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號航空母艦

巴丹號航空母艦

巴丹號航空母艦(CVL-2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獨立級航空母艦的八號艦。1940年8月31日在紐約造船廠開始建造,1943年11月17日服役。巴丹號航空母艦曾參加太平洋戰爭和韓戰。1954年4月9日正式退役,1961年5月出售拆解。

基本信息

簡介

巴丹號航空母艦巴丹號航空母艦
巴丹號航空母艦(CVL-29)是美國海軍“獨立”級航空母艦的第八艘,是美軍第一艘以巴丹為名的軍艦,紀念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早段落敗投降的巴丹半島戰役。巴丹號的建造契約在1940年12月16日批出,原建為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的三十號艦,設計時命名為“水牛”號輕型巡洋艦(-99),;由於美軍航空母艦短缺,故將九艘建造中的克利夫蘭級改裝為航空母艦。1942年6月2日開工建造,1943年7月15日更名為“巴丹”號(巴丹是菲律賓呂宋群島中的一個島名,美國參與二戰初期,曾在該島與菲律賓抵抗力量一起對日本侵略軍進行過殊死的戰鬥)並劃歸輕型航空母艦-29,1943年8月1日在紐約造船廠建成下水,同年11月17日正式投入服役,隸屬太平洋艦隊,艦長為謝弗海軍上校。巴丹號航空母艦曾加入太平洋戰爭,參與多場戰役。戰後巴丹號參與魔毯行動(Operation Magic Carpet),運載美軍返國,於1947年2月11日退役封存。1950年5月13日,巴丹號重返現役,並用作試驗性的反潛航母。一個月後韓戰爆發,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短缺,巴丹號隨即改變用途為攻擊航母,前往西太平洋,並先後作三次韓戰巡航。
韓戰後巴丹號隨即預備退役,並在1954年4月9日正式退役。封存數年後,巴丹號先於1959年5月15日改編為飛機運輸艦,舷號改為AVT-4,再於9月1日除藉,最後於1961年5月出售拆解。巴丹號在二戰及韓戰分別獲得六顆及七顆戰鬥之星。

艦船信息

艦種 航空母艦
艦級 獨立級(8號艦)
製造廠 紐約造船廠
動工 1942年8月31日
下水 1943年8月1日
服役 1943年11月17日
1950年5月13日
退役 1947年2月11日
1954年4月9日
結局 1961年5月出售拆解
除籍 1959年9月1日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一般:11,000噸
作戰:14,220噸
滿載排水量 15,100噸
全長 整體:622呎6吋
水線:600呎
全寬 整體:109呎2吋
水線:71呎6吋
吃水 排水14,751噸時:約24呎
鍋爐 4座鍋爐
4座60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功率 設計:100,000軸馬力
試航:106,001軸馬力
最高速度 31.6節
試航:31.46節
續航距離 12,500海哩/15節
服役:8,325海哩/15節
乘員 140名軍官
1,321名水兵

武器裝備

艦載機 12架戰機
9架魚雷轟炸機
9架俯衝轟炸機
裝備 2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炮
8門2聯裝40毫米高射炮
16挺20毫米機炮
裝甲 防護甲板:2吋
防水壁:3.75至5吋
舵機:0.75吋至5吋
其它 2座升降台
1座彈射器

