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Church of Hagia Sophia)原為拜占庭帝國東正教的宮廷教堂,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座堂,世界著名教堂之一。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

基本信息

概述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Church of Hagia Sophia)原為拜占庭帝國東正教的宮廷教堂,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座堂,世界著名教堂之一。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擁有2600年的悠久歷史,它最早的名字是拜占庭,這是從希臘部族首領拜札的名字演變而來。這位部族首領約在公元前657年率部來此建城。它以後發展成為一個城邦國家。公元196年,羅馬人攻占拜占庭,以後,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定它為新都。公元330年,新都的擴建正式落成,命名為“新羅馬”,不久又改稱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雄踞歐亞千餘年、聲威遠震、交往萬國,君士坦丁堡亦以繁榮和富庶著稱於天下,有“城中之王”的稱號。1453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以新銳之勢,率大軍20萬來攻,血戰53天,攻下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覆滅,從此,它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並被改稱為伊斯坦堡。據說是希臘語“城中”之意。在奧斯曼時期,伊斯坦堡繼續繁榮,不斷發展。但伊斯坦堡仍保持全國最大城市的地位不變。全市人口今天達277萬。積1600年之久,伊斯坦堡始終為一個強大帝國的名都,這在全世界是罕見的。
歷代王朝的經營在這裡留下繁富的名勝古蹟。全市規模不等的清真寺有700餘所,宣禮塔達千座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亞索菲亞清真寺和藍色清真寺。阿亞索菲亞清真寺是由1600年前東羅馬帝國修建的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的。它的大廳由107根高大的大理石柱襯著金葉裝飾,支撐著高達56米的拱形圓頂,巍峨宏偉。大廳長77米,寬71米,通體為白色大理石,雕工精細,被譽為古代奇蹟。相傳教堂始建於325年,是在異教街神廟的基礎上建造的。532年君士坦丁堡發生暴亂,教堂遭大火燒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重建了這座教堂,即聖索菲亞教堂。該教堂建築工程歷時5年,於537年竣工。

特點

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築風格的代表作,其設計者為小亞細亞人安提美斯和伊索多拉斯教堂占地面積約5400平方米,主體呈長方形,中央大穹窿圓頂直徑33米,頂部離地55米。東西兩端連線著兩個小穹窿圓頂,每個小
圓頂又連線更小的圓頂。教堂內由圓柱廊分隔成3 條側廊。柱廊上方的幕牆上穿插排列大小不等的窗戶,中央穹窿圓頂基部環以40扇窗戶,每當陽光透窗射入大廳時,繪有壁畫和圖案的半圓形穹頂猶如在空中飄蕩,造成一種虛幻飄渺的神秘境界。這大概也是這座教堂被譽為“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相結合”的原因之一吧。堂內所有圓柱均用顏色、花紋各異的大理石加工而成,牆壁下部也用大理石貼面。穹窿頂部和四周幕牆上面布滿色彩絢麗的鑲嵌及大量精美的壁畫和雕塑。726至843年的聖像破壞運動和13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使索菲亞大教堂遭到嚴重破壞。原有的鑲嵌畫及其他藝術珍品大都被毀壞,後經多次修復,也未能恢復舊貌。1453年土耳其占領君士坦丁堡後,在教堂外加建4個伊斯蘭尖塔,將該堂改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政府將其改為國家博物館。1980 年8 月土耳其政府將其中一所經堂重新開放,供穆斯林禮拜之用。

歷史

索菲亞大教堂聞名於其巨大的圓頂,被譽為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及“改變了建築史”。大教堂保索菲亞大教堂
持著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現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於532至537年間建造,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兩所教堂在暴亂間被摧毀)。教堂是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of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ofTralles)設計。[1]大教堂藏有大量聖物,當中以一個15米(49英尺)高的銀聖幛最具特色,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聖座,成為了正教會的焦點近千年。1054年,樞機穆瓦延穆捷的亨伯特(HumbertofMourmoutiers)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祭壇將牧首米恰爾一世·色路拉里烏(MichaelICerularius)逐出教會,該事件被視為東西教會分裂的開端。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鍾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都被移去,許多馬賽克被灰泥覆蓋。在奧斯曼的統治下,一些伊斯蘭建築的特色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都先後加上。1935年,清真寺被土耳其共和國改成博物館。作為接近500年來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眾多奧斯曼帝國時期清真寺如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塞札特清真寺(Şehzademosque)、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魯斯坦帕夏清真寺(RüstempashaMosque)、奇力克阿里帕夏清真寺(KılıçAliPaşaMosque)的模楷

