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一中

同安一中

同安一中的前身是同安縣立初級中學,是1940年秋到1941年春在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導下創辦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同安一中同安一中

關於同安一中的創辦時間和創辦人,現在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同安一中歷來被稱為同安最高學府,是同安最有影響的中學,在廈門市、福建省也有一定名氣。這樣一所著名學校的創辦時間和創辦人竟然弄得如此混亂,實在不應該。我們應當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確對待這個嚴肅的問題,還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同安一中是1940年秋到1941年春在陳嘉庚先生倡導下創辦的。

回國建校

同安一中的前身是同安縣立初級中學,是1940年秋到1941年春在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導下創辦的。

1940年9月23日,陳嘉庚先生在率領南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到重慶、延安及全國各地慰勞抗日軍民以後回福建。10月29日到同安。正是陳嘉庚先生回同安,才有同安一中前身同安縣立初級中學的誕生。他在所著《南僑回憶錄》第三六一節《擬設同安國中校》中這樣寫:

“余到安溪集美學校,始聞同安海澄兩縣均未有國中,因政府禁設。前許多校概移往內地。為此緣故致失學者不少。余至同安便思創辦一國中校。據縣長言,政府前收沒埔尾鄉葉定勝住宅,現關閉無用,如合作中校舍可以供給。越日余即同縣長,及集校教師陳延庭君往視察,距同城廿余里,認為略經修改便可開課。即交代陳君負責籌備,趕應新春招生,並備文教育廳請求許可,如不許可,余回洋再與交涉,務期達到目的,蓋政府之禁設學校絕無理由也。”

這段文字寫得很清楚:陳嘉庚先生到安溪知道同安沒有國中,同安的孩子失學者不少,所以他在10月29日到同安“便思創辦一國中校”。他從縣長得知蓮花埯柄村(書中寫成埔尾鄉,當時蓮花可能叫埔尾鄉)葉定勝(又名葉泊,葉金泰的叔叔)有一座房子被政府沒收,可作校舍。第二天即30日,他便同縣長及集美學校教師陳延庭到蓮花埯柄村視察,交代陳延庭負責籌備。這樣。陳嘉庚先生就把創辦同安國中校提到議事日程。

陳嘉庚先生辦事非常認真,馬上就部署學校的籌辦事宜。集美陳嘉庚研究會副會長陳少斌先生查閱集美學校校董辦公室日誌,寫了《略述陳嘉庚倡辦同安國中》一文,說明了從陳嘉庚先生布置籌辦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到同安縣立初級中學開辦的過程:

1940年11月10日,陪同陳嘉庚先生在閩西考察的陳村牧校董致函在安溪的集美學校董事會,具體布置落實陳嘉庚先生籌辦集美國中同安分校的指示。11月11日,陳嘉庚先生到當時省政府所在地永安,前後停留三天,曾與教育廳交涉同安國中校創辦事宜。集美學校校董則緊鑼密鼓地抓緊籌辦工作。11月20日,集美學校發函同安縣政府:在蓮花山(即埯柄)設立集美國中同安分校,設班招國中一二年級學生,請協助。之後,委派杜煌(惠安人,原在永春達埔永中任職)為集美國中同安分校主任(當時集美學校分校負責人稱主任,不叫校長。),杜於12月中旬到任。又委任葉文輝為分校童軍教練,委任葉燉煌(同安蓮花張厝人,1926年7月集美師範高級第一組畢業。畢業後在集美學校師範部任國文教員,1930年8月離開。)為分校事務主任。葉文輝葉燉煌二人於1941年1月1日到同安分校上任。就這樣,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在蓮花埯柄村創辦起來了。

1月10日的集美學校日誌記載:本校發函會計白同瑞:“分校葉燉煌如需款可準照預支手續辦理。”而在這之前已經撥出開辦費。這就是說,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在校舍、校具、經費、人事上都已到位,成為一個辦學實體,進入招生階段。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卻遭到了當時國民黨政府福建省主席陳儀的反對。因為陳嘉庚先生回國慰勞時訪問延安,在重慶國民外交協會上演講《西北之觀感》,如實講述延安政治清明、共產黨官兵平等、邊區民主等政見,從而得罪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中央。9月23日,陳嘉庚先生進入福建後,又一再揭露陳儀禍閩苛政事實。這樣的明辨是非壯舉,既觸怒了蔣介石,又得罪了陳儀。因此,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國中同安分校,遂被陳儀無理反對不得已而停辦。

