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宦祠

名宦祠

本地任職而勤政愛民,著有德業之官員,逝後由當地士民舉薦,經本省總督、巡撫,會同學政審核批准,將其牌位入祀於所在州縣名宦祠。舊時,該州縣官員,則於春、秋兩季帶領士紳祭祀。

基本信息

都江堰文廟

本地任職而勤政愛民,著有德業之官員,逝後由當地士民舉薦,經本省總督、巡撫,會同學政審核批准,將其牌位入祀於所在州縣名宦祠。舊時,該州縣官員,則於春秋兩季帶領士紳祭祀。本祠凡奉祀李冰、文翁、呂大防等二十八位名宦。

蘇州名宦祠

蘇州是天下名郡,其名宦祠入祀有著名清官如狄仁傑、白居易、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況中、海瑞、袁可立、于成龍、林則徐等,幾乎成為囊括天下名士的淵藪。在明清兩代二百多位蘇州府推官中,袁可立出類拔萃為民斷案,是唯一被列祀蘇州府名宦祠的一位推官。

版本一

名宦祠初與鄉賢祠合為先賢祠,案先賢祠初在禮殿,後學田補租改建,明天順四年知府姚堂徙泮池南。明成化二十三年提學司馬垔分立在禮門東南,即今地。

崇祀名宦姓名

吳大夫 伍員 漢會稽郡都尉 任延 會稽郡督郵 鍾離意 會稽太守 第五倫 會擅太守 張霸 晉吳郡太守 鄧攸 吳國內史 袁山松 梁招遠將軍吳郡太守 何敬容 都官尚書監吳郡丞 江革

冬官侍郎江南安撫大使狄 仁傑川 蘇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西都團練觀察使 李樓筠 蘇州刺吏 蕭定 案乾隆志職官題名名宦列傳俱無蕭定,引舊唐書雲定自左右司郎中出為袁州刺史,歷信、湖、宋、睦、潤五州刺史,未嘗為蘇州也,據此則定亦不應祀名宦,特以現在祀典所列,姑存之。 蘇州刺史 韋應物 蘇州刺史 王仲舒 長州令兼攝吳令 騰遂 御史中丞浙西觀察使 李德裕 蘇州剌史 白居易 蘇州刺史 狄兼謨 蘇州刺史 李紳 蘇州刺史 劉禹錫 蘇州刺史 李紳 吳越中?軍節度使 錢元璙 宋大中大夫禮部侍郎直史館知蘇州事 孫冕 通判蘇州事 徐奭 太子中允蘇州州學教授 胡瑗 奉禮郎僉蘇州判官事 司馬光 通判蘇州事 李禹卿 天章閣待制知蘇州事 滕宗諒 右司諫知蘇州事 孫覺中 中散大夫知蘇外事 章岵直 龍圖閣知蘇州事 王觀 通判知蘇州事 賈公望 中大夫徽猷閣待制知平江府事 莊徽 徽猷閣待制知平江府事 胡松年 顯謨閣直學士知平江府事 李元起 平江府知府 胡松年 居郎知平江府府事 周葵 平江府觀察推官 蕭燧 右太中大夫敷文閣待制知平江府事 蔣璨 試吏部侍郎知平江府事 洪遵 左朝請大夫顯謨閣直學士知平江府事 虞允文 端明殿學士知平江府事 汪應辰 知平江府事 王佐 知平江府事 王遂 觀文殿學士知平江府事 趙與憲(?) 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事 常懋 浙西江東制置使兼江西安撫大使知平江府事 文天祥 浙西制置副使兼保康軍節度使知平江府事 張世傑(49)

平江路總管 師克恭 平江路總管 道童(2)

蘇州府知府 魏觀 蘇州府知府 姚善 戶部尚書督治蘇松水利 夏原吉 工部尚書巡撫應天等府 周忱

蘇州府知府晉正三品階 況鍾 監察御史督學南畿 孫鼎 蘇州府知府 朱騰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江南江南糧儲 李秉 蘇州府知府 姚堂 蘇州府知府 林鵲(?)監察御史督學南畿 陳選 南京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王恕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彭韶/部(?)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侶鍾 蘇州府知府 曹鳳 刑部郎中撫恤刑郎中 孫燧 蘇州府知府 徐讃 監察御史督學南畿 蕭鳴鳳 蘇州府知府 胡纘宗 蘇州府知府 聶豹 蘇州府知府 王儀 山東布政使右參政蘇松兵備道贈光祿寺卿 任環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前監察御史巡按蘇松等府 周如斗 監察御史督學南畿 耿定向 蘇州府知府 蔡國熙 監察御史督學南畿 陳子貞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海瑞 監察御史巡按南畿 甘士價 蘇州府推官 袁可立 嘉定縣知縣 陳一元 案嘉定現已割離太倉,此應移祀未及匡(?)正者。 蘇州府知府 孫成泰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周孔教 長州縣知縣 祁承燥(?) 蘇州府知府 沈萃禎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 周起元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等府前監察御史巡按蘇松等府 祁彪佳 蘇州府知府 陳洪(淇)謐 監察御史巡按南畿 倪元琪 山東按察司副使蘇松兵備道 凌義渠戶部主事督理滸墅關 許豸 長洲縣知縣 李實 長洲縣教諭 劉永錫 蘇州府知府 徐應召(42)

