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國

南詔國

南詔王國(738年—902/937年),吐蕃人稱之為姜域,是八世紀崛起於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其國民主要由烏蠻和白蠻組成,由蒙舍國首領皮羅閣於公元738年建立,到860年代極盛時的統治範圍包括今雲南全境及貴州、四川、西藏東南部、越南北部、寮國北部和緬甸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長和。史學界有時將902年至937年大理國成立前的歷史亦算作南詔。唐初洱海地區部落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較大部落,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後征服西洱河地區諸部,覆滅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南詔國南詔國

南詔(738年-902年/937年),吐蕃人稱之為姜域(藏文:ལྗང་ཡུལ,威利:ljangyul),是8世紀時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國,其國民主要由烏蠻白蠻組成,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738年建立。到860年代極盛時的統治範圍包括今雲南全境及貴州四川西藏東南部、越南北部、寮國北部和緬甸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史學界有時將902年至937年大理國成立前的歷史亦算作南詔。

國號

“南詔”的由來是因為其前身“蒙舍詔”位於六詔之南。794年,異牟尋被唐朝封為南詔王,自此世稱南詔國。此外,南詔又有“鶴拓”,“龍尾”、“苴咩”,“陽劍”等別稱。

而在南詔國內,其國號則數次更變。752年,閣邏鳳叛唐自立國號為“大蒙”(一說為細奴邏所立國號)。公元784年,異牟尋改國號為“大禮”(又有“異牟尋初立,改國號‘大理雲’”的說法);794年,異牟尋歸唐,改國號為“南詔”。860年,世隆再次叛唐,改國號為“大禮”。878年,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直至滅亡。。

歷史

 南詔疆域圖 南詔疆域圖

唐時西洱河地區,居住著烏蠻,共分6大部落,號稱「六詔」,即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及蒙舍詔。當中蒙舍詔因地處南方,稱為南詔,亦為各部落中最強,家族姓蒙氏。“詔”解作王。他們與白族直接有關。

649年,蒙舍詔首領細奴邏建號大蒙國,稱奇嘉王(雖然稱國,但還只是個部落)。另一種說法是南詔東北白崖的白國張樂進求讓位於避仇來居的細奴邏細奴邏遣子入,求唐保護。729年2月,唐打敗破西南蠻,平定昆明鹽源(今鹽源)。

建國

當時南詔實力最強,欲求一統六詔,唐王朝為減輕與吐蕃接壤的邊患,支持南詔兼併各部落。737年,唐朝派御史嚴正誨協助南詔攻下石和城(今鳳儀)、石橋城(今下關),占太和、襲大厘逐河蠻,之後又繼續兼併各詔。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羅閣在唐王朝支持下兼併五詔,進爵雲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為基地建立政權,以其族姓為國,稱大蒙或蒙。次年遷都太和城(在今大理市)。南詔稱臣於唐朝。

擴張與統一

公元748年,唐朝立閣羅鳳雲南王。唐王朝為加緊控制洱海地區,修築安寧城,惟受到爨氏各部反抗,受唐王朝派兵鎮壓,閣羅鳳隨即拉攏爨氏各部,奏請朝廷謝罪。

鮮于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鮮于仲通褊急寡謀,張虔陀矯詐,無禮對待閣羅鳳。閣羅鳳曾與其妻子謁見都督,張虔陀無禮對待他們。張虔陀還對他們征斂,閣羅鳳大多數不給,張虔陀遣人罵辱之,還誣告閣羅鳳謀反。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天寶九年(750年),圍攻殺死張虔陀。

唐王朝西川節度使楊國忠鮮于仲通率兵六萬出戎州巂州,分三路進兵征伐南詔。南詔節節敗退,閣羅鳳遣使向唐朝謝罪,請求歸還擄掠所得,與唐朝和好,否則要向吐蕃投降,被唐朝所拒。

