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爵TF

名爵TF

名爵TF作為MG品牌二戰後全力推出的MGT系列最新一款(TA、TB、TC、TD、TF)產品,M當仁不讓地成為整個英系跑車陣營挑戰世界諸強的代表之作,尤其在北美市場戰績顯赫,被譽為“改變了北美跑車市場格局”,一直到2005年,MGTF都擁有世界跑車銷量冠軍的王座。種種殊榮,最終使得MGTF超越眾多英系名車,同時也成為世界各大跑車流派的英系扛鼎之作,也被大英百科全書收為“跑車”一詞的範例詮釋。TF跑車擁有先進的中置K型發動機和後輪驅動系統,結合獨立的搖臂懸掛系統,給你帶來難忘的駕駛體驗。踩下油門踏板,發動機立即發出低沉的怒吼,強大的馬力驅動汽車在9.7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在注重駕駛感受的同時,MG TF時尚的車身顏色、車側進氣口、16寸的合金輪轂和完善的儀錶盤都體現出這不僅是一輛只為追求速度的跑車。

基本信息

車型參數

車型 1.8 CVT 2008款
保修政策 三年或6萬公里
排量(升) 1.8L
變速器型式 無級檔 CVT無級變速
基本性能
綜合工況油耗 8.4L/100km
百公里等速油耗 6.4L(90km/h)
網友油耗 11.4L/100km
加速時間(0—100 km/h) 9.7s
最小轉彎半徑 5.280m
驅動方式 後輪驅動
乘員人數(含司機) 2
整備質量 1128kg
滿載質量 1320kg
最高車速 200km/h
車身結構
車門數 2
車身型式 三廂
天窗型式 -
外部尺寸
3943mm
1628mm
1249mm
軸距 2375mm
前輪距 1408mm
後輪距 1414mm
最小離地間隙 114mm
內部尺寸
行李箱容積 210L
燃油&發動機
燃油箱容積 60L
燃料類型 汽油 97號(北京95號)
供油方式 多點電噴
發動機型號 18N4S1
排量 1796mL
最大功率—功率值 88kW
最大功率—轉速 5500r/min(rpm)
最大扭矩—扭矩值 160Nm
最大扭矩—轉速 4000r/min(rpm)
氣缸排列型式 L型
發動機位置 中置
進氣型式 自然吸氣
汽缸數 4
每缸氣門數 4
壓縮比 10.5:1
缸體材料 鋁合金
環保標準 國3
最大馬力 120Ps
底盤操控
轉向助力 電子
變速箱類型 CVT無級變速
檔位個數 -
前制動類型 通風盤
後制動類型 盤式
前懸掛類型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後懸掛類型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輪轂材料 鋁合金
前輪胎規格 195/45 R16
後輪胎規格 215/40 R16
備胎類型 非全尺寸
外部配置
車身顏色 比利金,多弗藍,古堡灰,玫瑰紅,瑞麗黃,勳章銀
車窗 前電動窗
後風窗加熱功能
感應雨刷 -
內後視鏡防眩目功能 -
外後視鏡電動調節
外後視鏡電動摺疊功能 -
外後視鏡加熱功能
外後視鏡記憶功能 -
前照燈類型 鹵素
前霧燈
前照燈照射範圍調整 -
前照燈自動清洗功能 -
側轉向燈 車身側面
高位(第三)制動燈
車內氛圍燈 -
內飾
方向盤表面材料 真皮
行車電腦
轉速表
座椅材質 真皮
運動座椅
座椅按摩功能 -
座椅加熱 -
駕駛座座椅調節方式 手動
副駕駛座椅調節方式 手動
后座中央扶手 -
方向盤上下調節
座椅通風 -
電動座椅記憶 -
影音空調
CD 1碟CD
車載電視 -
中控台液晶屏 -
後排液晶屏 -
揚聲器數量 7
空調
空調控制方式 手動
音頻格式支持 MP3,WMA,CD
人機互動系統 -
便利功能
定速巡航 -
GPS導航系統 -
倒車雷達(車後)
倒車影像 -
中控門鎖
胎壓監測裝置 -
車載電話 -
藍牙系統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遙控鑰匙
遮陽板化妝鏡
併線輔助 -
安全配置
剎車防抱死(ABS)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ESC等) -
剎車輔助(EBA/BAS/BA/EVA等) -
制動力分配(EBD/CBC/EBV等)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ATC等) -
電子防盜系統
發動機防盜系統
駕駛位安全氣囊
副駕駛位安全氣囊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
後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排側安全氣囊 -
後排側安全氣囊 -
前安全帶調節 高度可調
安全帶預收緊功能
安全帶限力功能
兒童鎖
車門防撞桿(防撞側梁)
可潰縮轉向柱
膝部氣囊 -
車內中控鎖
自動駐車 -
易車測試
加速時間(0—100km/h) 9.7s

