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

印度河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語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恆河,為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

基本信息

印度河印度河

概述

(圖)印度河印度河

喜馬拉雅山地區大河,世界最長河流之一,長度為2,900公里(1,800哩)。流域總面積約1,165,500平方公里(450,000平方哩),其中453,250平方公里(175,000平方哩)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及其山麓,其餘在巴基斯坦半乾旱平原。年流量約2,070億立方公尺(2,720億立方碼)——尼羅河流量的2倍,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合在一起的流量的3倍。它在古代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記錄和頌歌《梨俱吠陀》(Rigveda,1500?BC)中已被提到,亦為印度國名來源。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語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恆河,為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部中國境內的獅泉河,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後,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喀拉蚩附近注入阿拉伯海(見印度河流域水系示意圖)。左側支流的上游部分大部分在印度境內,少部分在中國境內,右側的一些支流源於阿富汗。印度河總流域面積為103.4萬km2,幹流長約2900km,平均年徑流2070億m3,年輸沙量約為5.4億~6.3億t,平均含沙量3kg/m3。

印度河幹流源於中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凱拉斯峰的東北部,山峰平均海拔約5500m,終年冰雪覆蓋。河流在印度境內基本上向西北流。河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之間,接納眾多冰川,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後,在布恩吉(Bungi)附近與吉爾吉特(Gilgit)河相匯,然後轉向西南流。

印度河幹流從源頭至卡拉巴格(Kalabagh)為上游,長約1368km。河流穿行於峽谷中,河道狹窄,比降大,多急灘,流速大。其中有兩個大峽谷段,一個是從斯卡杜(Skardu)至本吉(Bunji),一個是從阿托克(Attock)至卡拉巴格。從卡拉巴格至海得拉巴德(Hyderabad)為下游段,河床比降小,河道寬闊,河流分支汊,流速緩慢,具有平原河流的特徵。但在蘇庫爾(Sukkur)和羅里山(Rohri)之間,河道狹窄,在塞危(Sehwan)鎮附近出現高約182m的拉希山陡壁。從海德拉巴以下為河口段,亦即印度河三角洲。由於上游多為冰川雪山,融雪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於河床,致使三角洲面積逐年擴大,河口每年向外延伸約11.8m。在三角洲上河流分支間有三角洲瀉湖牛軛湖

水系組成

(圖)印度河印度河

印度河有許多支流,左岸共有8條:分布在波特瓦(Potwar)高原上有3條,即索安(Soan)河、哈羅(Haro)河和錫蘭(Siran)河,流量都比較小;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支流有5條,即傑赫勒姆(Jhelum)河、傑納布(Chenab)河、拉維(Ravi)河、薩特萊傑(Sutlej)河和比阿斯(Beas)河。其中傑赫勒姆河和拉維河是傑納布河的支流,比阿斯河是薩特萊傑河上游的支流。

傑赫勒姆河全長692km,流域面積6.35萬km2,從木扎法臘巴德(Muazffarabad)至傑赫勒姆鎮,基本上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的邊境上穿流。傑赫勒姆河在庫沙布(Khushab)以上河道較窄,寬約3km,庫沙布以下急轉向南,河床展寬達19km左右,沙希瓦爾(Sahiwal)以下更寬達24km,兩岸之間有很多彎曲的古河道。

傑納布河全長1030km,流域面積13.61萬km2(包括傑赫勒姆河),源於印度喜馬偕爾邦北部蓋朗以東40km處,河流先向南流,然後轉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地區,在阿克努爾(Akhnur)附近進入巴基斯坦。傑納布河道擺動不定,除奇尼約特(Chiniot)以上一段外,河床一般寬約6.5km。

拉維河全長660km,流域面積1.16萬km2,發源於印度喜馬偕爾邦中部,從伯索利以南的馬多普爾(Madhapur)附近流入巴基斯坦。河床寬度不超過3km,但河道彎曲。

薩特萊傑河全長1448km,流域面積8.6萬km2(不包括比阿斯河),發源於中國西藏朗欽藏布河,流經印度,在費羅茲普爾(Ferozepore)以北進入巴基斯坦。河床寬闊,從魯帕爾(Rupar)到巴哈瓦爾布爾(Bahawalpur)以上32km處,河床寬約6~12km,由此以下至匯流處,河床寬度減為1.5km左右。

