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門[京都九門之一]

哈德門[京都九門之一]
哈德門[京都九門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德門即崇文門,又稱海岱門,始建於1267年,歷經元、明、清三朝,近740年歷史。因是向皇城內運酒的專用通道,被稱為“酒門”,又稱“酒道”,因之聞名於世。諧音又稱為“哈達門”,官方稱呼為“文明門”“崇文門”。因為才子趕考必經之門,被稱為“幸運之門”,又因明清時期在此設立稅務司,又被稱為“財富之門”,是京都九門之中頗具聲名的名門之一。另有同名的品牌名稱和網路用語。

基本信息

概況

是中國北京東南方的一座城門,於1968年被拆除。原城樓面闊五間(通寬39.1米),進深三間(24.3米),城樓為兩層,連同城台通高35.2米。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

邊。箭樓與正陽門箭樓形狀相似,但尺寸略小。瓮城寬78米,深86米,西面辟閘樓、券門。崇文門關帝廟在瓮城內東北角,南向。哈德門又稱文明門、海岱門,歷經元明清三朝近800年歷史,因是向皇城內運酒的專用通道,被稱為“酒門”,又稱“酒道”,因之聞名於世。“酒道”是中國酒文化中終極之大成。諧音又稱為“哈達門”,官方稱呼為“崇文門”。因為才子趕考必經之門,被稱為“幸運之門”,又因明清時期在此設立稅務司,又被稱為“財富之門”,是京都九門之中頗具聲名的名門之一。

含義標誌與用途

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其標誌是鎮海的崇文鐵龜。由於靠近通惠河,崇文門也是北京各城門中最繁忙的城門,在明朝、清朝和民國初期均設有稅關,所有進城貨

..

物、乃至入京大臣的隨身行李,都要在崇文門納稅。慈禧太后“梳妝費”和民國時期總統年薪都由崇文門關稅中支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崇文門稅關方告撤消。

哈德門的香菸摩登女郎

看早期煙畫裡的香菸女郎,最能理解女人和香菸之間不可以割捨的摩登時尚,那些婀娜的舊式女人手拿香菸,楚楚動人,這裡匯聚了女人拿著香菸的各種形態,尋找那些老上海的香菸女子,也是尋找那個時代與煙有關的時尚變遷。煙,是那個時代躍動的標點。

哈德門(醇香)哈德門(醇香)

“哈德門”廣告畫中的美女各有千秋,在20世紀20年代的廣告畫中,美女是典型的梳髮髻和著裝蘊含清朝遺風的民國初年淑女形象;至20世紀30年代,廣告畫中的美女則個個是珠圓玉潤、柳眉鳳眼的時髦女郎,髮型變成了波浪型的燙髮或流行的“飛機頭”,身著旗袍,造型優美、色彩鮮明,頗具質感。

品牌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哈德門北京分馳名,外國人多稱為“哈達門”香菸是由英商設計,於1924年在我國註冊的。“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名稱,與煙標中部的英

哈德門(精品)哈德門(精品)

文“CIGARETTES”(捲菸)相呼應。1951年8月,由於各種原因,該商標上的英文被全部取消。在此之前,“哈德門”香菸的生產廠家名稱幾經變動,哈德門煙標的下部曾分別出現過“大英菸草有限公司”、“頤中菸草股份有限公司”“啟東菸草股份有限公司”等的英文名稱,商標設計也有過細微的改動,但“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習慣用法,卻一直沿襲下來。
1922年,青島捲菸廠決定恢復“哈德門”香菸的生產,並對“哈德門”的商標進行了技術性的處理,重新啟用了“HATAMEN”這一標記。

哈德門一個老字號品牌的輝煌與低潮

在大多數超百萬箱品牌都在取得年年正增長時,“哈德門”卻與“紅梅”一起成為了超百萬箱品牌中年年負增長的“少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風雲突變的行業大環境,

哈德門(王府)哈德門(王府)

“哈德門”這個曾經的“大品牌”,如今正在走向下坡路。這個歷經八十多年風吹雨打的老字號品牌,如今的品牌處境不免讓人感到惋惜。那么,“哈德門”輝煌過後卻是低潮的原因何在?“哈德門”還能否重拾過去的輝煌?“哈德門一開,好運自燃來”,這句經典的廣告語曾經見證了“哈德門”品牌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作為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左右的老字號品牌,“哈德門”最早是由英美菸草公司在中國註冊生產的卷煙牌號。當時,“哈德門”幾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捲菸牌號,“哈德門”的走紅也一直持續到了1963年,因被認為具有殖民主義色彩而不得不中止生產。

