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德

劉錦德

劉錦德,1930年12月28日出生於上海市。計算機技術專家,將計算機新技術引入國防建設和電子工業的開拓者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錦德,計算機技術專家,將計算機新技術引入國防建設和電子工業的開拓者之一。將運算放大器的低漂移技術用於國防設備和設施中,為重要工程的完成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主持並參與完成了國內首次開展的微處理器級別VLSI器件的逆向工程;成功地研製了基於UNIX的微型機系統和工程工作站;對開放系統所提出的輪廓描述和對中間件的國內首次實現為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履歷

(圖)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1930年12月28日 出生於上海市。

1945年9月-1948年7月 在江蘇省省立上海中學學習。

1948年9月-1952年7月 在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電訊門專業學習。

1952年9月-1956年6月 在交通大學電訊工程系任助教、講師。

1956年7月至今 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任講師、副教授(1979年)、教授(1983年)、博士生導師(1989 年);先後擔任計算機教研室主任(1965年)、計算機系主任(1983年)、微型機研究所所長(1985年)、計算機學院名譽院長(1995年);其間,曾於1982年1月至1983年1月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EECs系任客座研究員。

1982-2004年 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其間(1996~2000年)任常務理事。

1989-2003年 任四川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

1997-2004年 任四川省軟體行業協會理事長。

人物生平

(圖)伯克利加州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

劉錦德,1930年12月28日出生於上海市。1948年7月畢業於江蘇省省立上海中學。同年8月考入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攻讀電訊門專業,1952年7月畢業並獲工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在電訊工程系張煦教授指導下,從事長途通信教學和科研工作。由於在與上海電信局的合作項目“有耗帶通濾波器的設計與實現”中擔任主研人員,並作出了出色的貢獻,1956年4月被晉升為講師。

1956年7月奉教育部調令,劉錦德隨交通大學電訊工程系內遷成都,參與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名電子科技大學)的創建。該校於同年年底成立計算機專業(當時稱為解算裝置專業),他被抽調入該專業。此後他一直從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60年任計算機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任主任。“文化大革命”後,計算機系成立。1981年任副系主任;1983年從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U.C.,Berkeley)進修回國後任教授,並擔任了系主任職務。

為了提升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術水平,1985年學校組建微型計算機研究所,劉錦德擔任專職所長。在隨後的10年中,研究所碩果纍纍,人才輩出,並於1988年4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1986~1987年度成都市先進單位;1989年微型計算機研究所申請計算機套用博士點授予權獲得批准。1995年他卸去行政職務後,悉心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國防科研和博士生培養方面建樹頗多。2001年被全國科技大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同年被四川省教委授予“優秀博士生導師”稱號。1979年獲成都市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獲電子工業部勞動模範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先後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5個。

在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時,劉錦德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學術活動,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至第三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評議組成員、四川省政府(第一屆至第三屆)科技顧問團成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第三至第七屆)理事和第六屆常務理事、四川省計算機學會(第一屆至第三屆)副理事長、四川省軟體行業協會(第一屆、第二屆)理事長、四川省首批科學與技術帶頭人。

劉錦德於1958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劉錦德長期從事科研工作,在計算機發展的四個歷史階段:模擬計算機階段(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微處理器階段(70年代)、UNIX微型機系統階段(80年代)、開放系統和中間件階段(90年代至今),分別取得了有意義和有實效的研究成果,為中國國防和產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從事研製工作

