卺

發音:jǐn,鄭碼:XKAY,U:537A,GBK:DAE1,五筆:BIGB,筆畫數:8,部首:厄,筆順編號:52534155,方言集匯:1.粵語:gan2,2.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giun3 [寶安腔] giun3。卺,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

基本信息

詳盡釋義

卺
卺,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
合卺:始於周朝,為舊時夫妻結婚的一種儀式。儀式中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而又以線連柄,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同飲一卺,象徵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也可以說是古人的“交杯酒”。雖然在現代婚禮上,人們已不再用卺來盛酒,但用彩線連著的交杯酒,還是保留了夫妻“合二為一”的含義。
卺飲:飲合卺酒
卺飲的涵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據說卺酒異常苦澀,夫妻二人同飲卺中苦酒,象徵兩人今後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二、寓意夫妻二人今後要像一隻卺一樣,緊緊拴在一起,合二為一;
三、卺為古代樂器之一,“合卺”意味著新郎新娘婚後會琴瑟和合,和睦永遠。

字形結構

繁體字:卺
漢字首尾分解:丞犯音漢字部件分解:丞犯音
筆順編號:52534155
筆順讀寫:折豎折撇捺橫折折
五筆:bigb

拼音是ji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