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又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坐落於蘇北平原腹地、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故鄉的一所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50年5月,在揚州何園成立,當時名曰:“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北軍區醫院”。1951年搬遷到淮安湖心寺,1958年搬進現在的淮安市淮陰區王營鎮(現址)。是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是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江蘇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衛生部認定的江蘇省最早具有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資質的醫院之一,衛生部微創與內鏡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頭痛中心協作醫院、國家級骨質疏鬆防治基地,江蘇省血液淨化培訓基地、蘇北腹膜透析技術指導中心,衛生部指定的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路醫院、華東地區泌尿系統結石防治醫院、淮安市第一紅十字醫院。也是徐州醫學院、揚州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淮安市最大的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占地11.58萬平方米,新建成4.6萬平方米15層病房大樓一座,現有職工1285人,核定床位1200張,年門診量50萬人次,年出院病人2.5萬人次,擁有直線加速器、螺鏇CT等萬元以上大型設備近300台(套),資產總額3.8億元,此外醫院還有三所運營良好的分院。

重點科室

ICU(重症監護病房)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市一院ICU(重症醫學科)創建於1991年2月,為我市成立最早、綜合能力和規模最大的集中搶救急危重病人的臨床專業病區。經過二十餘年建設和發展,目前已初具現代化醫院ICU規模和要求。ICU擁有病床12張,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4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5名、護理人員26名、衛生員8名。該科以ICU獨特服務理念和加強醫療模式為全院救治急危重病人做出出色的貢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年搶救危重病人數約200人,搶救成功率89.0%以上。
該科主要收治各種休克、呼吸心跳驟停、心肺腦復甦、嚴重創傷內科急救、嚴重感染、重度中毒、嚴重心律失常、大手術後嚴重併發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重型哮喘、DIC、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徵等內外科危重症病人。尤其擅長於危重病人生命指標監測和治療、呼吸機臨床套用技術、腦復甦亞低溫治療、床邊危重病人持續血液淨化治療、危重病人全身支持和腸道內外營養支持等。

腫瘤內科Ⅲ病區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Ⅲ病區是集化療、放療、介入治療、生物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為一體的淮安市的專業腫瘤綜合治療病區,是市級腫瘤治療重點專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醫師10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博士1人,碩士生導師2人,主治醫師2人,碩士研究生4人,護理人員15人,其中主管護士3人,護理師3人,護士9人。現有床位40餘張。病區致力於腫瘤的防治研究、腫瘤規範化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研究。擅長肺癌、大腸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肝癌、淋巴瘤、子宮頸癌以及頭頸部等全身各部位常見實體腫瘤的綜合治療,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國內領先水平的個體化治療腫瘤的新技術和新業務。如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射頻消融術、時辰化療術等我科特有診療方法。陳梅護士長率先在全市開展PICC(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術),經頸外靜脈置入PICC及改良塞丁格置管術,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獲得市級新技術引進獎。本科主持多項省部級、市廳級科研課題,科研成果分獲省、廳及市科技進步獎,新技術引進獎多項。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三病區全體醫護人員作為一個奮發向上、積極拼搏的團隊,為患者提供一流的技術和一流的服務。

血液科

病房走廊病房走廊
市一院血液科是淮安市第一個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十一五”期間南京醫科大學重點學科,有醫、護人員29人,其中江蘇省“135工程”優秀醫學人才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人、淮安市“十百千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1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4人,主任醫師3人(碩士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5人。開放床位48張,其中百級層流病房2張。年門診量1萬餘人次,年出院病人1千餘人次。擁有先進的血液專科實驗室,為淮安市及周邊縣市血液病的診治中心、淮安市血液病學、科、研和教學基地。
對各種常見及疑難重危血液病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1990年率先在蘇北地區開展了自體骨髓移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1996年在國內率先採用高三尖杉酯鹼治療慢性粒細胞和套用MEA方案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雷公藤多甙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並被國內多家醫院採用。目前正開展大劑量化療、異體和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血漿置換術、供者淋巴細胞輸注、骨髓基質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和腦梗塞、CIK免疫細胞治療惡性腫瘤等先進技術,療效達國內先進水平。實驗室占地400平方米,擁有CO2培養箱、PCR擴增儀、BenchmanCoulter流式細胞儀、螢光顯微鏡、冷凍離心機、-80℃低溫冰櫃、凝膠成像系統、骨髓血液細胞成像系統等萬元以上設備20餘台(套),除常規開展細胞形態學、免疫學檢查、出凝血疾病檢查外,同時還掌握了惡性腫瘤和血液病的染色體核型分析、FISH分析細胞培養、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和惡性腫瘤的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國內先進的技術。

