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蟆油

哈蟆油

哈蟆油藥材呈不規則塊狀,彎曲而重疊,長1.5~2cm,厚1.5~5mm,表面黃白色,呈脂肪樣光澤,偶有帶灰白色薄膜狀乾皮。摸之有滑膩感,在溫水中浸泡體積可膨脹。氣腥,味微甘,嚼之有黏滑感。來源為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雌性的乾燥輸卵管。

基本信息

概述

哈蟆油哈蟆油

哈蟆油本草圖經》記載:山哈,記載於蝦蟆項下。據書中描述的生境、生態、形態、色澤等皆與林蛙相吻合。近代一些醫藥書籍中多把林蛙寫成哈士蟆、雪蛤、哈什螞、紅肚田雞等名。至於哈士蟆一名見於《飲片新參》,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哈士蟆油”(雌性林蛙卵管),在古時是滋補品中不可多得的稀有貢品。《中藥詞典》記載:哈士蟆油具有獨特的“補腎益精、潤肺養陰之功效,用於治療病後、產後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等症。《中草藥手冊》記載:哈士蟆油具有“補虛損、解癆熱、治身體虛弱、產後氣虛、肺癆咳嗽”之功效。《中國醫藥學》哈士蟆油是“潤肺、生津、補虛的身體增強劑,是身體衰弱的滋補佳品”。
雌蛙體長70~90毫米;頭較扁平,長寬相等或略寬;吻端鈍圓,略突出於下頜,吻棱較明顯;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顯著,明顯大於眼徑之半,犁骨齒兩短斜行,位於內鼻孔內側。前肢較短,指端圓,指較細長;關節下瘤、指基下瘤及內外掌突均較顯著。後肢長,脛跗關節前達眼或略超過,左右跟部明顯重迭,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足與脛等長或略長;趾端鈍圓;趾細長,第4趾最長,蹼發達,外側跖間具蹼而不發達;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跖突窄長,外跖突小而圓。皮膚上多細小痣粒,口角後端頜腺明顯,背側褶在顳部不平直而成曲折狀,在鼓膜上方側褶略斜向外側,隨即又折向中線,再向後延伸達胯部;兩側褶間有少數分散的疣粒,在肩部有排成“人”形者;腹麵皮膚光滑。跖褶2。兩眼間深色橫紋及鼓膜處三角斑清晰,背面與體側有分散的黑斑點,一般都在疣粒上;四肢橫斑清晰;腹面灰色斑點頗多。雄蛙前肢較粗壯,第1指上灰色婚墊極發達;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 。

藥品簡述

哈蟆油哈蟆油
藥名:哈蟆油
漢語拼音:HAMOYOU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viductusRanae
功效分類:補益藥
科屬分類:蛙科
別名:田雞油、哈什蟆油、蛤螞油、哈士蟆油。
性味:甘鹹,平。
歸經:入肺經腎經
功能:補腎益精,潤肺養陰。
主治:治病後、產後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蒸湯,1~3錢;或作丸。
生態環境:營陸地生活,棲息在山坡、樹林、農田、草叢中,以潮濕的山林背坡居多。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藥材基源:為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雌性的乾燥輸卵管。
採收儲藏:選肥大的雌蛙,用麻繩從口部穿起,掛於露天風乾。乾燥後,用熱水浸潤,立即撈起,放麻袋中悶一夜,次日剖開腹皮,將輸卵管輕輕取出,去淨卵子及其內臟,置通風處陰乾 。

異名

田雞油、哈什蟆油、蛤螞油(《中藥通報》(5):205,1956),哈士蟆油(《中藥志》)。
s

拼音:HAMOYOU
拉丁文:OviductusRanae

動物形態

雌蛙體長70~90毫米;頭較扁平,長寬相等或略寬;吻端鈍圓,略突出於下頜,吻棱較明顯;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顯著,明顯大於眼徑之半,犁骨齒兩短斜行,位於內鼻孔內側。前肢較短,指端圓,指較細長;關節下瘤、指基下瘤及內外掌突均較顯著。後肢長,脛跗關節前達眼或略超過,左右跟部明顯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足與脛等長或略長;趾端鈍圓;趾細長,第4趾最長,蹼發達,外側跖間具蹼而不發達;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跖突窄長,外跖突小而圓。皮膚上多細小痣粒,口角後端頜腺明顯,背側褶在顳部不平直而成曲折狀,在鼓膜上方側褶略斜向外側,隨即又折向中線,再向後延伸達胯部;兩側褶間有少數分散的疣粒,在肩部有排成“人”形者;腹麵皮膚光滑。跖褶2。兩眼間深色橫紋及鼓膜處三角斑清晰,背面與體側有分散的黑斑點,一般都在疣粒上;四肢橫斑清晰;腹面灰色斑點頗多。雄蛙前肢較粗壯,第1指上灰色婚墊極發達;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

