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石板岩鄉北部,露水河在這裡轉彎,河南岸山窪里,河水常年淤積的丘陵地帶,有一個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取名“南灣”。 近年來,隨著太行大峽谷景區旅遊業的日益發展以及“谷文昌精神”時代號召力的加強,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旅遊、觀光、學習、寫生。今年7月,該村入選河南省第二批傳統村落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巍峨的太行山主峰,站在文昌北路,仰望巍巍太行,俯瞰亘古河床,露水河由西南而轉東北,石村居北,灘灣位南,祖先們順勢給灣上的山裡明珠取名:南灣村。

據說,從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直到今天,南灣依舊,從未改名。

南灣村位於林慮山西北的河谷地帶,村域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村子圍繞狐梯眉山、劉家岩山、馬安垴山、古江坡山,依山而建,有山泉水供村民生產生活之用。南灣村有居民76戶,村里常住人口最多時達到260多人,一度是石板岩第一大自然村。
南灣村南與郭家莊、漕水自然村相鄰;北與西鄉坪村、太行平湖接壤;西與東佛溝村相連;東與馬安垴村毗鄰。村里保存著已有100多年的石板小街道,飲用的山泉水是通過壓力池送到各家各戶的。村內環境整潔,垃圾收集設施、排水水道、現代照明線路一應俱全,村民看上電視已有20餘年。
南灣村長久以來一直有民間文化活動的傳統。據68歲的村民谷文富說,村里曾有秧歌隊、國術隊、民樂隊,扭秧歌、耍國術、吹嗩吶曾盛極一時,而現在活動最多的是花棍舞。花棍舞是南灣村很早就特有的民間自娛性舞蹈,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在農閒時節和節日裡必不可少的民間舞蹈活動,傳承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是先祖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

大峽谷一景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村位於國家4A級風景名勝太行大峽谷景區,這裡群山拱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人行其中,步隨景移,好一個人間仙境。這裡是休閒養生、避暑度假、繪畫寫生、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南灣村的民居零星散落,不成規矩,村落房屋多為明清代建築,保存較為完整,風格古樸。太行山區的這些建築不同於北京的四合院和浙江一帶的民居,但也是中國傳統民居最成功的典範。這些房屋大部分朝陽依山而建,建築風格也是就地取材,土石木結構,多為石英砂岩砌牆。南灣村地處深山區,冬季氣候寒冷。為防寒保暖,建築物牆體與其他地方相比,較厚,設有保溫層。再加上對雨雪荷載的考慮,建築物用料較粗大,外觀渾厚穩重。
南灣村的這些四合院是封閉式住宅,四周不設窗戶,對外只有一個街門;坐北朝南,一面採光,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形成一個封閉的溫馨空間,一家人生活其中,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為了增加日照,院落非常寬敞,村民在院內植樹栽花、疊石造景,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四季之中,來此遊玩的人絡繹不絕,這裡已然是大峽谷一個重要的景致。

石花開放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生在石村,躺在石坑,走在石路,堅固的太行山把一代一代南灣人陶冶成了鋼鐵性格的人,教化成了敢與石頭碰硬的人,養育成 了善與困難作對的人。
石,沉睡千年萬載,人,渴望追求永恆。在谷文昌精神感召下,南灣村在傳統石界繼續光大石工業務,提高石工石料製作經營水平。
村民們講,當年村裡有名的石工很多,十里八村到處都有打石、造屋、修田、築池、架橋、補路的人。解放初期,南灣村湧現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們以石為伍,精心作業。三村五里,都曉得谷相周、谷有珍、谷文科、趙九全、趙天付、尤萬恆等石匠的名號。祖輩工藝,沉湎荒石,出於生計,出於愛好,出於生產,他們將自己的絕技奉獻給了大山,奉獻給了城市,奉獻給了南來北往的文人騷客。
村民們大膽構想,巧開門路,深入市場,疏通供求,在土江灘、宋家莊、南灣、龍床溝、東溝、漕水村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擇石礦,村村寨寨先後建成了多家石料加工廠,購置了空壓機、吊鏈、電動機、車輛,架設了電源線路,開通了道路。
山里人狠抓,巧取,細作,打磨,就地加工,瞄準工藝品,歷經打磨,加工出了磨石、缸石、板石、桌石、台階石、門楹石、大型裝潢石,盡把石的精髓、石的內涵、石的品行、石的沉靜打理得有條不紊。

山水結緣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歷史沉沙,故事婉轉。曾經幾度春秋,養育村民的露水河有過暴發,有過折騰,有過轟鳴,有過碧波。喝著露水河的水,南灣村人伴著露水河長大,捕魚養蝦,種瓜賞花,曾經游閒自得。但在大自然面前,南灣村仍然沒有逃脫河水的洗劫、沖刷、毀壞、泯滅。 1986年中秋期間,陰雨連綿,洪水泛濫。
洪水面前,村民們不等不靠,不懶不要。他們坐下來沉思,挺起來衝鋒。“治理窮山惡水,造福一方人民”已成為鎮黨委與村民形成的共識。在市領導和鎮領導關心下,村班子成員嗅著花香,伴著月亮,講池、渠、井、路,思築、護、挖、管,終於使水亂變水治,水瀾變水平,水患變水灌,水濁變水清。
南灣村村委會和全體村民上下合力,積極運籌,以做好外圍旅遊為突破口,立下了三樁志願:一是進一步籌建完善谷文昌故居紀念館,二是打造全省一流的民俗文化村,三是深化、壯大、發揚傳統演出項目。
南灣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太行大峽谷手腕上的一塊金表,閃光發亮,轉動的時針窺探著景區的深度發展,人們正在企盼著馨香時刻的到來。
南灣村坎坷的路面上留下一串串詩歌的腳印。每一壟田、每一塊石、每一棵樹、每一株苗都在解釋著山里人的執著信念!

