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魯番

土魯番

地處往來西域之通要道。漢時地屬車師。隋屬高昌。唐滅高昌,置西及交河縣。宋時為回鶻所據。元設萬戶府。明時始建地方政權,以其地名稱土魯番。15世紀初,開始向明進貢。永樂十二年(1414),陳誠出使西域時,曾其地。早期貢使往來不絕,貢品主要是名馬之類。貢不定。明廷對來朝貢使均授官進職,回賜豐厚。15世中葉,吞併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勢力漸大。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土魯番土魯番
即今新疆吐魯番。一名土爾番。地處往來西域之交通要道。漢時地屬車師。隋屬高昌。唐滅高昌,置西州及交河縣。宋時為回鶻所據。元設萬戶府。明時始建有地方政權,以其地名稱土魯番。15世紀初,開始向明朝進貢。永樂十二年(1414),明朝陳誠出使西域時,曾至其地。早期貢使往來不絕,貢品主要是名馬之類。貢期不定。明廷對來朝貢使均授官進職,回賜豐厚。15世紀中葉,吞併附近的哈剌火州、柳城,勢力漸大。成化元年(1465),明朝定議,三年或五年一貢,貢使不得超過十人。15世紀70年代起,與明朝爭奪哈密衛,並進攻肅州(今甘肅酒泉)等地。明朝一度閉關絕貢,貢使時斷時續。此后土魯番因與屬部以及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尖銳而漸趨分裂,勢力漸衰,其國稱王入貢者多達數十個。直至明末,通貢往來繼續不斷。
土魯番居民約有一二萬人,主要是畏兀兒人,統治者則為蒙古人。15世紀初,居民中有伊斯蘭教徒。也有佛教徒;約自15世紀中葉起,伊斯蘭教逐漸占優勢,其統治者已改信伊斯蘭教。16世紀前半葉,當地居民只禮拜天地,不信佛教,兒童都跟滿剌(伊斯蘭教士)讀書寫字,民事糾紛由滿剌處理。其王自稱速檀。有大小城堡十五六座,各有頭目掌管。速檀所居之地為土城,周圍約兩百里;土城內外多有居民,其中可上馬挽弓者達六七千之多。有戰事時,速檀王子即抽取丁壯,並聚集各頭目集議後而行。其居民多屋居,有的從事農業,產五穀、蔬菜和果品;有的以牧獵為生業,多牛羊。與中原地區的貿易是其經濟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通過朝貢形式進行。朝貢時可以得到大量"回賜",貢使還可夾帶土特產到京師和指定地點貿易。朝貢和貿易的物品主要有馬匹、獸皮、銼刀、回回青(染料)等,得到的"回賜"和從內地購買的物品主要是紡織品、茶、鐵器、藥材等。這些物品有些為土魯番居民生活所必需,有的則被轉賣到中亞其他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