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家寨

厲家寨

位於省級中心鎮、臨沂市“東大門”——坪上鎮以北6公里,東與新興港城日照市相鄰,南接連雲港,兗石鐵路、嵐濟公路貫穿境內,近臨“三港兩場—高速”(嵐山港、石臼港、連雲港、臨沂飛機場、連雲港飛機場、同三高速)。坪上鎮轄50個行政村,6.38萬人口,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區位優勢顯著,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

(圖)厲家寨厲家寨展覽館

位於省級中心鎮、臨沂市“東大門”——坪上鎮以北6公里,東與新興港城日照市相鄰,南接連雲港,兗石鐵路、嵐濟公路貫穿境內,近臨“三港兩場—高速”(嵐山港、石臼港、連雲港、臨沂飛機連雲港飛機場、同三高速)。坪上鎮轄50個行政村,6.38萬人口,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區位優勢顯著,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

簡介

厲家寨村位於莒南縣城東北30公里處,地處三山五嶺兩河之間。1984年4月至2000年12月,是原厲家寨鄉政府駐地,2001年1月,厲家寨鄉整體併入坪上填。厲家寨人民從1944年建立黨支部至1956年長達13年時間裡,糧食產量由原來的七八十公斤遞增至276公斤,提前十年實現了全國農業發展計畫綱要的目標,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業績。艱苦創業。毛澤東1957年10月9日親筆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50年來,毛主席的光輝批示一直鼓舞著莒南縣坪上鎮厲家寨村的廣大幹部民眾奮發進取。

概況

(圖)厲家寨厲家寨

地貌類型多樣,融北國的粗獷風光與南國的魚米之鄉風韻於一體,鍾靈毓秀,儀態萬方。北部是綿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無際的沖積平原。北部的蒙山,以“天然氧吧”、“養生長壽”而聞名,橫亘數百里,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集險、奧、幽、曠、奇、雄、秀於一體,遙對泰山,雄奇壯美。蜿蜒的沂河,如鑲嵌的玉帶,縱貫全境,充滿靈氣。南部的臨郯蒼平原,沃野萬頃,稻花飄香。優美的《沂蒙山小調》唱出了臨沂無限秀美的風光。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餘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0餘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秀出雲表,風光壯麗。蒙山海拔1156米, 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 古為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 位居五鎮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 兩山久負盛名,享譽中外。馬鬃山、羽山、天寶山、文峰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跡、史事、人物、傳說、物產等特點聞名遐邇。 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 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 其實有百餘崮之多,百崮雄姿, 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大奇觀,在世界也極為罕見。 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鬚崮、了陽崮、 摩雲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 柱子崮等。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將軍躍馬蒙山沂水間,寫下了“一片好風光, 七十二崮堪愛”的壯美詩句。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臨沂市境內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條,其中,沂河境內長287.5公里,沭河境內長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庫90座,庫容量3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發展

(圖)厲家寨厲家寨革命紀念碑

解放前,厲家寨6500畝可耕地中,只有1100畝比較平整,其餘傾斜不平。為了改變窮山惡水,厲家寨人民不斷探索糧食豐收的好路子,通過疊地、深翻地、整“二合一”梯田、“三合一”梯田,實現了糧食豐收。1954年冬天開始移河改道,經過一冬一春的苦幹,他們整出了厲家寨有史以來的第一塊大地,號稱“跑馬地”,共13畝多。

厲家寨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好的黨支部、好的帶頭人。厲月坤,厲家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1958年被評為“華東地區勞動模範”,任職期間組織互助組,成立農業社,治土改水科學試驗,起到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1956年、1959年兩次應邀參加國慶觀禮。厲月舉,黨支部副書記、社長,1952年最早組織13戶農民成立了互助組,帶領村民摸索出深翻整地增產的方法,1957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勞動模範”,1958年曾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3年當選為山東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7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莒南縣委向臨沂地委、山東省委及黨中央寫的《厲家寨大山農業社千方百計爭取農業豐收再豐收》的報告上親筆批示:“此件值得一閱。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

中共莒南縣委11月1日作出全縣向厲家寨學習的決定。《大眾日報》發表社論,號召全省學習厲家寨。12月,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國務院授予莒南縣厲家寨大山農業社一面錦旗:“英雄社戰勝窮山惡水。”大山農業社的事跡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厲家寨》,成了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紅色旅遊