大教堂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聖人而命名,因此稱為“聖索菲亞”(SanctaSophia,希臘語裡的“智慧”拼寫成拉丁語的“sophia”),希臘語全名是“ΝαόςτῆςἉγίαςτοῦΘεοῦΣοφίας”,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學裡的耶穌。

第一所教堂

第一所教堂被稱為“大教堂”(希臘語:MegálēEkklēsíā;拉丁語:MagnaEcclesia),在360年2月15日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時啟用,大教堂建在正在興建中的帝國皇宮旁。附近的伊蓮娜教堂(HagiaEirene,“聖和平”)在較早時已建成並作為主教座堂,直至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這兩所教堂同為拜占庭帝國最重要的教堂。君士坦丁堡的蘇格拉底(SocratesofConstantinople,380年-440年)記述了第一所教堂,認為它是君士坦丁一世所建。它被建為拉丁柱廊式的大教堂,附有長廊及木製屋頂,還有一個天井。它在當時被譽為世上最出色的歷史建築物之一。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一世與皇帝阿卡狄奧斯的妻子、皇后阿麗亞·尤多希亞(AeliaEudoxia)發生衝突,因而在404年6月20日被流放,因此而起的連串暴亂使第一教堂毀於一旦,關於第一所教堂的一切在當今已徹底消失。

第二所教堂

狄奧多西二世下令興建第二所教堂,於415年10月10日落成,這個木製屋頂的教堂是由建築師魯弗留斯所建。532年1月,尼卡暴動引起的一場大火將第二所聖索菲亞大教堂燒成渣滓。第二所教堂的數塊大理石殘骸倖存至今,這些石塊上的浮雕展示了十二羔羊、十二使徒等圖像。這些石塊原來是正門的一部分,現在展示在教堂的庭園內。這些石塊是在1935年由A.M.施奈德對西庭的一次挖掘當中被發現,由於擔心損害現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建築,發掘工作再也沒有開展。

第三所教堂

第三所教堂,也是目前現存建築。

532年2月23日,在第二所教堂被摧毀後的僅僅數天,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興建第三所截然不同的大索菲亞大教堂
教堂,第三所教堂較前兩所更為宏大雄偉。

查士丁尼一世選用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和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為建築師,但安提莫斯在不足一年內逝世。拜占庭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在《建築》一書里描述了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狀況。皇帝將帝國各地的物料運送到君士坦丁堡,如以弗所阿耳忒彌斯神廟的古希臘圓柱。大石都是來自遠處的採石場,包括埃及的斑岩、色薩利的綠色大理石、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區的黑石及敘利亞的黃石。超過一萬人參與建造工作,這所新教堂馬上就被認為是重要的建築,展示了建築師的創造力。建築師們採用了希羅的理論,在廣大的空間之上建造巨大的圓頂。皇帝與牧首梅納斯在537年12月27日一起參與了盛大的落成儀式。教堂內的馬賽克則在查斯丁二世在位時(565年-578年)才完成。553年8月及557年12月的地震使主圓頂及東面的半圓頂破裂,558年5月7日發生的地震使主圓頂徹底倒塌,破壞了讀經台、祭壇及其華蓋。皇帝馬上下令修復,讓米利都的伊西多爾的侄甥伊西多拉負責修復工作。他使用了較輕巧的物料,又將圓頂提高了6.25米(20.5英尺),使教堂的內部高度達到現時的55.6米(182英尺)[34]。修復工程在562年完成,使教堂在6世紀的面貌得以保存至今。拜占庭詩人示默者保羅(PaultheSilentiary)為教堂的重建創作了一首名為《讀畫詩》的長詩。562年12月23日,牧首優迪基烏(Eutychius)主持落成儀式。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座堂,並且是拜占庭帝王儀式的首要場地,如加冕典禮。大教堂為作惡者提供庇護,外國遊客對此深受感動。726年,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頒布一系列的詔令抵制偶像崇拜,命令軍隊摧毀一切聖像,迎來了毀壞聖像運動。聖索菲亞大教堂內的所有宗教畫像及雕像被移除。在伊琳娜女皇執政時期(797年-802年),聖像崇拜得到短暫的恢復,此後偶像破壞者捲土重來。拜占庭皇帝狄奧斐洛(Theophilus)深受伊斯蘭藝術影響,而伊斯蘭藝術是禁止偶像崇拜的。他將刻有畫押字的青銅兩翼門安裝在大教堂的南面入口。