南詔於是向吐蕃求救,唐軍進軍靠近南詔首都太和城,戰敗。吐蕃與南詔由此結為兄弟之邦,閣羅鳳被吐蕃成為贊普鍾。閣羅鳳說:“生雖禍之始,死乃怨之終,豈顧前非而忘大禮”,修築“大唐天寶陣亡戰士冢”(俗稱萬人冢),並在太和王都立大碑,刻石寫上「叛唐不得已而為之」等字句。

公元754年,李宓率軍七萬攻南詔,打到南詔首都太和城外,閣羅鳳守在城內不出戰,李宓軍糧盡,士卒因疾病瘴疫及飢餓而死者達到十分之七八,李宓率餘部返回,南詔追擊,李宓全軍覆沒。

唐軍在天寶戰爭中的慘敗,丞相楊國忠卻向唐皇報捷。明代萬曆雲南總兵鄧子龍,看了「萬人冢」感慨地寫道:「唐將南征以捷聞,誰憐枯骨臥黃昏,唯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李晟率禁兵四千人,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率邠、隴、范陽兵五千,從東川出軍,自江油到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大軍,擊破之,斬首六千級,俘獲大量吐蕃南詔部眾。范陽兵在七盤追上吐蕃南詔軍,又破之,攻占維、茂二州。李晟追擊吐蕃南詔到了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大軍被趕入山谷,因饑寒、隕於崖谷而死的達到八、九萬人。

不久,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異牟尋遣其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獻地圖、方物給唐朝。唐朝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印,印文為“貞元冊南詔印”。以袁滋龐頎為等持節領使,冊封異牟尋。異牟尋離開座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異牟尋說:“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改國號

779年,異牟尋遷都陽苴口芊城(又作“陽苴咩”、“羊苴咩”、“苴咩”,後又稱“紫城”、“大理”、別稱“鶴拓”,今雲南大理舊縣城西三塔附近)。794年,異牟尋被唐朝封為南詔王,自此世稱南詔國,別稱鶴拓。

860年世隆改國號為大禮國(或為禮儀之邦之意),自稱皇帝。878年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或大封人,“封”古音“幫”,“封民”或“封人”即“白民”或“白人”,乃民族自稱,南詔建國百餘年,烏蠻已經白蠻化,白族之名或來於此)。

衰弱與滅亡

南詔長期與唐朝戰爭,國力日趨衰弱,南詔“屢覆眾,國耗虛”。南詔的漢人鄭氏世襲清平官一職壟斷大權,897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902年,鄭買嗣殺死南詔王室親族800餘人,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疆域

南詔在今雲南一帶,洱海地區是南詔的首府所在地,以大厘城(今大理)為中心的十瞼(賧)是南詔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十賧是:雲南賧(今祥雲賓川)、品澹賧(今祥雲縣城)、白崖賧(今彌渡紅崖)、趙川賧(今大理鳳儀)、蒙舍賧(今巍山)、蒙秦賧(今漾濞)、邆川賧(今鄧川)、大和賧(又作矣和賧,今大理太和村)、苴咩賧(今大理古城)、大釐賧(又作史賧,今大理喜州)。

南詔鼎盛時期的疆域,東面包括兩爨,東南到達安南,西北連線吐蕃,南面和女王國(女王國的國都在今泰國的南奔)接界,西南河驃國(驃國的政治中心在今緬甸曼德勒一帶)接界,北抵大渡河,東北抵黔、巫(今貴州和四川的長江南岸)。

政治

南詔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戶曹、客曹、法曹、士曹和倉曹,基本是沿襲唐朝地方官制。後期改六曹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馬;祿托,主牛;巨托,主倉。「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戶籍;慈爽,主禮;罰爽,主刑;勸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萬爽,主財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賈。每三爽有一督爽管轄。