20世紀90年代初期,“哈德門”在被迫中止生產近三十年後,開始在青島捲菸廠重獲新生。2005年,“哈德門”品牌銷量一舉突破了百萬箱大關,“哈德門”以雄厚的實力和強健的品牌擴張力證明了一個老字號品牌正在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哈德門”正式步入了中國菸草行業超百萬箱大品牌的行列。與此同時,“哈德門”還是中國菸草行業為數不多的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三項榮譽於一身的大品牌。“哈德門”,這是北方第一個年銷量超百萬箱的捲菸品牌,也是唯一一個在南方具有廣闊市場的北方捲菸品牌。2007年,“哈德門”品牌銷量突破了150萬箱,達到了156.95萬箱,創下歷史新高,並位列中國菸草行業超百萬箱品牌銷量排名的第5位。“哈德門一開,好運自燃來”,這句經典的廣告語在傳遍大江南北的同時,“哈德門”也迎來了品牌發展史上新的輝煌時期。
然而,輝煌過後卻是低潮。從2008年開始,“哈德門”品牌銷量連續兩年出現了負增長。2008年,“哈德門”品牌銷量達到了154.89萬箱,同比下滑了1.31%;2009年,“哈德門”品牌銷量達到了134.69萬箱,同比下滑了13.04%。“哈德門”在中國菸草行業超百萬箱品牌銷量中的排名從2007年的第5位下滑到了2008年的第7位,2009年再次下滑到了第11位。“哈德門”也有可能在未來退回中國菸草行業超百萬箱大品牌行列。在大多數超百萬箱品牌都在取得年年正增長時,“哈德門”卻與“紅梅”一起成為了超百萬箱品牌中年年負增長的“少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風雲突變的行業大環境,“哈德門”這個曾經的“大品牌”,如今正在走向下坡路。這個歷經八十多年風吹雨打的老字號品牌,如今的品牌處境不免讓人感到惋惜。那么,“哈德門”輝煌過後卻是低潮的原因何在?

哈德門”沒落的原因何在?

1、未能進入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名單

儘管“哈德門”這一品牌的年銷量超過了百萬箱規模,但“哈德門”卻仍然未能進入到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這份名單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哈德門”在省外市場的發展。前幾年,“哈德門”的品牌銷量之所以能夠取得超常規的發展,並迅速做大品牌規模,主要還是依託於對山東省內品牌資源的有效整合。如2004年,青島捲菸廠旗下一共有9個品牌30多個產品規格,到2005年下半年已經整合到了4個品牌15個產品規格,除了省內銷售的兩個品牌有少量生產以外,“雙馬”、“宏圖”、“紅金”、“紅錫包”等品牌均已經全部停產。加大對省內品牌資源整合的力度,集中有效資源做大做強,這讓“哈德門”迎來了黃金髮展時期。

哈德門(清香)哈德門(清香)
哈德門(軟新品)哈德門

但是,在對省內品牌資源整合宣告一個段落後,“哈德門”要想持續發展壯大就得加大對省外市場的投入,提升其在省外市場份額的占有率。不過,“哈德門”非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這一身份卻讓其在省外市場的發展遭遇了不少尷尬。由於各大商業公司近幾年都把品牌培育的重點對象放在了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身上,所以“哈德門”的發展就受到了如市場準入、資源配置、培育投入等多個方面的制約,這也是“哈德門”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仍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棘手問題。“哈德門”的非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這一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哈德門”的進一步發展。不過,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還在於“哈德門”自身產品結構的不足,沒有快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戰略地位受到擠壓
2004年,“哈德門”還是當時頤中菸草集團(山東中煙旗下全資子公司)的重要戰略品牌,通過2至3年的不懈努力,將“哈德門”培育成為一個規模達到100萬箱左右的全國知名強勢品牌,這也是頤中菸草集團當時對“哈德門”品牌發展的規劃。不過,近幾年“哈德門”這一品牌發展的重要性在山東中煙的品牌發展規劃中卻有所下降。儘管“哈德門”仍然是山東中煙的三大主導品牌之一,但相比較“泰山”和“將軍”這兩大主導品牌,“哈德門”品牌的戰略地位就沒有後兩者來得高。尤其是近幾年山東中煙將品牌發展的重心放在了扶持“泰山”這一高端品牌身上,而“哈德門”又與“將軍”在中低端價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競爭。所以,在山東中菸品牌培育資源難於做到平均分配的情況下,“哈德門”的發展就難免會受到了擠壓。

