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宜藍大學

國立宜藍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英語:National Ilan University,NIU),簡稱宜大,是一所位於台灣宜蘭縣宜蘭市的國立大學。其研究重點在於配合地方政府推動無污染科技產業的發展,並重視生物、生命科技、電機資訊的相關學術研究。

基本信息

簡介

國立宜蘭大學 (英語:NationalIlanUniversity)簡稱宜大[1],是一所位於台灣北部宜蘭縣的國立大學。最早為1926年日治時期創立的“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宜大[2]配合宜蘭縣政府推動發展無污染科技產業,也與當地企業[3]展開產學合作。
目錄
1學校象徵
1.1校徽1.2校歌
2榮譽3歷史4歷任校長
4.1日治時期4.2民國時期4.3校訓
5教學單位
5.1學院5.2研究中心
6硬體設備7軟體設備
7.1研究中心與合作機構
8校園導覽9學生活動10知名校友11外部連結12注釋

國立宜藍大學國立宜藍大學

學校象徵
校徽
國立宜蘭大學校徽
升格為國立大學之後,辦理校徽徵選活動,結果由龔莉華之設計圖入選,九十二年六月十三日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決定採用,正式成為該校校徽。並於同年七月十一日行政會議中頒獎給原設計人。
校徽的設計理念為:利用眼睛的
意象,傳達拓展國際視野,躋身國際,建立資訊知識良好互動及交流。眼睛外圍的藍色鏇轉圖樣,代表著國際交流的完整藍圖,藉由鏇轉的意象表達勇於創新不落人
後的意念。瞳孔部分改為藍色系,其義為蘭陽平原上蔚藍天空,象徵著宜蘭學子無限的生命力及其創造力,也代表著學校多元、極具新義的教學理念。藉由太平洋浪濤的意象,結合宜蘭的英文字開頭“i”並帶出人文及人的意象,最後結合蘭陽平原傳達出:在蘭陽平原上的國立宜蘭大學勇於創新及多元化教學理念,積極建立學生國際觀,使每位學子都有厚實的競爭力和挑戰性。所以,在人的形象意念上有著勇敢向前極具自信心的表現。
校歌
該校校歌,自創校以來,總共有下列五個版本:
創校至昭和10年(1935年):由井芹善藏作“歌”,蘇耀邦作曲。創校之初,尚無校歌,直到昭和3年(1928年)五月,井芹善藏到校服務,才
奉命作詞。其後他轉往台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台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等校任教導主任,又轉往台南州立嘉義商業學校擔任校長。作曲者蘇耀邦先生為宜蘭人,
當時擔任該校音樂老師。
昭和10年(1935年)至1946年:歌詞未變,改由一條真一郎譜曲。
1946年至1968年:由尤石君作詞,黃光宗譜曲。尤先生為當時之國文老師,黃先生為體育及音樂老師。
1969年至1978年:由萬斌作詞,楊勇溥作曲。萬先生為該校國文教師,在校卅餘年,對學校貢獻良多,著有《劫後餘生詩選》等作品;楊先生為他校之音樂老師。
1979年迄今:仍由萬斌作詞,楊勇溥作曲,但詞、曲均另改寫。
歌詞:高山蒼蒼,大海湯湯,巍巍宜大矗立在蘭陽平原之上,環境優美,氣勢雄壯,這裡有農田工廠,牧地林場,利用厚生,智圓行方,厚植國家力量,春風
作暖,桃李芬芳,人才輩出,農工棟樑。我們要乘時奮發,莫負大好時光;我們要其一心志,勵行莊敬自強;我們要攜手並進,邁向大道康莊。
榮譽
教育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繁星推薦學校。[4][5][6][7][8]。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學校。[9][10]。教育部“友善校園暨健康促進績優”學校。[11]教育部“100年校務評鑑全數通過”學校。[12]工學院全數系所及電資學院的電子系與電機系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13]。圖書資訊館有五十五萬冊各式圖書、兩萬多種電子期刊,為宜蘭地區藏書最多的圖書館[14]。姐妹校分布全球共有40所,每年提供獎學金補助學生出國進修。[15]。大學的校園環境提供學生人文與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將實際操作學習與課程作結合。發展“人文為本、科學為先”之校園文化。[1]
歷史
1926年3月(昭和元年)建校,當時名為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為日治時期“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下所設立的學校。1946年1月,更名為台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1967年8月,改制為台灣省立宜蘭農工職業學校。1988年7月,改制為台灣宜蘭農工專科學校。1998年7月,改制為國立宜蘭技術學院。2003年8月,教育部核定改制為國立宜蘭大學。[16][17]