其相稱為清平官,決國事輕重,有大軍將與王共同決策大政。地方軍政制度則有六節使、二都督,原六詔地區設定六瞼。「瞼」猶如唐之「州」。在被征服地區設定節度

行政區劃

�、瞼

《南詔圖傳》中可見的男女衣飾及穿戴《南詔圖傳》中可見的男女衣飾及穿戴

南詔在其統治中心、原六詔地區洱海地區設定了「 」(貝僉)或「瞼」,相當於唐朝內地的級行政結構。

大和 :南詔前期設,治今大理市太和

陽苴咩 (苴咩瞼):南詔前期所設陽苴咩 (亦名陽 ),後期設苴咩瞼(謂之陽瞼),治今大理古城

大厘 (瞼)南詔前期設 (謂之史 ),後期設瞼(亦名史瞼),治今大理市喜洲

邆川 (瞼)南詔前期設 (謂之賧 ),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市鄧洲

蒙舍 (瞼)南詔前期設 ,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州巍山縣

白崖 (瞼)亦曰勃弄。南詔前期設 ,後期設瞼,治今大理州彌渡縣紅岩。

雲南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祥雲縣雲南驛。

品澹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祥雲縣雲南驛。

蒙秦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漾濞縣

矣和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州洱源縣三營。

趙川瞼:南詔後期設,治今大理市鳳儀。

節度、都督

南詔在「 」或「瞼」地區之外被征服地區,另有節度都督的設定。南詔前期(貞元十年,794年)設定有:

8節度:雲南、拓東、永昌、寧北、鎮西、開南、銀生、鐵橋。

南詔後期設定有:

6節度:弄棟、永昌、銀生、劍川、拓東、麗水;

2都督:會川、通海

軍事

南詔軍隊一般分為常備軍、鄉兵與夷卒。常備軍數量不大,但戰鬥力很強,其精兵稱「羅苴子」。鄉兵是南詔軍事力量的基礎,戰時臨時從各村邑抽調。村邑成員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夷卒是少數民族武裝,也屬臨時性質,戰時方從少數民族地區徵調。夷卒驍勇善戰,常與「羅苴子」並為前驅。

南詔主管軍事事務的高級官員稱大軍將,屬於一種榮譽職務,節度使都督清平官曹長均可領有。其下則有演習演覽繕裔繕覽澹酋澹覽幕偽幕覽等職。

經濟

南詔社會經濟發展頗不平衡,而以滇池洱海地區水準最高。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兼種;多數地區實行稻麥複種制,一年兩熟;長於治理梯田。畜牧技術頗為先進,其越睒驄名聞遐邇。手工業較為發達,尤以兵器製造最為著名。現存雲南省彌渡的南詔鐵柱,柱高三米,分五次鑄造,然後銜接,反映出南詔較高的冶煉水準。南詔後期,從西川俘獲大批工匠南來,帶動了紡織、雕漆等行業的發展,工藝水準接近中原。南詔交易採用繒帛、鹽塊,後期採用貝幣

文化

《南詔圖傳》神僧求食《南詔圖傳》神僧求食

南詔文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頗重,但也呈現出自身的特色(如引白語入詩),散文、詩賦成就顯著。民間復以漢字為白語注音,形成白文。南詔後期,派遣大批貴族子弟到成都留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南詔文人多善詩賦,成就突出。除詩賦外,南詔文人也長於散文寫作,《南詔德化碑》是其代表之作。

南詔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同時南詔樂舞則受雲南少數民族與東南亞影響較多,《南詔奉聖樂舞》與《驃國樂舞》是其代表。西元745年,唐玄宗曾賜南詔胡部、龜茲二樂。西元800年,南詔亦獻《天南滇越俗歌》四章於唐,後被改編成《南詔奉聖樂》,參加演出的人數多達百人。南詔還盛演一種驃國樂舞,內容屬於佛教性質,袁滋出使南詔時曾經見過。南詔民間歌舞以「踏歌」、「壺蘆笙」較為普遍,少年子弟也喜歡吹樹葉表達感情。