哈德門哈德門

2010年初,山東中煙又明確了聚焦中式捲菸,做大做強品牌,實施“泰山”和“將軍”品牌兩翼齊飛的戰略,並力爭在2015年實現1個品牌躋身行業10多個重點骨幹品牌行列。尤其是“泰山”這一主導品牌也開始成為了山東中煙未來發展的核心品牌,是山東中煙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2010年7月下旬,山東菸草工業2010年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會議就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菸草專賣局長、公司總經理座談會精神,緊緊圍繞行業“捲菸上水平”的戰略任務,以培育“泰山”品牌為核心,紮實做好下半年工作,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實現。
山東中煙強調要以“捲菸上水平”暨“泰山”品牌發展戰略規劃為抓手,以培育“泰山”品牌為核心,唱響“我們就是泰山”主鏇律,力爭2015年實現“3286”和“246”規劃目標,為中國菸草貢獻品牌力量。為實現規劃目標,必須立足當前,謀劃長遠,緊緊把握“泰山”品牌躋身行業知名品牌行列“一條主線”;抓好培育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合作生產“兩項任務”,整合計畫、技術、原料、管理、人力等資源,所有要素向“泰山”品牌集中,爭取早日實現“246”目標;做到“三個結合”,與上級領導期望要求相結合,與國家局政策相結合,與山東中煙實際相結合,按照姜成康局長“山東中煙就是要把‘泰山’品牌做上去”的重要指示,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充分發揮計畫、裝備、管理、技術、隊伍優勢,形成推動“捲菸上水平”的強大合力;正確處理“四個關係”,即正確處理好“532”與“461”的關係、規模與結構的關係、省內市場與省外市場的關係、自主品牌與合作生產品牌的關係。由此可見,“哈德門”在山東中菸品牌發展規劃中的戰略地位遠遠不及“泰山”這一核心品牌,“哈德門”的品牌發展也正在“邊緣化”,“哈德門”也只能作為一個中低端價位的“規模主導型品牌”的角色。
3、產品結構偏低,大而不強
為什麼作為一個擁有年銷量達到超百萬箱規模的品牌,“哈德門”卻未能進入到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名單?為什麼“哈德門”在山東中菸品牌發展規劃中的戰略地位卻遠遠不及“泰山”和“將軍”這兩大主導品牌,尤其是遠遠不及“泰山”這一核心品牌?這主要還是因為“哈德門”自身的原因——產品結構偏低問題。“大而不強”,已經成為“哈德門”持續發展壯大的最大“瓶頸”。

民國 哈德門香菸 煙標民國 哈德門香菸 煙標
哈德門(軟)哈德門(軟)

“哈德門”被喻為“民品之名品”,“哈德門”旗下擁有“哈德門(王府)”、“哈德門(純香)”、“哈德門(芬芳)”、“哈德門(精品)”、“哈德門(清香)”、“哈德門(軟)”等產品規格,零售價則覆蓋了50元/條以下、50元/條-70元/條這幾個價位段,並以50元/條以下等為主力價位段。“哈德門”的所有產品規格都集中在中低端價位,“民品之名品”的定位也讓“哈德門”以滿足於城市、農村主流消費群體需求為目標,以中低端價位為主導。四類煙和五類煙也成為了“哈德門”品牌銷量的絕對支撐。然而,隨著人民收入的不斷增加,捲菸消費的不斷升級,“哈德門”自身產品結構卻未能快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現階段,“哈德門”只有三類煙、四類煙和五類煙,而三類煙的銷量占比卻只有0.23%,四類煙和五類煙的銷售占比合比達到了99.77%,產品結構偏低是“哈德門”這一品牌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與此同時,產品結構偏低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各大商業公司培育“哈德門”品牌所獲得的收益,這也更加難於調動各大商業公司培育“哈德門”這一品牌的積極性。產品結構偏低成為“哈德門”沒落的最根本原因。
4、遭遇品牌老化尷尬
作為一個擁有八十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哈德門”也不得不面對老一輩消費者的日益老去,而年輕一代消費者忠誠度又不高的問題。儘管老字號品牌擁有數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悠久歷史,但任何一個老字號品牌如果不能賦予品牌新的活力或新的元素,那么,這個老字號品牌也難免遭遇品牌老化的尷尬,最終也極有可能被年輕一代消費者給遺忘。

哈德門香菸廣告畫哈德門香菸廣告畫

沒有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身份、在企業內部的品牌培育中得不到高度重視、“大而不強”、品牌逐步面臨老化的尷尬、產品結構嚴重偏低、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些都是“哈德門”近幾年開始走向下坡路的重要原因。

“哈德門”輝煌過後的反思?