造型

名爵TF名爵TF

今天誰最能代表原汁原味的英式設計?

勞斯萊斯Mini已經在BMW的手中加多了幾分全球化的元素,今天的勞斯萊斯Phantom看上去多了美國人的霸氣德國人的古板,MiniClubman第三扇門的開向問題,已經顯露了BMW對這個英式品牌新的理解——Mini應該更時尚,而不是“更倫敦”。除此之外,jaguar已經在Ford新的KinetecDesign動感設計的造型風格下變得過於大膽,而LandRover也越來越“硬馬硬橋”,少了該有的貴氣。

剩下的Vaxhall幾乎等同於Opel,Rover奄奄一息,英國品牌里還能真正代表保守倫敦派設計的,或許只有MG一家了。

而MG其實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款車型,而TF或許是最能代表“老英國”風格的MG作品了。原因很簡單,這家企業雖然命運多舛,屢次頹靡,但起碼沒有受到汽車巨頭們的“殖民”,如此一來,保存有更多英國血統的MG成了今天名正言順的“純英式”設計。

柔性線條:英式設計的精髓

名爵TF[名爵TF外觀]

理解英式設計,不得不提的是柔性的線條。英國設計中最講究的是優雅,尤其是車身輪廓線與腰線勾勒出的線條比例。榮威在對750進行行銷時提出了“雪茄狀”車身的概念,這是對英國車非常精妙的形象概括。與德國車不同,歷史上許多英國車幾乎是找不到一根硬性線條的,典型的例子是JaguarXJ220,這款不朽的英國車一氣呵成,在車身上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肉,而且設計師並沒有過多地潑墨揮毫,連腰線都省略了的設計,多少有些驚世駭俗。MGTF同樣是一款找不到腰線的車,車身側面以曲麵塑造而成,不過由於有MR布局的中部進氣口,MGTF的側面未能像jaguarXJ220一般一氣呵成。

同樣柔性的線條在車頭也能找到,整個車頭都向下傾斜,沒有傳統義大利跑車的攻擊性,不過更加趨於飽滿,造型上具有典型的英國式含蓄。

不過,尾部倒是加入了一些硬派的線條,切成豎直平面的尾部讓TF具有了不同的運動特性,事實上這是英式車型里稍有的設計,除了蓮花Elise,其餘英國車幾乎都設計了下塌的尾部,看上去更加低矮與優雅。

缺乏衝擊力的前臉

名爵TF[名爵TF前臉]

第一代TF和第二代TF的區別只是前臉上的區別——前燈更大,前進氣口更大。除此以外,MG並沒有做出新的改變。原本以為南汽會對MG的前臉進行重新設計,將全線車型以四盞圓燈梳理出MG的品牌風格,不想在國產MGTF面世時我們依然沒有探聽到半點風聲。TF的前臉缺乏衝擊力,過於含蓄的造型似乎並不是一款跑車的作風,尤其是與MG3擺在一起時,你甚至會覺得TF不如MG3有衝擊力。