859年的大火對大教堂造成破壞,而869年1月8日的地震使一個半圓頂倒塌,巴西爾一世下令復修。

989年10月25日發生強烈地震,破壞了大教堂的大圓頂,巴西爾二世委託阿美尼亞建築師、阿尼及阿吉涅大教堂的創造者梯利達特(Trdat)修復圓頂,西面的圓拱及部份大圓頂是他主要的修復部分。大教堂的損毀程度使修復工作持續了六年,大教堂在994年5月13日重開。

君士坦丁七世在他的《典儀論》(DeCeremoniis)里記載了帝王及牧首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典禮儀式的詳情。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大教堂被拉丁基督徒洗劫及褻瀆。據史學家尼基塔斯·蔡尼亞提斯(NiketasChoniates)所述,大教堂的一些聖物如耶穌墓碑的一塊石頭、聖母瑪利亞之奶、耶穌裹屍布及多位聖人的骨頭都被轉送到西方,現今可在西方多個博物館內參觀這些聖物。在拉丁帝國的占領下,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的主教座堂。鮑德溫一世於1204年5月16日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依照拜占庭傳統加冕為王。在1204年發動拉丁十字軍的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被葬在教堂內,碑文顯示了他的名字,成為了地面裝飾。1261年,重奪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人向碑文啐唾泄憤。不過,1847年至1849年的復修工程卻令公爵墳墓的真確性遭到質疑,該墳墓更像是一個象徵式墓地以作紀念。拜占庭人重奪君士坦丁堡後,大教堂已顯得相當破敗,西面的四道扶壁大概就是在這時加建。1317年,安德洛尼卡二世在教堂東部及北部加建四道扶壁。1344年10月的地震使教堂的圓頂崩裂,部分建築在1346年5月19日倒塌,教堂在此後闗閉。1354年,建築師阿斯特拉及佩拉爾塔負責教堂的修繕。[2]

清真寺

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隨即被轉換成阿亞索菲亞清真寺。當時教堂已相當殘破,多道門窗剝落。多個西方訪客都描述了當時教堂的狀況,包括科爾多瓦貴族佩德羅·塔富爾(PedroTafur)及佛羅倫斯的克里斯托福羅·布隆戴蒙提(CristoforoBuondelmonti)。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清理及將教堂轉換為清真寺。下任蘇丹巴耶濟德二世建造了一座新的叫拜樓替代他的父親所建的叫拜樓。在十六世紀,蘇萊曼一世在征戰匈牙利後帶來了兩根巨大的蠟燭,放置在清真寺米哈拉布的兩側。在塞利姆二世統治時期,清真寺已顯得老舊,被認為是世上首個地震工程師之一的科查·米馬爾·希南在清真寺外面加築支撐結構。除了強化歷史悠久的拜占庭建築結構外,希南又在西端加建兩座大型叫拜樓、蘇丹專用的前座,又於1577年在東南方建造塞利姆二世的陵墓。1600年代,穆拉德三世及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建在塞利姆二世陵墓旁。

後來,清真寺再加設蘇丹樓座、一個以大理石裝潢的敏拜爾、一個布道用的講台及一個供宣禮員使用的涼廊。穆拉德三世從帕加馬運來了兩個古希臘漢白玉大瓮,放置在清真寺正殿兩側。

1739年,蘇丹馬哈茂德一世下令復修清真寺,並加建一所伊斯蘭學校、一所施食處及一所圖書館,又在1740年加建洗禮用的噴泉,將清真寺建築轉變為庫里耶(建築群)。與此同時,清真寺內再加設一個蘇丹樓座及一個米哈拉布。