50年代後期,劉錦德在實踐中認識到低漂移運算放大器在模擬計算機中的核心作用,對其悉心鑽研,突破了設計和實現低漂移運算放大器的技術關鍵,研製出了當時國內最高水平的低漂移運算放大器(長時間漂移≤50μV,齊當時國外水平)。該項成果參加了全國高校科研成果展覽會並獲優秀成果獎。60年代初,國內一有電晶體,他立即緊跟,探索出適用於電晶體運算放大器的“低漂移技術”。利用這一技術,他為不少單位解決了當時曾面臨的迫在眉睫的難題,為國防和產業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代表性的有:①1967年為第三機械工業部某研究所研發的殲-8機用指揮儀研製了低漂移全電晶體運算放大器,突破了工程的瓶頸,提高了指揮儀的精度,其打靶成績達到優秀,使該指揮儀得到批產,裝備了部隊。②1969年為913廠承擔的903工程研製了低漂移運算放大器(全工程的難題),為西安測控中心遙測遙控系統的完成和成功運行立下了功勞。他在幫助這些單位解決了難題後,還主動給技術人員講課,傳授關鍵技術和訣竅。一些技術人員感動地說:“劉老師教會了我們從書本上怎么也找不到的知識”。
70年代中期,劉錦德已在技術上預感到微處理器和微型機的重要意義,利用下廠下所的各種機會留心收集資料,了解情況。他於1977年初就承擔了第四機械工業部三局下達的“國外微處理器系列晶片逆向工程”任務。指揮並參加了西南地區(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和四機部1424研究所為主)與東北地區(以四機部1447研究所為主)的合作,對國外引進的某型號微處理器系列晶片的內部進行剖析和研究,取得成功。由於這是國內首次對超大規模積體電路(VLSI)開展逆向工程,難度極大;再加上集中攻關之地處於炎熱的火爐區(四川永川,1977年7~9月),條件十分艱苦。他當時作詩一首:“大集成不怕,微處理何難,眾立愚公志,無峰不可攀”,以此激勵大家的鬥志。終於在3個月內勝利完成任務,為國內首次揭開了國外微處理器的內部秘密。許多參加項目的成員都興奮地說:“劉老師指導我們讀懂了微處理器這本‘無字天書’”。對這個項目取得成功的重大意義,1977年9月三局局長郭平欣在長沙慶功會議上明確指出:①它對半導體界今後自行研製國產微處理器晶片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②它也為國內計算機界推廣套用微處理器創造了有利條件;③使半導體界和計算機界人員學會了如何聯合作戰,揭開大規模積體電路之謎。

80年代初,劉錦德被派往美國進修。三局領導親自布置,希望他去美後,能摸清微型機的未來走向及其相關技術,以供國內產業發展參考。他到美國後很快發現,由於半導體工藝的快速進步,微型機絕不可能停留在CP/M系統或DOS系統的水平,必將向UNIX系統這類高檔次方向推進。於是,他深入鑽研並掌握了UNIX和UNIX系統。1983年回國後受命於三局,組織了梯隊,剖析UNIX核心、實現UNIX(V7)的漢化、掌握其移植技術。通過近3年的攻堅,難點一個個被攻克,終於實現了兩種以UNIX為作業系統的微型機系統:一是基於16位微處理器的高檔微型機,二是基於32位微處理器的工程工作站。以上成果都轉化為廠(電子部734廠)和所(電子部第6研究所)的產品,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並使中國計算機產業的微型機產品跨上了一個新台階。以上成果先後獲得了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其中“十六位微型計算機(ZD-4000)的研製”和“UNIX/V7作業系統的分析與移植”於1987年分別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華勝3000系列超級微機工程工作站”於1989年獲機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華勝3000系列工程工作站”於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90年代初,我軍計算機系統需要全面更新。為此,聘請國內著名專家諮詢應該選擇何種技術改造方案。專家認為:應將過去的專用系統方案改為開放系統方案。但對於開放系統的具體方案,專家各有見解,無法統一。究其根源,是對開放系統的概念沒有一個嚴格的統一描述。於是上級主管部門指定3個研究單位(其中包括劉錦德所在的微型機研究所),在半年內理清這一問題。經過半年的探索和深究,1992年8月劉錦德提出了有創新性的答案,即以“auspice”這一輪廓來描述一個開放系統。在隨後的1年內,經過若干次專業研討會的研討,最後在國防科工委領導親臨現場主持的會議上拍板定案,肯定了劉錦德所提出的描述方案,並為此發了相應的紅頭檔案,同時還對劉錦德所做的研究工作進行了表揚。為了使這一描述進一步深入和完善,“九五”期間總裝備部專門下達了軍事預研項目“軍用計算機系統框架和輪廓研究”。2000年項目完成,以柳克俊為首的專家委員會對其的評語為:“本項目通過分析和推演得出開放系統的輪廓為“AUSPICE”,很有創意。它一方面揭示了開放系統的內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要實現一個開放系統,應針對七個成分域採取措施(選用合適的標準)。它為我軍開放系統輪廓的統一做了理論準備。該項目涉及範圍廣,技術難度大,工作量也大,項目在國內屬首創。與國際上同類研究相比,各有千秋,本項目是有自己的特色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對建設開放系統的工作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作用。”2001年,該項目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授予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成果一出,總參某研究所立即將其直接用於兩個重要的科研項目中。

