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腦科醫院

南京市腦科醫院

南京腦科醫院,始建於1947年,前身為衛生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神經精神病專科醫院,被譽為“中國神經精神科醫師的搖籃”。現為江蘇省精神衛生指導中心,是江蘇省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神經精神病專科醫院。1999年,該院被衛生部等授予全國"百佳醫院"稱號,200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十佳醫院"等。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南京腦科醫院,又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始建於1947年,前身為衛生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神經精神病專科醫院,被譽為“中國神經精神科醫師的搖籃”。醫院歷經60幾個春秋,由建院初期的60張床位,近百名員工,逐步發展到現在擁有近千張床位,千餘名員工,雲集一大批全國及省內知名專家,集神經、精神疾病醫療、康復、預防、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現為江蘇省精神衛生指導中心,是江蘇省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神經精神病專科醫院。擁有全國唯一一台最新型超高場3.0T磁共振機、CTF-275信道腦磁圖、伽瑪刀、數字減影血管照影(DSA)、計算機導航系統、重症監護系統、CT、高壓氧艙等一大批先進設備,為臨床及時診斷、疾病治療提供了硬體保證。

醫院設有設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兒童精神科、老年精神科、醫學心理科、康復科等10個臨床科室和8個醫技科室。醫院為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二部,設有神經病學、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3個教研室和6個研究機構,主要承擔3所高等醫學院校和1所衛校的神經病學、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和護理學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和臨床實習帶教任務。有《臨床神經病學雜誌》、《臨床精神醫學雜誌》、《臨床神經外科雜誌》3種學術期刊,全國發行,雜誌出版量居全省各級醫院之首,在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及精神病學領域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

半個多世紀以來,醫院歷經歲月的洗禮,沐浴著新世紀的春風,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一路走來,一步一個腳印,閃爍出一個又一個光彩,腦科醫院人正在不斷譜寫“再創輝煌”的新篇章。醫院先後被衛生部、江蘇省及南京市等授予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江蘇省十佳醫院”、“文明單位”等稱號。

歷史沿革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1936年,中國現代神經精神病學奠基人程玉麟在當時中央大學開設精神病學課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淪陷,程玉麟轉至成都華西協和大學任教,同時在四聖祠成立“兒童指導中心”,約來湯銘新、林志玉共同工作。1945年,伍正誼陳學詩、唐培根、洪士元等人先後來到,即設立精神病學教研室,並在簡陋房舍中收治精神病人,作為學生實習基地。斯時同人血氣方剛,雄心勃勃,心想獻身精神醫學事業,醞釀希冀於抗戰勝利後建立全國第一家公立精神病院。
抗戰勝利後,院校紛紛返遷。程玉麟醫師轉到嶺南大學。1946年他向國民政府衛生署長朱長庚建議在南京建立一所公立精神病院,當時出於抗戰之後,百廢待興,南京畿輔之地確有此需,故被獲準。是年冬,邀請在上海國防醫學院任職之伍正誼來南京共同籌辦建院事宜。暫先借用中央醫院14病區開設精神病床50張,並在中央醫院大門增掛“衛生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院牌。程玉麟任首任院長,1947年又聘來原在華西協和大學任教的陶國泰、陳學詩、唐培根、洪士元等人共同工作。同時又請來譚誠、項偉、張賢亮諸神經科醫師,開設神經科床位10張。當時尚有心理學家丁贊、許淑蓮,社會學家湯銘新、鄭詠梅等共同工作。此即為我國第一家公立神經精神專科醫院。
此期醫院選定廣州路隨家倉為院址,國民政府衛生署撥款法幣3億元,著手於院房建設,按120張床位設計。伍正誼主任又聯繫“聯合國救濟總署(UNRA)”,撥給200張病床及成套物資。但因解放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加以吏治腐敗、貪污中飽,故至1949年1月,實際僅建成磚木混合結構二層樓二幢,鋁皮拱頂樓4幢及少數平房,總面積3181m2。當時醫院大門在隨家倉小道(及清涼古道)。因害怕院房被國民黨軍占住,故即於1月倉促遷入新址,當時實設床位仍為50張。有職工75人,其中衛技人員35人。
1947年9月建院初期,此舉受到世界衛生組織重視,派來了當時美國精神病學會主席Karl.Bowman教授和護理專家J.Picherella前來指導工作。同時帶來電休克機一台和4導聯腦電圖機一台,這在當時是我國最先進的首用專科醫療設備。尚帶來圖書資料135冊,為醫院成立專業圖書館奠定基礎。1948年尚資助從上海來院之王慰曾以及伍正誼、陶國泰三人去美國加州大學進修有關專業,他們回國後都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知名專家,為國家專業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早起醫務人員合影早起醫務人員合影

