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司汀

司莫司汀

司莫司汀所屬一款藥物,本品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本品進入體內後其分子從氨甲醯胺鍵處斷裂為兩部分,一為氯乙胺部分,將氯解離形成乙烯碳正離子,發揮烴化作用,使DNA鏈斷裂,RNA及蛋白質受到烴化,這與抗腫瘤作用有關;另一部分為氨甲醯基部分變為異氰酸酯,或再轉化為氨甲酸,以發揮氨甲醯化作用。

基本信息

藥理作用

司莫司汀司莫司汀
Me-CCNU是洛莫司汀(CCNU)的衍生物,為亞硝脲類抗瘤譜較廣的藥物,其作用機制與CCNU相似;
動物實驗療效優於卡氮芥(BCNU)及CCNU,而毒性為後兩者的1/4~1/2。本品能烷化DNA,防止DNA修復,改變RNA結構,改變靶細胞的蛋白質和酶的結構和功能。
本品亦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但對M期及G1/S期的細胞有較大殺傷力。Me-CCNU與一般烷化劑無交叉耐藥性。

體內過程

司莫司汀蛋白質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服用14C標記的本品,在胃中迅速分解進入血液,並分解為氯乙基及4-甲基環已基兩部分,用藥後10分鐘,血漿中即可出現此兩種物質,1~3小時環已基部分達最大值,6小時氯乙基部分達最高峰。
將環已基及氯乙基分別標記的本品120-290mg/m2給病人服用,血漿環已基a半衰期為24小時,β半衰期為72小時;氯乙基的半衰期為36小時。本品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易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的藥物水平為血漿的15%~30%。本品體內分布以肝、胃、腸、肺、腎中濃度最大,60%的藥物在48小時後以代謝產物的形式從尿中排出,此外亦經膽汁、糞便及呼氣時隨CO2排出。

臨床套用

司莫司汀肺癌
(1)肺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胃癌,腸癌,肝癌。
(2)腦瘤及各種惡性腫瘤腦轉移。
(3)晚期胰腺癌,乳腺癌,宮頸癌。

用法用量

口服:單用每次100~200mg/m2,每6~8周1次,2~3次為1療程;或每次36mg/m2,每周1次,6周為1療程;或每周100mg/m2,2個月為1療程。
聯用每次75-150mg/m2,6周給藥1次;或30mg/m2,每周1次,連用6周。小兒每次100~130mg/m2,6~8周口服1次。

不良反應

司莫司汀血小板
(1)骨髓抑制:呈遲發性,為劑量限制性毒性。血小板減少在用藥後4周出現,白細胞減少的低谷出現在5~6周,持續6~10日,可伴有紅細胞減少。
(2)胃腸道反應:口服後最早在45分鐘可出現噁心、嘔吐,遲者到6小時出現,通常在次日可消失,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3)其他反應:可能有腎毒性,口腔炎,脫髮,輕度貧血及肝功能指標升高;可能出現肺纖維化,但較輕。

注意事項

與BCNU、CCNU一樣,對骨髓、消化道及肝腎有毒性。口服後最早在45分鐘可出現噁心、嘔吐,遲者到6小時出現,通常在次日可消失。
如在服藥前給予止嘔劑,或將服藥時間改在睡前,均可減輕消化道反應。血小板減少低谷出現在服藥後4周左右,白細胞減少的低谷出現在5~6周,持續6~10天。
其他如口腔炎、脫髮、肝功損傷均是輕度。3種亞硝脲類藥物的中等毒性劑量為:本品225mg/m2相當於BCNU250mg/m2,CCNU130mg/m2。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

禁忌證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對本藥過敏的病人。

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像及肝腎功能
(2)在服藥前後給予止吐劑
(3)運送時應在冰盒內保存。

藥物相互作用

選用本品進行化療時應避免同時聯合其它對骨髓抑制較強的藥物。

藥物過量

目前沒有藥物可對抗本藥過量,如出現骨髓抑制,可輸注成份血或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製劑規格

膠囊劑:10mg/粒,40mg/粒,50mg/粒,60mg/粒,80mg/粒。

貯藏

密閉、避光、冷處保存,長期保存最好置於8℃以下。

生產企業

福建省康達製藥廠。

浙江麗水浙南藥業有限公司。

烷化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