名爵TF[名爵TF外觀]

開蓬關蓬兩相宜

關蓬後的TF是典型的90年代敞篷車設計,不強求順滑向後的C柱造型。不過造型上也是非常有味道,尤其是粗壯的C柱提供了足夠的視覺衝擊力。

與其說是MG刻意而為,不如說是90年代的技術設定決定了C柱只能採用相對“陡峭”的方式。今天的車型多能提供摺疊硬頂,而且既有RenaultMegane的“兩段式”摺疊,也有BMW335Coupe的“三段式”摺疊。而在當初,敞篷的實現只能依靠軟蓬,設計師們不得不向技術妥協

開蓬以後的TF多了幾分Roadster獨有的灑脫,這不僅是由車身給予的,更多是因為雙座的設計更具有另類的美感。
TF:懷舊的美感

TF具有一種懷舊的感覺。與今天的敞篷車相比,TF既沒有奧迪TT的驚艷,也沒有寶馬Z4的張力。這也不難理解,當TF出現時,奧迪TT的第一代車型尚處於概念車階段,而此時詹姆斯邦德《黃金眼》中也只是開著一台寶馬Z3招搖過市。論資排輩,TF比他們“年長”一代。時間為TF增添了幾分蒼老,當然如果有著一種懷舊的心態,TF的蒼老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懷舊的美。

底盤

前置後驅?前置前驅?前置四驅?中置後驅?中置四驅?後置後驅?後置四驅?

大凡轎車,也就這么幾種驅動形式了,多數轎車採用的是前置前驅的方案,少數高性能轎車會採用前置後驅的方式,當然奧迪斯巴魯等死硬派還會拿出四驅的方案。

那么,一款跑車最合理的布置是什麼方式呢?

對於大多數跑車來說,中置後驅應該是合理的解決方案。

名爵TF[名爵TF外觀]

為什麼要中置引擎?

中置引擎,這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上都能找到,從最初端的卡丁車到頂級的F1,引擎位置無一不是在前後橋之間、駕駛座之後。而不少高性能跑車例如法拉利Enzo保時捷CarreraGT麥克拉倫F1蘭博基尼Murcielago等等也從賽車上吸取了這一經驗。

中置引擎能夠為前後橋找到合理的配重比例,車身重量最大的部件無非就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總成,這一部分重量發給車前部則為前輪增加了負重,放在後部也容易發生可怕的甩尾,所以,將其放在車身中間,能夠巧妙地解決這一難題。

歷史上很多性能取向的跑車有著極為合理的前後配重,例如麥克拉倫F1就是經典的49:51配重,賓士SLR的前後配重是49:51,瑪莎拉蒂Quattroporte也是非常精妙的50:50。前後配重對於彎道性能非常重要,車頭過重的車型往往在彎中出現“推頭”,也就是轉向不足。形象地解釋,就是車頭重量太大,往外“甩”的離心力過大,從而出現推出彎的現象。早期的美國車這一現象尤其明顯,由於車頭放著沉重的鑄鐵V8發動機,彎道中簡直如同脫韁野馬拉都拉不回來。

名爵TF[名爵TF外觀]
重心分布均勻的中置引擎車型,由於輪胎受力大概接近,可以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賽車裡,中置引擎車型能夠以更快的車速入彎,對比賽成績有一定幫助。

MGTF的中置引擎採用的是橫置發動機的結構,這與保時捷CarreraGT法拉利Enzo等大型跑車不同,由於四缸機縱向尺寸短小,MGTF可以方便地以橫置的形式安放下這台發動機,和蓮花Elise一樣。

當然,如果要吹毛求疵地以“左右配重比”來衡量的話,這種結構並不能達到合理的左右50:50重量分配,不過這只是雞蛋里挑骨頭的行為了,採用橫置發動機後驅的結構,TF可以節省大量的縱向空間,TF車身長度僅有3934mm。同時這一結構還可以與其前置前驅的MGZR等車型共用變速箱

英國媒體對TF的操控能力表現得極為滿意,而中置引擎帶來的穩定性是英國媒體青睞TF的理由之一。

為什麼要用後驅?