當醫院開展胰島素休克及電休克治療、心理治療、社會治療、作業娛樂治療等,代表著國家水平。
解放後醫院先屬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領導,1951年9月改屬南京特別市衛生局領導。醫院仍屬南京市,當時院名為“南京精神病防治院”。1957年院長王慰曾根據醫院服務對象的擴大及業務技術水平的變化,遊說省市有關領導,於是年11月取得同意更改院名為“南京神經精神病防治院”。
醫院第一次大發展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先期於1952年擴大院地至100畝(66000m2)由老院址向北、東、南發展,切斷並包容了隨家倉路段,重點向東發展使醫院大門設在廣州路上,成為現在模式。而後是新建門診辦公、男、女精神科樓共5512m2。醫院床位增至350張,職工352人。1956年,醫院在國內首開兒童精神病房床位10張。1958年新建兒童病房落成,床位增至24張。
醫院第二次大發展在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醫院無論房舍建設、業務建設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83年,新建三層3521m2病房樓落成,使床位增至501張,1984年,新建4層2540m2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樓落成,為國內第一所兒童精神問題科研和臨床醫療機構。以後於90年代,又對供應室、營養科、職工食堂、康復科、醫學心理科、辦公用房等進行改建或新建,共5152m2、使其符合實際要求。1994年又開工建設中心空調、中心供氧、中心負壓完全現代化的12層腦血管病防治中心樓,建築面積14200m2,使醫院面貌大為改觀。樓內可設床位300餘張,並有完全手術室4間,為醫院業務全面發展創造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1980年以來,陸續恢復了部級精神科進修班、兒童精神科進修班。1983年,江蘇省衛生廳又委託我院開辦神經科進修班及腦電圖進修班。其他零散臨床進修則終年不斷。
1989年,醫院恢復為南京醫學院南京大學醫學院南京鐵道醫學院之教學醫院。1992年3月,成為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同年9月獲準改名為“南京腦科醫院”並成立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神經病學三教研組。1993年12月隨醫學院改名為醫科大學,醫院亦增名為“南京醫科大學腦科醫院”。1993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精神科碩士生點。
醫院於1984年6月成立“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1984年9月成立“南京神經精神病研究所”,下設神經病理、神經生化、醫學心理、司法精神、遺傳、流行病學、神經生理諸研究室。九十年代以來,又增加了免疫學、神經精神藥理學、神經放射、婦女精神衛生、老年精神衛生、護理等研究室。1987年成立“江蘇省計畫生育心理衛生研究中心”,1990年5月成立“南京立體定向與功能神經外科治療研究中心”,1988年成立“南京腦血管病防治中心”,1992年8月改為“南京腦血管病研究中心”。各研究機構內人員設備齊全,研究成果迭出,為發展專業學術水平作出了貢獻。

發展戰略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醫院堅持以“科教興院”作為醫院發展的主體戰略,承擔了許多教學和科研任務。南京醫科大學精神病學、神經病學、醫學心理學三個教研室設在南京市腦科醫院。承擔南京地區三所;高等醫學院校和一所護校的教學和臨床實習任務。我院還是衛生部精神醫學、兒童精神醫學培訓基地,是省衛生廳神經內科、腦電圖、腦立體定向與功能神經外科教學基地,多年來、為全國各地培養專業技術人員2000餘名。

1991年和1993年國家教委先後確定南京市腦科醫院為神經病學和精神衛生學碩士研究生學位點。南京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是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在南京腦科醫院的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機構、下設15個研究室。建所12年來,在翟書濤教授主持下,開展神經精神病學的套用基礎和臨床研究,從94年承擬國家、省、市級及南京醫科大學科研項目20項。“八五”以來共獲科研成果42項。獲省部級獎5項。