在1847年至1849年間,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對清真寺開展了最為著名的一次復修,在瑞士及義大利籍建築師兄弟加斯帕雷及朱塞佩·福薩蒂的監管下動用八百名工人。他們鞏固了圓頂和拱頂、擺正圓柱及改變建築內外的裝潢。上層樓座的馬賽克都被擦掉,古舊的吊燈被撤換。巨大的圓框雕飾被加掛在圓柱上,刻有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發(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兩位孫兒(哈桑、海珊)的名字。1850年,福薩蒂加建一個拜占庭復興建築風格的長廊,連線清真寺後方的皇室樓閣。一座記時員建築及一所伊斯蘭學校建在清真寺外,叫拜樓也被修正為同一高度。復修完成後,清真寺在1849年7月13日舉行盛大慶典並重開。

博物館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地毯被移走,覆蓋在馬賽克上的石膏由專家煞費苦心地擦去,地面飾品得以展示。

建築特色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築最佳的現存範例,其馬賽克、大理石柱子及裝飾等內景布置極具藝術索菲亞大教堂
價值。大教堂的富麗堂皇及精美粉飾令查士丁尼也不禁聲稱:“所羅門!我已經超越了你!”(ΝενίκηκάσεΣολομών)。查士丁尼監督著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保持著最大教堂的地位達一千年,直至塞維亞主教座堂的完成。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古代晚期建築的一大成就,又是拜占庭式建築的第一個傑作。它在建築及禮儀方面的影響深遠並普及至正教會、天主教會及穆斯林世界。大教堂最大的圓柱高19至20米,直徑約1.5米,以花崗岩所制,重逾70噸。查士丁尼一世曾下令將巴勒貝克、黎巴嫩的八個科林斯柱式拆卸及運送到君士坦丁堡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

教堂內部的空間廣闊,結構複雜。教堂正廳之上覆蓋著一個最大直徑達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圓頂,圓頂直徑較萬神廟的穹頂直徑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卻多了四分之一。圓頂下連綿的拱廊使圓頂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個拱形窗戶引進光線,使室內呈現色彩。由於經歷過為數不少的維修,圓頂已經不是絕對圓形的底座,圓頂略呈橢圓,其直徑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間。

圓頂由穹隅支撐,該四個三角凹面磚石結構解決了在矩形地面上豎立圓底穹頂的難題。圓頂的重量通過穹隅,由角落的四條巨型柱子支撐。圓頂看似就在這些柱子的四個大拱形之間浮起。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建築師米馬爾·希南建造扶壁加以鞏固。

在教堂的東端和西端,拱形缺口由半圓頂伸展,形成了半圓座談間。這種圓頂層次創造了在主圓頂下的廣闊橢圓空間,這在近古時代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如此,圓頂的重量依然造成問題,因此需要在外面建造扶壁。室內地面鋪上了多色大理石、綠白帶紫的斑岩以及金色的馬賽克,在磚塊之上形成外殼。這些覆蓋物掩飾了柱墩,同時使外觀看起來更加明亮。

在外面,簡單的灰泥牆突顯了拱頂及圓頂,而外牆的紅黃之色是十九世紀復修時由建築師福薩蒂加上的。

圓頂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圓頂因其建築師對圓頂的創新想法而使藝術史學家、建築師及工程師產生了興趣。索菲亞大教堂——圓頂

圓頂圓頂

圓頂由穹隅支撐,這在此前是從未出現的。穹隅可令圓頂得以接駁在下面由柱子組成的方面。穹隅不僅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美學效果,又可穩定圓頂的側面,使圓頂的重量得以引向下方。

雖然這種設計有助於穩定圓頂及其周邊的牆壁和拱形結構,但是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牆壁卻弱化了整體建築的結構。砌磚工人使用了更多的砂漿,而不是磚,使牆壁較為弱。如果工人能夠在鋪設另一層磚塊之前先讓砂漿凝固,結構會更為穩固,但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在建築上面架上圓頂,由於下方的砂漿仍未乾透,圓頂的重量使牆壁向外彎曲。這使得伊西多拉在重建圓頂之前必須先把內壁建好,垂直的牆壁方能支撐新圓頂的重量。在重建時作出的另一個可能的改動是圓頂的高度,伊西多拉把圓頂的高度提升了大約6米,使側面的力量減弱,圓頂的重量更容易可以卸到牆壁上。