取得成就

當決定以開放系統方案對原有軍用計算機系統進行改造之後,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是如何解決異種機之間的互操作性。理論上可採用中間件來實現,但90年代前期國際上出現的中間件都不完善,即使現在流行的CORBA中間件在當時也不完善。為了摸清中間件在解決異種機互操作問題上的可行性,1993年國防科工委通過電子部電子科學研究院給劉錦德下達了軍事電子預研項目“開放系統核心技術研究”。經過3年的研究和攻關,他所領導的梯隊,根據當時的國際標準RM-ODP(ISO/IEC 10746)找到了突破口,自主開發了一個中間件OSEware,成功地將軍內常用的VMS系統、UNIX系統和DOS/Windows系統3種異種機實現了互連互通互操作。該成果於1996年6月由以童志鵬為首的專家委員會鑑定,認為“OSEware的實現為解決開放系統中的互操作性的難題開闢了一條新路,該成果屬國內首創,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參加了1994 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八五”軍事電子科技成果匯報會,並榮獲三等獎。由於既澄清了開放系統的描述又掌握了實現異種機互操作的工具(中間件),堅定了軍隊採用開放系統的信心。

由於對中間件技術有了開創性的突破,總裝備部在“九五”和“十五”期間繼續向劉錦德所在的單位下達了有關中間件研發的軍事預研項目。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研究室的博士生和青年梯隊陸續研究並開發出了MOSEware中間件(適於軍用的中間件)、NOSEware(適於民用的中間件,基於CORBA2.0和事務處理服務規範)、rtORB(實時中間件,基於RT-CORBA和動態調度規範)、miniORB(嵌入式中間件,基於minimumCORBA規範)、mOvORB(移動中間件,基於移動Agent技術)、RT-FT ORB(實時—容錯中間件,融實時要求和容錯要求於一體,國外最新出現的需求)、PvcwCORBA(面向普適計算環境的中間件,自主創新開發),使該研究室在中間件的探索上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具備了與國際同行競爭的水平。同時也成了軍用機未來所需中間件的技術貯備倉庫。

劉錦德能在計算機領域諸多方面取得出色的成績,雖有機遇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良好的個人素質:①對前沿技術的敏感性。由於具有良好的技術修養,他善於從眾多的技術苗頭中發現並捕捉到前景燦爛的研究對象,及早做好從事開拓的技術準備,從而使他成為國內首批關注微處理器的研究者,首批投身UNIX微型機系統的開發者和首批從事中間件技術的探索者。②敢於攀峰、攻堅、創新。由於心懷祖國,具有雄心壯志,他敢於承擔國內無人嘗試過的剖析微處理器級別的VLSI器件的任務,敢於去解決不少專家都說不清的開放系統的精確描述問題,敢於在國內率先嘗試中間件的研發並驗證其對中國軍用系統的適用性,敢於去鑽研和攻克在惡劣環境中電晶體運算放大器的低漂移難題。③善於與人合作共事。在集體攻關中,作為項目領導人,他平易待人、虛心聽取大家意見、關心別人的疾苦;作為項目成員,他和大家一起乾具體工作,一樣加班加點,發揮自己所長和聰明才智。他往往既當老師,熱心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教給別人;又當學生,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和長處。所以每當任務完成時,他與項目組成員不論老少都成了親密的好友。正像有的同志所說的那樣:“與劉老師共事,既學到了本事、完成了任務;又過得愉快、心情舒暢。”

劉錦德指導並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博士研究生15名,碩士研究生60名,發表論文150篇,主編了《計算機網路大全》,撰寫了《移動agent技術》。此外,還擔任《計算機套用》的常務編委。在劉錦德與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員共處的一個大實驗室中,牆上掛著兩幅警句:“為人三要素:好的品質、好的素質、好的氣質”;“人的價值源於奉獻”。他既以此影響和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後輩,也以此自勵和自勉。劉錦德在實際行動中自覺地做到“關心祖國、關心民眾、關心學生、關心事業”。他一生中寫了許多詩,這裡僅列出其中三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