1月11日,陳村牧校董(從永安)來電:“教育廳不準辦分校”。同日,集美學校函告葉燉煌、白同瑞:“分校停止進行”。1月12日,分校主任杜煌即離同安分校到安溪的集美學校。1月13日,集美學校發函給會計白同瑞開始清理分校帳目。1月17日,時任校董的黃毓熙和改任秘書處主任的杜煌到同安處理校事。1月20日,黃、杜訪同安李縣長,面商設立縣立中學及本校分校停辦事。決定縣中開始招生,並以分校事務主任葉燉煌為縣中籌備主任。就這樣,在1月20日這一天,經集美學校的兩位負責人與縣長商量,完成了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向同安縣立初級中學的過渡。縣中招生上課以後,仍然用集美學校的開辦費和課桌椅。1941年5月11日出版的《集美周刊》第568、569合刊期載:“同安縣立中學開辦費,曾由本校代墊1972.79元。經於4月27日由校董辦公室函知該校,請即撥還。至桌椅校具等,則系暫借該校套用雲。”(後來,近2000元有否歸還不大清楚,三個班100多套的桌椅校具則一直“暫借”沒有歸還。———筆者注)

以上就是陳少斌先生在該文中所說的當時同安國中校籌辦的過程。

這樣,從1940年10月30日陳嘉庚先生在蓮花坡柄村視察決定辦集美國中分校,到1941年1月20日停辦,移交給縣政府辦成縣立中學,集美國中同安分校一共存在84天。

正式建立

集美校董辦公室日誌的記載,印證了早期校友所說學校開辦的回憶。1941年春入學的國中第一組的徐海猛等許多校友,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述說了當時的情況:起先學校招生廣告是以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名義發布的,並且從集美學校運來了可供三個班學生用的課桌椅。但到學校開學時校名就叫同安縣立初級中學了。

因此,從1940年10月29日到1941年1月20日這一段時間,在同安一中的校史上是一段極其重要的歷史:這就是同安一中在歷史上如何由陳嘉庚先生一手創辦起集美國中同安分校的事實。但由於陳儀的無理反對,在分校的基礎上從1月20日改辦成同安縣立初級中學。沒有陳嘉庚先生,就沒有這所學校的開辦。

對於陳嘉庚先生在學校創辦過程中的作用,陳少斌先生認為用陳嘉庚先生倡辦的提法比較妥當,面楊雀林老校長認為用陳嘉庚先生創辦的提法比較科學。到底陳嘉庚先生對這所學校的開辦應說是“創辦”還是“倡辦”,可再研究。目前我暫時比較傾向陳少斌先生的意見。

這個由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同安縣立初級中學,後來被人們稱為“同中”。下面我們就把這說學校簡稱為“同中”。綜合有關資料,從“同中”到“一中”的沿革及校址搬遷過程如下:

1940年10月30日(或29日)至1941年1月20日,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在蓮花柄籌備並正式開辦。

1941年1月20日,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停辦,同安縣立初級中學設立。

1942年秋,校址遷到陽翟。

1944年秋,校址再遷到埯柄。

1945年秋,校址又遷到陽翟

1947年秋,校址遷到縣城文廟。(1949年秋至1950年,部分班級曾在嶺下郡馬府葉氏祖祠上課。)

1949年底,由同安縣人民政府收歸國有,校名仍叫同安縣立初級中學。

1952年秋,更校名為“同安第一中學”。在陽翟設立同安第二中學,開辦一個高中班。二中領導與教師由一中領導與教師兼任。

1953年秋,一中與二中合併,定校名為“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學”

1970年秋,校址遷到大輪山下廈門師範校園即現校址。

爭議

同安一中的創辦時間本來是沒有疑義和爭議的

從上面的歷史事實可知:同安一中的前身,是1940年秋到1941年2月在蓮花埯柄村葉定勝住宅由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同安縣立初級中學。這個事實,原來並沒有什麼疑義和爭議。這是從學校一開辦就很清楚明白的問題。

最早的第一份校史資料。是建校不久1942年春天就到學校當職員的葉貽芳老師寫的,寫的時間推理是1950年(我原來曾說寫於1954年,是根據此材料的油印件上寫的,不準確。),這是最早的一份校史資料。這份資料說:“本校於1941年創辦於蓮花山”。目前能見到的建校初期工作人員所寫的校史資料就是這樣明明白白寫著:學校是創辦於1941年。因為當時校名還是叫“同安縣立初級中學”,所以葉貽芳老師沒有寫校名。