關於原圓頂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建築師如何在圓頂的底部擺設40個窗戶。聖索菲亞大教堂聞名於其營造的神秘光線效果充斥在正廳各處,使圓頂看起來懸浮在正廳之上。這大概是由於圓頂的形狀像扇貝殼或傘的內部,傘骨由傘的頂端延伸至底部。這些“傘骨”使圓頂的重量在各個窗戶之間流向穹隅,最終抵達根部。這些獨特的設計使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近古時代最先進的紀念建築物。

淨潔瓮

在穆拉德三世統治時期,兩個龐大的大理石淨潔瓮在帕加馬被帶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它們是來自古希索菲亞大教堂——內部
臘時期,由一塊大理石雕刻而成。

前廊及大門

帝國大門是外門廊及內門廊之間的主要大門,是帝王專用的大門。大門之上的拜占庭馬賽克描繪了基督和利奧六世。

外門廊北部的一條斜道通往上層。

上層樓座

上層樓座被設定成馬蹄形,環繞著教堂正廳,迄至後殿。上層樓座保存著多個馬賽克,那裡是供皇后及其宮廷人員專用。保存得最好的馬賽克位於上層樓座的南部。

皇后包廂

皇后包廂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上層樓座的中央。皇后及其宮廷人員可在這裡觀看在下方舉行的儀式。一顆球形、綠色的石頭標明了皇后的坐駕。

大理石門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的大理石門在上層樓座的南部,供教會會議的參與者使用,他們經大理石門進出會議廳。
布置

當初在查士丁尼的統治下,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牆身鋪上了大理石厚板及拱頂的馬賽克作簡約的設計,在講壇的拱肩處還可見到天使長加百利及米迦勒的馬賽克,示默者保羅讚頌過一些藝術布置。樓座的拱肩則以割切作法來裝潢,以黑色的大理石為底,在其上嵌上珍貴的白色大理石切片,顯示花卉及鳥類的圖案。後來加上了人物馬賽克,它們在聖像破壞運動時期被摧毀。現存的馬賽克是後聖像破壞運動時期的。各種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寶物、聖物、精品及畫像逐漸成為了驚人的珍藏。除了馬賽克,很多人物馬賽克在九世紀後期被添加,包括中央圓頂的基督圖像、鼓室下方的正教會聖人、先知及教會長老、與教堂相關的歷史人物,如伊格內修斯(Ignatius)以及樓座四福音書的一些圖像。

馬賽克

多個世紀以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馬賽克布置相當華麗。這些馬賽克描繪了聖母瑪利亞、耶穌、聖人、帝王及皇后,還有其他純粹裝飾性的幾何馬賽克。

1204年,君士坦丁堡遭到洗劫,拉丁十字軍肆意破壞城內重要拜占庭建築的貴重物品,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黃金馬賽克。組織入侵君士坦丁堡的恩里科·丹多洛把許多劫掠得來的物品運到威尼斯。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1453年變為清真寺,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具象的影像,許多馬賽克都被石膏覆蓋。不過這些馬賽克並沒有被一次性地全部被覆蓋,一些十七世紀的紀錄反映訪客依然可在教堂內看到基督的圖像。在1847年至1849年間,加斯帕雷和朱塞佩·福薩蒂負責修復聖索菲亞大教堂,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讓他們記錄他在修復期間發現的馬賽克。他們的修復工程不包括維修那些馬賽克,在記錄下這些圖像後,福薩蒂兄弟再將它們覆蓋,包括把教堂中央原先暴露的兩個熾天使馬賽克覆蓋。現今可在教堂看到四個這些圖像,其中兩個被福薩蒂兄弟復原,以替代在當時已不存在的兩個圖像。福薩蒂兄弟以繪製的方式復原破損的馬賽克,有時更將它們重新設計。福薩蒂兄弟留下的記錄成為了在1894年地震被完成摧毀或部分損毀的馬賽克圖像的原始記錄,這些馬賽克包括位於圓頂的基督神像、今未能識別的“貧困之門”上的一個馬賽克、一個以珠寶裝飾外層的十字架圖像及大量天使、聖人、牧首及教會長老的圖像。缺失的圖像大多位於教堂的兩個鼓室里。

