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十八中學

唐山市第十八中學始建於1956年,占地面積128.5畝,校舍建築面積10864平方米。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建校至1991年為初高中全日制中學,自1993年正式改為初級中學,在學校發展過程中,62中和48中先後併入。現有12個教學班,600名在校生。在編教職工62人,其中本科學歷38人,專科學歷16人,學歷達標率100%。專任教師46人,其中本科學歷36人、專科10人,學歷達標率為100%。在專任教師中,中學高級8人、中學一級28人、中學二級和未定職稱10人。

環境

學校學校建有教學樓一棟,設有行政辦公區,宿舍生活區配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理化生實驗室,音、美、勞技專用教室。2002年以來在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對學校實驗室、功能室、圖書館進行了全面改造,購置多媒體設備5套,農村遠程教育為學校配置學生機房一個,對教學樓和實驗室進行了防火、防盜的安全改造,目前各種儀器設備按中學一類標準配備。是開平區所屬的一所具有優良傳統和良好校風、學風的三年制初級中學。

榮譽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教學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教師有特長、學生有個性”的辦學之路。2007年度被區、市政府評為“誠信平安校園”稱號,“雙基驗收先進單位”、“控輟保學先進單位”2008年確定為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校”、多次評為基層優秀黨支部、基層優秀關工委。

科研

把課改實踐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陣地,堅持“以課為心”、“以改為血”、“以人為本”、“以情為教”的16字方針,以經典教育為主線,突出行為教育、感恩情感教育,在師生中間開展“弟子規”、“論語”的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校本教研體系,拓寬校本教研領域。2006—2008年我校先後申請了省級科研課題2項,課堂教學《學與教》的研究《講學稿的使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多次派人到洋思中學等先進學校參觀學習並積極參加東北師範大學教授的講座培訓。學校內部以課題研究為根本,大力宣揚研究之風,動員教師利用各種資源研究教學,成立課題小組凝聚了我校中堅骨幹力量,帶動學校教學工作穩定、深入發展。實現了我校骨幹中堅力量三陣營;1.區級骨幹教師;2;年級、教研組及班主任;3.教師發展研究課題小組。

交流

2008年,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校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到46中、49中、丰南錢營中學學習先進經驗,學校又為教師購買魏書生等優秀教育專家的教學心得,組織教師學習東盧中學、洋思中學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新課程理念,轉變教師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質量觀念,組織全體一線教師進行“高效課堂的思考”交流活動,學校教學領導在交流中做了重點發言,全體教師分教研組進行集中討論。通過交流與培訓,教師的思想提高了、眼界放寬了、校本教研的積極性高了,確立了我校校本教研的研究課題《三段九環節的課堂教學模式》,經初步檢驗,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各組都向全校教師進行了匯報研討課展示,新課堂教學模式的說課研討課的開展,為我校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理論和實踐上的基礎。

成果

2007-2008學年,教師參加區說課等比賽90餘人次,獲獎60餘人次。青年教師王淑香、楊勝利、汪淑琴等迅速成長起來,分別在市、區教學比武中,榮獲一、二等獎。在2007年11月召開的全國第五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質課大賽中,我校劉愛新老師獲優質課一等獎、安鳳芝老師獲大賽二等獎;在他們的帶動下,科研與教學工作逐漸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2008年我校就有98人次參加國家、省、市、區級各類教育教研比賽,獲得國家級獎勵1人(全國一等獎),省級一等獎一人,市級獎勵25人次,區級獎勵69人次;從而實現了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管理

以“誠、嚴、勤、創”作為校訓的唐山十八中學一貫奉行“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大力推廣實施“自主樹立理想、自主磨礪意志、自主培養習慣、自主學習做事、自主維護集體、自主承擔責任、自主探究知識、自主遵守紀律”的八自方針。把“辦家長放心的學校,作學生信任的老師”作為辦學宗旨,以溝通和諧、文明進步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主線,趟出了一條辦學之路,正以敢立潮頭的勇氣、與時俱進的精神和務求實效的作風,大踏步的開拓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