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

千陽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

皮影始於春秋戰國,至西漢,皮影進入宮中。到了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緻,敷色填彩,用作講史傳經。真正讓皮影成為百戲中的正劇,當在宋代。汴京皮影之盛,宋代的《明道雜誌》、《夢粱錄》等著作均有描述。浙江皮影的興起與宋室南遷有關,大批京華藝人南下臨安偏都營生,北方的技藝與南方的文化融合,革新後的皮影在臨安大受青睞,並出現了一些著名藝人。

內容介紹

..
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屬板腔體戲曲聲腔體系。其板式有大板、二板、帶板、尖板、滾板等五種板式。除滾板無歡音外其餘各板均有歡苦音之分。音樂基本特點是清越出雅、細婉柔潤。
..
歡音輕鬆歡快、喜悅,苦音哀婉雅綿、如泣如訴。唱句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自由句較少。唱腔多用喉及上齶發音,偶以鼻音揚至高八度拖唱尾,使唱腔抑揚頓挫,富於變化。叫板及拖腔中多用助詞和襯字如“安”、“咦”、“哎”、“啊”、“呀”等。其調式為徵調式和宮調式,定調為1=G或1=bB。燈碗腔樂器有文武場面之分,武場面鑼鼓點及嗩吶曲牌與西路秦腔皮影基本相同,文場特色曲牌有開戲用的《開板》、對白中的《黑摸》、《黑揣》等。燈碗腔皮影戲演出時,一般一人挑線,4-6人奏樂,邊挑線、邊奏樂、邊唱,皮影人物生、醜、淨、旦齊全,皮影導具眾多,每箱約有人物導具100餘件,每班社6-7人。它自產生以來以藝術感染力和班社精幹、劇目多為民眾所樂道。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的傳統劇本有100多本折,常演的有50餘本。這些劇本既有藝人創作的,也有從秦腔皮影劇本移植而來的。常演劇本多由演唱藝人熟記於心,脫口而出。劇目多取自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人物、地方典故,其特點是情節複雜,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性格突出,奇、巧、新,易傳易記易講。該劇種依存於民間習俗活動,有鮮明的祈祥納福、鎮宅辟邪的程式性音樂和劇目內容。

主要特徵

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和其他戲曲比較,它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土生土長,原汁原味,自娛自樂的原生態、自發性特徵;適應當代生產力水平,民俗風情和欣賞習慣的地域性特徵;清新的音樂和婉轉的唱腔,明顯區別於本地秦腔、民歌曲子和道情,又有其相互影響的稀有性和多源性特徵;板式結構、班社組織等的簡約、質樸性特徵;以春祈秋報求平安,以廟會、節日禮俗活動為載體的程式性民俗特徵。

主要價值

1、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是陝西省的稀有小戲劇種,研究它的發生、發展、直至瀕危滅絕的全過程,尋找其內外因素,對文藝民俗學、文藝發生學和文藝美學都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

2、發掘、搶救、保護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豐富、完善、提高它的品位,弘揚它的風格,不僅是學術上的收穫、貢獻,而且對創新振興新中國的戲劇事業,對滿足當代人民民眾多元化的戲曲藝術消費也會產生積極的現實作用。

歷史淵源

..
燈盞頭碗碗腔又名“千陽碗兒”,“燈盞腔”,“碗碗戲”,“燈盞子”,是因打擊樂器中使用燈盞頭器具而得名,它多以皮影戲形式表演故又稱“燈盞頭碗碗腔皮影戲”。其孕育、發展經過了200多年,根據公認的首創班主年齡推算,該劇興於公元1785年(清乾隆50年)前後,盛於1912年--1949年(民國),衰於“文革”。它與當地的民歌、小調、地台社火、剪紙等有密切聯繫。

相關物品

代表樂器燈盞頭碗碗:即古時用生鐵鑄成的高腳菜油燈碗,是該劇種的主導性打擊樂器,音色清脆,獨具魅力,起著掌握節奏的作用。由於該樂器的獨特,該劇種以此得名。
..
典型樂器——連環板:連環板又稱蓮花落板板。作用與形制類似於秦腔打擊樂中的“牙子”,比牙子短而厚,長10厘米,厚4厘米,用棗木製成,用牛筋連合。典型樂器——月琴:月琴為藝人自製。形似中阮,共鳴箱用桐木製成八角形,琴桿用棗木製成,牛筋作弦,無品位,屬於彈撥樂器,音色洪厚,具中阮和三弦的綜合音色。文場面器樂有大板胡、竹笛、月琴、二胡、嗩吶、海笛、馬號等;武場面有燈盞頭、連環板(蓮花落)、平鼓、鐃鈸、手鑼、鉤鑼等。燈盞頭沿用古代生鐵鑄成的高腳菜油燈碗,直徑10厘米左右高約5厘米,用火澆紅後在食醋中淬出即可。蓮花落長10厘米,厚4厘米,取棗木製成,牛筋連繫。月琴形似中阮,共鳴箱用桐木製成八角形,琴桿用棗木製成,牛筋為弦,無品位,撥片撥弦演奏;皮影、亮子等表演器具與西部皮影戲器具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