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是義大利海軍唯一的輕型航空母艦,1987年入役,可承擔反潛、海上巡邏、海面搜尋、營救等多種任務。艦上可載16架垂直和短距起降飛機或18架直升機。該級目前僅加里波第號一艘,編號c551,1981年5月開工建造,1987年正式服役。

簡介

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在現階段,加里波第號航母一般僅搭載16架海王反潛直升機,左舷飛行甲板分為6個直升機起降點,但甲板首部6.5度滑撬,並沒有相應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操作設施;上層建築前各段一部18*10米,1噸升降機;機庫面積為110*15*6米,平時14架飛機置於機庫,4架停放在甲板。預計,加里波第號的後續艦馬列尼號將於90年代中期製造,其排水量可能稍大於首制艦。

加里波第號是繼無敵級之後出現的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輕型航空母艦,它比無敵級更輕型,排水量只有無敵級的三分之二,號稱世界上噸位最小的航空母艦。它的外形與無敵級大致相同,也是直通式飛行甲板,首部甲板有6.5o的上翹。經過周密細緻的設計,噸位雖小,卻可載16-18架飛機。艦上武器配置齊全,反艦、防空及反潛三者攻防兼備,既可作為航母編隊的指揮艦,又可單獨行動。動力採用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大、啟動快、操縱靈活的燃氣輪機,使航速達30節,而且機動性強,從靜止狀態到全功率狀態只需3分鐘。該艦的主要任務是在地中海執行警戒巡邏,扼守和保衛直布羅陀海峽通道,單獨或率領特混編隊遂行反潛、防空和反艦任務,掩護和支援兩棲攻擊,為運輸船隊護航,確保海上交通線暢通等等。1993年,它開始搭載固定翼飛機,從而大大提高該艦的制海、制空作戰能力。目前,義大利已計畫建造一艘類似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為20100噸,載機為12架AV-8B,4架EH101反潛直升機和3架EH101預警直升機。

簡史

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其領土象一隻伸入地中海的大皮靴,在戰略地位上舉足輕重。意海軍可以有效地扼制東西地中海,奪取地中海制海權;同時長達7000多千米的海岸線又易遭受來自各個方向的海上攻擊。因此,海上力量的發展歷來受到義大利的高度重視。

然而,二戰前的義大利由於戰略思想有誤,始終拒絕發展航母;二戰後由於國力日衰,又只能有心無力了。直到70年代中期,前蘇聯艦隊頻頻出現在地中海,義大利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於是在1975至1984十年海軍規劃中,意海軍首次提出建造1艘“載機巡洋艦”,該計畫最終導致了輕型航母C551“加里波第”號的出現。該艦1981年3月在聯合造船公司蒙法爾科內船廠開工,1983年6月下水,1987年8月正式服役。為了紀念這一神聖的時刻,義大利用民族英雄的名字“加里波第”命名了此航母。

基本信息

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國家:義大利

編號:C511

服役:1987年

功能:反潛、海上巡邏、海面搜尋、營救等多種任務。

承載:艦上可載16架垂直和短距起降飛機或18架直升機。

全長:180米

寬:33.4

標準排水量:10100噸

吃水:6.7米

載排水量:13370噸

飛行甲板全長:173.8米

飛行甲板全寬:30.4米

編制:550

航空聯隊:230人

鋪位:包括旗艦人員共有825個鋪位

主尺度:總長180米,艦寬33.4米,吃水6.7米

航速:30節

動力:4台菲亞特(Fait)/通用電氣(GE)LM2500燃氣輪機,81000馬力,雙軸

續航力:7000海里/20節

武器裝備

飛彈

4具奧托馬特(OTOMelaraTeseo)Mk2(TG2)對艦飛彈發射筒,主動雷達尋的,0.9馬赫速度時,射程98.4海里,戰鬥部重210公斤,末段2.2海里掠海飛行。

2座塞萊尼亞-埃爾薩格(SeleniaElsag)“信天翁”(Albatros)8聯裝對空飛彈發射裝置,配備“蝮蛇”(Aspide)飛彈48枚,半主動轉達尋的,2.5馬赫速度時,射程13公里(7海里),射高15-5000米,戰鬥部重30公斤。