服役情況

參加太平洋戰爭

“巴丹”號艦首“巴丹”號艦首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急需航空母艦對付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因此“獨立”級的九艘輕型航母甫一入役便立即參戰。“巴丹”號也不例外,正式入役後的第4個月即開拔對日作戰第一線。1944年4月21日-24日,“巴丹”號首次出動大批艦載機,向美軍對紐幾內亞灣霍蘭迪亞島的攻擊提供空中支援;幾天之後,“巴丹”號又參與了對日占特魯克島薩塔灣波納佩群島的空中打擊;從6月11日至8月10日,“巴丹”號參與了馬利亞納群島塞班島的攻堅戰,在為期近兩個月的時間內,美日雙方一直在為爭奪馬利亞納群島的控制權而進行著激烈的海空大戰,“巴丹”號多次派出戰機對日軍島上陣地和機場進行狂轟濫炸,表現出了英勇的作戰精神。不僅如此,“巴丹”號還伺機於6月15日-16日和6月24日對日本小笠原群島發起兩輪空中打擊;6月19日-20日,菲律賓海戰打響,“巴丹”號執行了兩天空中保護任務後又返回了馬利亞納海戰場。

沖繩島戰役

正在駛向菲拉德菲爾船廠的“巴丹”號航母正在駛向菲拉德菲爾船廠的“巴丹”號航母
馬利亞納海戰和菲律賓海戰結束後,“巴丹”號於1945年初回到美國本土接受檢修。1945年3月中旬,“巴丹”號檢修結束,隨之編入第58特混艦隊,開赴遠東參加攻擊沖繩島的戰役,此時的沖繩島已成為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最後一塊陣地。在為期兩個多月(3月17日-5月30日)的沖繩島大海戰中,“巴丹”號不僅擊落擊傷了多架日機,而且還於4月18日一舉擊沉日軍Ⅰ-56號潛艇。沖繩島海戰勝利結束後,“巴丹”號返回菲律賓海域,不久又被編入第3艦隊開赴日本近海,對日本本土進行了連續一個多月的空中打擊,直至日本宣布投降。

“魔毯”行動

1945年9月1日,“巴丹”號奉命回國並於10月17日駛抵紐約,不久被指派執行“魔毯”行動。

轉入預備役艦隊

1946年1月10日,“巴丹”號回到費城進行退役前的準備。1年之後的1947年2月11日,“巴丹”號宣布退役並轉入預備役艦隊。

韓戰

“巴丹”號甲板中部的升降機正在工作,後部搭載有-47運輸機“巴丹”號甲板中部的升降機正在工作,後部搭載有-47運輸機

由於韓戰爆發,“巴丹”號又於1950年5月13日重新編入現役。一個多月後,“巴丹”號從費城駛往聖迭戈,搭載大批空軍輜重和作戰人員後於11月16日啟程開赴日本近海東京灣,12月15日,“巴丹”號駛抵北韓水域。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巴丹”號參加了韓戰,主要任務是空襲朝人民軍地面目標,為美軍陸上作戰提供空中支援。

1951年6月,“巴丹”號返回美國聖迭戈,不久又奉命駛往布雷默頓進行大修。11月20日,修繕一新的“巴丹”號回到聖迭戈基地,隨之於1952年1月27日遠赴日本橫須賀,後又轉赴沖繩島海域實施了兩個來月的空中作戰演習和機動訓練。4月29日再次駛抵北韓水域後,“巴丹”號又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對朝作戰,其間,多次穿梭於日本和北韓之間,將大批人員和作戰物資運\往前線,同時又伺機對北韓人民軍發起海上和陸上空襲。8月11日,“巴丹”號撤離北韓戰區返回聖迭戈作稍事休整。兩個多月後的10月27日,“巴丹”號第三次開赴遠東對朝作戰,直到1953年5月10日才又返回美國本土。

退役拆解

在聖迭戈海軍基地接受檢修並進行短期訓練後,“巴丹”號又於1953年7月31日奉調遠東,經珍珠港駛往日本神戶和橫須賀,稍事停留後又返回美國,進行退役前的準備工作。

1954年4月9日,“巴丹”號在舊金山正式退役,5年後的1959年8月被解體出售。

軍事榮譽

“巴丹”號航母在二戰中僅服役不足兩年時間,但表現英勇,戰果不凡,為此曾榮獲6枚戰星勳章;二戰後,“巴丹”號又三赴遠東參加韓戰,為此又榮獲7枚戰星勳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