印度河右岸有6條支流,它們是喀布爾(Kabul)河(流域面積8.85萬km2,長約510km)、科哈特托伊(KohatToi)河、特里托伊(Tritori)河、古勒姆(Gurram)河、古馬勒(Gumal)河、伯勞(Barau)河。前5條支流流經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高山丘陵地區,大致均由西向東流。喀布爾河古勒姆河科哈特托伊河及特里托伊河均發源於阿富汗境內,前兩條支流水量較大,後兩條支流則是小河。巴冷河位於信德地區,是印度河河口接納的唯一支流,是一條常年有水的河流,對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平原灌溉有著重大意義。

流域內各國所占面積為:中國5.292萬km2,阿富汗6.6萬km2,印度35.4萬km2,巴基斯坦56.1萬km2,總計103.4萬km2。

地貌

(圖)地圖地圖

印度河流域介於北緯24°~37°,東經約66°~82°之間。東北倚喀喇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介印度塔爾沙漠,西北為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西南為俾路支高原,南臨阿拉伯灣。幹流的上游和左岸支流的上游均處於高山區。幹流下游和河口地區處於印度河平原。高山與平原之間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間盆地組成的復face="宋體,sans-serif">流經高山區的河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大沖積平原之一,面積約26.6萬km2,約占巴基斯坦國土面積的1/3。由喜馬拉雅山麓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東西寬度平均約320km,最大寬度在旁遮普平原,寬約560km,最狹窄的地方為161km。土地肥沃,是巴基斯坦最富饒的地方。

印度河平原的東部為塔爾沙漠的延伸部分,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沙漠稱為喬利斯坦(Choliston)沙漠,南部沙漠仍稱塔爾沙漠,面積均約3.4萬km2。印度河平原的西北抵俾路支高原的蘇來曼(Sulaiman)山脈。印度河平原以北緯29°為界,分為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上印度河平原為五河(薩特萊傑河、拉維河、傑納布河、傑赫勒姆河、印度河)匯合之地,有寬闊的河間地,一般高出河床5~20m,河道蜿蜒,河床不斷移動,洪水時帶來的大量泥沙,經常堆積成新的沖積層和淺灘。下印度河平原為明顯的河曲帶和泛濫平原。沿印度河兩岸築有河堤,堤距一般為19~24km。下印度河平原的西部和南部是低洼地帶,為洪水經常泛濫之處。
印度河發源於海拔約5,500公尺(18,000呎)的西藏西南部。向西北奔流約322公里(200哩),穿越海拔約4,572公尺(15,000呎)的查謨和喀什米爾東南邊界。在拉達克山列城下游不遠,在左岸接納其第一條支流札斯卡爾河。沿同一方向繼續奔流241公里(150哩)後,在右岸接納其著名支流什約克(Shyok)河。在與什約克河匯合後,直至科希斯坦地區,得到喀喇崑崙山、南伽山高原和科希斯坦高地山坡巨大冰川的補給。什約克、希格爾(Shigar)、吉爾吉特及其他河流將冰川融水瀉入印度河。由於這一地區現在的降水量不足以補給這些大冰河,可以相當肯定,喀喇崑崙山的巨大冰河是喜馬拉雅山脈上次冰期的殘餘。
希格爾河在伯爾蒂斯坦斯卡都附近從右岸注入印度河。吉爾吉特河為下方另一條右岸支流,在本吉(Bunji)匯入。順流數哩,左岸支流阿斯特(Astor)河匯入。後向西流,穿越喀什米爾邊界,然後折向南面和西南面,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在深達4,572∼5,182公尺(15,000∼17,000呎)、寬為19∼26公里(12∼16哩)的峽谷中繞南伽山高原(8,126公尺〔26,660呎〕)邊緣奔流。小徑盤繞在陡峭的山坡上,從1,219∼1,524公尺(4,000∼5,000呎)的高處俯視河流,令人望而生畏。
印度河在流出這一高海拔地區後,在巴基斯坦斯瓦特與哈札拉地區之間成為一條湍急的山間河流,直至流到塔貝拉水壩(Tarbela Dam)水庫為止。喀布爾河就在阿托克(Attock)上方匯入印度河,此段,印度河在海拔610公尺(2,000呎)的高度流淌,第一座鐵路公路橋凌空飛架。最後,在加拉伯克(Kalabagh)切穿鹽嶺進入旁遮普平原。 斯卡都與吉爾吉特河匯入口之間的印度河上游
來自東旁遮普平原最著名的5條支流——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給予巴基斯
印度河在接納旁遮普諸河之水後更為寬闊,在汛期(7∼9月)可寬達數哩。在海拔約79公尺(260呎)的高度奔流。河流這一段的緩慢速度導致積累起來的泥沙沉積在河床,泥沙從而高出這一沙原的平面;的確,信德的平原多數地區為印度河遺棄的沖積物形成。已經修築堤壩用於防洪,但偶或崩潰,於是大片地區被洪水摧毀。1947和1958年都發生過洪水。在洪水嚴重氾濫期間,河流有時改道。
印度河在特達(Thatta)附近開始進入其三角洲,散為若干分流,在喀拉蚩(Karachi)南-東南部的不同地點注入海中。三角洲面積為7,770平方公里(3,000平方哩)或更多,沿海岸延伸約209公里(130哩)。現存的和廢棄的水道使三角洲地面坎坷不平。海濱寬約8∼32公里(5∼20哩)的地帶在高潮期為潮水淹沒。

