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瓣兜蘭

長瓣兜蘭

長瓣兜蘭,拉丁名:Paphiopedilum dianthum T. Tang et F. T. Wang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蘭科杓蘭亞科兜蘭屬兜蘭亞屬附生植物,較高大。

基本信息

長瓣兜蘭

種中文名:長瓣兜蘭

種拉丁名:Paphiopedilum dianthum T. Tang et F. T. Wang

海 拔:1000-2250
命名來源:【Bull.FanMere.Inst.Bi01.Bot.Ser. 10: 24. 1940】
中國植物志:17:061
亞屬中文名:兜蘭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Paphiopedilum
屬中文名兜蘭屬
屬拉丁名:Paphiopedilum
亞科中文名:杓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CYPRIPEDIOIDEAE Lindl.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附生植物,較高大。葉基生,二列,215枚;葉片寬頻形或舌狀,厚革質,乾後常呈棕紅色,長15—30厘米,寬3--5厘米,先端近渾圓並有裂口或小彎缺,背面中脈呈龍骨狀突起,無毛,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彼此套疊,長度一般可達6--7厘米。花葶近直立,長30---80厘米,綠色,無毛或較少略被短柔毛;總狀花序具2--4花;花苞片寬卵形,長與寬各約長2厘米,先端鈍並常有3小齒,近無毛;花梗和子房長達5.5厘米,無毛;花大;中萼片與合萼片白色而有綠色的基部和淡黃綠色脈,花瓣淡綠色或淡黃綠色並有深色條紋或褐紅色暈,唇瓣綠黃色並有淺栗色暈,退化雄蕊淡綠黃色而有深綠色斑塊;中萼片近橢圓形,長4--5.5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具短尖,邊緣向後彎卷,內表面基部具短柔毛,背面中脈呈龍骨狀突起;合萼片與中萼片相似,但稍寬而短,背面略有2條龍骨狀突起;花瓣下垂,長帶形,長8.5—12厘米,寬6—7毫米,扭曲,從中部至基部邊緣波狀,可見數個具毛的黑色疣狀突起或長柔毛,有時疣狀突起與長柔毛均不存在;唇瓣倒盔狀,基部具寬闊的、長達2厘米的柄;囊近橢圓狀圓錐形或卵狀圓錐形,長2.5—3厘米,寬2—2.5厘米,囊口極寬闊,兩側各有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邊緣不內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倒心形或倒卵形,長1—1.2厘米,寬8---9毫米,先端有彎缺,上面基部有1個角狀突起,沿突起至蕊柱有微柔毛,背面有龍骨狀突起,邊緣具細緣毛。蒴果近橢圓形,長達4厘米,寬約1.5厘米。花期7--9月,果期11月。
產地分布
產廣西西南部(靖西)、貴州西南部(興義)和雲南東南部(麻栗坡)。生於海拔1000--2250米的林緣或疏林中的樹幹上或岩石上。
參考文獻
 PaohiopedilumdianthumT.TangetF.T.WanginBull.FanMere.Inst.Bi01.Bot.Ser.10:24.1940;S.Y.HuinQuad.J.TaiwanMus.27(3--4):456.1974;中國鬲等植物圖鑑5:609.圖8048.1976;P.MarkinOreh.Dig.51:78.1987;Z.H.Tsi,S.C.ChenetK.Mori,WildOrch.China25.Pl.17.1997;中國蘭花全書119.圖6--6(2).彩圖6--13.1998.——Paphiopedilumparishii(Rchb.F.)Steinvar.Dianthum(T.TangetF.T.Wang)KarasawaetSaitoinBull.HiroshimaBot.Gard.5:38.1982;CribbetC.Z.TanginPlantsman4:170.1982,Withoutbasionym,etinOrch.Rev.91(1075):161.1983.

熱帶蘭屬植物

熱帶蘭泛指分布於低緯度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具有明顯的氣生根和附生習性的蘭科植物和部分地生種蘭科植物。這類植物大多具有色彩艷麗的大型花朵,並且利用其發達的氣生根附生於熱帶雨林的樹幹,樹枝或林下枯木和岩石上,同時通過裸露在外的氣根吸收水分和營養,故被人們稱之為氣生蘭或附生蘭,這類蘭花在西方人士所廣泛喜愛,故國人稱之為“洋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