那么,作為中國菸草行業為數不多的老字號品牌之一,作為一個擁有八十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哈德門”輝煌過後有何反思?“哈德門”的未來發展又應當何去何從?
儘管“哈德門”這一老字號品牌未能進入到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的名單,但“哈德門”仍然擁有年銷量超過百萬箱的品牌規模以及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不論是品牌規模,還是品牌知名度,又或是品牌美譽度等其他方面,“哈德門”這一老字號品牌的發展實力甚至絲毫不遜色於部份全國性“20+10”重點骨幹品牌。而對於這樣一個出色的老字號品牌,我們是否也應當給予多一分的重視?
老字號品牌是中國菸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一筆寶貴財富,對於這樣一筆寶貴財富我們不應當讓它成為一段歷史,而應當把它繼續保持。為此,筆者也覺得放棄“哈德門”這個擁有八十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也未免太過於可惜。在這裡,筆者專門針對“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的未來發展提出幾點個人建議。
1、給予多一分的重視
2008年,“芙蓉”品牌退出超百萬箱大品牌行列;2009年,“紅山茶”品牌退出超百萬箱大品牌行列。那么,接下來又有哪些品牌可能會退出超百萬箱大品牌行列?也許產品結構偏低,品牌銷量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的“哈德門”這一老字號品牌很有可能成為繼“芙蓉”和“紅山茶”這兩大品牌之後,又一退出超百萬箱行列的大品牌?相信這是很多喜歡“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的忠實消費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為此,對於這樣一個出色的老字號品牌,筆者更覺得企業應當給予多一分的重視。2010年初,山東中煙明確聚焦中式捲菸,做大做強品牌,實施“泰山”和“將軍”品牌兩翼齊飛的戰略,並力爭在2015年實現1個品牌躋身行業10多個重點骨幹品牌行列。毫無疑問,“哈德門”的未來發展也將讓道於“泰山”和“將軍”這兩大主導品牌。但筆者覺得企業仍然需要重視“哈德門”的未來發展,將“哈德門”的品牌銷量保持在一定的規模。畢竟對於“哈德門”這種“規模主導型品牌”而言,“規模”是其發展的關鍵,“哈德門”的最大競爭力也是在於其擁有不可忽視的品牌規模。“哈德門”能夠做到今天的品牌規模,實屬不易,放棄未能過於可惜。
與此同時,“哈德門”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還擁有相當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這也是企業寶貴的品牌財富。正因為如此,企業不妨可以考慮對“哈德門”某些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老產品進行升級改造,讓消費者對“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保持一定的新鮮感,讓“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在未來發展中仍然保持一定的動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延緩“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的生命周期。
2、老字號品牌的升級
“特色”是老字號品牌的立身之本,“老”則是歲月留給老字號品牌的文化財富。老字號品牌所擁有的悠久歷史,幾代人的成長見證了老字號品牌興衰發展,很多老一輩消費者對老字號品牌擁有著特殊感情,這也是新興品牌所不具備的。
但是,話說回來,老字號品牌“老”是資本,但“老”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也不意味著千篇一律。“哈德門”近幾年的發展也不得不面臨老字號品牌活力不足的問題。那么,如何讓“哈德門”這個老字號品牌煥發新的活力?這也是企業需要去考慮的一個問題。一個老字號品牌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成不變。品牌形象總要隨著消費者、市場和競爭對手的不斷變化在不斷進行微調。企業在成功塑造一個品牌的形象後,更要適時、適當地做出更新措施,以保持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哈德門一開,好運自燃來”,這個歷經八十多年風吹雨打的老字號品牌也許將會因為種種原因在中國菸草行業品牌整合的浪潮中逐漸被“邊緣化”,但我們仍然不會忘記這個曾經帶來我們驚喜的品牌,“哈德門”仍然是一個值得令人稱讚的品牌。

修建歷史

始建於1268年,修建於1419年(永樂十七年),初名為文明門,沿用元大都城文明門之名。正統朝後取《左傳》“崇文德也”之典改名崇文門。並在正統朝期間增建瓮城、閘摟、箭樓。崇文門多走酒車。1900年,崇文門箭樓在義和團之亂中被英軍開炮擊毀,1920年拆除。1950年拆除崇文門瓮城。1966年拆除崇文門城樓,發現該樓為明代所建的大木結構,木料為金絲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後來用於故宮和天安門的翻修工程。如今在崇文門地區建有北京捷運崇文門站。

