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刻石

十三經刻石

十三經刻石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經包括:《周易》、十三經石碑《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共63萬餘字。經書由蔣衡花費十二年的時間書寫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為主劉墉為副安排考訂蔣衡所書的經書並動工刻石。這部十三經刻石成於乾隆年間,故又被稱為“乾隆石經”。

歷史

國子監內有十三經刻石碑共190座,原置放於東西六堂,縣位於國子監與孔廟的夾道之內。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共63萬餘字

(圖)十三經刻石十三經刻石
。經書由蔣衡花費十二年的時間書寫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為主劉墉為副安排考訂蔣衡所書的經書並動工刻石。這部十三經刻石成於乾隆年間,故又被稱為“乾隆石經”。

簡介

十三經刻石原置於國子監六堂之前,以為師生學習研討之用,後因國子監翻修改陳於國子監與孔廟之間的夾道內。國子監內有十三經刻石碑共190座,國子監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學家許衡,當時有學生200餘人。在這裡學習的學生叫“監生”,大致有三種來源:一是從全國各地秀才中選拔的正途監生,到此作進一步深造;二是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逞邏、交趾、俄羅斯等;三是“捐監”,掛名監生,只要交足銀子,就能領取“監照”,算是監生。

《十三經》的由來

“經“的本義,乃“編絲綴屬之稱,……以竹簡為書,亦編絲追屬也”,(掌太炎:《國故論衡·文學總略》)。蓋

(圖)十三經刻石十三經刻石

經之義,取象治絲。縱絲為經,橫絲為緯;引申之則為組織之義。……後世以降,以六經為先王之典也,乃訓經為“法”,又以六經為盡人所共習也,乃訓經為“常”。

古代典籍常由熟牛皮繩貫穿竹簡而成,形制頗似縱橫交織的紡織物,“韋編三絕”成語故事重中的“韋編”就是這種竹簡書。在戰國時代,不僅儒家典籍,其他各家各派的著作,也都稱“經”。墨有《墨經》,道有《道經》,法有《法經》。武帝以後,儒學獨尊,地位超乎眾學之上,儒家典籍“五經”成為治國之法,人倫之常,“經”便從此成為儒家典籍的特稱。

“經”的內容起初僅限於孔子刪定的“六經”,即《詩經》,《書經》、《禮經》、《樂經》、《易經》、《春秋

(圖)十三經刻石十三經刻石

經》。到漢武帝時,《樂經》已經佚失,故武帝只立了五經博士。漢代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到東漢,又增加了《孝經》和《論語》,合稱“七經”。以後到唐代,《禮經》一分為三,成為《儀禮》,《周禮》、《禮記》。三部解釋《春秋經》的“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也升格為“經”,這樣加上原有的《詩經》,《書經》、《易經》,合稱“九經”。宋代以後,“九經”又增添《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合稱“十三經”。

《十三經》的內容

《十三經》是儒家學派的十三部經典著作。

(圖)十三經刻石十三經刻石

周易》,十三經之首,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傳》是對《易經》的解釋。最初為占卜之書,後世對其不斷的闡述說明,逐漸演變成一部無所不包的哲理性典籍。

尚書》是中國歷史典籍中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關於夏商周三代。

詩經》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共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105篇,多為貴族文人所作的正樂;頌,40篇,是王侯祭祀宗廟時用的午樂。

周禮》記載的是官制體系。

儀禮》以“士”的日常禮儀為主,反映了古代貴族生活中吉禮、凶禮、賓禮、嘉禮四個方面的各種禮儀規範。

禮記》是對《儀禮》的補充。

《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春秋》三傳之一,是我國編年史的初祖,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3年中,周朝和各諸侯之間的大事。

《春秋-公羊傳》不講歷史,而是對《春秋》所記史實進行褒貶評論。

《春秋-榖梁傳》也是一部對《春秋》所述史實進行評價的著作。

論語》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

孟子》主張的核心是“仁政”。

孝經儒家倫理思想。

爾雅》對古代文獻中的詞語做出解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