醫院有各級護理人員280人,具有豐富的專科護理技術和完整的工作體系、制訂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重視護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強化心理及責任護理工作。醫院還編輯出版了《臨床神經病學雜誌》、《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兩種學術期刊。

神經科建有完善的進修醫生培養計畫、教學大綱,每期授課約250學時。針對教育背景不同,臨床經驗不一的進修醫師,我科教學計畫因人而異,因勢利導,發揚他們自身的技術長處,重點培養他們的弱項能力。對於基礎理論紮實,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進修醫師,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獨立處理一些臨床問題。對於基礎差,經驗少的進修醫師,通過教學查房、病例分析、專題講座等綜合教學方式,使他們儘快掌握神經病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進修醫師的實際需求,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臨床辯證思維方法,培養規避醫療糾紛的能力。通過神經內科進修班工作,我科達到了培養神經內科專業醫師,提高神經專科醫師的診斷治療及處理危重疑難病人的能力,同時培養其科研能力,促進了各地神經科醫療事業的發展。同時本學科已舉辦《癲癇的防治進展》、《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進展》、《出血性卒中診斷治療進展》、《腦脊液細胞學檢查》、《腦血管病的降壓治療》等國家、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科室介紹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神經內科
老年神經科
神經外科
精神大科
醫學心理科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疼痛專科
中醫科
老年精神科
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
康復科
醫學影像科
腦磁圖室

醫療新技術

癲癇中心癲癇中心

癲癇中心介紹
癲癇是神經系統疾病中僅次於腦卒中的第二大常見疾病,我國每年新發病的癲癇患者約為65-70萬,目前估計全國約有900萬以上的癲癇患者,70%癲癇患者經正規治療能達到無發作甚至治癒,但遺憾的是,中有近半數患者未得到有效正規治療,成為“難治性癲癇”,給社會及家庭帶來了沉重經濟和精神負擔。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癲癇中心”是國內最早開展癲癇研究和治療的專科之一。“癲癇中心”具有國內所有的癲癇檢查先進儀器設備:如抗癲癇藥血藥濃度監測、常規腦電圖、長程視頻腦電圖、腦核磁共振及功能成像、華東第一台腦磁圖儀、腦立體定向手術儀等。本中心注重對癲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癲癇科普知識的教育,提供科學、規範、合理的治療。數十年內,以其嚴謹、科學、規範、先進的醫療獲得國內同行和患者的讚譽。
目前開展的項目:
1.初次或早期癲癇患者的註冊登記和隨訪:對初次或早期癲癇患者進行諮詢、規範治療、長期跟蹤隨訪,系統地、及時地對患者進行正確用藥、生活等方面的指導,以幫助患者早日無發作,回歸社會。
2.難治性癲癇治療:難治性癲癇形成一方面與疾病本身有關,另一方面與治療的不徹底及用藥的不規範有關。本中心將對難治性癲癇患者進行詳細的分析,指導患者規範治療,合理使用藥物和藥物配伍。對部分難治性癲癇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尋找難治性癲癇的原因。
3.癲癇患者手術指導:根據癲癇患者的臨床表現、檢查如長程視頻腦電圖、腦核磁共振及功能成像、腦磁圖等,進行綜合評定,決定癲癇患者的手術可行性,為癲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諮詢。我院開展的癲癇手術包括癲癇腦開顱手術、g-刀治療。
4.癲癇患者撤藥諮詢:對大於2年無癲癇發作的患者進行撤藥諮詢,包括是否可以撤藥?如何撤藥等?並對撤藥以後的患者進行長期跟蹤和隨訪,解除癲癇患者及其家屬的後顧之憂。