國朝 江蘇巡撫 周國佐 兩江總督 馬鳴佩 太子太保左都督江南提督世襲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梁化鳳 江蘇巡撫 馬祜 江蘇布政司參議蘇松常分守道 韓佐周 蘇州府督糧同知 師佐 吳縣知縣 吳存仁 江蘇布政司參議蘇松常分守道 方國棟 太子少師兵部尚書江蘇巡撫 幕天顏 江蘇布政使 丁思孔 蘇州府督糧同知石文晟 兩江總督 于成龍 江蘇巡撫 湯斌 江蘇布政使 劉鼎 兩江總督 傅臘塔 蘇州城守營游擊 趙宏印 詹事府贊善江南學政 許汝霖 江蘇巡撫 宋犖 江蘇布政使司參議蘇松常鎮督糧道 史起賢 舊志起誤作啟 兩江總督 范承勛 布政司參議江南學道 邵嗣堯 內閣學士江南學政 張榕端 江南驛鹽道 蔡琦 太僕寺少卿江南學政 張泰交 蘇州府知府 陳鵬年 江蘇巡撫 張伯行 詹事府諭德江南學政 張元臣 漕運總督 郎廷極 翰林院侍讀學士江南學政 余正健 蘇州府知府 梁穆 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前江蘇巡撫 尹繼善 江蘇巡撫 徐士林 江蘇巡撫 陳大受 太子少傅總督銜管江蘇巡撫事 陳宏謀 兵部右侍郎江蘇學政 胡高望 太子少保兩江總督前江蘇巡撫 費醇 江蘇巡撫 岳起 戶部左侍郎江蘇學政 周系英 兩江總督前江蘇巡撫按察使 林則徐(39) (總132位) (清 同治《蘇州府志·名宦祠》)

蘇州府志·名宦祠清官袁可立和海瑞、于成龍在同一頁 蘇州府志·名宦祠清官袁可立和海瑞、于成龍在同一頁

版本二

名宦祠初與鄉賢祠合為先賢祠明成化一十一荊測割訓馬璽考毫鑄轉墓曳鴉其地

42 崇祀名宦姓名廨周吳大夫伍員 43 漢會稽郡都尉任延 44 會稽太守第五倫 45 異郡督郵鍾離意

46 會擅太守張霸 47 晉吳郡太守鄧攸 48 吳郡內史袁山松 49 梁吳郡太守何敬容 50 吳郡丞江革

51 淮南節度使狄仁傑川 蘇州刺史李柄筠 52 蘇州刺史王仲舒 53 蘇州刺吏蕭定 54 蘇外剌史白居易

55 薛祠刺叟劉禹錫 56 蘇州刺史狄兼謨 57 蘇州刺史李紳 58 眇塵罔節度使李德裕 59 長洲令滕遂

60 吳越節度使錢元積廨宋蘇外知州孫冕 61 蘇州判官司村光 62 蘇外通判李禹卿 63 蘇刃通判徐奭

64 蘇州知府滕宗諒 65 蘇外知外章岫 66 平江府知府莊徽 67 蘇州府通判賈公望 68 平江府知府胡松年 69 平江府知府李光 70 萃江府知府周葵 71 平江府推官蕭燧 72 蘇外府知府離躁 73 平江府知府杯遵 74 平汪府鯉肘汪應辰 75 平江府知府王佐 76 平江府知府王遂 77 平江府知府趙與憲 78 平江府知府虞允文 79 平江府知府常戀 80 平江府知府張世傑 81 平江府知府文天祥 82 蘇州府知府王觀 83 平江府知府孫覺

