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艾納香

台北艾納香

台北艾納香(學名:Blumea formosana)為菊科艾納香屬的植物。分布於台灣本島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 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150米至1,000米的地區,多生於低山山坡、溪邊、草叢和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藥 名】:

台灣艾納香

【形態特徵】:

學名BlumeaformosanaKitam.
中文名台北艾納香
台北艾納香,菊科艾納香屬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40~8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白色長柔毛,基部常脫毛,基部葉

台北艾納香台北艾納香

在花期凋落,如存在時,基部葉常比中部葉小,中部葉近無柄,紙質或薄紙質,狹或寬倒卵狀長圓形,中脈在兩面多少凸起,側脈9~11對,網脈不明顯,上部葉漸小,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最上部葉苞片狀。頭狀花序少至多數,徑約1厘米,排列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序梗長5~10毫米,被白色絨毛;總苞球狀鐘形,長約1厘米,總苞片4層,近膜質,綠色,外層線狀披針形,中層線狀長圓形,內層線形,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約6毫米,檐部3齒裂,無毛,兩性花較少數,花冠管狀,長約7毫米,檐部5淺裂,裂片卵狀三角形,有密腺點。瘦果圓柱形,有10條棱,長約1毫米,被白色粗毛,冠毛污黃色或黃白色。花果期8~11月。產湖南、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台灣等省區。攝於福建武夷山。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的全草。

【功 效】: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主 治】:

用於肺熱咳嗽,氣喘,痰黃而稠,苔黃脈數,濕熱痢疾,腹痛,腹瀉,癰疽瘡瘍,熱淋等證。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性味歸經】:

苦、淡,寒。入心、大腸、腎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別 名】:

台北艾納香(《中國植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

【拉丁名】:

原植物Blumeafor-mosanaKitam

【考 證】:

始載於《浙江藥物植物志》

菊科·艾納香屬植物

艾納香屬(Blumea DC.),菊科,5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30種,產東南至西南部,其中艾納香B.balsamifera (L.)DC.的葉可提製冰片,供藥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有香味;葉互生,有齒或分裂;頭狀花序小,異性,盤狀,排成疏散的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圓錐花序,黃色或紫色;總苞卵狀或鍾狀,總苞片多列;緣花管狀,多數,雌性,頂端2-4齒裂;盤花兩性,少數,管狀,頂端5齒裂;花葯有尾;花柱枝狹窄,線形或內側略扁;瘦果圓柱形,通常有棱;冠毛1列,粗糙,剛毛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