帝國大門馬賽克

帝國大門馬賽克位於帝國大門上的鼓室,帝國大門是帝王進出教堂專用的大門。根據分析顯示,帝國大門馬賽克是九世紀晚期至十世紀早期的作品。馬賽克上顯示的光環可能是代表利奧五世或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七世向基督神像躬身,馬賽克上的基督神像坐在飾有珠寶的寶座上祝頌,左手拿著一本打開的書籍。書上寫道:“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約翰20:19;20;26;8;12)在基督的兩肩處各有一個圓雕:左方是握有權杖大天使加百利,右方是聖母瑪利亞。這些馬賽克表達了基督將永恆的力量賜予拜占庭皇帝。

西南大門馬賽克

西南大門馬賽克位於西南大門的鼓室,來自944年,它在1849年福薩蒂負責復修工作時被發現。馬賽克上的聖母坐在沒有椅背的寶座上,雙腳安放在以珍貴小石修飾的台座上,兒童時代的耶穌在她的膝上,他的左手拿著捲軸,給予祝福。站在聖母左方的是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一世,他把城市的模型送給聖母,在他身邊的文字提到:“聖人及偉大的皇帝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一世則站在聖母右方,把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模型呈給聖母。聖母頭項兩側的圓雕刻有花押字“MP”和“ΘY”,那是“Mētēr”及“Theou”的縮寫,意指“上帝的母親”。

後堂馬賽克

後堂馬賽克是後聖像破壞運動時期的首個馬賽克,它是由牧首佛提烏斯一世(PhotiosI)、拜占庭皇帝米海爾三世及巴西爾一世於867年3月29日揭幕的。後堂馬賽克位於後堂高處的半圓頂。馬賽克上的聖母瑪利亞坐在沒有椅背的寶座上,兒童時期的耶穌在她的膝上,她的雙腳安放在台座上。這幅馬賽克被相信是復原自六世紀的一幅馬賽克,該馬賽克在聖像破壞運動時被毀壞。這馬賽克被放置在原本是金色的底面上。位於後堂講壇的大天使加百利和米迦勒肖像同樣都是來自9世紀。

皇帝亞歷山大馬賽克

對於第一個來訪的遊客來說,皇帝亞歷山大馬賽克不是太容易能夠找到,它位於第二層天花的暗黑角落處。馬賽克描繪著皇帝亞歷山大全身穿戴著特別服飾,右手持捲軸,左手執帶球十字架(globuscruciger)。1849年,美國拜占庭研究所(ByzantineInstituteofAmerica)的創辦人托馬斯·惠特莫爾(ThomasWhittemore)獲得維護皇帝亞歷山大馬賽克的準許,它被認為在1894年的地震中被摧毀。在惠特莫爾逝世了八年後,研究員羅伯特·范尼斯(RobertVanNice)在1958年發現了皇帝亞歷山大馬賽克的大部分。它不像其他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馬賽克那樣被石膏覆蓋,皇帝亞歷山大馬賽克只是被油漆簡單地覆蓋,與周邊的馬賽克圖案沒有兩樣,因此被隱藏得很好。惠特莫爾的繼承人保羅·A·安德伍德(PaulA.Underwood)把它清理。

女皇佐伊馬賽克

在南樓座東側牆壁上的女皇佐伊馬賽克出自11世紀。馬賽克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藍色長袍(拜占庭藝術的習慣),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拿著聖經,在他頭項的兩側分別寫有“IC”及“XC”,意指“耶穌基督”(IēsousKhristos)。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別在耶穌的左右側。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錢包,象徵著他在教堂的奉獻;佐伊女皇手持捲軸,象徵著她作出的奉獻。君士坦丁九世頭上的文字寫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誠的皇帝、羅馬帝王、蒙那馬裘斯”。佐伊女皇頭上的文字寫道:“佐伊,非常虔誠的奧斯古塔”。他們原來的頭部已被颳去,現時那三個是後來替換上的。早期版本的馬賽克可能顯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羅曼努斯三世(RomanusIII)或她的養子米海爾四世(MichaelIV)。另有一說法認為這幅馬賽克原本是描繪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後來被換上這個版本。