習慣了前驅車駕駛的讀者可以做這樣一個小實驗:拉著手剎做起步動作,這時候車頭有一定的上浮。由於動力強加在前輪上,輪胎上的力矩轉化到車身上讓車頭浮起。

如此就帶來一個問題:車頭上浮,致使前輪受到的壓力減少,輪胎抓地力不足,這勢必影響加速性能。於是,絕大多數強調加速性能的車型都選擇了後輪驅動這一方式。MGTF也是這一結構的擁躉。

名爵TF[名爵TF外觀]
此外,採用後驅還有另一原因,一款動力強勁的跑車若採用前輪驅動,前輪既負責轉向又負責動力輸出,這導致前輪懸掛系統過於複雜,而且在動力過高的時候還會帶來“搶方向”的現象,這在民間一些盲目改裝的大馬力前驅車上屢見不鮮。

後驅結構的底盤在彎道中有著後驅車獨有的特徵,與“拉著走”的前驅車不同,後驅車是“推著走”的方式,這容許跑車在彎中進行更加大膽的動力催逼,而時下流行的Drift漂移也多是後驅車的專利

雙A臂 多連桿

TF的懸掛形式採用的是雙A臂前懸多連桿後懸掛的結構,雙A臂前懸的結構能夠很好地控制車輪的幾何跳動,最大限度地保證輪胎與地面的接觸,並且以此提供足夠的轉向力和側向支撐。

MGTF的前雙A臂懸掛是典型的“英國式”風格,不過,這具懸掛乏善可陳,並沒有太多亮點,是英國式的“重調教,輕電子”的懸掛形式。在英國式的悉心調教下,TF的實際駕控能力可圈可點。

發動機

對於名爵TF的動力,需要從南汽與上汽的“羅孚之爭”說起。南汽從這場“鬥爭”中獲得了羅孚、MG車型的生產線及動力總成公司K系列汽油發動機生產線,這是事實。

而這對於南汽來說這也僅僅是個開局,在去年的9月份,南汽推出了他們的名爵N4-1.8T發動機,而這台發動機的主要動力參數都與羅孚K系列1.8T的發動機數據相同。因此也有理由認為那台名爵N4-1.8T就是K系列1.8T發動機的國內編號。

名爵TF[名爵TF外觀]

但是說到名爵TF,南汽在動力上的選擇遠沒有原來那樣豐富。羅孚TF曾經使用的發動機有K系列1.6L、1.8L及帶vvc系統的1.8L三款發動機。K系列這款1.6L發動機可以輸出110hp左右的動力;那台1.8L發動機是K系列發動機1.8L級別裡面相對平庸的一款,輸出136hp的動力,這和名爵TF身上的發動機輸出的最大功率剛好相同;還有一款是帶有VVC氣門正時系統的1.8L發動機,它的動力輸出要比其他的兩款“先進”,可以輸出160hp的動力,但是目前並沒有看到這台發動機亮相在名爵TF的身上。

客觀的說,名爵TF加裝的這台發動機並沒有太多的亮點。1.8L直列四缸發動機採用雙頂置凸輪軸布置方式,沒有渦輪增壓採用自然吸氣方式,同樣也沒有VVC氣門正時系統以提升其燃油效率,但其材料採用了全鋁材質,在散熱效果和配重質量方面有一定的亮點。它輸出135hp/6750rpm,峰值扭矩為165N•m/5000rpm,最高轉速7000rpm,發動機的綜合油耗為7.6L,排放只達到歐III標準,但這些並不能夠使其在眾星雲集的車壇閃耀光芒。

名爵TF動力數據

對於其動力數據,從這張表格來看是可以說的過去。它憑藉自然吸氣方式,並且沒有發動機特有技術可以輕鬆超越同一級別發動機的數據表現,已經相當不易。但是對於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不知南汽是怎么看待這台發動機的歐III的排放標準?