歷任校長
日治時期
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1926年~1945年)
柳川鑑藏(至1932年3月)西崎茂深谷留三澤田義
民國時期
汪桂芳(台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1946年-1967年)陳霖蒼馮慰農王志鵠王念烈彭家瑞成天驥朱有壬(改制為台灣省立宜蘭農工職業學校,1969年-1988年)李建民戴 華嚴太煃於延文曹以松(1988年7月-1997年6月,改制為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劉瑞生(1997年7月-2006年7月,任內經歷升格為國立宜蘭技術學院,後再改制為國立宜蘭大學)江彰吉(2006年8月-2010年7月)趙涵捷(2010年8月-現任)
校訓
農林學校時期校訓
國體ノ尊嚴ナル所以ヲ辨ヘ教育敕語ノ聖旨ヲ奉體シ各其本分ヲ盡スベシ
(明辨國體尊嚴,奉行聖上頒賜教育敕語之昭示,克盡皇國臣民之本分)
明ルク正シク強ク活キ奉公獻身ヲ旨トスベシ
(開朗、正直、強壯、活潑,以獻身從公為宗旨)
職業ニ貴賤ナシ各自ノ天職ヲ樂シミ拮据勵精スベシ
(職業無分貴賤,敬業樂群、勵精圖治)
禮節ヲ尚ビ廉恥ヲ重ンヅ輕躁卑劣ノ行有ルベカラズ
(尚禮節、重廉恥,不可以有輕率卑劣的行為)
和衷共同以テ共存共榮ヲ圖リ私利ニ奔ルベカラズ
(團結一致、共存共榮,不汲汲於私利之追求)
1946年至1978年,各校使用共同校訓:禮‧義‧廉‧恥1979年至1988年:勤‧信‧儉‧朴1989年至今:篤學‧力行‧敬業‧樂群
教學單位
創校於西元1926年,設有生物資源學院、電機資訊學院、工學院、人文及管理學院四大學院,以及專注於多元教育發展的通識教育中心
學院
工學院
土木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18]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環境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班)
人文及管理學院
外國語文學系(學士班)套用經濟與管理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包含套用經濟學碩士班與經營管理學碩士班)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系(2011年新成立)(學士班)人文暨科學教育中心語言中心通識教育中心
生物資源學院
食品科學系(學士班、碩士班)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園藝學系(學士班、碩士班)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學士班、碩士班)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19]生物技術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農業推廣委員會
電機資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電子工程學系(學士班、碩士班)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電機資訊學士班
研究中心
教學資源中心休閒資源及產業發展中心有機產業發展中心生技產品研發中心數位創意生活套用技術研究中心永續發展中心檢驗及技術服務中心創新育成中心納米科技中心
硬體設備
一、圖書館:
圖書館位於圖書資訊大樓二樓至六樓,總面積12,611平方米,727個閱覽席位,提供有線及無線上網環境。圖書資訊大樓內有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國際會議廳,是一棟三館一體之多功能建築。新添自助借書機乙部置於二樓網路檢索區,由讀者自行辦理圖書借閱。資訊檢索室位於二樓參考區,提供
豐富的電子期刊、電子書之學術資源。並配合教學需求,舉辦各項資訊檢索研習課程。國際會議廳位於西側二至三樓,提供270個席位,可作為學術會議、教學研
討或藝文表演之多用途空間。三樓為三創悅讀區,提供網路世代青年學子激勵靈感的閱讀空間;三樓外廳空間,可舉辦靜態藝術品及繪畫展覽。多媒體中心位於五
樓,設備新穎,格調高雅,設有個人視聽卡座、音樂卡座、電視欣賞區、大型團體視聽室等。最具特色之多媒體電腦區,提供師生透過隨選視訊系統,進行異步、影
音俱佳之數位學習,成為最受歡迎之服務區域。研究小間及討論室位於五、六樓,寬敞明亮,備有資訊及電源插座,是校內師生進行課業討論與學術研究之絕佳場
所。 
二、電算中心:
電腦教室共五間,每間教室均有五十五部以上個人電腦,供學生上課、實習使用。另全校有數十部伺服主機,提供全校校務行政及網路服務。且全校架設之WiMAXWiFiMesh無線網路環境,可提供師生利用筆記型電腦、PDA等行動裝置於校園室內室外自由漫遊無線上網。 