臨床生殖醫學中心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生殖醫學中心是我院的一個臨床科室,開設不孕不育專病門診,是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生殖醫學中心的淮安分中心,主要致力於男、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臨床規範診治及相關的基礎研究,積極開展各項診療新技術,為淮安及周邊的不孕不育夫婦服務,使他們早日擁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在男、女雙方不孕不育的治療中,和江蘇省人民醫院合作,開展規範的門診篩查,如排卵監測、內分泌檢查、精液檢查、碘油造影等,在生殖內分泌的領域裡,我們對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症,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徵、性發育不良、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閉經、子宮內膜異位症、高泌乳素血征等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疾病和排卵障礙的疾病進行系統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對患者個體化地採用國際上先進的藥品和方案分別進行誘導排卵治療。同時和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生殖醫學中心合作,開展雙向轉診,醫療資源共享,開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各種檢查和治療,是患者就診的最佳選擇。

心內科

病房樓大廳病房樓大廳
市一院心血管內科是淮安市臨床重點專科,現有各級醫師15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碩士研究生4人,現任科主任是馬樹人主任醫師。心內科有多位醫師分別擔任江蘇省醫學會心血管專科學會委員、省冠心病介入學組委員、淮安市醫學會心血管專科學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等職務。
心血管專科門診年診治病人2萬餘人次,設有起搏器門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專病門診。病房現有床
位54張,年收治病人2千多人次,心內科還設有冠心病專業組和起搏與電生理專業組。病區內擁有先進的覆蓋全病區的遙測心電監護系統、心臟DSA導管室、雙有創多功能監護儀、多導電生理記錄儀,科內還擁有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心室晚電位、運動平板、心臟彩色都卜勒等設備,配合64排螺鏇CT、心肌核素顯像(ECT)、核磁共振等先進設備,可滿足各種心臟病診斷和治療的需要。
心內科是淮安地區唯一被江蘇省衛生廳批准可以開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的單位。

產科產科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淮安市唯一一家三甲醫院,於1995年被命名為愛嬰醫院,婦產科為淮安市臨床重點專科。產科現共有床位54張,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3人,碩士研究生2人,同時還有技術精湛的助產及護理隊伍。產科聯合新生兒、ICU、麻醉科以及其他各專科組成了一支技術過硬、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孕產婦及圍產兒急、危重症搶救團隊,搶救成功率>98%。

專家薈萃

孫曉陽

1960年生,市一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院長、黨委書記。淮安市神經外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神經外科學術委員會委員、脊髓病學組組長、江蘇省“333工程”人才。南醫大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8年被評為淮陰市“十大傑出青年”(勞模)、2001年被授予淮安市優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1982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同年分入醫院後一直從事神經外科工作。刻苦鑽研業務,先後赴北京天壇醫院、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進修學習,得到王忠誠院士及Dr.Drake教授等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指導,開展了顱腦損傷、腦血管病、脊髓髓內腫瘤切除術、小兒神經外科等高難度手術。在省內較早開展神經顯微外科技術、脊髓髓內腫瘤的顯微切除,手術徹底、乾淨,術後病人全部恢復良好。能熟練開展顱底腫瘤及頸靜脈區腫瘤、聽神經痛的顯微手術切除,全切除率高,手術併發症少,無手術死亡。1994年率先在市內開展顱內動脈瘤直接手術,獲得市科技進步獎;1996年開展的超選擇性介入化療術,為晚期或復發的腦腫瘤患者帶來福音;2004年開展的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為治療嚴重腦功能障礙疾患探出了一條新路。他十分重視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在省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五次。

李玉峰

1955年生,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知識分子、1999年被授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0年成為江蘇省百名優秀醫學人才、2005年起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江蘇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200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農工民主黨淮安市主委、淮安市政協副主席、淮安市首位全國政協委員。
李玉峰醫學理論基礎紮實,業務技術嚴謹,對待患者熱情,醫德高尚。1994年在義大利學有所成後拒絕了導師的盛情挽留,回國來到醫院。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臨床一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善於發現問題,不斷進取。在國內首次使用MEA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雷公藤多甙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1999年,在國家教育部的資助下,赴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學習,期間完成科研兩項。回國後,又相繼開展了CIK細胞治療惡性腫瘤、急性白血病的MICM診斷、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以及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等代表血液學領域高水平的新技術、新項目十多項,在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其中在《英國血液學雜誌》、《柳葉刀》上各發表一篇,在《中華血液學雜誌》等中華系列雜誌上發表論著10餘篇。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淮安市科技進步獎10餘項、其中一等獎2項。2006年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研究成果“高三尖杉酯鹼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遠期療效及其作用機制研究”得到國內知名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其對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作用機製作了創新性研究,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他領導的血液科對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效果已達國內先進水平,血液科於2002年被確定為省重點專科,2006年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重點學科,2006年被省衛生廳確認為首批具有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資質的科室。

林仙芝

廣東新會人,婦產科主任醫師。1963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四十多年,對高危產婦、習慣性流產、早產、子宮脫垂、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尿瘺、宮頸機能不全等疾病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使用MTX加中藥治療宮外孕、中西醫治療不孕症和以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方面在省內外有較高的聲譽,採用藥物治療子宮肌瘤獲得科研獎,首創外陰癌根治術,對計畫生育手術及輸卵管吻合術均能熟練掌握。婦科手術熟練,並能對各種難產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十餘年來承擔大專班衛校臨床教學任務,在省市醫學會雜誌發表論文十多篇和科普短文多篇。為淮安市醫學會婦產分會副主任委員。