地名

哈德門原有城牆、城門、城樓,還有瓮城共兩門樓,上世紀50年代拆了門樓,上世紀60年代又拆了城牆。還有城牆外的環城鐵路和護城河,建成了如今的捷運和崇文門西大街、東大街。
當年的護城河,是原有城牆沿牆的一條河,河隨牆走向。環城鐵路是原圍繞城牆有一條鐵路,主要是貨運。沒建北京站前,客運站是在前門,舊址還在,原稱為北京東站。貨運站在前門西邊,稱為北京西站,前門的前面是沒有鐵路的,來往全國各地的火車,都是在前門各進各站,也就是客車都是由東便門往西經崇文門往西到達北京東站。貨運都是由西來經過宣武門到達北京西站。

相關品牌

商標註冊

哈德門商標圖樣
因為名門聲譽,許多商家認識到其中價值,積極開發哈德門文化資源。其中青島海岱門造酒有限公司註冊了“哈德門”酒水商標進行酒水行銷,全國知名的“哈德門捲菸”則存在了8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名牌產品。 合法註冊的哈德門的商標有酒、酒店、香菸等,其中哈德門(註冊號1269588)酒類的商標權由青島海岱門造酒公司持有,藉助“酒門”、“名門”、“酒道”等歷史美譽,公開上市的有哈德門三鞭酒等,也是經中國社會調查所通過商品品質、傳播知名度等公開評定的中國著名品牌,哈德門酒店、餐飲、食宿類的商標在北京哈德門飯店手中,
其他類的商標由頤中菸草集團公司持有,其中尤以哈德門捲菸最為著名。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哈德門在北京知名度比較高,英美菸草菸草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藉助哈德門在民間的知名度開發此牌子,外國人多稱為“哈達門”香菸是由英商設計,於1924年在我國註冊的。“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名稱,與煙標中部的英文“CIGARETTES”(捲菸)相呼應。(註:在大英博物館裡面發現的有關哈德門的老照片拍攝於1900-1903年,相信是1901年皇帝太后迴鑾之前拍攝的,標註的是“海岱門”,英文有“hatamen”、其他文字“hetamen”的字樣)。
1951年8月,由於殖民主義的嫌疑,該商標上的英文被全部取消。在此之前,“哈德門”香菸的生產廠家名稱幾經變動,哈德門煙標的下部曾分別出現過“英美菸草菸草有限公司”、“頤中菸草股份有限公司”“啟東菸草股份有限公司”等的英文名稱,商標設計也有過細微的改動,但“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習慣用法,卻一直沿襲下來。

打入冷宮

直至1963年,“哈德門”因被認為有殖民主義的色彩,“不宜做人民牌號”而被強行中止生產。“哈德門”從此被打入冷宮。時間進入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這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早就今非昔比。此時的青島捲菸廠(其前身即是英美菸草在青島的一個分廠),在企業持續陷入低谷,產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迫切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品牌。創造一個新的品牌,難上加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在這種形式下,對老品牌“哈德門”的調查開始提上青島捲菸廠的議程。經過調查發現:“哈德門”知名度一如既往。幾十年過去了,但“哈德門”並沒有在人們的腦海中消失,在許多菸民的眼裡,“哈德門”的名字仍然是如雷貫耳。消費者對“哈德門”的品質認知較高。在中止生產前,“哈德門”流行達40年之久,老菸民對它的感情已經根深蒂固,並因此成為“敘舊”時常提的話題。需要指出的是,“哈德門”的中止生產純粹是一種行政命令,而非品質、技術等的原因。