氣候與水文

(圖)印度河印度河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亞熱帶之間。一年分為四季:12~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季,氣溫低、降水少、濕度小;7~9月為西南季風季,降水多,雷暴多,濕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節;4~6月是東北季風向西南季風轉變的過渡期,又稱熱季,空氣乾燥、溫度高;10~11月是西南季風后退季,也就是西南季風向東北季風的過渡季節,降雨少,晝夜溫差大,但季節比較涼爽。流域內最高氣溫在45℃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15℃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約300mm。

從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區年降雨量在125∼500公釐(5∼20吋)之間。除了巴基斯坦山區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陸最乾燥的地區。西風冬季掃過上印度河流域,帶來102∼204公釐(4∼8吋)的降雨量——這對於小麥和大麥的生長極為重要。流域山區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是由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風雨(7∼9月)提供其餘水量。印度河流域氣候包括信德和下旁遮普的半沙漠氣候與科希斯坦、罕薩(Hunza)、吉爾吉特、拉達克及西藏的嚴酷高山氣候。北部1月氣溫低於冰點,而在信德和旁遮普,7月氣溫最高約為38℃(100 ℉)。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是地球最熱點之一,位於上信德印度河西面,常常記錄到夏季最高溫度49℃(120 ℉)。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
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徑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m3,以1974~1975年最小,為1184.64億m3。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占全年的84%。

據1924~1978年實測資料統計,印度河乾支流發生了多次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為:1955年薩特萊傑河洪峰流量16891m3/s,其支流比阿斯河最大洪峰流量14160m3/s。1955年拉維河,洪峰流量19244m3/s;1957年傑納布河瑪沙拉站洪峰流量31120m3/s;1929年傑赫勒姆河曼格拉站洪峰流量31120m3/s;1942年印度河上游洪峰流量23122m3/s;1973年傑納布河洪峰流量28300m3/s,印度河下游洪峰流量30500m3/s,巴基斯坦淹地360萬hm2,受災人口800萬。1976年印度河下游,蘇庫爾站洪峰流量33988m3/s,相當於50年一遇洪水。1976年洪水淹沒了809萬hm2土地,沖毀房屋1000萬間以上,死亡425人。

動植物

(圖)生物生物

印度河流域氣候與植被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在上信德和旁遮普,過牧和伐木作燃料已經導致許多自然植被的毀滅。此外,人類長期干預自然水系和在希瓦里克斯(Shiwaliks)毀林已經導致地下水狀況和植被明顯惡化。中印度河地區在史前和歷史初期似乎比現在樹木繁茂︰有關亞歷山大大帝(325?BC)在印度征戰的記述和16世紀及其後蒙兀兒狩獵隊的記錄都顯示這裡曾有相當多的森林生長。即使今天,在離河不遠的印度河平原,還有著金合歡熱帶旱生林、灌木及罌粟巢菜繁縷等林下植物。河附近有一片片蒲葦似的高草,河流和運河兩邊往往檉柳成行,且有一些茂密的灌叢,但卻不再有天然林。印度河流域北部地區針葉樹豐富。
印度河魚類資源適中。信德的特達、戈特里(Kotri)和蘇庫爾(Sukkur)都是重要漁業中心。養魚業在堰壩水庫已變得重要。在喀拉蚩港附近已經建立一個現代化漁港,提供冷藏和銷售服務。

