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苗栗

台灣苗栗

苗栗縣位於台灣島北部偏南沿海地區,東經120.38度、北緯24.18度北鄰新竹縣和新竹市、南鄰台中縣、西鄰台灣海峽面積1820平方公里,人口56.1萬人(2001年底)。1889年,苗栗正式設縣,後改屬新竹縣,1950年重新設縣。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加強與內地互訪
下轄1市(苗栗市)6鎮(苑裡鎮通霄鎮後龍鎮竹南鎮頭份鎮卓蘭鎮)和11個鄉(大湖鄉、公館鄉、銅鑼鄉南莊鄉頭屋鄉三義鄉西湖鄉造橋鄉三灣鄉獅潭鄉與泰安鄉)。縣治設在苗栗市。

歷史沿革

苗栗大橋夜色
 1950年台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原新竹縣合新竹市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苗栗縣轄竹南、苗栗、大湖3區,計18鄉鎮,327448人,面積1820.3149平方千米。縣政府設於苗栗。 苗栗縣:管轄苗栗、苑裡、通霄、竹南、頭份等5鎮,及後龍、大湖、卓蘭、公館、銅鑼、南莊、頭屋、三叉、四湖、造橋、三灣、獅潭、大安等13鄉,合計18鄉鎮。疆界:東為大安鄉大霸尖山,位於東經120°38′4″;西為苑裡鎮房裡,位於東經120°38′4″;南為卓蘭鄉內灣,位於北緯24°18′13″;北為竹南鎮崎頂里噴鼻泉,位於北緯24°45′3″。本縣東界新竹縣,南毗台中縣,西臨台灣海峽,北接新竹縣。
1952年8月,大安鄉更名為泰安鄉。1953年11月12日,三叉鄉改稱三義鄉。1954年8月3日,四湖鄉更名為西湖鄉。1956年1月16日,卓蘭鄉改稱為卓蘭鎮。1981年12月25日,苗栗鎮改制為縣轄市苗栗市。
苗栗縣至明末清初廣東人首先來這邊開發,那時苗栗稱做貓狸,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巴麗社(PALI)所在地的音譯,在平埔族語的意思為平原,是台灣最晚開發的地區;至1878年苗栗縣歸台北府管轄,1889年將貓貍改成苗栗,1920年合併新竹、桃園廳為新竹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竹州解體,國民政府將新竹、桃園、中壢、苗栗等地改置八區一市並且設定新竹縣政府,苗栗改為苗栗區,至國民政府遷台後苗栗縣正式恢復。

山城

苗栗縣山多田少,苗栗市更有“山城”之稱。盛產茶葉、甘蔗、黃麻、青果等,也是台灣石油、天然氣的最大產地。頭

扶持原居民就業
份鎮的石化工業區原是北部石化工業中心。其他產業包括肉類、食品加工、汽車、橡膠等。
苗栗縣是典型的客家縣,客家人占總人口的七成左右,約是閩南人的兩倍。苗栗縣在地理上分為海線、山線與中港溪三個地區。
苗栗昔稱"貓里",原為清代平埔族道卡斯人的社名。境內山嶽疊嶂,丘巒綿互,僅沿海地區縱布著少數平原;由於重山的隔閡,苗栗開發腳步素來遲緩,縣境內沒有人口稠密的大城,一座座小村鎮依附在平原、丘陵谷地之間。
多山的苗栗,東境盤踞著台灣第二高峰--雪山山脈,靠山吃山,苗栗的物產多緣山而來。昔日山區儘是原始樟木林,而樟木也造就了三義奇木雕刻的崛起,盛況至今不墜。丘陵淺山地帶,氣候溫和,正適於栽種茶樹與桑樹,茶產以青心烏龍為主。山線南端的大湖、卓蘭谷地,孕育鮮甜的草莓、葡萄、高接梨、桃李等水果,與台中的東勢鎮連結成一條果香四溢的水果走廊;南莊山區則因氣候高冷、水源清沛,成為北台灣最大的鱒魚養殖區。

旅遊資源

長久以來,"海線"的閩南文化與"山線"的客家文化涇渭分明,兩處不僅方言迥異,連生活習性、飲食風貌也有差異,成為體驗苗栗風土饒富意趣的一環。峻麗的名峰險岳、樸實的田園物產、默默耕耘的傳統工藝,以及深僻山林的原住民風情,是苗縣最耐人尋味的旅遊資產。雪山山脈棱脈連綿的"聖稜線"是無數登山客夢想攀登的秘境;雪霸公園現正規劃中的雪見游

苗栗遠眺
憩區,未來將成為生態旅遊的勝地;而馬那邦山則是賞楓、觀雲海的名山。中部山區丘陵帶,南莊以神秘的賽夏族矮靈祭、鱒魚美宴、原住民手工藝馳名;獅頭山聚集著眾多佛、道寺廟,早已是寶島名勝;明德水庫的湖光山色、公館的福菜與陶藝,再加上泰安溫泉、大湖與卓蘭的觀光果園,連結成亮麗的風景線,而三義木雕藝術更是不可錯過的人文巡禮。海濱地帶,崎頂海水浴場、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是夏日弄潮的好去處;此外,香格里拉樂園、西湖度假村則分據縣境北南,為苗栗之旅更添歡樂氣息。
鯉魚潭水庫
鯉魚潭水庫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東南方,離西湖度假村很近。村前有一條大安溪的小支流經過,在地人稱之為鯉魚潭溪。在小溪的上游,也就是“學校前”站至“三櫃”站之間的溪谷,水流平緩,形成一處溪潭,水深潭廣,清澈碧綠,亦稱之為“鯉魚潭”,潭畔大小石塊散布,間有幾處平坦沙地,四周風景十分清麗可人。 提供農業用水併兼具發電功能. 開放時間 8:00-18: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