楊雀林老師於1958年3月調任同安一中校長。他很重視校史教育。1959年5月4日他親自寫了《我校歷史簡要介紹》的校史報告提綱。其中這樣寫:“我校創辦於1941年,距今十八年。五月四日是我們(校)校慶。十八年前,當時校名是同安縣立國中。”這份資料是能見到的最早由在職校長所寫的校史資料,其中肯定學校創辦於1941年,明確說校名叫同安縣立國中。

以上兩份校史資料是十分珍貴的,對同安一中校史研究具有文物性質的意義。

從1950年直到1984年,學校所存的校史資料都寫創辦於1941年,定5月4日為校慶日。據早年的老校友徐海猛、葉金鐵、柯受振等老校友說:解放前他們在“同中”讀書時舉行校慶或平時校長和老師都說建校於1941年。現在存在學校檔案室的學籍檔案,從1941年春天所招收的學生編為國中第一組,以後以此為起點,按順序編制國中組(屆)別。可見,同安一中創辦於1941年,是一個很清楚、很明白的簡單事實。

楊雀林老師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期間,基本上每年5月4日校慶,都給學生做校史報告。1961年5月舉行過一次隆重的建校20周年慶祝活動。5月3日下午,楊雀林校長主持舉行慶祝大會。當晚在銀城影劇院公演了由學校師生同台演出的話劇《紅旗譜》,縣委書記兼縣長林平凡同志和縣委、縣政府及其各部門主要領導都出席,對學校表示慶賀。當時,共收到校友祝賀禮品、信件750。其中,有鄭水秩、郭連燈、顏金練、莊添全許德成、蘇宜水、陳耀南、楊博文、胡秀山、鄭全木、楊吉梗等後來因從事教育工作或與母校聯繫較多的校友。那時我是高中一年級學生,參加了慶祝大會。

在鄭水秩同志任校長期間,本來也是承繼過去對1941年建校的說法。因此,1981年5月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建校40同年活動。5月4日下午,在學校禮堂(原廈門師範學校建)召開了慶祝大會,由時任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的鄭水秩老師主持,時任副校長的吳重福老師作了校史報告,楊雀林老校長等發表了講話。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廈門市教育局局長李永裕、中共同安縣委常委林基泉、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兼集美中學校長楊雀林、中共同安縣委宣傳部部長林春濤、同安教育局副局長張吉甫,原黨支部副書記兼革委會副主任王迪文、學校黨支部書記洪宛然、校長鄭水秩、副校長吳重福。校慶期間,鄭水秩、吳重福、葉水湖、林請潮、王自由、葉綠水等十五位老師寫了熱情洋溢的慶賀詩詞,學校還特別編成《一九八一年五月四日校慶集錄稿》存在檔案室。

1984年,鄭水秩校長親自寫了《同安第一中學簡介》。其中說:“同安第一中學創辦於1941年,至今已有四十三年的歷史,她的前身是著名的華僑領袖、愛國老人陳嘉庚先生於1940年創辦的集美中學同安分校,校址設在同安縣蓮花鄉埯柄村.在抗日戰爭期間物質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師生們發揚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篳路藍縷,艱苦辦學。”

1941年5月,當時的政府接辦了這所分校,改名為同安縣立初級中學……”(從文革前到1984年對從集美國中同安分校到縣中演變過程不了解,所以對這段歷史說法不一。———筆者注。)

後來,這篇材料在只改動一個詞後,刊登在1984年《新加坡同安會館特刊》上,是同安一中刊登在海外的唯一一篇校史介紹材料。

這就是說,從1940年秋至1941年春建校到1984年,在長達43年的時間裡,同安一中一直都認定1941年為本校建校時間,創辦人是陳嘉庚先生。很顯然,本來同安一中的建校時間和創辦人(或倡辦人)是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不存在什麼疑義和爭論。

後來,1985年2月突然把同安一中的建校時間改為1924年9月,把創辦人改為陳延香先生,是沒有根據的。楊雀林老校長所論證同安一中創辦於1941年2月才是正確的。

近幾年來我接觸校史較多,才知道同安一中的校史早期資料積累少,致使一些問題搞不清楚。像1940年秋陳嘉庚先生所辦集美國中同文分校,如何在1941年1月交給縣政府辦成縣立中學,是陳少斌先生用很大功夫才查清楚的。最近發現我原來寫的那些文章,還有差錯,我也正在進一步研究之中。希望同安一中的廣大校友都來關心、研究母校的校史。特別是早期的校友更了解實際,所知道的情況如能寫下來,那是屬於搶救材料的問題。一所好學校,應當有高水平的校史和校志。這是要用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度才能寫出來的。(莊水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