採集

選肥大的雌蛙,用麻繩從口部穿起,掛於露天風乾。乾燥後,用熱水浸潤,立即撈起,放麻袋中悶一夜,次日剖開腹皮,將輸卵管輕輕取出,去淨卵子及其內臟,置通風處陰乾。

藥材

乾燥品為不規則彎曲,相互重疊的厚塊,略呈卵形,長約1.5~2厘米,厚約1.5~3毫米。
外表黃白色,顯脂肪樣光澤,偶有帶灰白色薄膜狀的乾皮,手摸之有滑膩感,遇水可膨脹至10~15倍。氣特殊,味微甘,嚼之粘滑。以塊大、肥厚、黃白色、有光澤、不帶皮膜、無血筋及卵子者為佳。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內蒙古等地。

化學成分

哈士蟆大部分為蛋白質,脂肪僅4%左右,糖類約10%,其他尚含少量磷及灰分等。最主要成分為胺基酸,另含有19種微量元素,胡蘿蔔素,核糖核酸,維生素A、B、C、D、膠原蛋白;含有豐富的蛋
s
白質,只有4%的脂肪,而且還是不含膽固醇的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化合物、多種維生素、核酸、激素及人體必需及多種胺基酸和鉀、鈉、鐵、錳、硒等微量元素。此藥材特殊之處在於含有大量的荷爾蒙。這也是哈士蟆名貴滋補,被稱作為“動物人參”的原因。

性狀

乾燥品為不規則彎曲,相互重疊的厚塊,略呈卵形,長約1.5~2厘米,厚約1.5~3毫米。外表黃白色,顯脂
肪樣光澤。

藥理作用

民間用作強壯劑。對小鼠發育有良好影響,並能延長雌性小鼠的興奮期

性味

甘鹹,平。
w

①曹炳章:“溫平,無毒,味微鹹。”
②《飲片新參》:“甘,涼。”
③《遼寧主要藥材》:“味甘,性寒,無毒。”

歸經

入肺、腎二經。

功用主治

補腎益精,潤肺養陰。治病後、產後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
①曹炳章:“堅益腎陽,化精添髓,澤潤肺臟,增長脂肪,為脾腎虛寒、氣不化精之要藥。”
②《飲片新參》:“養肺、腎陰。治虛勞咳嗽。”
s

③《遼寧主要藥材》:“治體虛,神經衰弱。”
④《中藥志》:“補虛,退熱。治體虛、精力不足。”
⑤《中藥材手冊》:“治產後氣虛。”

用法用量

內服:蒸湯,1~3錢;或作丸。

宜忌

外感初起及納少便溏者慎服。

選方

①治肺癆吐血:哈士蟆油、白木耳。蒸服
②治神經衰弱:哈士蟆油、土燕窩。蒸服。
③治病後失調和盜汗不止:哈士蟆油、黨參、阿膠、白朮、黃芪。為丸服。(選方出《四川中藥志》)

名家綜述

《本草圖經》記載:山哈,記載於蝦蟆項下。據書中描述的生境、生態、形態、色澤等皆與林蛙相吻合。近代一些醫藥書籍中多把林蛙寫成哈士蟆、雪蛤、哈什螞、紅肚田雞等名。至於哈士蟆一名見於《飲片新參》,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哈士蟆油”(雌性林蛙卵管),在古時是滋補品中不可多得的稀有貢品。
s

《中國藥典》記載:哈士蟆油具有“補腎益精、養陰潤肺。用於陰虛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盜汗不止、癆嗽咳血”等
《中藥詞典》記載:哈士蟆油具有獨特的“補腎益精、潤肺養陰之功效,用於治療病後、產後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盜汗”等症。
《中草藥手冊》記載:哈士蟆油具有“補虛損、解癆熱、治身體虛弱、產後氣虛、肺癆咳嗽”之功效。
《中國醫藥學》哈士蟆油是“潤肺、生津、補虛的身體增強劑,是身體衰弱的滋補佳品”。

藥材鑑別

【鑑別要點】
1、蛤士蟆油真品鑑別須掌握以下幾點:一是外觀為不規則相重疊微彎曲的塊粒片,並附有韌皮連附及黑色卵粒;二是水浸泡膨脹可達15倍以上;三是聞之微腥,嚼之味甘。
2、蟾蜍蛙類偽品的鑑別:青蛙輸卵管酷似真品,但嘗之麻舌即為青蛙輸卵管;而蟾蜍輸卵管、明太魚輸精巢雖有類似真品之處,但用水浸泡其膨脹度即可區別。
s

3、薯類仿製偽品:外形即可看出偽造痕跡,水浸即可確定其偽。
【快速鑑別】
為不規則彎曲、相互重疊的厚塊,略呈卵形,長約2cm。外表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顯脂肪樣光澤。常有纖薄的白色韌皮連附,並偶有未去淨的黑色卵粒。氣微腥,味微甘,嚼之粘滑。用溫水浸泡體積可膨大10~15倍。品質以塊大整齊,色黃白,油潤光澤,無筋膜、黑塊卵子者為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