科穆寧馬賽克

科穆寧馬賽克與女皇佐伊馬賽克同樣位於南樓座東側牆壁,出自1122年。馬賽克上的聖母瑪利亞如同其他拜占庭藝一樣身穿深藍色長袍,她把兒童時的耶穌抱在膝上,耶穌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執捲軸。約翰二世站在聖母右側,身穿鑲有貴石的服裝,他呈上錢包,表示皇室對教堂的奉獻。女皇伊林娜站在聖母左側,她身穿禮服呈上卷宗。鄰近的一條壁柱描繪著他們的長子亞歷克修斯·科穆寧,他憂傷的臉容反映他在1122年死於結核。從這幅馬賽克可以看得到它與女皇佐伊馬賽克的分別。科穆寧馬賽克上的人物面容更為逼真,不再使用理想化表述。馬賽克上的伊林娜女皇有著一頭編成辮子的金髮,顯示她的匈牙利血統,而約翰二世的面目威嚴。

三聖像馬賽克

三聖像馬賽克可能出自1261年,它被用來表示結束了57年羅馬天主教的統治,回歸正教信仰。這是第三幅位於上層帝王樓座的馬賽克。三聖像馬賽克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調而被廣認為聖索菲亞大教堂最精良的馬賽克。該馬賽克的風格與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的義大利畫家近似,如杜喬(Duccio)。馬賽克上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翰洗者的面部輪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們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後的審判憐憫人類。馬賽克下半部已嚴重敗壞,大概是因為馬賽克鄰近窗戶,受到雨水沖刷。該馬賽克被視為拜占庭圖畫藝術復興的起始。

北鼓室馬賽克

北鼓室馬賽克展示了多位聖人,該馬賽克的位置相當高,無法觸及,因而能夠保存至今。馬賽克描寫身穿十字架白袍的約翰一世及伊格內修斯站立,手持鑲有寶石的聖經,他們的名字以希臘文寫在塑像的四周,讓訪客得以辨識。其他鼓室的馬賽克未能保存不是由於奧斯曼征服者的故意破壞,而是因為頻繁的地震。

二十世紀的復原

1930年代,來自美國拜占庭研究所、托馬斯·惠特莫爾率領的一支隊伍發現了許多馬賽克。他們決定把那些被石膏掩蓋的簡單十字架馬賽克原封不動,而把其他主要的馬賽克揭露。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教堂和清真寺,復原工作面臨特殊的挑戰。基督肖像馬賽克雖然逐漸被揭露,但一些重要、歷史著名的伊斯蘭藝術可能因此而被摧毀。復原者嘗試在保存基督教及伊斯蘭文化之間取得平衡。教堂正廳圓頂上的伊斯蘭書法是否應移除更引發了爭議,因為在書法之下覆蓋著基督馬賽克(假設馬賽克仍完好)。

叫拜樓

教堂西南方的叫拜樓以紅磚建造,而其餘三座叫拜樓則以白色的石灰石及沙石建造,當中東北方較為狹窄的一座是巴耶濟德二世所興建的,西方兩座較大的叫拜樓是塞利姆二世所建的,由奧斯曼帝國著名的建築師米馬爾·希南設計。

現今用途

土耳其共和國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下令把聖索菲亞大教堂變成博物館,禁止把此處用作宗教禮拜場所。不過在2006年,有報導指土耳其政府允許把聖索菲亞大教堂博物館的一些小房間用作小型祈禱室,供博物館職員開放給基督徒及穆斯林使用。
恢復教堂用途運動
2007年,美國商人及政客克里斯·斯皮魯(ChrisSpirou)啟動了一個名為“解放聖索菲亞大教堂會議”的運動,支持恢復聖索菲亞大教堂原本的用途。2007年6月20日,他在美國國會人權委員會核心小組上作證,在聽證會完結時,核心小組主席及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湯姆·蘭托斯發言道:“人權委員會在25年來調查過的全球侵犯人權的個案里,當中最重要的是宗教自由,核心小組格外關注有關聖地被強迫轉變用途的人權侵害,當中又以聖索菲亞大教堂最為重要。”克里斯·斯皮魯又曾在俄羅斯媒體的訪問里強調了這件事。
編輯本段哈爾濱索菲亞大教堂