重見天日

九十年代初,“懷舊”、“復古”之風成為時尚。在商業文化上表現為老字號受到空前關注,“老三屆酒家”走紅,“紅太陽”大流行……經過品牌資產檢視,青島捲菸廠發現了“哈德門”的巨大魅力,決定將其重新推入市場。但是,在“哈德門”商標註冊時,卻遇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歷史障礙,這足以使“哈德門”的復興胎死腹中。三十年來一直流傳著的一個關於“哈德門”名稱來歷的故事:英國為紀念本國庚子事變中陣亡的哈德將軍,威逼清政府將北京的“崇文門”改名為“哈德門”,因此,“哈德門”的名稱是“國恥”。為了改變這一事關民族尊嚴的說法,青島捲菸廠派出專人,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終於以詳實的史料反駁了有關“國恥”的說法:“哈德門”這一名稱實際上在元朝時便已經出現,並非傳說的故事那樣。這樣一來,“哈德門”是國恥的聲音漸漸微弱,直至消失,“哈德門”的商標註冊也最終如願以償。
HATAMEN標記
1992年,青島捲菸廠決定恢復“哈德門”香菸的生產,並對“哈德門”的商標進行了技術性的處理,重新啟用了“HATAMEN”這一標記。菸草業的人知道,除了該商標遇到了商標局的註冊障礙,還同時引發了和天津卷廠的商標權搶注官司。當然結局以在先註冊的青島捲菸廠爭的。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哈德門”是幾乎無人不知的香菸品牌。當時的報紙稱:“無人不抽哈德門,是人都抽哈德門”。“哈德門”早在1919年前便已在中國註冊生產,為了創立“哈德門”品牌,財大氣粗的英美菸草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對哈德門品牌進行宣傳包裝,因此“哈德門”一投產,就迅速風靡中國,“哈德門”香菸一上市,便迅速藉助原來的影響力迅速打開市場。當年生產了2000多箱,全部銷售一空。1993年生產了7萬箱,雖幾次調價,仍供不應求;1994年達到26萬箱,並且保持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當年實現利稅4.7億元,這相當於青島市財政收入的近1/8。青島捲菸廠在短短的兩年內盤活了陳舊資產,將虛擬資產變現,這一現象被稱為“哈德門現象”而成為業內人士研究的熱點。有外商曾提出“哈德門”商標轉讓一事,但被青島捲菸廠拒絕,青島捲菸廠的意見是:給十個億也不賣!它的走紅一直持續了四十多年,幾代人口碑相傳,使“哈德門”成長為強勢品牌。

崇文門

沈信夫
北京四大城區之一的崇文區,無疑是由崇文門而得名的。崇文門原為元大都的十一個城門之一(當時名文明門),是南城三個門最東的一個。明朝改建北京城,將十一門改為九門;文明門的位置雖然未動,但改名為崇文門。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這中間有許多遺聞鐵事。

遺聞鐵事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上古叫做"版築"),下寬上窄,巍然屹立。開始建築於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於1276年(至元十三年),整整十個年頭。因為是用土夯成的,於是產生了如何防止雨水沖刷城土的問題,後來用千戶(官名)王慶瑞建議,"以葦排編,自下徹上"。就是用葦帘子自下往上覆蓋,像人穿蓑衣一樣,簡稱葦城或蓑城,並在文明門外設立了陰場。《析津志》載:每年都要"收葦以蓑城",達"百萬"(擔)之多。今天崇文區內的草廠頭條到十條,南、北、中蘆草園(原名蘆葦園)等地名,都與元朝的收葦場有關。後來由於元朝發生皇位之爭,守城一方恐怕對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葦簾。

元大都十一門

元大都為什麼開十一個門,南三北二,東西各三?正史上無記載。元末明初寫成的《農田余話》(著者不詳)說,"燕城系劉太保定製,凡十一門,作哪吒城三頭六臂兩足"的形狀。稍後的張昱也寫道:"大都周遭十一門,草苫土築哪吒城。"似此,十一門是採用傳說中哪吒形象的象徵了。進城三門是"三頭",北城二門是"雙足",東西各三門是"六臂"。"幢幢十一門,車馬如雲煙"(清乃賢著《金台集》),可見大都是非常熱鬧的。至於把大都設計為十一個城門的"劉太保"就是劉秉忠。他當過和尚,法號子聰,做官後改名劉秉忠。元朝最高統治者是信佛教的。劉由一個叫海雲的和尚介紹,見到了還未繼承皇位的忽必烈。劉跟著忽必烈打雲南,伐南宋,很受忽必烈重視。忽必烈奪得皇位後,封劉為太保,參與國家大事。劉秉忠雖是佛教徒,但精心研究道家的學說,對於《易經》的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宋代邵雍《經世書》中的"先天象數"都津津樂道。建築大都城時,尤其在規劃設計方面,他是主要負責人之一。所以,他為迎合元朝最高統治者"國運綿長"的狂妄、迷信心理,為發揮自己的理論,施展自己的抱負,從城門數目的設計上,來宣揚毫無根據的"神道設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劉死後葬在盧溝橋。

