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法耶油田

中石油牽頭的集團贏得哈勒法耶(Halfaya)油田的開發服務權。中石油在競標集團中占據50%股份,法國道達爾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各持 另外25%。

基本資料

伊拉克是全球第三大石油儲藏國,已探明剩餘可採石油儲量約為1150億桶,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0%,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哈勒法耶油田位於伊拉克東南部,哈勒法耶油田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77億桶,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根據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據,哈勒法耶油田可采儲量約為41億桶,目前產量為3100桶/天。

開採權

開採國

中石油與法國道達爾(Total)和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組成的聯合競標團,以每桶1.4美元的酬金奪得哈勒法耶油田開採權。中石油占有聯合競標團50%股份,道達爾和馬來西亞石油公司各占25%。哈勒法耶油田原油儲量約為41億桶,計畫達到穩定期後的產量由目前的3000桶/天提至53.5萬桶/天。

酬金

此次獲得的哈勒法耶油田只有每桶1.4美元酬金,遠低於半年前魯邁拉油田每桶2美元的酬金。儘管酬金大減,但由於產量巨大,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可探明的儲量可能會翻倍,加之伊拉克石油開採容易,未來出油量可能大增,對雙方都有盈利空間。

意義

根據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據,哈法亞油田可采儲量約為41億桶,目前產量為3100桶/天。以中國石油為首的聯合作業體承諾將哈法亞油田的產量提高到53.5萬桶/天,每桶服務費回報是1.4美元。中國能源合作一直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雖然生產服務並不能享有原油價格帶來的高收益,但中國石油企業在以生產服務取得合理收益的同時,通過加強伊拉克石油資源的開發,將有利於全球石油供應量的增加並對國際油價過度上漲發揮抑制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稱,對於獲得開發權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墊腳石,是40年來首次被允許進入全球原油儲量第三的國家——伊拉克。對於中國公司來說,和國外石油公司合作,是一次獲得技術和知識的好機會。雖然表面上看是“虧本買賣”,但中石油在中東石油市場將建立起的話語權、示範和品牌意義遠大於此。

投產

伊拉克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2012年7月18日在伊南部米桑省聯合舉行哈勒法耶油田投產成功慶祝儀式。據了解,哈勒法耶油田是目前中國在伊拉克最大規模的石油合作開採項目。該項目比原定計畫提前15個月投產,現階段日產原油7萬桶,年產500萬噸。同時,該項目還為當地民眾創造2000多個就業崗位。

伊拉克主管能源事務的副總理沙赫里斯塔尼、石油部長魯埃比、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倪堅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有關管理人員出席項目投產剪彩和慶祝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