谷文昌精神

南灣村中心有一個四合院,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這就是“谷文昌故居”。每天,這裡都會有許多人前來參觀學習。
谷文昌,男,生於1915年10月,卒於1981年1月30日,原名谷程栓。他小時曾逃荒求乞,稍長當長工,學打石。1943年3月入黨,任過區長和區委書記。1949年1月隨軍南下。1950年5月12日東山解放後,谷文昌任東山縣第一區工委書記,後歷任中共東山縣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及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龍溪地區副主任、龍溪行政公署副專員。
谷文昌同志在他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的好公僕、國家的好乾部。他講實話,辦實事,帶領東山人民戰勝風沙侵襲,全民造林、綠化海島、發展經濟,把那個曾經“福建省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東山島改造成為如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避暑天堂”。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崇高品質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為民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1991年,根據谷文昌一生的表現,福建省委、漳州市委發出“向谷文昌同志學習”的號召。2003年2月,原中組部長張全景采寫的長篇通訊《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谷文昌》,被新華社全文播發。2009年6月,18集電視連續劇《谷文昌》正式播出。2009年9月,谷文昌同志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報導

全國“十佳美麗鄉村”典型案例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南灣[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南灣自然村]

8月20日,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中共荊門市委,聯合舉辦的國家治理高峰論壇2016湖北峰會在湖北荊門成功舉行。

林州市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成效突出,被邀請作為重要嘉賓出席此次論壇並作主題研討。林州市石板岩南灣村被授予全國“十佳美麗鄉村”典型案例,石板岩鎮作為典型代表分享了成功經驗。

地理位置

游在台灣

台灣省是個呈南北狹長型的海島,面積約有3.6萬平方公里(14,400平方英哩),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方、太平洋西岸東亞島弧間,北臨日本、琉球群島,南接菲律賓群島,是往來亞洲各地的樞紐;航空網路四通八達,為非常便利的旅遊地之一。

香港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 景點名

香港 島

維多利亞海灣 | 海洋公園 | 星光大道 | 太平山 | 動植物公園[香港香港島]| 赤柱 | 尖沙咀 | 北角 | 赤柱警署 | 淺水灣 | 銅鑼灣 | 跑馬地賽馬場 | 香港大學 | 茶具博物館 | 皇后像廣場 | 蘭桂坊 | 維多利亞公園 | 中環廣場| 凌霄閣 | 上環 | 中銀大廈 | 太古廣場 | 灣仔 | 聖約翰大教堂 | 皇后大道西 | 午炮 | 樓梯街 | 香港公園 | 香港動植物公園 | 西港城 | 虎豹別墅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 集古村 | 香港賽馬博物館 | 半山區電梯住宅巡禮 | 軒尼詩道 | 荷李活道 | 香港西區 | 南灣 | 馮平山博物館 | 香港仔郊野公園 | 羅屋民俗館 | 香港仔 | 鴨利洲大橋 | 警隊博物館 | 文武廟 | 香港禮賓府 | 嚤囉上街及樂古道 | 鐘樓[香港香港島] | 徐氏藝術館 | 香港醫學博物館

九龍

紅勘 | 九龍城 | 彌頓道 | 太空館 | 九龍公園 | 宋城 | 柏麗大道 | 旺角 | 尖東海濱 |紅墈高山劇場 | 黃大仙廟 | 荃灣 | 九龍寨城公園 | 香港體育館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香港啟德機場 | 沙田馬場 | 香港科學館 | 鯉魚門 | 香港文化中心 | 西貢 | 雀仔街 | 吐露港旺角 | 香港藝術館 | 天后廟 | 九龍清真寺 | 李鄭屋古墓 | 曾大屋

新界

上水 | 清水灣 |大埔 | 元朗 | 屯門 | 粉嶺聯和墟 | 大帽山 | 落馬洲 | 車公廟 | 流浮山 | 鹿頸 | 吉慶圍 | 新界林村許願樹 | 米埔野生動物保護區 | 新田大夫第 | 新娘潭瀑布 | 香港鐵路博物館 | 萬佛寺 | 三棟屋博物館 | 青山禪院 | 三門仔 | 竹林禪院 | 望夫石 | 青松觀 | 圓玄學園

離島

香港迪斯尼樂園 | 南丫島 | 離島風景旅遊 | 大嶼山 | 長洲 | 青馬大橋 | 坪洲島 | 馬灣 | 海蝕洞 | 蒲台群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