元朝的文明門

在當時又叫哈達門。《日下舊聞考》引晰津志》說:"哈達大王府在門內,因名之。"哈達大王為何許人,已不可考。"哈達"又傳諧音為"哈大"、"哈德",直到解放前還有哈德門牌香菸。在元朝,哈達門這種稱呼,已超過了文明門。一些知識分子在寫作時,認為"哈達"、"哈大"不夠文雅,一方面利用它的諧音,一方面利用文明門在南城東端的地理位置,寫成"海岱門"。明朝人蔣一葵寫的《長安客話》說:"泰山、渤海俱都城東盡境,元時以'海岱'名門取此。"海,即渤海、東海;岱,即岱宗,岱宗即泰山。唐大詩人杜甫《望岳》就有"傷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詩句。這兩個地方都在東方,解釋的較有道理。到了清乾隆時,楊從清著的《北京形勢大略》又說:(崇文門)"又曰海岱,言山陬海皆梯航納貢,稅課司在焉。"這只是從明朝人史玄《舊京遺事》上"京師九門,皆有課稅,而統於崇文一司"一語而來。由於祟文門有個總課稅司,就把"海岱"解釋為"山陬海耀",這是極為牽強的。但不管對"海岱"二字的解釋如何,明清的文人雅士,甚至最高統治者都往往不用"文明"、"崇文、而用"海岱"。如明人卓明卿《登崇文樓》詩:"城頭初夜淨氛埃,海岱分明望眼開,紫氣半空時入座,秋聲萬里此登台。"登上海岱門,秋高氣爽,紫氣東來,眼開萬里,何等雄壯!清人著的《白華堂詩錄》:"海岱瞻門高,風塵苦身賤。"以自己的"身賤"襯托、歌頌海傷門的高聳。因而從元到清不斷有達官名士,居住在崇文門一帶。如《宸垣識略》載:元朝御史王儼在文明門外東南里許,築有別墅,"園地構築,甲諸邸第",更有一座"水木清華亭",尤為出眾。當時人許有壬記云:登上此亭"北瞻闉闍(城門),五雲杳靄;西望舳艫(指通惠河上船隻),泛泛於煙波浩渺、雲樹參差之間"。可見當時文明門附近的盛況。死後被賜溢為"文正"的雍正進士、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的劉統勛(按清朝的溢法,"文正"最難、最少),雍正賜他御製詩是"海岱高門第",意思說劉是住在海岱門的一戶高貴人家。《水曹清暇錄》又記有名書法家張照(字得天)也住在崇文門外,"展宇宏深,有楠木廳",極為講究。不過,清朝時代的崇文門,已不是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和明朝初期的都城最南端,而是變成較為熱鬧的內城了。

改名崇文門

文明門改為崇文門
明燕王朱棣原來封在北京,在奪取了他的侄兒建文帝的皇位以後,年號永樂,決定把首都由南京遷到北京。於是從1406年(永樂四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北京城。1420年(永樂十八年)建成。改建後的北京城,第一,把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向南移了0.8公里。原來大都南城城址,約在今天天安門廣場北段,南移後成為如今的樣子。同時把北城拆去,東西城也拆了一部分,另建了北城。如今的安定門外和薊門橋附近,還有元大都土城的遺蹟。第二,把土城改為磚城。元大都的土城雖然披上"蓑衣",但葦帘子終不能抵擋雨水,所以在元朝一代,部分"城崩"的事經常發生,只在忽必烈時代的至元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內,就"城崩"八次。每次修理,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所費不貨。明朝改建的磚城也略呈梯形,下寬上窄,每行磚與每行磚之間,往上稍有凹進,以利雨水下流。第三,把元大都的十一門改為九門,南城三個門照舊,只把城門的名稱改了,如文明門改為崇文門,直到今天。
1552年
(明嘉靖三十一年),為了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計畫在整個北京城外,再建築一道外城,結果困於財力物力,只在南城外築成一條東西狹長的城牆,就是今天的東起廣渠門、西到廣寧門的外城,又叫羅城。這樣一來,昔日北京城最南面的崇文門,就成為內城。街道店鋪,住戶人家,出人此門的官吏商人,日益增多。