羅孚K系列1.8L級別的發動機根據配置不同和調教不同有6個版本。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個136hp的普通版本之外,還有一款輸出動力在120hp左右的版本,而帶有VVC系統的同樣也有一個145hp的調教,另外兩個版本分別是輸出160hp的1.8T版本和一款輸出177hp的高性能版本。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K系列發動機在1.8L級別的規格非常豐富,因此南汽在車型動力上的選擇範圍也比較廣。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台發動機也只是名爵TF的開山之作。對於羅孚TF曾經使用的其他兩台發動機,南汽也非常有可能在日後的日子裡陸續搬上舞台。

名爵MG3身上1.4L發動機和116hp的1.8L發動機,對於它來說也已經足夠使用。而160hp的K系列發動機幸虧沒有出現在MG3的身上,要不然南汽都有可能為名爵裝上177hp的那台機器。要是這樣的話,它就比賓士SLK(圖庫論壇)200的163hp還要多出14hp,後果不敢想像。

競爭對手

奧迪TT:集合品牌氣質,強調整體塑造

新TT其實從交接那刻便注定了不能像上代車型那樣一派輕鬆悠閒地浪漫起來了:除了必須延續經典與驚艷之外,還得考慮到與家族超跑新星R8還有A5等戰略級轎跑車的市場默契,另外還肩負著建立品牌形象辨識語言的重任。大量科技裝備武裝起來的TT也無疑有著不錯的運動基調。新TT就是這樣一款相對周全而烘托出精銳潤澤的跑車氣質的車子,在奧迪全面鋪張新車系、更新設計語言的如今,新TT承上啟下的戰略意義顯然涵蓋到了品牌文化這一層面。考慮到TF的小排量與不會偏高的售價,拿來2.0TFSI版本的TT與TF進行比較,50.9~66萬的價位雖然會較TF高出不少但市場空間重疊無疑會有更多。

名爵TF奧迪TT延續著上代車款的經典

寶馬Z4Roadster:極端的運動路線

聽膩了對Z4的兩種極端論調,Z4打出世起就沒有像新TT這般周全的考慮和照顧,它只是寶馬運動哲學的小型化、極限化的延伸。直列六缸水平對置引擎置於前懸以達到完美的重量分配、低矮車身由深凹腰線和利落尾部勾勒出GT車的韻味、紮實硬朗到很不照顧乘客的駕駛氣氛,都高調、鎮定而自我。如今小改款的Z4在配置上更為豐富而人性,令極端的運動魅力能更顯成熟而包容的消費吸引。與TT類似,與TF比較還是2.5升直六版本的入門級Z4,售價56萬。

名爵TF寶馬Z4一副徹頭徹尾的兇悍

賓士SLK:性能底蘊,硬朗格調

賓士推出SLK的意圖也很明顯:用敞篷的浪漫小車硬朗活躍的性能表現征服苛刻的高收入跑車買主,同時與品牌價值有著雙向的推進作用。事實證明賓士這一舉動是成功的,1996年的第一代SLK掀起了硬頂敞篷車的熱潮。那款幾乎僅以硬頂敞篷作為賣點的車子在換代產品中被投入更多的縝密心思。品牌高端的跑車產品CLKSLRAMG部門狂野的性能挖掘也表現出不俗的市場業績,賦予了這代SLK更為綜合、全面的氣質。比較中入門級的SLK200雖然缺乏些狂野,但與TF一樣更多偏向純粹氣質,價格67~69萬。