火炮

3座布雷達(Breda)MB雙聯40毫米高平兩用炮,仰角85o,發射率300發/分,對海射程6.8海里,對空射程4公里,彈重0.96公斤。魚雷:2座B-515三聯324毫米發射管,霍尼韋爾(Honeywell)Mk46反潛魚雷,主/被動尋的,40節速度時射程5.9海里,戰鬥部重44公斤,將由新型的A290魚雷替代。對抗措施:假目標:SLQ25“水精”(Nixie),噪聲發生器;2座布雷達SCLAR105毫米20管發射器,可鏇轉和俯仰,發射箔條彈2.7海里,曳光彈6.6海里。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電子支援/對抗

(ElettronicaNettuno)SLQ732,組合截獲和干擾系統作戰數據系統:IPN20(SADOC2)作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11、14號數據鏈,衛星通信系統。

武器控制

3部阿萊尼亞(Alenia)NA30E光電跟蹤儀,用於對空飛彈;3部達多(Dardo)NA21,用於火炮。

雷達

對空搜尋:休斯(Hughes)SPS52C,3座標,E/F波段,240海里,塞萊尼亞SPS768(RAN3L),D波段,120海里;SMASPN728,I波段,40海里,電視指示對空/對海搜尋:塞萊尼亞SPS774(RAN10S),E/F波段,85海里對海搜尋/目標指示:SMASPS702UPX:718信標引導,I波段導航:SMASPN749(V)2,波段

其他

火控:3部塞萊尼亞SPG75(RTN30X),I/JIHWD,8海里,用於對空飛彈;3部塞萊尼亞SPG74(RTN20X),I/J波段,7海里,用於火炮。

飛行進場控制:塞萊尼亞SPN728(V)1,I波段。

敵我識別:MkXⅡ。

戰術空中導航:SRN-15A。

聲納:雷聲(Raytheon)DE1160LF艦首聲納,主動搜尋,中頻。

載機:16架AV-8B“鷂Ⅱ”(Harrier)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或18架SH-3D“海王”(SeaKing)直升機。

“加里波第”號全長180米。寬23.8米,吃水6.7米,標準排水量10100噸,滿載排水量13370噸。動力裝置為4台LM-2500燃汽輪機,總功率80000馬力,雙軸雙槳推進,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為7000海里/20節。它的飛行甲板為直通式,長173.8米,寬30.4米,甲板前端有6.5度的上翹,可停放6架AV-8B“鷂Ⅱ”式垂直起降飛機或6架SH-3D“海王”直升機。機庫設在飛行甲板下面,長110米,寬15米,高6米,總面積1650平方米,可停放12架AV-8B或12架“海王”。在右舷上層建築前後各有1部升降機,長18米,寬10米,載重15噸。全艦編制825人,其中550名艦上人員,230名航空人員,其它為司令部人員。它的標準載機方式是8架AV-8B和8架“海王”,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只載16架AV-8B或18架“海王”。 

“加里波第”號雖然屬於輕型航母,但卻裝備了比較強大的艦載武器,這與西方國家不太一致,卻與俄羅斯的思路不謀而合。反艦武器是4座“奧托馬特MK-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射程180千米。防空武器是2座“蝮蛇”八聯裝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和3座“布萊達”40mm雙管速射炮,前者射程13千米,備彈48枚;後者射程4千米,發射率300發/分。艦上還裝有2座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發射管,使用射程11千米、航深450米的MK-46魚雷,也可發射更先進的MU-90魚雷。對空雷達為SPS-52C(三座標)和SPS-768、SPN-728;對海雷達為SPS-774、SPS-702;導航雷達為SPN-749(V)2;火控雷達為SPG-75、SPG-74。電子對抗設備為SLQ-732,另有DE-1160LF型變深聲吶和1部SLQ-25“水精”拖曳式誘餌系統。

