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武村

功武村

功武村位於龍門縣沙逕鎮,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是是廣州到龍門水路客商往來的要塞,村中有個保存400多年歷史的五宅古堡。

基本信息

功武村功武村 龍門縣沙逕鎮功武村的五宅古堡在400年前絕對是顯赫一時的豪庭。數十年前,在古堡面臨被拆毀時,當地村民致力保護,使古堡幸免於難。不想至今,這古堡卻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古村古道古碼頭
從古碼頭步入功武村,如步入一個遠古時代的村落。幾百年前,功武村是廣州到龍門水路客商往來的必經之路。民間相傳“先有龍關、後有龍門”之說,如今龍關不復見,碼頭古道仍存有“萬里龍關”的牌匾。
正街是功武村古時的商業區,街長約一里,寬不足一丈。正街青磚鋪地,現在街中一段仍有古色古香地房屋建築。正街有一間百年老店,櫃檯、等子均是老式的,沒有人知道它的確切年代,只知道小店濃縮了攻武村數百年的繁華與滄桑,至今還是村民愛光顧的地方。
五宅古堡別名“紅樓”
五宅古民居位於功武村村前,是一個保存尚好的具有廣府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因功武村廖氏四世祖戶蘭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在此開居取名“五宅”。圍內四合院均採用南北中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的建築格局,整個五宅古民居占地約9200平方米。
五宅古堡是功武村人引以為豪的一座四層古建築,古堡雄偉壯觀,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古堡是廣東省罕有的、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雕樓式古堡。據村人介紹,舊時村中的姑娘要出嫁前,須在古堡住上一個月,足不出戶,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才嫁給別人,因此古堡也被當地人稱為紅樓。在崇拜蘇聯老大哥的年代,蘇聯專家曾經想把古堡拆掉建水庫,被村民極力反對,古堡幸免於難。
功武村功武村

香溪竹林引來遊客
多年來,功武村獨一無二的古建築文化一直養在深閨無人識。去年10月,龍門縣一位姓劉的老闆投資上千萬元打造香溪堡景區,景區把百年古堡與萬畝竹林有機融合,漂流、燒烤、游古堡,時光在這裡對接吸引大批遊客。至今古堡平均每天接待500多人。功武村人除了從景區的門票得益以外,村中的土特產也成了遊客的搶手貨,鎮上的酒店食客更是常常爆滿。功武村人認為這是百年古堡對村民的回報,有了經濟效益,村民計畫從利潤中取一部分作為古堡維護經費。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門票:60元
交通提示
  • 在龍門縣城去南崑山景區的旅遊車都會途經沙逕鎮。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