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俄國人調來了一師人馬來作為鐵路的護衛,並於1907年在哈爾濱哈爾濱索菲亞大

教堂

興建了一座木製的隨軍教堂——聖-索菲亞教堂。1923年,在那座木製的教堂旁邊又開始修建了畫面上所見的這座新教堂,並於九年後竣工落成。九年建成一座教堂,既不是什麼高聳入雲的哥德式又不是什麼繁雜多彩的巴洛克,可見俄國人效率之低。這倒讓我想起一件事情,去年夏天去俄羅斯的海參崴,路上見到幾座新建的四、五層高的住宅樓,有人告訴我,那是中國工人用了一年時間建成的,而要換成俄國人起碼要建上三、四年才能完工。也正因為如此,俄國人不相信一年建成的樓房質量安全可靠,居然兩、三年過去了而沒敢入住。雖然俄國人信奉東正教,但俄羅斯化的東正教堂建築風格卻與傳統的拜占庭式東正教堂風格有許多的不同。代之傳統拜占庭式教堂大穹頂的是俄羅斯化的洋蔥頭,而且,還眾星捧月般地在洋蔥頭的四周安上幾個小帳篷頂。聖索菲亞教堂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它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市歷史的重要珍跡。1997年6月,修復並更名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教堂的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的穹頂,四翼有大小不同的帳蓬頂,形成主從式的布局。正門的尖頂建築為鐘樓,7座銅鑄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悠揚的鐘聲。

基輔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建於1017或1037年(時間有爭議,一般說是建於1037年),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在雅羅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這個時期主要的,中世紀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索菲亞大教堂,教堂長37米,寬55米,高29米是智者雅羅斯拉夫為慶祝古羅斯軍隊戰勝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頌揚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亞”是希臘語“智慧”的意思。該教堂建成後,很快成為基輔羅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羅斯的大主教住持於此,大公在這裡接見外國使節,簽訂國際條約。現在這裡還陳列著許多考古文物和建築模型,基輔10世紀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壞前的基輔市貌。這裡還建立了斯拉夫民族的第一個圖書館。對外開放時間為10:00-17:00,周三10:00-16:00。烏克蘭國家建築歷史文化保護區《索非亞博物館》位於首都基輔的中心,占地5公頃,這裡坐落著建於11-18世紀的美麗的古建築群。在文化保護區內,最著名、最寶貴的建築當屬—索非亞大教堂,該建築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建築屬於基輔古羅斯時期,公元9世紀,烏克蘭民族的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崛起。基輔羅斯是東歐平原上最早出現的文明古國之一,在弗拉基米爾大公及其子雅羅斯拉夫統治時期,基輔羅斯的人口達到500餘萬,疆界空前廣闊,成了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弗拉基米爾父子統治時期,基輔羅斯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繁榮昌盛,由此奠定了今天俄羅斯、烏克蘭共同的文化基礎。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娶拜占庭帝國的安娜公主為妻,正是這一年,這一地區經聖·法拉蒂米洗禮後基督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所以,今天俄羅斯的國徽上帶有拜占庭文化的標記—雙頭鷹。歷代沙皇也以拜占庭文化的繼承人自居。所以,從沙俄時代直至蘇聯時期,乃至今天的俄羅斯,基輔羅斯一直被奉為俄羅斯歷史的發端,基輔城也被稱為“俄羅斯諸城之母”。

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於1017或1037年在雅羅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這個時期主要的,中世紀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索非亞大教堂,教堂長37米,寬55米,高29米。並在其周圍建了一些石廟,以及貴族宮殿,居民區等。

世界中古七大奇蹟

奇蹟名 所在地 修建年代 相關人物
古羅馬競技場 義大利, 羅馬 建於公元72年至82年間 斯巴達克斯、維斯帕先
亞歷山大地下陵墓 利比亞 公元前215年 亞歷山大大帝
長城 中國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蒙恬、孟姜女
巨石陣 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 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 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
金陵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位於中國江蘇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路東側秦淮河畔長乾里公元1412年到1431年期間明成祖朱棣
比薩斜塔 義大利比薩城 公元1173年 伯納諾•畢薩諾
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 公元537年 安提美斯、查士丁尼大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