清朝入關以後

在城建上沿襲明制。它為了調劑在京滿人官吏的收入,"京師九門,皆有課稅,而統於崇文一司"(見明史玄《舊京遺事》)。起初在《戶部稅則》中規定,行李不在納稅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應納稅之物,如續綢緞布等"。於是"征私錢以為免稅之資",甚至"雖無貨亦征之矣"。關吏"又四出巡邏,得之指為漏稅,加倍罰之"(以上均見《天咫偶聞》)。清朝陳康棋《郎潛紀聞》載:"吳江陸中丞以山東布政使陛見,關吏(指崇文門稅局)所索過奢,公實不能與,乃置衣被於外,攜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稅為!'既入,從故人借衾褥,事竣還之而去。"課稅時,手續繁多,盤問備至,延誤時日。一般小商販,也須排隊等候。天長日久,小商販想出一個辦法;根據自己貨物多少,把稅款插在帽沿上,走到關口,關吏取下銀錢,立即放行。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詩說:"九門征課一門專,馬跡車塵互接連。內使自取花擔稅,朝朝插鬢掠雙錢。"這錢即歸關吏私有。崇文門稅局收入甚多,為了防止其他官吏忌妒,以"獻鮮"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黃花魚,十月送冬筍和銀魚,成為變相的分贓。當時又規定城內不許開"燒鍋",凡外來酒類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出售,在祟文門指定了十八家,由它們統一收售,統一納稅,俗稱"十八家酒店"。酒稅是很重的,一般釀酒小作坊,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在夜間胸前掛著裝滿酒的豬尿脖,偷偷爬過城牆,以避交高稅。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險的。他們用脊背貼著城牆,用雙腳和雙手緊緊蹬著和扒著每行城磚微凸出的地方,一點一點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繩子把身體系下去。封建統治者的嚴重剝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謀取生路。所以當時稱祟文稅局是"鬼門關。

明末以來

崇文門外是比較熱鬧的,大小商販,車水馬龍。護城河水清瀅,河上架有橋樑,河中游有畫舫,兩岸種著樹木花草。綠柳迎風,紅花邀月,秀麗非常。明人董喧有《夏日出文明門》詩:"文明城外柳蔭蔭,百囀黃鵬送好音。行過御溝(護城河)回望處,鳳凰樓閣五雲深。"過橋不遠為花兒市,"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農器為多。其北四條胡同,則皆閨閣裝飾所需,翠羽明璫,假花義髻之屬,累累肆間"(見《天咫偶聞》)。沿護城河往東,為太平宮,俗稱蟠桃宮,每年三月,"都人治酌呼從,聯鑣飛鞚,遊覽於此","人眠芳草地","箭灑(投壺遊戲)綠楊坡"(見清初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清末人震鉤也說"太平宮廟市最盛","地近河埂,了無市聒,春波瀉綠,軟土鋪紅,百戲競陳,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搖揚春風,凡三里許"。冬天,護城河上又是一番風景:"寒冬冰凍,以木作床,下鑲鋼條,一人在前引繩,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飛,名曰拖床。積雪殘雲,景更如畫。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名曰溜冰。都人於各護城河下,群聚滑擦,往還亦以拖床代步。更將拖床連線一處,治酌陳看於上,歡飲高歌,兩三人牽引,便捷如飛。較之坐驥乘車,遠勝多矣"(見《帝京歲時紀勝》)。後來護城河水日漸淤塞,清政府及民國軍閥又不加倍浚,往日勝景,一去不返。崇文門到蟠桃宮的交通,則改為騎驢;驢識道,不亂走,不用人牽,到目的地自有驢將行人接去,絕無差誤。這種情況,一直到解放前夕。

如今

崇文門城牆已經拆除,護城河水改為暗溝流通。沿著城牆牆址,地面上鋪成寬闊清潔的柏油馬路,車馬行人,晝夜不息;馬路兩旁,高樓聳立,繡簾翠幕中住著萬戶人家。地下築有環城鐵路,四通八達,電掣風馳,每天吞吐著幾十萬人次。這裡與七百年前的元大都時相比,那是天壤之別了。
參考資料:(《文史資料選編》第31輯,1986年出版)

網路名詞

短片

基本信息
導演:楊瀟
編劇:楊瀟/孫浩然
主演:吳承偉/郝宇昆

類型:劇情/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國語
上映日期:2011年
又名:wishyouwerehere
劇情簡介
來自青島鄉下的國強來到大城市找他的表哥孫家俊,一是為了找份工作,二是想實現自己的“動作片演員夢”。孫是國強心目中的武術偶像,但找到表哥並住下之後他發現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那么順利,表哥也發現和他很難相處⋯⋯
軍事論壇上的黑話,暗指喜歡德國以及德軍的網友集團,統稱為哈德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