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博物館

土家族博物館

土家族博物館是中華民族園56個民族博物館之一,按湖南湘西永順地區土家族傳統民居1:1復原,由本民族工匠按民族習俗和傳統建築工藝,在當地建成半成品,運至北京落建。於2000年建設,2001年正式開館。

基本信息

土家族簡介

土家族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等地區,人口約802萬。有本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沒有本民族文字。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土家織錦“西蘭卡普”,是中國五大名錦之一。
傳統節慶:過趕年、社巴節、女兒會、四月八、六月六等。
傳統飲食:糯米粑粑、臘肉、油茶湯、合渣、十碗八扣、米豆腐、咂酒等。
傳統歌舞:哭嫁歌、擺手歌、“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茅古斯”、南溪號子、儺戲等。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博物館建築

土家族博物館由轉角花樓、半邊吊腳樓、曲尺型吊腳樓、擺手堂、擺手坪、山寨門、榨油坊組成,規劃為土家山寨環境。按當地氣候配置植物和種植特色農作物。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擺手坪占地面積688平方米,總占地面積3158平方米。
土家族博物館室內外陳列,按土家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原狀復原陳列。展品徵集於湖南湘西地區,年代為清代至近代,約四百年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