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萼兜蘭

卷萼兜蘭

卷萼兜蘭,生於海拔30O-1200米的林下陰濕,腐殖質多的土壤上或岩石上。

基本信息

卷萼兜蘭卷萼兜蘭

簡介

【學名】Paphopedilum appletonianum
【別名】海南兜蘭

【分類】蘭科(Orchidaceae),兜蘭屬
【形態】地生植物。葉基生,二列,4––8枚;葉片狹橢圓形,長22––25厘米,寬214(一5)厘米,先端急尖並常有2—3枚小齒,上面有深淺綠色相間的格線斑(明顯或不甚明顯),背面淡綠色並在基部有紫暈,無毛,基部收狹而成葉柄狀並對摺而互相套疊。
花葶直立,長17––25厘米或過之,並在果期繼續延長達60厘米,紫褐色,疏被短柔毛,頂端通常生1花;花苞片2枚,大的1枚寬卵形,圍抱子房,長2––2.7厘米,寬約1.4厘米,先端具3小齒.
背面有龍骨狀突起並被短柔毛,邊緣具緣毛;小的線形,長1.4厘米,亦被毛;花梗和子房長415(一6)厘米,被短柔毛;花直徑8–––9厘米;中萼片綠白色並有綠色脈,基部常有紫暈,合萼片亦為綠白色並具深色脈,花瓣下半部有暗褐色與灰白色相間的條紋或斑及黑色斑點,上半部淡紫紅色,唇瓣末端淡黃綠色至灰色,其餘部分淡紫紅色並有綠色的囊口邊緣,退化雄蕊中央深綠色,邊緣淡綠色;中萼片寬卵形,長3.5––4厘米,寬2––2.6厘米,先端短漸尖,上部邊緣內卷,基部邊緣外卷,背面被微柔毛並在中部以上具龍骨狀突起;合萼片卵狀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5—1.7厘米,先端具3小齒,背面亦稍被毛.
花瓣近匙形,長4.5–––6厘米,上部寬1.5––2厘米,先端近急尖並略有2—3個小齒,中部至基部邊緣波狀並在上側近邊緣處具10餘個黑色疣點,下側邊緣亦有少數黑疣點;唇瓣倒盔狀,基部具寬闊的、長1.5—2厘米的柄;囊近狹橢圓形,長2—3厘米,寬1.5—1.8厘米,囊口極寬闊,兩側各具1個直立的耳,有時前側還有2個小耳,前方邊緣不內折,兩側內折裂片上常有黑色疣點,囊底有毛;退化雄蕊橫橢圓形或近圓形,長6—8毫米,寬7–––9毫米,先端有明顯凹缺,缺口中央具短尖,基部略呈心形,上面中央有不甚明顯的突起。
花期1—5月。

【產地】

海南(東方、感恩、陵水、定安)和廣西南部。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30O–1200米的林下陰濕、腐殖質多的土壤上或岩石上。

熱帶蘭屬植物

熱帶蘭泛指分布於低緯度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具有明顯的氣生根和附生習性的蘭科植物和部分地生種蘭科植物。這類植物大多具有色彩艷麗的大型花朵,並且利用其發達的氣生根附生於熱帶雨林的樹幹,樹枝或林下枯木和岩石上,同時通過裸露在外的氣根吸收水分和營養,故被人們稱之為氣生蘭或附生蘭,這類蘭花在西方人士所廣泛喜愛,故國人稱之為“洋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