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姓平等

四姓平等是佛教中的一個故事。

四姓平等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婆羅門集合在拘薩羅,共同談論著:婆羅門的種姓最殊勝,其餘種姓都不及婆羅門;婆羅門種姓最潔白,其餘種姓都是污黑;婆羅門能得清淨,非婆羅門不能得到清淨;婆羅門是梵天之子,從梵天的口中出生,無比尊貴。但是,自從佛陀出世以來,說四種姓都是清淨平等,真是豈有此理!
婆羅門又繼續議論:那一個有力大人能到瞿曇那裡詰難他?後來由大眾共同推舉種姓清淨,博聞總持,精通四吠陀的阿攝和邏延多那婆羅門帶領大家去向佛陀問難。
於是阿攝和邏延多那婆羅門帶著眾婆羅門一起來到只園精舍拜訪佛陀。他說:“瞿曇!我有問題想請教您,可以嗎?”
佛陀慈和地說:“婆羅門!隨你所問。”
阿攝和邏延多那就把眾婆羅門談論的原委詳細說給佛陀聽,佛陀聽了之後,說道:“婆羅門!你認為只有婆羅門能夠行慈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而剎帝利、居士、工匠都做不到嗎?”
婆羅門回答:“不是的!婆羅門能行慈心,剎帝利、居士、工匠也能啊!”
佛陀又再問:“如果有百種人從遠處而來,這百種人中有婆羅門、剎帝利、居士、工匠等,有一人送給這百種人每人一分澡豆,各持澡豆到水邊洗浴,請問你:只有婆羅門能夠將垢穢去除,其他人就不能去除垢穢嗎?”
“不是的!佛陀!不管是那一種人,如果帶著澡豆到水邊沐浴,必定能夠去除身上的污垢,潔淨無比。”
佛陀再問:“如果有百種人,當中有婆羅門、剎帝利、居士、工匠等,各各用栴檀木作火母生火,請問你:只有婆羅門能生火,而剎帝利、居士、工匠等就不能生火嗎?”
“不是的!”
經過佛陀耐心的一再啟發,婆羅門失去了辯才,只有俯首,默默無語。佛陀又繼續問婆羅門:“如果有四個人,其中二人有好學問,二人沒有學問,有一婆羅門要行布施供養,那婆羅門會為誰施設上座,供養上等飲食?”
婆羅門答道:“當然是為有好學問的二人施設上座,供養上等飲食。”
“如果婆羅門要行齋供養,共有四人應供,其中二人有好學問,卻不精進,喜行惡法;另外二人沒有學問,卻喜好精進,喜行妙法。婆羅門應當為誰先設上座,供養上等飲食呢?”
“其中二人雖無學問,卻好精進,行持妙法,婆羅門必定會為他們設上座,供養上等飲食。”
佛陀說:“婆羅門!你首先稱嘆學問,而後又稱嘆持戒。所以我說四種姓都是清淨,都是平等。”
婆羅門聽後,不禁從座而起,禮拜佛陀,就在此時,同來的婆羅門大聲說道:“佛陀真是太奇妙了!有大威德,有大福佑,自說四種姓清淨,也能令阿攝和邏延多那說四種姓都是清淨。”
佛陀又為他們說種種法,令他們歡喜而去。
佛陀提倡平等,認為一個人的尊卑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成的,本身的行為才能決定是在清涼世界享受安樂,還是在娑婆污泥中受苦。

相關條目

國債招標發行
超音波焊接技術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
形成權
相對權
公投制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