南詔繪畫留存至今的不多,而以《南詔圖傳》最具代表,被譽為「滇南瑰寶」。南詔雕塑以劍川石窟最受稱道,技藝精湛,造型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譽。分布雲南各地的大黑天神摩崖造像,則代表了南詔雕塑的另一傾向。

社會

民族

南詔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蠻書》例舉的以“蠻”為分的民族多達十幾個。很多民族與今天的民族有承傳關係。從影響力和人數上看,白蠻(白族先人)和烏蠻(一部分彝族的先民)是南詔的主要族群。白蠻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一帶的平壩地帶,交通發達。烏蠻主要分布在滇東一帶和山地林谷中。此外,另有「和蠻」(今哈尼族先民)、「順蠻」(今傈僳族先民)、「磨些」(今納西族先民)「尋傳」(今阿昌族先民)、「裸形」(今景頗族先民)、「金齒」「望蠻」(今傣族先民)、「朴子蠻」(今德昂族布朗族佤族先民)等少數民族廣泛分布各地。南詔是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聯合政權。

語言

南詔的統治階層為洱海地區的白蠻,白蠻漢化較深,語言近於中原漢語,只是四聲訛重,有的名物稱呼不同。唐樊綽於《雲南志》雲:「言語音白蠻最正」。所謂正,是以唐代中原語音為準則。南詔建立後,以洱海白蠻語言為主,融合成為新的白語

風俗

南詔統治區內民族眾多,習俗各異。所謂南詔習俗,只是就其主體民族而言,也因烏蠻白蠻之分而有所不同。白蠻受到漢族習俗的影響較多,而烏蠻習俗則保留了更多的傳統特色。它們中的許多至今仍在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沿襲不變。

南詔人奉行父子連名命名制度。其形式是以父親名字的末字作為兒子名字的首字,世代相連不斷。此一命名制度淵源於氐族羌族的傳統,有助於財產繼承和政統維繫。南詔男子服飾略同漢人,女子短衣著裙,習慣披氈、跣足(赤腳)。南詔人好生食食物。南詔喪葬土葬並行。烏蠻多行火葬,白蠻多行土葬,形式同於漢族,唯三年以上時,須撿骨重葬。南詔節祭主要有盛會客、星回節和火把節。別的節祭則與漢族相似,只是不過寒食清明節

宗教

南詔建國以前,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尤以鬼教較為盛行。建國以後,歷代詔王多推崇佛教,晚期特別興盛,興建了不少佛寺與佛塔。家家戶戶,都以敬佛為其首務。南詔佛教以阿利僧派為主,後期每以阿利僧為國師,反映出阿利僧教的影響很大。除阿吒力教外,南詔也有禪宗等派流傳,但多限於王室貴族之中。南詔兼奉道教勸豐佑時曾一度加以禁廢。此外,南詔還信奉一些別的宗教,如巫教景教等。

國王世系

第一代王

細奴羅(617-674),又名獨邏、獨邏消,舍尨之子。649-674年在位。

第二代王

邏盛(634-712),又名邏盛炎,細奴邏之子。674-712年在位。

第三代王

盛邏皮(672-728),邏盛之子。712-728年在位。

第四代王

皮邏閣(697-748),盛邏皮之子,唐朝賜皮邏閣名歸義。728-748年在位。

第五代王

閣羅鳳(712-778),皮邏閣之子。748-778年在位。

第六代王

異牟尋(754-808),閣邏鳳之孫,鳳伽異之子。778-808年在位。

第七代王

尋閣勸(777-809),又名新覺勸,異牟尋之子。808-809年在位。

第八代王

勸龍晟(797-816),尋閣勸之子。809-816年在位。

第九代王

勸利晟(801-824),又名勸利,勸龍晟之弟。816-824年在位。

第十代王

豐佑(817-859),勸利晟之子。824-859年在位。

第十一代王

世隆(843-877),又名酋龍,豐佑之子,859-877年在位。

第十二代王

隆舜(860-897),又名法,世隆之子。877-897年在位。

第十三代王

舜化貞(876-902),897-902年在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