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主義

國際主義

國際主義(英文:internationalism)是指倡導和支持國家間為共同利益而開展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合作的政治運動。不同國家和地區可能對這個詞語有不同的理解。其特色為主張政治活動應考量全世界人類的狀況,而不是只專注於某一特定國家的利益。另一種與國際主義相似的哲學觀點稱為“全球主義”,但是全球主義不僅適用於政治領域,同時也可在更廣泛的社會、文化、科學、生態或人道議題上加以探討或套用。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上,國際主義與孤立主義相對應,但是批評者認為這是美國霸權主義的代名詞。而在中國,相當長時期國際主義特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基本信息

爭論

批評者認為中國的國際主義帶有“意識形態輸出色彩”,而被批評者反駁:對方混淆了概念,其所用的“輸出”一詞暗含該行為是單向施加性的,而以中國為例,該國進行的較為有組織的國際主義援助都是收到了被援助方邀請的。

觀點

無產階級堅持國際團結的根本觀點,其基礎是全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奮鬥目標。國際主義要求各國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反對剝削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
實行國際主義是各國無產階級的應盡的義務。無論哪個國家和民族的無產階級,都肩負著消滅剝削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使命。無產階級只有解放了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只有堅持國際主義,才能實現共產主義;只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核心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國際主義的核心。資本是一種國際力量,各國資產階級之間儘管存在諸多利益糾紛,但在鎮壓無產階級革命時,受階級本性驅使,往往自動結盟。各國無產階級只有聯合起來進行鬥爭,才能推翻剝削制度,求得社會解放。忽視各國工人的團結,都會使其分散的努力歸於失敗。

重要內容

“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
國際主義的重要內容。殖民國家的資產階級不僅剝削壓迫本國無產階級,還掠奪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壓迫民族,將其變成自己財富的源泉和資本主義生存的基礎。資產階級用以進行殖民擴張的軍事力量,隨時可用以鎮壓國內的革命運動。因此,宗主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被壓迫民族有著共同的遭遇和共同的利益,他們只有聯合起來,結為戰鬥同盟,才能戰勝共同的壓迫者。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指出:“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和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這是兩個不可調和的敵對的口號,它們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兩大階級營壘相適應,代表著民族問題上的兩種政策(也是兩種世界觀)。”(《列寧全集》第二十卷第九頁)因此,為發展國際主義的團結和完成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必須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

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共產主義理論家在與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思潮進行鬥爭的過程中,確立的國際主義原則有:
一、每個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把自己的鬥爭利益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利益結合起來,自覺地使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不許一個國家無產階級鬥爭的局部利益損害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整體利益。
二、已戰勝本國地主與資產階級的民族,應支援別國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並有決心有能力承擔最大的民族犧牲。
三、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反對剝削壓迫、爭取民族解放與實現社會主義的鬥爭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壓迫民族中的無產階級政黨要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決的原則,支持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運動。被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政黨要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在反對階級敵人的鬥爭中,加強與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和勞動民眾的團結。
四、無產階級政黨都要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精神,教育全體勞動人民,絕不以國際主義之名行民族主義之實,損害世界無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