居民

(圖)印度河印度河

生活在印度河上游一帶的民族(例如西藏人、拉達克人和巴爾特人)顯示了與中亞而非南亞的密切關係。他們屬亞洲血統,操藏語,信佛教(不過巴爾特人已採納伊斯蘭教)。牧業為地方重要經濟活動。
北印度平原居住著一些農業集團,其操旁遮普語及相關方言,成為印度河谷地人數最多的民族。語言、種族和部落組織在區分集團時具次要作用。旁遮普民族明顯的主要特徵是種姓,不過沒有印度教制度的宗教與儀式的涵義。信奉伊斯蘭教的賈特人(Jat)與拉傑普特人(Rajput)是旁遮普重要的社會成分。
印度河下游居住著一些操信德語及相關方言的農業民族。這一區域的許多文化特點似乎具有相當的古風,信德人對自己區域的獨特性引以自豪。喀拉蚩雖在信德,卻主要是一個講烏爾都(Urdu)語的城市,旁遮普人和1947年次大陸分治後到達巴基斯坦的印度移民。

經濟

(圖)印度河印度河

(1)灌溉。從遠古以來,印度河水灌溉就一直是成功的農業的基礎。現代灌溉工程始於1850年左右,龐大的灌渠系統是英國行政機構修築的。信德和旁遮普的許多舊渠道和泄洪道得到恢復和實現現代化;從而創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灌溉渠網。1947年分治時,印度與西巴基斯坦之間的國際界線將原來設計為一體的巴里河間地區灌溉網和蘇特萊傑河谷工程分為兩個部分。其源頭工程在印度而灌渠流經巴基斯坦。這就導致巴基斯坦某些地區供水中斷。由此而引起持續若干年的爭端,通過世界銀行的斡鏇得以解決,巴基斯坦和印度訂立《印度河河水條約(1960)。根據此條約,印度河流域西部3條河流——印度河、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的水量(除少量用於喀什米爾)供巴基斯坦使用,而東部3條河流——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的全部水量完全供給印度。
印度次大陸及其他地方的經驗表明,除非小心控制,水渠灌溉可以導致對耕地的許多損害。未經抹砌的灌渠中的水透過土壤滲出並抬高水位,以至土壤變得水澇,不可耕種。由於水渠灌溉在印度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已經擴展,一些地區的地下水已經上升到地表形成淺湖。在其餘地方,水在夏季強熱下蒸發,留下一層層的鹽,使得作物無法生產。已經採取措施提供足夠的排水系統,以避免水澇和鹽的蓄積。
(2)航運。約到1880年為止,印度河及一些旁遮普河流都曾通航,但在鐵路興起及灌溉工程擴展後,只有小船可在信德省內印度河下游往返。印度河下游還有漁船,在第一座鐵路閘口以上,河流及水渠上游今被用於從位於喀什米爾的山麓流放木材。