厲家寨展覽館。為總結厲家寨人民的光輝歷史,坪上鎮黨委、政府根據市委書記李群同志提出的“把厲家寨展覽館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要求,投資150多萬元重建厲家寨展覽館,展覽面積760平方米,展出帶長420米,用珍貴歷史圖片600多幅、實物80多件,按艱苦創業、光輝批示、繼往開來來三個部分再現厲家寨人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2005年5月份開館以來,吸引了海內外遊客上萬人次前來參觀旅遊。

人文自然 

(圖)厲家寨厲家寨風景

鐵牛廟石鐵隕石和孫鏜紀念堂。自唐代就有形似鐵牛的“天外來客”——石鐵隕石在大鐵牛廟村落戶,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鐵牛隕石長1.4米,寬0.8米,體積0.7立方米,重量在4噸左右,據考證含鐵之高屬世界之最,已被確定為縣級文物.孫鏜紀念館坐落大鐵牛廟村,是1992年由孫氏家族的後人為紀念明代嘉靖皇帝御批的民族抗倭英雄孫鏜,捐資30餘萬重建而成,占地約6畝,南北長80米,東西寬46米。

生態農業

(圖)厲家寨厲家寨櫻桃

櫻桃園

坪上鎮栽培櫻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以個大、均勻、色艷、味美、早熟而遠近聞名,素有“櫻桃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坪上鎮立足特色,大曆發展櫻桃產業,建立了集觀賞花與食用為一體的生態環保型櫻桃園1萬畝,清明前後賞花,五一節前後食果,初步形成了“百華里路一條線,萬畝櫻桃一個園,百萬棵櫻桃連成片,千萬斤櫻桃不出園,農民增收五千萬”的生態旅遊農業格局。2003年為櫻桃註冊了“好例”牌商標,2005年5月舉辦了首屆櫻桃節,極大提高了坪上的知名度和櫻桃的品牌價值,吸引了四面八方遊客前來,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 
石雕石刻

石雕石刻是坪上的傳統優勢產業,以坪上石材廠為龍頭,輻射帶動起石雕石刻、板材加工廠110多家,生產的石雕石刻、建築裝修板材等2000多個品種的產品,暢銷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園林式石雕石刻城將巧奪天工的石雕石刻工藝品與鄣顯自然的園林藝術有機結合,形成自然和諧的風景,成為新興旅遊項目。

飲食

綠茶

莒南綠茶為茶類的一種,是商品名稱,包括芽形、針形、扁形、束形等系列。產於山東省莒南縣,是由山地茶園經多年精細栽培、加工精製而成,1978年被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評定具有“葉片厚、耐沖泡、香氣高、滋味濃”的優質特徵。目前全縣茶園面積己達3萬餘畝,年產優質莒南綠茶100萬公斤。該品種採用魯南名優茶工藝製成,外形緊細壯實,綠潤多毫,栗香氣高,滋昧濃醇爽口,湯色翠綠明亮,葉底肥嫩成朵、黃綠明亮。嗅之使人心曠神怡,飲之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順氣、消食去膩、抗衰防癌之功效。
花生

(圖)厲家寨厲家寨花生

莒南縣地處魯東南丘陵地區,每年種植花生40萬畝,總產1.25億公斤,總產量居全國花生生產百強縣第二位,單產量居全國第一位。分別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優質大花主基地縣和農業部列為花生商品基地縣。1996年又被農業部組委會授予“中國花生之鄉”的稱號,1998年被國家標準汁量局、農業部定為花生“標準化生產示範區”。莒南花生個大粒飽,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維生素B 等,適合出口和加工。現有兩家大型花生加工龍頭企業,一是中外合資莒南同泰食品有限公司,採用馳名中外的馬來西亞萬里望風味加工技術,生產花生烤果、椰漿花生豆。油炸花生米、花生醬等純天然風味系列產品,具有香酥鮮脆,久食不膩等特點,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國家;二是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採用先進技術,主要生產玉皇牌系列花生油產品,其中玉皇牌花生精煉油以色、香、味具佳,奪取了1995年全國消費者喜愛的油脂類唯一品牌產品,遠銷四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客戶歡迎。

歷史人物

(圖)厲家寨厲家寨諸葛亮故居

智聖: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沂南縣)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出祁山攻魏未果,病逝于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書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鍊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