三、地下停車場:
位於本校運動場下方,營業時間從07:00到23:00。停車場進出均采自動化管理,不論本校教職員工、學生、附近商店及社區鄰里、一般民眾等辦理定期租用者均發給感應卡。 
四、室外運動場地:
1.籃球場三面。2.排球場二面。3.400M田徑場一座。4.室外簡易高爾夫練習場一座。5.室外網球場一面。 
五、室內體育館運動設施:
本校體育館分上層5樓、地下室一樓,建築面積4173平方米,總樓板面積16411平方米,建築主體結構為SRC鋼骨鋼筋混凝土,內設有籃、排、
羽、網、桌、檯球等球場及體操、韻律、技擊、傷害防護、體適能、重量訓練等教室。館內運動設施簡述如下:(一)地下室一樓:排球場3面(兼羽球場4面)、
羽球場8面、網球場2面、檯球場16張、檯球場10張、技擊室、舞蹈教室、有氧運動室及重量訓練室。(二)平面一樓:舞蹈教室1間。(三)平面二樓:綜合
球場【籃球場3面(兼羽球場3面)、網球主場1面、籃球主場1面、排球主場1面】及技擊室1間。(四)平面三樓:PU跑道。 
六、學生活動中心:
本校學生活動中心為一地上二樓之建築物,樓板總面積14,454平方米。地上一樓內有課外活動組辦公室、學生活動中心辦公室、社團辦公室8間,大小會議室各一,另有一大型表演廳,備有舞台,平時作為社團排練場地,必要時可提供同學辦理講座、演出、比賽之活動空間;地上二樓設有社團辦公室10間、研習室2間,另有一可作音樂發表會之大型音樂教室一間。另本校校園內亦有一學生戶外排演活動用之“小劇場”,面積約400平方米。 
軟體設備
一、圖書館:
1.圖書:468,339冊,其中紙本圖書222,188冊、電子書246,151冊。2.期刊:期刊1,239種。3.資料庫服務:圖書館提供71種電子資料庫及20,822種電子期刊,皆可透過網路供讀者查詢。4.中西文報紙14種。5.多媒體隨選視訊280餘片,及23個數位衛星電視頻道,播放內容包含電影、體育、音樂、新聞等多樣化節目。 
二、學生活動中心:
備有音響設備,投影布幕等,可供學生辦理講座、表演之用。 
研究中心與合作機構
研究中心:檢驗及技術服務中心、永續發展中心、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休閒資源及產業發展中心、數位創意生活套用技術研究中心、納米科技中心、生技產品研發中心。 合作機構包含: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ETS台灣代表忠欣股份有限公司等。
校園導覽
校地包含三大校區及實驗林場、實習農場等,占地約190公頃。校本部位於宜蘭市中心,日常生活圈範圍內有宜蘭縣文化中心(含縣立圖書館、台灣戲劇館、演藝廳)、宜蘭運動公園、宜蘭河濱公園。
學生活動
一、社團活動類別:
本校學生社團五花八門,各領風騷,目前共有69個學生社團,包括學藝性、服務性、康樂性、體育性、綜合性等五大類,除了時下廣受年輕人喜愛又動感十足的熱舞社、魔術社外,也有當下最夯的射擊社,且本校擁有堪稱大專院校數一數二的漆彈設施及射擊教室,另也有管樂社、國樂社、茶道社、手工藝社等修身養性的社團,再加上愛好大自然的自然保育社、登山社,服務人群的親善大使團、慈青社、康輔社、急救社以及聯繫鄉親的各地區校友會等,讓同學有機會擔任社團幹部,提供同學們施展才華或學習成長的空間。詳細資訊可至課外活動組網頁[2] 
二、社團活動內容:
本校希望透過“輔導”與“咨商”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各項活動,給予學生多樣的選擇。透過社團活動的歷練,能使學生增強本身的領導能力,擁有獨立的思考、相互尊重的心胸,並有良好的適應力。期許同學們在大學階段的養成教育,除了豐富的學識之外也具備自治、自律的能力。宜大社團活動內容包羅萬象,以社團為主的活動有:球賽、比賽、專題演講、演唱會、研討活動、研習營、晚會、社團公演、聯誼活動、展覽表演、社區服務、藝術欣賞、座談、義賣、社團聯展、例行社團課程;還有大規模全校性或跨校活動,例如:寒暑假服務營隊、帶動中國小社團發展輔導活動、美喉王歌唱大賽、學生社團幹部訓練、校慶園遊會、社團評鑒觀摩等。 
三、學生健康服務:
健康中心設有醫師診療室、自助診療室、觀察室、健康諮詢室,並聘有兼任校醫5名每天到校服務,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及學生團體保險的問題,均可以
到此諮詢。健康檢查:每學年上學期舉辦全校新生一年級健康檢查及舊生身高、體重及體脂肪檢查。針對檢查結果異常者,予追蹤轉介及輔導。 
四、學生健康活動:
本校每學年均會針對不同的健康議題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有氧運動、健康體位研習營、健康志工培訓營、營養教育、餐飲衛生、急救安全教育、環境教育…等,以專題演講、工作坊的方式,由專業衛生教育人員輔導,幫助同學了解自己的健康,並營造健康的生活。 
五、心理諮詢服務:
本校學生咨商組提供同學之主要心理咨商服務如下:個別咨商-輔導老師以一對一晤談的方式,傾聽同學的內心困擾,疏解情緒的壓力,並協助同學自我了