治理開發

印度河印度河的污染
1.灌溉:印度河治理和開發的首要任務是灌溉。印度河灌溉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沿印度河兩岸狹小的地帶就已發展引洪灌溉。到公元五、六世紀發展到修建引水灌溉渠道。1605年建成了第一條永久性灌溉渠,渠長80km.將拉維河水送到拉合爾以西約40km的謝胡布爾(Sheikhupura)。1850年修建了引拉維河水的上巴累一多阿布渠。1870年又修建了從薩特萊傑河引水的色爾漢德渠。1887年在拉維河上修建了馬拉拉閘,進入丁有壩引水階段。1905—1915年修建廠第一項跨流域引水工程,開挖了上傑赫勒姆河引水渠(運河)和上傑納布河引水渠(運河),將傑赫勒姆河的水調入傑納布河,又將傑納布河的水調入拉維河。到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印度河流域的灌溉的規模已經很宏大,在乾支流上修建了近40座攔河閘,每個閘上游有若干條引水渠或相鄰河道之間的聯接渠(運河),在河間地內發展大片的灌溉區。如1932年建成的印度河幹流上的蘇庫爾攔河閘,閘長1440m,過閘流量42450m3/s(原設計31130m3/s),兩側共引出7條幹渠,最大引水流量1866m3/s,灌溉面積300多萬hm2。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獨立分治後,所定國界將印度河及五大支流的上游部分劃歸在印度境內,下游部分劃歸在巴基斯坦境內,從而引起兩國上卜游用水糾紛,且矛盾日趨激化。印巴兩國經過長達13年的協商和談判,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兩國政府於1960年簽訂了《印度河水條約.並同時成立了印度河常設委員會。根據條約,巴基斯坦可從西三河(即印度問幹流、傑赫勒姆河和傑納布河)引水,每年町得地表徑流量1665億m3,約占印度河徑流量的80%;印度可從東三河(即拉維河、薩特萊傑河和比阿斯河)分水,每年可得地表徑流407億m3,約占印度河徑流的19.7%。
自1960年《印度河水條約》答署以後,印、巴兩國按照條約開展了對印度河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從此,印度河的治理開發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在乾支漉修建包括有高壩、大水庫的綜合利用水利樞紐,這些水利樞紐,除灌溉外,兼有防洪、發電等方面的效益。巴基斯坦完成了規模巨大的西水東調工程,使原由東三河供水灌溉的150多萬hm2耕地,改由西二河調水灌溉。該工程包括3個部分:①在印度河幹流上修建塔貝拉(Tarbela)水庫,土行壩最大壩高143m,總庫容137億m3,有效庫容115億m3;在傑赫勒姆河上修建曼格拉水庫,十石壩最大壩高138m,水庫總庫容118億m3,有效庫容66億m3;②在西二河各引水口、引水渠線與河流平交處修建了6座攔河閘,6座閘總長5km,總泄洪流量約12.4萬m3/s.取水量3000m3/s;⑧開挖了8條相互溝通的聯接引水渠(運河),撲對原有一些閘、聯接運河和灌溉渠進行了改建。西水東調的平均年調水量約217.7億m3:印度在東三河上修建了一些高壩大水庫和兩河之間的調水渠道,也是西水東調,引水灌溉印度境內的耕地。工程包括:①高壩和水電站9座:薩特萊傑河上 的巴克拉(Bhakla)壩和納恩帕賈克里水電站;比阿斯河上的龐格(Pong)壩和潘多(Pandoh)壩;在拉維河上的泰恩(Thein)壩和查默拉±級和1級水電站;在奇納布河上的薩拉爾(Salal)壩和杜爾哈斯蒂水電站。②2條調水線:拉維河至比阿斯河的調水工程,比阿斯河至薩特萊傑河調水工程。後者包括潘多比吉(Pam—doh Baggi)隧洞,洞徑7.62m,長13.11km;桑達南加(Sundarnagar)渠道,渠長11.8km;桑達南加一薩特萊傑(Sundarnagar—Sutlej)隧洞,洞徑8.53m,長1 2.35km,輸水能力255m3/s。