名爵TF硬性風格的SLK有著品牌價值的自豪底氣

馬自達MX-5:靈動俊俏的女性小車

在最受歡迎的敞篷車排行榜上,MX-5一定名列前茅。1989年與保時捷合作推出的第一代MX-5甚至改變了國際車市上日本人只能設計生產經濟型轎車的定論,成為日本汽車工業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如今MX-5已經步入了第三代車款,完全融入到馬自達Zoom-Zoom的優雅理念之中,可以把它看作Zoom-Zoom精神在小型車上的完美詮釋:小巧精悍,圓潤可愛,富於女性氣質和休閒感念。而前置後驅的運動車布局在浪漫上更添一筆不容忽視的性能宣示:MX-5一直都是熱門的改裝車種。如此,即便你不曾在極品飛車中體驗過MX-5強悍的改裝極限和靈活激進的賽道表現,也應該會對《頭文字D》中它與藤原拓海的86之間激烈的角逐深表認同吧。在對比的5款車型之中,MX-5無疑是和TF有著最為貼近的定位。

日產350Z:純種跑車中的性感尤物

時值1970年,在北美名不見經傳的Datsun車廠發布了240Z運動型跑車。憑藉其優異的質量,出色的性能,動感的線條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都要低廉的價錢,240Z打破了歐洲美國汽車廠商一直以來對世界跑車領域的壟斷,這也為當時日益壯大的日本汽車廠商打了一針強心劑

27年後的今天,Datsun車廠已經發展成為聲名顯赫的日產品牌,而Z系列跑車也在2003年迎來了最新作,搭載VQ35發動機的第五代350ZFairlady。征服消費者的要素仍然是風姿綽約的車身、後驅跑車的優異性能與性價比的完美結合,350Z除了擁有眾多女性擁躉外,還是街車賽事中炙手可熱的漂移車種。國內售價56.50~58.20萬,350Z也是即將上市的TF不得不面對的棘手挑戰。

歷史

名爵TF[1995年的MGF]

MGF第一代(1995-1999)

MGF(TF的前身)誕生於1995年秋天,被寶馬公司收購後的羅孚推出這款車與馬自達MX5競爭。MGF以一款K系列1.8升16氣門引擎作為動力單元,標準版可以輸出118匹馬力,還有一款VVC(可變氣門控制)版本最大功率達到了145匹。這款車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獨特的液氣懸掛系統,這套懸掛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在你希望它舒適的時候給你帶來一流的乘坐感受,而在你希望它運動的時候,F在彎中的表現絕不會讓你感到失望。MGF一經推出就被排入了英國運動型車排行榜的前列,並生產至2002年MGTF發布。

MGF改款(1999-2002)

1999年,羅孚公司對F進行了改款,為其安裝了一台160匹馬力的發動機,得到的0-96km/h的加速時間僅需6.9秒。羅孚還為改款F配備了稱為“Steptronic”的CVT變速箱。儘管當年羅孚集團其他車型銷量慘澹,但是改款F的銷售勢頭十分良好,在同諸如馬自達MX-5、寶馬Z3、奧迪TT等強大對手的競爭中還是有自己的優勢。

名爵TF[2001年MGF改款]

MGTF(2002後)

2002年,原MGF更名為TF。TF最大的變化是取消了液氣懸掛系統而改成四個螺鏇彈簧;重新設計的進氣系統相比原F更加有效,發動機的功率再度被提高;為此,羅孚公司還加強了車身,新的底盤抗扭轉能力比MGF提高了20%。除了外觀和內飾的各方面進步,羅孚公司還為TF做足了安全工作,TF是同級車中第一次在EuroNCAP獲得四星的高分。