帕金森病專病門診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性疾病之一,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帕金森病是神經內科的重要疾病,為此國際上把每年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病程長,病人多集中在門診就診。長期以來,神經內科醫生對於帕金森病人的治療主要以左鏇多巴類藥物為主,對長期用藥出現的併發症以及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等問題的識別和處理缺乏系統化的處理方法。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從2007-4-16開始建立帕金森病專病門診,參加門診的醫師具有多年診治和研究帕金森病的經驗,門診同時運用“帕金森病專病門診管理系統”對病人進行註冊登記和科學數據化管理,按照國內的《帕金森病治療指南》對病人進行治療。帕金森病專病門診一切為了帕金森病病人,門診願長期為病人提供診斷、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長期服務,減輕病人的痛苦。

記憶障礙專病門診
記憶障礙既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後常見的社會問題,也是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工作節奏緊張導致用腦過度、睡眠不足,出現的暫時性、可逆性記憶減退。其中老年人記憶障礙大部分是由於年齡老化引起,但也有不少是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其他腦部病變所致痴呆。由於老年記憶障礙的起病隱襲,進展緩慢,早期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健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只有早期發現和干預才能有效改善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我院神經內科設有“記憶障礙專病門診”多年,對就診患者進行系統查體結合成套規範的神經心理學檢測方法、特殊的神經影像學、神經電生理檢查,可判斷是否患者有痴呆及痴呆的嚴重程度,針對不同的患者合理選擇藥物治療,並對家屬及病員宣教,糾正“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現象”的錯誤觀念,使已患病的老年人儘早得到治療,並指導家屬怎樣更好的護理中度以上痴呆的患者,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生活負擔。對痴呆患者及高危人群進行終身隨訪和提供診療諮詢服務。

多發性硬化專病門診介紹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好發於青、中年女性,臨床特點是病灶播散廣泛,病情常有緩解復發。多發性硬化是神經科少見病,診斷沒有特異性指標,治療缺乏特效手段,後遺症常見,是神經科疾病中診斷和治療都較為困難的一個疾病。
南京市腦科醫院神經內科是江蘇省內規模最大的神經專科,每年接診近百例多發性硬化患者,臨床已建立規範化診療流程,目前對該病診斷已廣泛運用2005年版McDonald標準,治療上也採用國際公認的一些治療手段,如β干擾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南京市腦科醫院2009年開始設立多發性硬化專病門診,由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坐診。主治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播散性腦脊髓炎等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醫院專家

翟書濤翟書濤

精神大科
姓名:翟書濤
職稱:政府津貼主任醫師
科室:精神大科
工號:5223
翟書濤,男,1926年6月出生,河北行唐人,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突貢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0年6月畢業於國立江蘇醫學院,後分配到南京神經精神病防治院工作至今。曾任南京神經精神病研究所所長,任中華精神病學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中華精神科雜誌》第一屆編委會副總編輯,第二屆編委會顧問。

1984年至1994年擔任《中華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副總編輯,1991年起擔任《臨床精神醫學雜誌》主編、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江蘇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在長期的醫療工作中,對臨床精神醫學有較深入的研究,擅長治療各種精神疾病,尤其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預和婦女精神衛生方面有突出貢獻。1985年率先開展我國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的工作,並被國際自殺協會授予“愛爾溫潤格”獎。

1993提赴英國伯明罕參加世界精神病協會婦女精神衛生分會的籌建工作,並任該會指導委員會委員和《婦女精神疾病雜誌》(德國發行)編委。1995年擔任中華精神病學會婦女醫學組組長。工作51年來,發表論文110篇,編寫專著2種,在編精神醫學3種,參編13種;完成科研成果23項,分別獲得部、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有3篇文章在國外雜誌發表;赴國外參加會議進行學術交流12次;曾應邀在美國、德國、日本講學。曾被選為南京市第八屆人大代表,第七屆政協委員;1983年被授予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1958年、1977年、1982年被評為市或市文教衛系統先進工作者。1991年和1996年被授予“七五”和“八五”期間優秀科技人員,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衛生行風先進個人。