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動力,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轉變。團體輔導-針對同學需要,每學期都會有設計不同主題,如“生涯規劃”、“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等,以10~12人的小團體,由輔導老師透過心理成長活動、作業、影帶觀賞、心得分享等方式,幫助同學自我成長。心理測驗-中心現有心理測驗十餘種,可幫助學生了解本身的性格、性向及職業興趣,並有專業輔導老師做詳細說明。 
六、協助就業準備與生涯開展:
本校為協助同學提前作好就業準備並提升就業力,除由學生咨商組持續提供同學個別咨商、心理測驗與團體輔導外,本校就業輔導組透過青輔會與勞委會協助,舉辦產業與職涯講座、生涯發展規劃跨校營隊及履歷自傳撰寫與求職體驗等活動。透過知名生涯規劃專家與業界人士的演講及就業諮詢,讓生涯開展理念普遍深植於同學心中,使同學能提早開展生涯,找到未來發展方向。
知名校友
賴英照,前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郭雨新,已故知名政治人物,曾任22年台灣省議員。林聰賢,現任宜蘭縣長。
外部連結
國立宜蘭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學生會國立宜蘭大學社團社課資訊
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85周年慶熱鬧滾滾
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馬總統與黃春明對談肯定稻草人的創意性
國立宜蘭大學申請獎學金資訊把科普傳進東部~從國立宜蘭大學做起10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宜大宜大文宣國立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實驗林場173.4469公頃,海拔在200~700米。國立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金六結實習農場是蔬菜、果樹、花卉及造園實習場地,面積8000平方米國立宜蘭大學校本部
注釋
^宜大校訊第13期《古往今憶》^校史^宜大瑞智攜手建立產學研訓合作平台^"回應全教會要求暫緩“2011學年度繁星計畫併入甄選入學”之相關說明",教育部電子報,2010年5月27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擴大辦理大學“繁星推薦、技職繁星”-引導就近入學高中職方案說明會,陳淑芬/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即時新聞,2011年11月21日^"2011學年度繁星推薦招生名額將擴大至8000名!",教育部電子報,2010年8月13日^2011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統計資料^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擴大辦理大學“繁星推薦、技職繁星”-引導就近入學高中職方案說明會,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即時新聞,2011年11月21日^國立宜蘭大學榮獲教育部選定為教學卓越大學記者會^國立宜蘭大學喜事連連,除了教學評鑑表現優異外,最近更獲選為教學卓越大學,宜縣在地鄉親校友皆感到非常驕傲。^國立宜蘭大學榮獲教育部評選為健康促進績優學校^國立宜蘭大學校務評鑑全數通過‘五構’厲害^國立宜蘭大學電資學院學士班代表台灣參加物聯網專題競賽獲得“2012年大專院校物聯網暨RFID專題競賽活動”比賽優等獎^國立宜蘭大學與宜蘭縣高中職圖書館聯盟簽訂互借圖書協定。宜蘭縣11所高中職師生、宜大分享圖書資源^國立宜蘭大學與日本福井縣立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協定^創校於西元1926年,至今宜大已有86年歷史。^創建於民國15年5月12日,原名為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於92年8月1日起改名“國立宜蘭大學”^諾貝爾得主查爾菲宜大首位榮譽博士^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隊伍榮獲TDK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專院校機器人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自動組冠亞軍及創意獎

台灣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