車輛性能

操控性

MG-TF讓你有清晰的路感,輕鬆征服每個急彎。螺鏇避震使車輛能行駛在任何苛刻的路面,它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就是讓跑車在行駛時降低10mm的高度,從而賦予MGTF更凌厲的運動特性。前車輪採用“雙重叉骨懸掛系統”(doublewishbone),這一懸掛系統是許多F1賽車設計師的首選。後輪採用多連桿懸掛,對駕駛者有乾脆、利落的回響,這些都是該車優秀操控性的重要保證。
1.懸掛系統
MG-TF的低重心設計顯著減輕了加速和剎車時車身的俯仰,也抑制了車輛在轉彎時的側傾,駕駛更加靈活。獨立懸掛和前雙重叉骨懸掛系統使輪胎在整個行駛過程中都能貼合地面,獲得最大的牽引力。MG-TF的前後輪都安裝有防傾桿(Anti-rollbars),使車輛在轉彎時獲得額外的支撐。
2.電動助力方向盤
MG-TF配備有先進的電動助力方向盤(EPAS),較之於傳統的液壓助力方向盤具有極佳的回響和精確的定位,扭力均勻,在大幅度操縱和高速行進時都能保持穩定,同時它也更為節能。
3.通風盤式前剎車
MG-TF選用了通風盤式前剎車,它擁有比普通盤剎更大的內腔,從而使冷卻效率極大提升,增強了剎車性能。這對避免剎車失效(因剎車片過熱導致的剎車效率降低)有重要作用。
4.合金車輪
合金車輪在MG-TF跑車上是標準配置。MG-TF的後胎寬於前胎,這種設計是為了使這部中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跑車得到最大的抓地力。MG-TF的合金車輪都具有美觀、堅硬和輕質的特性,配以單向性胎,給予跑車最佳的抓地力和路感。
5.中置發動機
為使車輛獲得平衡,您一定會想到將跑車最重要的部件——發動機安放在車輛的中部,而不是前部或後部。就像一塊蹺蹺板,當一個人坐在一頭而另一頭空無一物,那結果只能是另一頭翹向空中。這個簡單的常識正是許多超級跑車選擇中置發動機布局的原因,當然這也是我們選擇的原因。基於這個先進的發動機布局,我們讓後輪負擔55%的車身重量,再結合MG-TF的後輪驅動形式,車輛就會在行進時達到最佳平衡及最大牽引力,特別是當您駕車急轉、加速和高速行駛時,將給您充分的信心。
6.剛性車身
MG-TF有著加強的前副車架,前座艙隔板和發動機艙隔板,令MG-TF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抗扭剛性——這一跑車的重要元素。這些設計使您的操控更加精確,讓您體會到什麼是硬朗的駕駛感受。
7.空氣動力學設計
設計先進的前保險槓和後擾流使MG-TF擁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貼合路面。這一設計不僅讓車輛的性能表現有所提高,而且更令車輛有足夠的抓地力來滿足駕駛者操控的樂趣。

安全性

停車,鎖車,然後放心地離開——因為TF給您充分的安全信心。我們和警方的科研部門合作,開發出了一系列安全裝備,引擎鎖定機構、環車身防盜警報、遙控中控門鎖和音響報警都是MG-TF的標準配置。此外,ABS系統、側防撞桿、前後吸能區、安全氣囊和可調式頭枕也將為您和乘客提供良好的保護。
1.硬質車身
MG-TF有著緊湊的車身結構和難以置信的堅固程度,為車內的人員提供優良的保護。堅硬的側面結構和風擋下部的鋼管有著高抗彎性,側面防撞桿和前後的吸能區使車輛在碰撞時也能提供最大的保護。
2.防抱死剎車系統
防抱死剎車系統(ABS)能幫助駕駛者在緊急剎車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並仍能操縱車輛避讓潛在的危險。
3.安全氣囊系統
事故總是在瞬間發生,但幸運的是,TF跑車安全氣囊的反應還要快。在40-60毫秒的剎那間,氣囊便能精確地打開,從而阻止乘員的前傾,避免嚴重受傷。
4.報警系統
MG-TF配備有環繞車身的防盜報警器,在車門、引擎蓋或後備箱被人損壞時報警。該車另有一個車輛移動偵測報警,當用遙控鑰匙啟動這項功能後,車內的超音波將探測車輛是否被移動。
5.發動機鎖止
發動機鎖止系統將優雅地告訴小偷這輛車哪兒也去不了。當發動機被關閉且車門開打後30秒,發動機將自動鎖止,只有用原配的車鑰匙才能讓車輛再次點火。
6.車輪鎖定螺母
MG-TF獨特的防盜螺母在使小偷遠離您愛車的同時,也具有美觀的外型,每個螺母中央還印有MG的標識。
7.剎車燈
MG-TF的後剎車燈使用LED發光技術,位於後組合燈的中央。LED技術使剎車燈比傳統的燈泡發亮快0.2秒,這意味著當你在以1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進行時,LED燈能讓您後面的駕駛者提前5.5米作出反應,從而及早剎車,避免碰撞。

