靈脂半兩,當歸(切,炒)半兩,沒藥(研)1分。

製法

上除研者外,為細末,再和勻,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邪外襲,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臨臥溫酒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

中藥方劑之地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地芝丸
地金丸
地榆飲
地黃阿膠散
地黃雄黃散
地黃青娥湯
地黃餅
地黃鹿茸丸
地黃麥門冬煎
地黃黃芩湯
地黃黃連湯
地黃龍牡榴梅散
地龍丸
地龍散加減
地龍湯
地龍油
地龍浸液
地龍片
地龍粉霜丹
地龍糞散
地龍糞餅子
地黃敷方
地黃汁湯
地黃滋陰湯
地黃生薑煎丸
地黃益母湯
地黃紫蘇煎
地黃罨方
地黃肉桂湯
地黃膏子
地黃膏子丸
地黃艾葉湯
地黃芍藥芩柏湯
地黃芎窮丸
地黃薄荷湯
地黃通經丸
地骨皮飲子
地骨膏
地骨酒
地髓散

地髓湯
地髓煎
地髓煎丸
地鱉散
地鱉紫金丹
地黃丸
地黃二至丸
地黃五味丸
地黃人參湯
地黃餘糧湯
地黃養血湯
地黃加減湯
地黃雙桂湯
地黃葉豬腎羹
地黃合劑
地黃大補丸
地黃乾漆丸
地膚子丸
地膚子散
地膚子洗劑
地膚子煎劑
地膚散
地膚湯
地膚煎
地膽丸
地膽散
地膽膏
地黃醴
地芩飲
地苓芍桂湯
地菘苗散
地萹蓄散
地血散
地連散
地黃金粉煎
地金湯
地錦湯
地骨白皮五味飲子
地扁竹散
地松塗方
地柏清腸湯

地榆丹
地榆合劑
地榆槐角丸
地榆樗皮丸
地榆油膏
地榆絹煎
地榆膏
地榆芍藥湯
地榆解熱湯
地榆降血飲子
地黃門冬湯
地榆飲子
地榆黃連散
地王止血散
地瓜葛根煎
地仙散
地仙酒
地奧心血康
地黃竹茹湯
地柏散
地膚酒
地膚飲
地骨皮丸
地骨皮露
地黃糟裹方
地榆水
地黃門冬酒
地黃汁
地黃羊脂煎
地黃飲子
地黃小煎
地黃沉香丸
地龍水
地黃酒酥
地黃芍藥湯
地黃金粉散
地骨散
地羅湯
地羅甘桔玄冬湯
地丁湯

地丁膏
地下明珠
地仙丸
地仙丹
地黃石斛丸
地骨白皮湯
地仙飲
地參菊花湯
地黃石英酒丸
地乾丸
地骨皮湯
地骨皮粥
地榆敗毒散
地榆防風散
地黃散
地骨皮飲
地黃酒
地黃粥
地黃煎
地黃煎丸
地黃飲
地榆丸
地耳散
地黃花粥
地龍散
地丁飲
地榆散
地魄湯
地膚大黃湯
地黃湯
地榆湯
地榆油
地六湯
地黃膏
地膚子湯
地骨皮散
地黃餺飥
地仙煎
地輸湯
地連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