神經內科
姓名:李作漢
職稱:政府津貼主任醫師
科室:神經內科
工號:5385
李作漢,男,1937年8月出生,浙江蒼南人,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突貢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2年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宣武醫院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任醫師、實習研究員。1985年到日本東京昭和大學醫學部研修,1989年4月至1990年5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中心進修。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前院長、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神經病學教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學會常務委員、江蘇醫學會神經病學學會主任委員、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南京臨床電生理學會主任委員、江蘇老年學會理事、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顱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江蘇省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華神經科雜誌》編委、《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誌》編委、《中國實用內科雜誌》編委、《臨床神經病學雜誌》副主編、《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醫學雜誌》編委、《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編委等。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會員、紐約科學會(NYAS)會員。長期從事神經內科和臨床神經生理學醫療、教學、科研及醫院管理工作。擅長對癲癇、腦血管病、錐體外系疾病、脫髓鞘疾病、肌病及周圍神經病等疾病的診治。曾獲南京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衛生先進工作者、南京市衛生系統十佳人物、建設南京有功共產黨員等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編寫著作主要有《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神經臨床電生理》、《新編實用臨床用藥指南》、《臨床內科學》等。國內外發表論文90多篇,近期有“中青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及其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性”、“小腦出血與梗死的臨床與影象學”等。曾18次獲江蘇省和南京市科技進步及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

張穎冬張穎冬

神經內科
姓名:張穎冬
職稱:政府津貼主任醫師
科室:神經內科
工號:0026
1962年12月生,安徽人,為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學會神經精神病學會主任委員、癲癇學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抗衰老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臨床神經病學雜誌》等十六部學術期刊的副總編、常務編委、編委等職務。江蘇省“333工程”第3層次、“135工程”重點人才、南京市衛生局“213工程”第1層次、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市中青年醫學專家、市第三屆中青年拔尖人才、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省青年科技標兵、市衛生局“十佳醫生”、市青年崗位能手。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省第九、第十屆政協委員。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2007年被授予“全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各類神經系統疾病診療中,特別注重對腦血管疾病、神經變性疾病、癲癇等常見、複雜疾病的防治工作,受到國內外相關學術團體的重視和認可;連續5年執行衛生廳疾病控制項目工作,一直擔任“中央轉移支付地方經費項目:中國農村地區癲癇防治項目”專家組組長,不斷深化此項工作力度,使受益人口、受益水平擴大加深,獲得上級部門的好評。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150餘篇論著、綜述及譯文,並參加編寫了《臨床神經病學》等8部專著,先後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5項。

精神大科
姓名:姚芳傳
職稱:政府津貼主任醫師
科室:精神大科
工號:5210
姚芳傳,男,1929年11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突貢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5年2月於浙江醫學院本科畢業後來院工作。1969年下放至淮陰市第三人民醫院,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副院長兼任徐州醫學院教授。1989年調回南京腦科醫院,曾任精神大科主任、精神病學教研室主任,現任《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副主編。曾當選為江蘇省人大代表,淮陰市政協常委、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江蘇精神病學會委員等,江蘇省優秀政協委員、全國優秀歸僑僑屬知識分子、江蘇省淮陰市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40餘年,參加教學、科研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在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藥物治療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詣。主編或參編《情感性精神障礙》等專著一部,主持中國精神疾病的分類和診斷標準制訂工作,並獲中華精神科學會通過。於1995年發表並出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二版修訂本)”(CCMD-2-R)成為全國精神科的套用工具書,並獲得省、市衛生部門科技進步獎數項。