車標更換

前不久,名爵在的英國長橋工廠復產了MG旗下的經典車型TF,這款定名為LimitedEdition500的限量版跑車,除了在前臉的設計方面與南京名爵量產的TF不同之外,還有一點也吸引了眾多的關注,那就是變化了的車標。根據圖片看來,原本紅黃相間的MG車標,被重新設計成了銀黑相間,黃色的標底變成了銀白色,而紅色的框線和MG字母則變成了黑色,至於原版MG車標底部的條紋則被取消。銀色象徵著動感和前衛,黑色代表了典雅與氣質,這正是廠家希望得到的效果,畢竟名爵旗下的所有車型都是90年代期間的產品,已經略顯老態,需要從概念上進行新的輸血。當然,僅僅是概念也不行,換標也許就是為後期更多的運動化車型打下一定的基礎。

車輛評價

除了具備跑車的外觀,動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這次國內發布的名爵TF所搭載的是1.8L四缸16氣門的鋁合金髮動機。其最大功率是100KW,峰值扭矩為165N·M,作為一款入門級跑車,如此的搭配還是說的過去的。廠商給出的0-100KM/h的加速成績是8.2秒,取得如此成績相信動力並不是優勢所在,整車質量輕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但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它沒有用1.8T發動機呢?也許是當初設計就是如此,南汽並未對其進行改進;或者1.8T是作為TF的後續型號,要等待第一批車的市場表現才能正式投產;總之,喜歡渦輪增壓的跑車迷們是要等待一段時間了。
這裡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名爵TF的做工。沒有機會見到TF在國外輝煌過的樣車,也沒有所謂最大車迷俱樂部里的熟人,但僅僅就國產後的TF給筆者的感覺,包括內飾在內的做工並非十分搶眼。首先,頂棚採用了手動開合,方便與否已無可爭辯,雖然後續車型有推出電動軟頂棚和應頂棚的可能,但就這個設計,可能不會讓第一次出現在國內的手動設計受到歡迎。在中控音響控制按鈕和空調開關的設計上,設計師運用了小巧玲瓏的的設計理念,可愛有加但不知道面對如此玲瓏的鏇鈕男同胞們是否會忍心下手。;同樣的設計也套用在雨刷和轉向撥桿的設計上,有時真不忍心去擺弄它,似乎這一切都在向人們預示著—這款車標榜的就是精緻。車廂內座椅後面設計了兩個揚聲器,可以在拉風的時候帶來不小的震撼。剩下的問題就是名爵TF這款車到底買多少錢了,經銷商給出的參考價是30萬元以上。不難看出,南汽對於TF的定價是很有頭腦的。首先,這個價位在國內的跑車市場中是一個空白,換一個角度說名爵TF在這個價位沒有競爭對手。如此一來名爵對於價格的掌控就比較有主動性和自主性。其次,名爵也充分展示了自主品牌所特有的價格優勢,相信如果是原裝進口的TF,應該也會像英國名駒們的高貴一樣,價格高高在上。而30萬左右的售價僅僅相對於名爵TF的品牌也是名副其實的。

汽車車型(一)

汽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當然汽車也有很多種類品牌,現在,國內汽車已經走向世界,就讓我們來了解國內的汽車車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