84 平江路總管道童 85 平江路總管師克恭

86 巡撫江南周怵 87 巡撫江南李秉 88 巡撫江南王恕 89 巡撫江南侶鍾 90 蘇州府同知任環 91 巡按御史周如斗 92 巡撫江南海瑞 93 酣蘿汪南周孔教 94 巡撫江南周聲冗 95 巡撫蘇松祁彪佳 96 口虺一提督江南學院鍾蘊折仆一甚剛午 97 一蘇州其備道凌義渠 98 巾鑿州府知府魏魏 99 蘇州府知府姚善 100 一蘇州府知府況鍾媚專祠 101 寸 102 曲顯州府知府姚堂一 103 蘇州府知府林鵲 104 蘇外府知府曹鳳 105 蘇州府知府徐讀 106 蘇判府知府胡營不 107 蘇州府知府蔡國熙 108 蘇州府知府陳洪謐 109 蘇州府知府聶豹 110 提督江南學院孫鼎 111 提督塵閏學院陳選 112 蘇泄肘知府沈萃棋 113 吳中恤刑孫燧 114 觀黼觸知府王儀 115 蘇州府知府孫成泰 116 姒接御史府士魏低心提督江南學院耿定同 117 提督江南學院陳子貞 118 蘇州府推官袁可立 119 復士霆錯伽縣陳一亦 120 巡撫江南彭韶 121 提督江南學墮肅嗚鳳 122 長惻縣知縣祁承燥 123 長洲縣知縣李實 124 蘇州府知府朱勝 125 長洲縣教論署崇明縣事劉永錫

本朝蘇州府埋肘徐應召 126 巡撫江南周國佐禱璧開主事許參巡撫江南馬佑 127 巡撫江南幕天顏 128 蘇松常鎮督糧道方國棟 129 巡撫江南陽斌有專祠 130 巡撫江南宋榮 131 巡撫江南張伯行有厚祠 132 巡撫江南徐士林 133 江蘇巡撫陳大受 134 蘇州府同知師佐 135 蘇外府知府陳鵬年有專祠 136 江蘇布政使丁思孔 137 江南提督梁化鳳 138 禪松督糧道史啟賢 139 兩江仙督傅臘塔 140 總督江南江西馬鳴孤 141 蘇松督糧道韓佐周 142 蘇外城守營游擊趙宏日 143 總督遭院郎廷極 144 吳縣知雌吳存仁 145 兩江總晝璧盍仰 146 提督江蘇學院許汝霖 147 藝罔學院邵嗣堯 148 提督江南學院張格端 149 江南學院張泰交 150 提督塵罔學院余正健 151 斥鑄墨院張亢臣 152 江蘇布政使劉鼎 153 蘇州府知府梁穆 154 江南驛鹽道蔡琦 155 蘇州府同知石文展大學士兩江總督尹繼護釜酬大學士巡撫江南陳宏謀了 156 六學士兩江總督費敦合祠 157 宮保江蘇巡撫岳起了,按名宦祠曹志、任延第、汪倫、鍾離意、張霸、鄧攸、袁山松、何敬容、江帷、嗣定、王仲舒、擊德裕、滕遂、孫冕、章雌、徐詭、壬佐、趙與蔥、姚裨、孫鼎、繩睡、衣啄、林鵠、陳選、丘恕、酉鳳、沈萃楨、孫燧、除躡、聶豹、工儀、跳豐、海瑞、察國熙、孫成忝、昨矛 岸如斗 卜醜忙 耿定向、陳只貞、周起亢、別孔教、倪尤蛾、袁可立、祁承憤、陳一元、徐應召、師佐、馬佑、方國積、康熙一卜丘雛巡撫驗賦增祀伍員:狄仁傑、李棲筠 自毛一一忻場三馴觚纖聊懶虞軒紳 錢亢潦 滕宗諒 可馬光、注禹勢文冀卿 孫根覺 口一 莊徽 胡松年、李光轉、梁洪遵、虞允交、主遂覿、常戀、汪應辰、文天祥、張世傑、蕭燧、賈公望、周道童、師克恭、魏觀、蔓原吉、周怵、季袁、彭韶、侶鍾、蕭嗚鳳、胡橫宗、任環、祁處佳、陳洪謚、凌義渠、撒去、唐韓混、其餘皆歷年增 158 祀(《維基->蘇州府志-> 蘇州府志》)

登州名宦祠

登州府志·祀典·名宦祠 登州府志·祀典·名宦祠
登州府志·祀典·名宦祠(明) 登州府志·祀典·名宦祠(明)

明代的登州名宦祠:明太祖洪武四年,詔天下學校各建先賢祠,左祀賢牧守(後稱名宦),右祀鄉賢。此二祠為附於學宮之始。凡入兩祠人等,皆由各省學臣及採訪使審定。清代入祠人物,則須經部議批覆。“明:登州知府周斌、林弼、畢汝周、朱希顏、徐問、劉鏞 (參政,管府事)、馮昆、鄭漳、劉涇、李承選、魯廷彥、同知李鉞 (前蓬萊知縣)、張學、弋正 (見舊志,今增入)、登萊巡撫袁可立、登萊道周之訓、蓬萊知縣邢琦、登州副總兵沉有容。”[1](《登州府志·卷十學校·祀典附》 )

明末設登萊巡撫,駐節登州,至明亡計十四任,只有第二任巡撫袁可立被列入登州府名宦祠進行特祀,可見名宦祠的入祀條件也是很苛刻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