印度河現有大型灌溉工程(灌溉面積15萬hm2以上或灌溉乾渠流量在lOOm3/s以上)和印度河十支流上已建、在建大型多目標工程(水庫)見印度河流域人型灌溉工程表和印度河流域大型多目標工程表。
印度河流域的灌溉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採用漫灌方式和一般是常年灌溉,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使土地嚴重鹽漬化.影響農業的持續發展。巴基斯坦政府從1959年開始大力實施“斯卡普”(scarp),即“防止鹽漬化和土壤改良計畫”(Salinety Controland Re—[ormationProject)。該計畫的基本內容是修建以抽水管井為主,結合明溝、暗管的排水系統。經過l0多年的普遍推廣,已取得顯著成效。它既可降低地卜水位,減輕內澇,控制鹽漬化,又町增加灌溉用水量。印度河乾支流的平均含沙量2.38~3.30kg/m3,儀喀布爾河為1.03kg/m3。
2.防洪:印度河流域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僅巴基斯坦境內就有各類堤防長約5400km.其中印度河幹流為3000多km。主要支流的堤防長度為:傑赫勒姆河95km,傑納布河1052km,拉維河398km,薩特萊傑河356km,堤防經過加固後,一般以防禦歷史最大洪水位為目標,重現期約為50年。該設計水位比歷史洪水位高0,61m,堤防超高1.22m。
對印度河幹流上的一些灌溉用的攔河閘,原防洪標準只有20一40年一遇洪水,將改建、提高泄洪能力,使標準達到200~300年一遇洪水。如古杜閘,由31130m3/s提高到42450m3/s;蘇庫爾閘由25470m3/s提高到42450m3/s;科特里閘由24762m3/s提高到35575m3/s。
乾支流上已建的大型水庫,雖然主要任務是灌溉,沒有留山專門的防洪庫容,但汛期結合蓄水,可起到一定防洪作用。例如曼格拉水庫,1973年最大入庫洪峰流量14546m3/s,削峰5179m3/s,占35.6%;1976年最大洪峰入庫流量27791m3/s,削峰11122m3/s,占40%。因此,這些大型多目標水庫的建成,使印度河流域防洪局面得到很大改善。此外,巴基斯坦也很重視非工程防洪措施。
3.發電:除一些大型水電站外,計畫在塔貝拉壩卜游的印度河幹流上修建卡拉巴格水電站(裝機容量240—300萬kW),在上游建巴薩壩(壩高200m,裝機容量366萬kW);在傑納布河上擬建基希特爾I級(30萬kW)和II級水電站(39萬kW);在拉維河上擬建希布臘水電站(30萬kw);在巴克拉壩上游薩特萊傑河上擬建科爾多爾水電站(60萬kW)、卡交姆王托水電站(60萬kW),流域內已建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約1500萬kW,擬建或研究中的裝機1500多萬kW,總計3000多萬kW。中國西藏境內的支流落差大,尚待研究開發。