“加里波第”號是義大利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的一艘輕型航空母艦,是義大利先進艦船建造技術的結晶。它的建成服役,使義大利躋身於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之列,使其重新成為地中海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加里波第”號於1981年3月26日在義大利聯合造船公司的蒙法爾科內船廠開工建造,1983年6月4日下水,1987年8月9日正式服役。

特點

在體積龐大的航空母艦家族中,“加里波第”號可謂小巧玲瓏,它的艦長僅為180米,艦寬33.4米,標準排水量只有10100噸,滿載排水量為13370噸,吃水為6.7米。然而,噸位小並不意味著該艦的作戰能力減弱。“加里波第”號在設計時,經過周密考慮,力求在預訂尺度和排水量的基礎上,搭載更多的飛機。因而該艦在建成後,雖然噸位較小,卻可搭載18架直升機,或相應數量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與此相對照,比它大許多的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滿載19500噸)僅搭載6架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和9架直升機;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滿載19890噸)只搭載約16架反潛機和直升機,其艦載機數量都比“加里波第”號要少。而另一些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更大的航母,搭載的飛機數量則與之大體相當:如英國的“無敵”級搭載8架“海鷂”和7架“海王”等等。因此,“加里波第”號搭載的艦載機數量並不輸於其他輕型航母。此外,在眾多航母中,“加里波第”號配備的艦員人數也是最少的,僅為550人。這主要是由於與其他同類航母相比,該艦的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緣故。由此可見,“加里波第”號航毋雖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航母,但同時卻是一艘十分先進的艦艇。
“加里波第”號為通長中板輕型航空母艦,其外形與英國的“無敵”級航母大致相同。該艦艦體全部都用高強度鋼建成,由於艦體各部分結構採用計算機進行最最佳化設計,因而艦體的重量得以大大減輕,而其耐衝擊能力卻大為增強。整個艦體從上到下共分為6層甲板。而從首部到尾部有13道水密橫隔壁分成14個防水艙,使該艦具備了較強的抗沉性。據測定,在任何3個艙進水的情況下,艦體仍可保持穩定狀態,不致傾斜或翻沉。該艦飛行甲板為強力甲板,長173.88米,寬30.4米。飛行甲板前端設有傾斜度為6.5度的躍飛甲板,用於起飛“鷂”式垂直短距起降飛機。飛行甲板上可停放6架“海王”直升機或相應數量的短距起降飛機。機庫設在飛行甲板以下,高約6米,相當於兩層甲板的高度;長110米,約占艦體總長度的2/3,寬15米,總面積達1650米,可用於存放12架直升機或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機庫內沒有兩座防火門,並裝有先進的滅火裝置。與艦體相對而言,該艦的島式上層建築顯得較大。在上層建築內設定有駕駛台、飛機控制室、作戰指揮室等艙室。煙囪設在上層建築靠後處。在島式上層建築的前部和後部,分別裝有1座八聯裝對空飛彈發射裝置。在艦艇的桅桿上:和上層建築平台上設定有多種雷達和天線。

航空母艦大全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軍艦。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統平台,發展至今已是現代藍水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列艦艇之一。

  • 美國
  • 中國
  • 義大利
  • 俄羅斯
  • 西班牙
  • 法國
  • 英國
  • 泰國
  • 巴西
  • 印度
  • 尼米茲級
  • 福特級
  • 小鷹級
  • 企業級
  • 福萊斯特級
  • 美國級
  • 塞班級
  • 中途島級
  • 獨立級
  • 約克城級
  • 列剋星敦級
  • 庫茲涅佐夫級
  • 加富爾級
  • 加里波第級
  • 庫茲涅佐夫級
  • 基輔級
  • 阿斯圖里亞斯級
  • 戴高樂級
  • 克里蒙梭級
  • 無敵級
  • 伊莉莎白女王級
  • 光榮級
  • 卓越級
  • 巨人級
  • 威嚴級
  • 無懼級
  • 半人馬級
  • 阿斯圖里亞斯級
  • 克里蒙梭級
  • 半人馬級
  • 基輔級

航空母艦盤點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前蘇聯稱之為“載機巡洋艦”,是一種可以提供軍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軍艦。中文“航空母艦”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中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為它提供保護和供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