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井社區

四眼井社區,占地面積0.7平方公里,轄區內有9個單位,住戶1513戶,總計常住人口3342人.屬舊城改造的新社區。

基本信息

常德市

四眼井社區地處常德市繁華商業區,集娛樂餐飲商業於一體,屬舊城改造的新社區,占地面積0.7平方公里,轄區內有9個單位,住戶1513戶,總計常住人口3342人.社區堅持"讓黨放心,讓民眾滿意"的宗旨.建立社區服務機構,制定社區服務工作方案,落實服務措施,紮實認真開展各項社區服務.
一.是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社區共成立了5支志願者隊伍,共有志願者33人,主要提供家政服務,進行公共衛生區打掃、轄區內居民家居清潔、電腦維修及維護、老幼病殘人服務、送氣罐等;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宣傳健康知識、進行健康諮詢、並與常德市第一中醫院簽定了大病優惠協定,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優惠;提供法律諮詢,宣傳法律知識、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等;提供夜巡服務,成立了2隻夜巡對,總計6人,負責每天轄區內晚十點至次日凌晨五點居民區的安全.
二.是開展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活動.走訪慰問社區10戶特困、殘疾人戶,並長期為殘疾人提供家政服務.
三.是做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落實低保對象89戶,413人享受了低保金,全年發放低保金3.1萬元.
四.是開展社區再就業.近年來社區為轄區下崗事業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66本,開展多種再就業技能培訓,培訓62人次,推薦4050人員重新上崗17人,幫助實現再就業28人.五是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社區經常組織轄區居民開展多樣化的文化廣場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居民的交流,凝聚了社區居民的心,激發了社區居民的熱情,展示了社區風采.

安慶市

四眼井社區地處安慶市城西地段,東至程良路、西至德寬南路、南至沿江路、北至玉琳路,轄區內共有常住人口1441戶、4423人。
社區居委會辦公地點位於玉琳布市3號樓,現有11名工作人員,社區設有黨委,下設4個直屬黨支部,在冊中共黨員102名。
社區內設有服務大廳、服務室、活動室等辦公功能室,配置了電腦、印表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四眼井社區全體工作者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便民、利民、親民”為民服務宗旨,全心全意服務於廣大社區居民民眾。
近年來,四眼井社區以創建“和諧社區”為目標,以服務居民民眾,完善居民自治“構建和諧社區”為工作理念,全面提升社區工作整體水平。
“三站合一”實現零失業。將社區黨員服務站、社區保障服務站、社區服務站三站合一,做好失業黨員和下崗職工的登記及介紹工作;做到了“三清三到位”,即:家庭情況清,個人特長清,就業要求清;黨員接轉關係到位,介紹工作到位,就業後的跟蹤服務到位。社區“三合一”服務站依託轄區單位及商業網點,積極開展“一站式”服務,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社區50歲以下的黨員待業率為0,下崗職工基本上實現了再就業。
求助熱線24小時開通。社區服務站注重上門服務和設點服務相結合,切實為居民民眾排憂解難。為確保24小時求助熱線有人接,社區服務熱線電話已連線到社區群幹家中,隨時準備零距離為居民貼身服務。熱線開通以來,每晚都有10多個電話諮詢各類問題,一遇緊急情況,社區群乾都及時上門予以解決,讓居民民眾真正享受到娘家人的溫暖。社區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服務作用,凡居民求職、小孩託管、房屋出租、水電維修等居民民眾的切身利益,一個電話就能及時上門服務。
社區連心服務卡。社區製作了聯繫卡和服務卡,公布社區工作者的聯繫電話和志願者上門服務的熱線電話,解決了居民民眾生活上的難點。如急開鎖、電器、供電、自來水、煤氣管道、有線電視等出現故障,都可以通過連心卡找社區解決。
社區人力資源庫。社區將所有居民樓進行登記,製作成樓層表,並將各戶聯繫電話及家庭成員的特長登記在冊,形成了社區的人力資源庫。社區充分運用這一載體,加大對居民民眾的服務力度。如全市舉辦 “藝術之家”比賽活動,省歌舞劇團劉莉萍一家獲第一名;省藝校蔡明佑老師一家參加全市“三·八婦女節家庭活動”榮獲一等獎;全市舉辦“和諧家庭”比賽活動,省歌舞劇團楊燕榮獲特等獎。
愛心救助站。社區大力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建立了因學、因病、因災致貧家庭“愛心救助站”,向社會募集生命資金;設立了愛心救助募捐箱,在啟動募捐儀式上,宣讀了愛心誓詞:“各位居民,奉獻愛心,扶助生命;鮮血有價,愛心無價;獻愛心,溫暖人間,做好人,一生平安;集眾人之力,解危難之急,用愛心捐助箱,架起居民之間的愛心橋樑!”啟動儀式當日共收捐款1240元,全部存入銀行,專款專用。居民胡勤樹的兒子從三樓摔下來嚴重受傷,社區組織居民和街道口國小的學生捐款,解決了胡家燃眉之急;居民馮斌的兒子出車禍,社區及時組織居民進行捐款,幫他交了第一筆住院費。在四眼井社區有一個良好的風尚,誰家有特殊困難,社區群乾就出現在他的身邊,及時組織居民捐贈及上門慰問,盡力幫助解決困難。
黨員一盞燈,照亮老百姓。社區為10棟樓房無償安裝樓道燈,每個樓道由社區黨員或門棟長提供電源並負責管理,使黨員樓道燈永放光芒。
黨旗在樓棟飄揚。社區建立了黨員樓道連心卡,亮明黨員身份,公布黨員電話。社區黨支部要求黨員接到民眾的電話,必須及時地熱心地為本樓棟的居民服務,若不能解決,隨時與黨支部聯繫。社區每月召開的黨員組織生活會,社區黨員都要將本樓棟的黨員連心卡上的居民意見帶到會上,共同研究,及時解決,努力完善,不斷提高,搭建了黨員聯繫居民的平台,發揮了黨員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居民民眾高興地說:“黨員就在我身邊,有事隨時找黨員;黨員是人民的公僕,更是我們居民民眾貼身的服務員。”
晨、晚練點文體活動。社區出資培訓文體指導員,還為社區晨、晚練點提供錄音機、磁帶和光碟,無償為晨晚練點服務。社區晨、晚練點已匯集了周邊4個社區的居民民眾參加活動,成立了腰鼓隊、扇子舞隊、太極拳隊等文體健身隊伍,經常參加市區的文體比賽,多次榮獲金、銀、銅獎,陶冶了居民的情操,豐富了居民的文體生活,促進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加強了鄰里和諧,社區文明素質有了普遍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