印度河文明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紀之前,人們根本沒有想到這條藏身於沙漠,人跡罕見的河流曾有過堪與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燦昨天。而且與其它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無前例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們注意是18世紀哈拉巴遺址的發掘。在這裡發現了大都市殘址。19世紀中葉,印度考古局長康寧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時,發掘出一個奇特的印章,但他認為這不過是個外來物品,只寫了個簡單的報告,此後50年,再也無人注意這個遺址了。不出所料,以含哈拉巴在內的旁遮普一帶為中心,東西達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內,發現了屬於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這個發現震動了考古學界,因為涵蓋範圍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192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人們發現了位於哈拉巴以南600公里處的馬享佐達摩遺蹟,這裡出土的物品與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們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學家開始注意這兩個遺址間的廣大地區。這些遺址位於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稱為印度河文明。據考證,遺址始建於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動的還不僅是它的面積和年代,不久,人們就發現雖然這些遺址屬於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並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
對哈拉巴出土的印度印章進行研究的結果令人失望,沒有人能釋讀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水準,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經濟活動中擔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馬享佐達摩和哈拉巴有出土,於是專家們推斷,馬享達摩與哈拉巴都是都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處於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準不一樣,當然這只是推測。
為了進一步證實馬享佐達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質,考古學家對馬享佐達摩進行了最廣泛的發掘。馬享佐達摩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分西側的城堡和東側的廣大市街區。西側的城堡建築在高達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內有磚砌的大穀倉和被稱為“大浴池”的淨身用建築等,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穀倉的龐大,這似乎顯示了這個城市當時的富足。不過裝滿大穀倉的穀物是怎樣徵集來的呢?
市區有四通八達的街道,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寬10餘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燒制過的磚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是難以置信的,因為在其它古代文明中,磚塊只用於王宮及神殿的建築。最令考古學家驚異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統。其完善程度就連現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現代都市也未必能動達到。二樓沖洗式廁所的水可經由牆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還有經高樓傾倒垃圾的拉圾管道。從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內沉澱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縱橫交錯,遍布整個城市。面對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們不禁瞠目結舌。住宅區各處均設有崗哨。從挖掘結果看,這是一個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設施的城市,這是一個什麼社會形態的社會呢?為什麼它沒有宮殿,所有的住房水準又都一樣?完全不同於宮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達米亞及國王、法老陵密布、貧富懸殊的埃及呢?除了完善的公共設施之外,還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這是國內外廣泛而積極的經濟活動的表現。這所有的一切出於何人的規劃?這個設計師可以說具有現代化的頭腦。另外,整個馬享達摩沒有防禦系統和攻擊武器,也沒有精美奪目的藝術作品,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
這些城市的統治者是什麼人?考古學家按照慣例首先在馬享達摩尋找王宮和神殿,結果一無所獲。這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人,用什麼樣的方法統治這塊遼闊的國土?而且馬享達摩和哈拉巴有著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設,難道它們都是首都?因為沒有神殿,能不能用其它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的國王同時兼任法老或祭司王來推測統治者呢?所有遺址中確實沒有發現有祭司王統治的痕跡,難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經廢棄了君主制?這么大的國土不可能沒有統治者,考古學家又仔細研究第一塊和以後出土的印章,但經過一個世紀的努力印章上的字還是無法讀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如果是,這兩個城市為什麼又沒有神殿和宮殿呢?
因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象,於是有人推測,這可能是宗教遺物。但也有人反駁說,這完全是家族或個人的保存品,不能說明整個國家具有宗教性質,況且出土的近3萬枚印章有神象的只是很小部分。謎團越來越多。有人認為只要能夠釋讀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釋這個文明的來龍去脈。其實,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個文明的起源和衰落,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必須從多方面研究,以觸類旁通。
究竟是什麼人創造了這個文明,開始人們曾誤以為是受其它文明的影響發展起來的,但是進一步考古發現,無論是文字還是印章都是其它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出土人類骨鑑定也表明這裡的人融混了許多人種的要素,不是現在已知的某個特定民族。
那些當時在今天已經無法居住的地方建設如此高度文明的城市的人,如果不是印度人的先人,那又是什麼人呢?印度河文明是怎樣被廢棄的?後者可以從馬享達摩出土的人骨上找到一些線索。這裡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異的狀態下死亡的,換言之,死亡的人並非埋葬在墓中。考古學家發現這些人是卒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遺址中,除非發生過地震和火山爆發,否則不會有卒死的人。馬享達摩沒有發生過上述兩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內被發現的,有不少居室遺體成堆地倒著,令人慘不忍睹。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的遺體用雙手蓋住臉呈現出保護自己的樣子。如果不是火山爆發和地震,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恐怖令這些人瞬間死去呢?
這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謎,考古學家們提出了流行病、襲擊、集體自殺等假說,但均被推翻了。無論是流行病還是集體自殺,都不能解釋“一瞬間”死去。而且有誰一邊又在井邊洗物品,在浴池裡洗澡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印度考古學家卡哈對出土的人骨進行了詳細的化學分析。卡哈博士的報告說:“我在9具白骨中發現均有高溫加熱的痕跡......。不用說這當然不是火葬,也沒有火災的跡象。”是什麼異常的高溫使馬享佐達摩的居民卒死呢?
人們想起了一些科學家推斷的遠古時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發生的核戰爭。馬享達摩遺址與古代假想中的核戰爭有無關係呢?事實上印亞大陸是史詩神話中經常傳誦的古代核戰爭的戰場。公元前3000年的大敘事詩《馬哈巴拉德》中記敘的戰爭景象一如廣島核子彈爆炸後之慘景,提到的武器連現代化武器也無法比擬。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慘痛記憶留傳至今,是非1945年“廣島”事件所能相提並論的。
另一首敘事詩《拉馬亞那》描述了幾十萬大軍瞬間完全被毀滅的景象。詩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大決戰的場地是被稱為“蘭卡”的城市,而“蘭卡”正是當地人對馬享佐達摩稱呼。據當地人說:1947年印巴分治後屬巴基斯坦而被禁止發掘的馬享達摩,有不少似廣島核爆炸後遺留下來的“玻璃建築”──托立尼提物質。即世界上第一顆核子彈在美國托立尼提沙漠中試爆量,沙因高溫凝固成的玻璃狀物質。答案似乎出來了。但推斷必竟是推斷,雖然科學家越來越相信地球上出現過數次文明並被毀滅,但在完全結論以前,要人們信服馬享達摩的遺棄與核戰爭有關還為時過早。
有人認為,印度河文明與其它文明是同時堀起並存的。是不是可以說,印度河文明發展之初,受到過外來文明的影響。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獨特的高度文明。
還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眾說紛紜。有一點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過去、現在都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奉獻著無法取代的財富,它不僅是印度文化的源頭,也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一環,揭開它的謎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終定能揭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