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心

啤酒心

“啤酒心”即:酒精性心肌病,該病猝死率較高,藥物治療效果較差,主要指因長期大量飲酒致使心肌變性,臨床上以明顯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心肌病。

概念

“啤酒心”“啤酒心”

“啤酒心”本不是一個專業的醫學術語,它指的是由於大量飲啤酒導致心肌出現的一系列病理性改變,即: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cardiomyopathy,ACM)。

經常大量飲啤酒的人,其心肌組織中會出現脂肪細胞,導致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一旦有“啤酒心”的改變,患者常常會出現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等症狀,由於心肌受損,心臟增大,而搏血量並不增大,於是機體器官、組織就會缺血、缺氧。

特徵

1、10年以上飲酒史,酒精攝入量每日超過125ml;

2、心悸、胸悶症狀多見,少數患者伴非典型心絞痛和暈厥;

3、心臟擴大,重者以全心擴大為主,類似於擴張型心肌病;

4、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或左心功能不全,或者二者並存的心力衰竭的表現。

5、心律失常,各種期前收縮常見,尤其室性早搏較多見,部分呈二聯律。偶見房顫甚而惡性心律失常。

6、部分病例合併栓塞現象;與血液粘滯有關。

7、周圍神經炎及共濟失調;

8、肝臟腫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9、早期表現症狀為易感疲勞,活動後咳嗽,夜尿增多,以及常感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

發病機制

1、酒精(乙醇)的吸收、分布及代謝:酒精為一簡單的二碳化合物,飲用後在整個胃腸道尤其是十二指腸以單純擴散的方式很快吸收,濃度越高吸收越快,而後在肝臟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為毒性產物乙醛,再由乙醛脫氫酶氧化為醋酸鹽,進入三羧酸循環,繼續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酒精及其代謝產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3、營養效應:長期飲酒可致營養障礙;B族維生素及葉酸不足可造成硫胺素缺乏,後者也是引起心肌病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4、飲酒者多數有吸菸史,大量尼古丁吸入可促進左心室心肌硬化及膠原纖維聚集,在心肌病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

4、其他原因:可能與酒精飲料中的添加劑(鈷)所致的心肌毒性作用有關

高發時期

偶爾幾次飲酒是不會引發該病的,只有在長期且大量飲酒的情況下才會誘發“啤酒心”。由於節假期間走親訪友,很多平日就有長期大量飲酒史的人更是頻繁飲酒、頻頻醉酒,而熬夜打牌、作息不規律等又成了誘因,因此導致“啤酒心”的發病例明顯高於平日。

影響

啤酒喝多易得“啤酒心”啤酒喝多易得“啤酒心”

一、對心肌的損害

如果無限制地飲用啤酒,累積的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造成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形成“啤酒心”。心肌組織中出現脂肪細胞功能減弱,引起心動過速。

二、對人體其他器官臟器的損害

1、對心臟的損害:(1)心律失常:乙醇對心肌的損傷可表現為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出現較多,其中房顫最常見;(2)充血性心力衰竭:乙醇導致瀰漫性心肌損傷、心排血量降低可出現全心衰竭,多以左心衰竭症狀明顯但同時往往也有右心衰的表現。

2、對心臟以外器官和臟器的損害:(1)酒精性肌病:酒精對骨骼肌產生損傷;(2)酒精性肝硬化:由於乙醇80%—90%在肝臟內代謝其中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有較大的損害它可使肝細胞膜脂肪過氧化破壞肝細胞的微管結構損傷線粒體促使肝間質的纖維組織增生並引起肝內炎性細胞浸潤。肝細胞的長期損傷及纖維組織增生常導致肝硬化的發生。(3)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大量飲酒者往往不食或少食其他食物長期下去蛋白質和部分維生素便得不到充足勱的補充。

治療

“啤酒心”早期發現和治療是決定能否逆轉的關鍵。

1、說服或強制性戒酒

2.、臥床休息;

3、治療心力衰竭;

4、處理心律失常;

5、補充維生素類,加強營養支援治療。

網路文化分類

漫說銳詞

>>>> 查看更多銳詞漫畫>>>>

飲食分類導航

飲食是一種文化,而中華美食則譽滿天下。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已形成了中華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閩、蘇、浙、湘、皖流派。
食物中毒黑心食品食品安全各國飲食
烹飪飲料飲食工具
食品安全食品科學飲食文化美食
食譜餐飲食物美味
中國美食飲食節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