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旦

卜旦,即卜兒。因 元 明 戲曲中呼老婦人為卜兒,故名。詳“ 卜兒 ”。

基本信息

拼音:bǔdàn
注音:ㄅㄨˇㄉㄢˋ

基本解釋

即卜兒。因元明戲曲中呼老婦人為卜兒,故名。詳“卜兒”。

引證

宋元時“娘”字俗寫成左“女”右“卜”,進而省作“卜”。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一折:“卜兒云:‘孩兒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遠遊也。’”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卜兒上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老身無甚事,且回後堂中去也。’”清焦循《劇說》一:“末、旦、浄、醜之外,又有孤、倈兒、孛老、邦老、卜兒等目……《金線池》,搽旦扮卜兒;《秋胡戲妻》、《王粲登樓》,並老旦扮卜兒;《合汗衫》,浄扮卜兒;是扮卜兒者,無一定也……卜兒者,婦人之老者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