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爾扈特部回歸

土爾扈特是明朝瓦剌的後代,明末清初時屬於我國蒙古族的一個組成部分。

歷史故事

17世紀30年代,由於相鄰的準噶爾部強大起來,形成威懾力量,土爾扈特部的首領不得不帶領全體部眾,跋山涉水,遷徙到遙遠的伏爾加河下游。後來,在他們北邊的沙皇俄國逐漸向南擴張勢力,威脅土爾扈特部順從俄國的統治。沙俄強迫他們當兵打仗,強迫他們改信東正教,不許他們皈依佛門,還限制他們在那裡放牧。但土爾扈特部的人民決不屈服,他們時刻想念著祖國,克服了各種困難,保持著跟清朝中央政府和蒙古各部的聯繫。1771年1月,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成千上萬的土爾扈特婦女、兒童和老人,乘上了早已準備就緒的馬車、駱駝和雪橇,在躍馬橫刀的騎士們衛護下,一隊接著一隊,陸續出發,離開了他們生活將近一個半世紀的異國他鄉。他們一邊戰鬥,一邊前進,在缺糧挨餓、疾病流行的折磨下,又擊潰了緊跟在後面的沙俄追兵。直到6月底,土爾扈特部歷時半年,行程一萬多里,歷盡千難萬險,損失了全部牲口,付出了人員減半的巨大犧牲,終於踏上了家鄉故土,投入了祖國的懷抱。清政府對土爾扈特部的歸來十分重視,乾隆邀請土爾扈特部的首領來避暑山莊覲見,派御前大臣親去迎接。土爾扈特人民“所至如歸”,重新安居樂業在祖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