學術交流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1. 1997年3月3——8日日本武本一美來院進修精
2.1997年4月8日瑞典東約特蘭省瓦斯特森等3人來院參觀。
3.1997年4月14——19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William副院長、RobertAdam教授等3人來院洽談建立“姊妹醫院”及神經內外科有關項目合作事宜。
4.1997年7月——1998年7月JoycorolHilbun、JeanneCorey2人志願來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幫助工作
5.1997年8月12日美國Florida心臟中心B.Keat教授來院參觀。
6.1997年9月23——27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Fabinyi教授等2人來院訪問、考察。
7.1997年10月4——21日美國、巴西龔鉥博士等17人來院舉辦第二屆國際心理戲劇講習班。
8.1997年10月11——1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Burrows教授、O’Bryan教授、王寶忠博士等9人來院簽訂“姊妹醫院”協定。
9.1997年10月13——17日法國Bicetre醫院神經科G.Said教授、比利時布魯塞爾Erasme大學G.Hilde—brand教授參加“華東六省神經科學術研討會”。
10.1997年10月14——19日日本新瀉大學腦科研究所所長田中隆一來院訪問。
11.1998年4月17——20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SueHarvey
副院長、王寶忠博士來訪。
12.1999年4月18——20日美國夏威夷大學曾文星教授來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訪問。
13.1999年4月18——20日香港中文大學趙風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陳榮祥等4人來院訪問、學術交流。
14.1998年4月21日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14人來院參觀。
15.1998年5月15日台灣立夫基金會11人來院參觀。
16.1998年5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季卿禮博士來院考察。
17.1998年7月8日英國兒童會駐華代表,考察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
18.1998年9月25——30日香港葵涌醫院沈秉韶總監等6人來院給第二屆全國神經精神科現代管理講習班授課。
19.1998年11月10日香港紅十字會3人來院參觀。
20.1999年5月21——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地區官員Dr.Deva以及顧問Dr.Bolman來院給“兒童心理衛生新進展講習班”授課。
21.1999年5月25——29日美國WilliamBolman醫生來院給“兒童心理衛生新進展講習班”授課。
22.1999年6月14日美國35人來院參觀。
23.1999年6月24日美國婦女委員會代表團、心理功效協會代表團6人來院參觀。
24.1999年7月19日美國精神衛生代表團16人來院參觀。
25.1999年8月16日美國兒童心理衛生代表團14人來院參觀。
26.1999年8月20日日本精神病學專家6人來院參觀。
27.1999年8月5日香港太極協會7人來院參觀。
28.1999年11月16日美國精神衛生代表團(多動症)13人來院參觀。
29.1999年11月9——11日香港紅十字代表團5人來院訪問。
30.1999年12月9日香港新生精神康復會徐志豪、蘇英浩、溫淑瓊、黃麗娟來院參觀。
31.2000年3月12——16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脊髓損傷中心主任DougBrown教授來院考察。
32.2000年4月1——5日美國依荷華大學Tomblin教授等2人來院考察。
33.2000年4月1——5日香港葵涌醫院陳淑霞等4人來院訪問,商討建立友好醫院事宜。
34.2000年4月29日——5月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奧斯汀退伍軍人總醫院威廉士院長等4人來院訪問,續簽“姊妹醫院”協定。
35.2000年9月5——7日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學系Adrienreline教授來院考察、交流。
36.2000年10月4——10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Reyonolelg教授來院進行精神醫學學術交流。
37.2000年10月9日香港葵涌醫院趙志昌熊思方陳淑霞來院簽訂“姊妹醫院”協定。
37.2000年11月24日香港理工大學彭美慈博士、何淑貞來院洽談護理、科研人員進行兩地合作事宜。

主要成績

南京市腦科醫院南京市腦科醫院

(一)國家級
1、1999年被衛生部命名為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先進集體
2、2000年護理部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
(二)省級
1、1997年---2000年連續二次獲得省"十佳"醫院;
2、1997年---2000年連續二次獲得省文明單位;
3、護理部1998年獲省巾幗文明示範崗;
4、1999年獲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三)市級
1、1996年---2002年連續三次獲市文明單位;
2、1997年---2000年連續二次獲市"十佳"醫院;
3、1997年---2000年連續四次獲"白求恩杯"競賽第一名;
4、1997年---2000年先後二次護理部獲巾幗文明示範崗;
5、1997年---2000年連續二次獲市先進集體;
6、1999年---2000年院紀委先後獲得市衛生局紀檢監察和信訪工作先進集體。
三、病人給醫院的感謝信、表揚信497封,錦旗169面(1999年以來)。

江蘇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南通市腫瘤醫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市兒童醫院
南京市胸科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蘇北人民醫院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揚州市中醫院
連雲港市中醫院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泰州市中醫院
蘇州市中醫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徐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徐州市中醫院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
常州市中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一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0一醫院
江蘇省腫瘤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
南京市第一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
南京市腦科醫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南通市中醫院
南京市中醫院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
揚州市婦幼保健院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一四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徐州市中心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婦幼保健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2醫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