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友丸

十四友丸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主治心腎虧虛,氣血不足,心悸怔仲,神志不寧,夜臥不安。

基本信息

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組成

熟地黃 白茯苓 白茯神(去木) 人參 酸棗仁(炒) 柏子仁(別研) 紫石英(別研) 肉桂 阿膠(蛤粉炒) 當歸 黃耆 遠志(湯浸,去心,酒灑蒸)各30克 辰砂(別研)7.5克 龍齒(別軒)60克

製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

上藥除別研者為末,再同別研四味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後棗湯送下。

功用

養心補腎,安神定志。

主治

心腎虧虛,氣血不足,心悸怔仲,神志不寧,夜臥不安。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