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恐懼症

周一恐懼症

星期一恐懼症,在醫學上簡稱DML,其主要症狀是精神萎靡不振、身體疲乏、焦慮易怒等,嚴重者還往往伴有心悸、盜汗、精神恍惚等症狀。因其多發生在星期一,故而得名。

病因分析

周一恐懼症周一恐懼症

醫生們通常用巴甫洛夫“動力定型”學說來解釋:舊的動力定型被破壞而新的動力定型難以建立時的“混亂”。

人們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聚精會神於工作和學習,形成了與學習和工作相適應的“動力定型”,從而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但到了雙休日,那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議事日程,而且必須料理,如此,雙休日就成為格外忙碌的日子,從而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破壞了。雙休日過後,由於必須全身心地重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即要重新建立或恢復巳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此時就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這就是所謂的“星期一恐懼症”。

心理學家認為,由於人們對單調工作的厭倦和對美妙假日生活的留戀,到了星期一自然會引發這些現象。從人的生理來看,也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腦力勞動者,當大腦鬆弛後,想再緊張起來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此外,很多單位會在星期一安排一周工作,給人的感覺是比平時壓力要大一些,因此精神也相對緊張一些。

而且,由於人們不喜歡星期一,實際上也在無意識間給了自己以心理暗示。如果你認為這一天將是糟糕的一天,那么就真的有可能變得很糟糕。

症狀表現

周一恐懼症周一恐懼症

“星期一恐懼症”表現之一:健忘

對症下藥:上班前的最後一個晚上應靜心休息,調整好情緒,為下一周的工作和學習做好心理準備。也可考慮一下工作上的事,將第二天要做的事提前做好準備,以便讓自己逐漸進入工作狀態。

“星期一恐懼症”表現之二:注意力不集中

對症下藥:上班前一天不要安排過於刺激、興奮的活動,提前做一下心理緩衝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而適當做一些感興趣的事也可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星期一恐懼症”表現之三:睏倦

對症下藥:星期一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過渡期”,因此更易引起難以擺脫的睏倦,此時不要太過焦慮,一定要善於自我調節。其實,對付“星期一恐懼症”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給自己減壓,別把星期一的工作安排得太多太滿。

調節方法

周一恐懼症周一恐懼症

工作早安排

這有兩個層面,巨觀層面就是做好職業規劃,找一份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這樣,心理背景就是積極向上的了。而微觀層面則是,在周末放假前,就做好下周的安排,特別是要對周一的工作做出細緻具體的計畫,注意別把星期一的工作安排得太多太滿,這樣到了周一就不會焦慮了。

保證身心健康

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態和平和的心理狀態,都是降低周一恐懼症狀的長效機制。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家庭對社會、對職業對工作有客觀的認識、有合理的預期,心態平和的人,在周一也不會有多大的壓力。

周日良好睡眠

周一的前一天很重要。遊玩當然是可以的,只是要安排好睡眠,不可太晚睡覺也不可太早睡覺。還有就是要在周日晚飯後,立刻告訴自己,周末已經過完,接下來要好好準備周一的工作了。

學會自我放鬆活動

周一在開始工作前利用幾分鐘時間,舒適地坐在沙發上,把休息意念送達全身各部位,然後放鬆腳尖,再逐漸向上放鬆腳腕、小腿、膝蓋、大腿;當鬆弛到肩部後,再轉向兩手指尖;最後,按脖子、臉、頭部順序放鬆。在全身鬆弛下來後,轉而調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於肚臍一帶,緩緩地讓肚臍向背部貼近,並隨之呼氣;然後緩慢且自然地向體內吸氣,此時,曉嫻你可以在心中默想“真舒服”或“我很好,真的很好,過會兒就可以開始輕鬆地工作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