甄林林

男,1966年10月出生,江蘇沭陽人,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於徐州醫學院,分配至淮安市(原淮陰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1999~2006年在南京醫科大學攻讀普外科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繼續回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主要從事甲狀腺、乳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新輔助治療、乳腺癌根治手術、保乳治療、乳腺癌術後乳房成形手術、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等。主持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各一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獲得淮安市科技成果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二項。目前是江蘇省乳腺甲狀腺內分泌外科學組委員,淮安市普外學組副主任委員,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十佳醫德醫風楷模”。現任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

田兆方

男,1967年出生,江蘇沭陽人,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江蘇省淮陰中學,1984-1989年就讀於南通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同年進入淮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工作,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等。期間於1998年考取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為新生兒疾病,2000年畢業並獲得兒科學碩士學位;2004年進入南方醫科大學攻讀兒科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兒童危重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007年畢業,獲得兒科學博士學位,並榮獲2007年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稱號。
臨床專業特長:新生兒疾病及兒童危重病。多年的研究生過程,使得自身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20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對於兒童危重病及新生兒各種危急重症的搶救、常見新生兒外科疾病的術後管理、危重病患兒的轉運等較為擅長;對於新生兒復甦、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肺透明膜病、新生兒腸外靜脈營養、極低出生體重兒救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換血治療、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症等均有一定的經驗。

所獲榮譽

醫院連續16年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兩次被授予“全國衛生先進集體”,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十佳醫院”,2002年獲得了“江蘇省服務質量獎”殊榮,2003年被省消費者協會授予“誠信單位”稱號。如今的一院人正奮發向上,努力拚搏,積極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歷史沿革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又名淮安市紅十字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前身是1950年5月由蘇北軍區直屬醫療一隊、二隊、醫療所合併,在揚州市何家花園成立的蘇北軍區醫院。當時設病床400張,有職工355人,衛技人員95人。1951年5月遷至淮安(現楚州)湖心寺。1952年移交給蘇北康復醫院管理委員會,屬地方建制。1953年2月,易名為省第十康復醫院,設病床500張,職工381人,其中衛技人員160人。1955年接收了康復一、三、九院工作人員74人後改名為江蘇省第七康復醫院。1956年3月更名為江蘇省第二幹部療養院。1958年3月,省政府決定將醫院交清江市領導,改稱淮陰乾部療養院。同年12月26日遷往淮陰縣王營鎮即現址,為淮陰醫學專科學校附屬醫院,設病床400張,有職工245人,其中衛技人員146人,對全民開放。1962年淮陰醫學專科學校停辦,改為淮陰專區人民醫院。1972年2月,醫院更名為“淮陰地區人民醫院”。1983年撤地區建市,改為淮陰市第一人民醫院。2000年7月,醫院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陰第一醫院。2001年2月,淮陰市改為淮安市,醫院更名為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我院自1950年建院至今,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親切關懷下,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與奮鬥,醫院從無到有,不斷壯大,逐步發展成為全市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的一所綜合醫院,並不斷向高等級的現代化醫院奮勇邁進。

醫院發展

近年來,醫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深化內部改革,積極探索和實施了“廉潔、優質、高效、低耗”的醫院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推動專科發展、技術進步的業務發展方略。

研究成果

醫院先後建成了江蘇省重點專科血液科、普通外科,淮安市食管癌防治、放免、檢驗、信息、糖尿病診療、孕產婦急危重救治6個技術中心,腫瘤內科、神經外科、心內科、泌尿外科、醫學影像科、內分泌科、心胸外科、醫學檢驗科、腫瘤放射治療科、風濕免疫科、婦產科、神經內科、耳鼻咽喉等15個市級重點專科,以及一大批臨床帶頭學科,2010年底擁有正高級職稱100多人,副高級職稱197人,1人為省“135工程”培養對象,11人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為省十大傑出青年和省青年科學家,56人為市十百千人才。在淮安市醫學會的31個專科學組中,醫院有86名專家分別擔任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等職位。醫院成功開展了“腎移植”、“異體骨髓移植”等一大批高難技術。

院際合作

同時,醫院還與北京安貞醫院、韓國高麗大學醫學中心、德國雷沃庫森醫院、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創建了江蘇省首家中韓合作“心臟血管研究所”,2008年底成為江蘇省首批設立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治療協作中心,2009年成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推動了醫院整體技術的進步和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養。醫院近4年獲得了包括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內的市以上科技成果200餘項,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1000多篇、SCI論文14篇。

江蘇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南通市腫瘤醫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市兒童醫院
南京市胸科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蘇北人民醫院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揚州市中醫院
連雲港市中醫院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泰州市中醫院
蘇州市中醫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徐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徐州市中醫院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
常州市中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一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0一醫院
江蘇省腫瘤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
南京市第一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
南京市腦科醫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南通市中醫院
南京市中醫院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
揚州市婦幼保健院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一四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徐州市中心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婦幼保健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2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