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運

劉理運

劉理運(1906-1936) 革命烈士。 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年時期做過泥瓦工。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0月,任紅九軍二十六師師長。1935年5月參加長征,1936年12月25日,敵步騎兵千餘人向二十里舖猛攻,雙方激戰整日,他和百餘名戰士壯烈犧牲。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劉理運,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九軍二十七師師長。

1930年10月(一說1929年)劉理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他曾在鄂豫院邊紅一軍任班長、排長等職。

1931年,劉理運任紅四軍任連長,1932年在紅四方面軍任營長。參加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及西征入川。

1933年7月部隊擴編後,他任紅九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團長。

1934年任第二十五師副師長,不久成立紅九軍二十六師,任師長。率部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和各路反“圍攻”作戰及進攻戰役。

1935年5月,劉理運率部參加長征。同年冬任紅九軍二十七師師長,率部南下轉戰川康邊。

1936年7月,他任紅九軍二十六師師長,10月隨方面軍北上到達甘肅會師,11月奉命編入紅軍西路軍,參加西路軍西征作戰。同年12月在甘肅永昌二十里舖戰鬥中身負重傷,不久犧牲。

生平簡介

1933年7月任紅九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團長。1934年任紅二十五師副師長、紅二十六師師長,1935年4月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後任紅二十七師師長、紅二十六師師長。並參加西路軍。1936年12月在甘肅永昌二十里舖戰鬥中負重傷,不久犧牲。1930年春,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紅一軍一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

事跡

1930年春,鄂豫邊的革命鬥爭不斷取得勝利,劉理運毅然辭別父母和姐弟,參加了工農紅軍,投入到革命行列中。

劉理運在紅一軍第一師,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劉理運雖然年齡小,但作戰勇敢,在頻繁的戰鬥中不怕流血犧牲,多次受到上級的表揚和好評。1930年6月,紅一師兩次出擊平漢線,劉理運當時擔任排長,在戰鬥中,他沉著冷靜地指揮全排戰鬥,打擊敵人,表現出良好的組織和指揮才能。由於劉理運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香火嶺戰鬥結束後,劉理運擔任了紅一師的連長。同年11月,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後,劉理運任紅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營長。1932年底紅四方面軍轉移到川陝,創立了新的革命根據地,1933年7月,紅十二師和一部分地方武裝擴編為紅九軍,劉理運被任命為紅九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團長。

四川軍閥劉湘、楊森等在紅四方面軍人川後,感到了他們的勢力受到了巨大的威脅,集中了優勢兵力,企圖把紅四方面軍消滅在四川境內,發動了“六路圍攻”。

1933年8月,劉理運所部參加了儀隴之戰。9月,紅九軍對楊森部發起總攻。川北9月,已經進入秋雨綿綿的雨季,連日幾場大雨,把本來就泥濘的道路沖刷得凹凸不平。9月22日夜晚,紅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在團長劉理運率領下,冒雨出發,穿過荒僻的山徑小路,秘密地插入玉山場、鼎山場側後,擊潰了這兩處的敵人。24日抵營山以北的馬深溪,擊敗了憑天險抵抗的楊森所部的第二混成旅殘部,鏇即包圍營山,突破第二道防線,展開了肉搏戰,連破七道工事。10月份,劉理運接到命令,迅速地趕到南壩場援助游擊軍,俘楊森所部500餘人,被方面軍總部授予“攻如猛虎”的獎旗。

1933年7月16日,國民黨,劉湘部唐式遵以8個旅的兵力向萬源大面山、孔家山和南天門等地發起了猛攻,敵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進行波浪式的衝鋒,經過激烈的戰鬥,打退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進攻。劉理運向上級首長匯報本團的戰鬥情況:有些地段土少石頭硬,工事打平了,來不及修,戰士們就把敵人的屍體拖來,頭對腳,腳對頭地壘起來,上面再蓋上浮土,就成了簡易工事;子彈打完了,就到敵人死屍堆里去揀;槍枝打壞了,到敵人屍體堆里去取。有些菸癮大的戰士還到敵人屍體堆里去找菸葉、紙菸抽。劉理運在匯報情況時,語氣非常輕鬆,表揚了一些戰士,表現出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勇精神。

1933年8月6日,敵人以四個旅的兵力輪翻猛攻大面山紅軍陣地,並乘炮火將鹿砦打燃起火煙霧瀰漫之際,突破了兩道塹壕,眼看著就要衝上主陣地。劉理運帶著敢死營出擊了,守衛在陣地上的兩個連,也從蓋溝里猛然躍出,同敢死營一起沖人敵群里。劉理運手拿大刀,帶著隊伍在敵群里左砍右劈。每個戰士都奮不顧身,勇似猛虎,一個頂十個地砍殺敵人,硬是用大刀把衝上來的敵人殺了下去,為紅軍在萬源防禦戰中取得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4年2月,劉理運率領第七十三團跟隨師部行動,對敵人精銳第三師師部所在地胡家場發起猛攻,殲滅敵人第七旅大部分。6月,接受上級命令,堅守東線陣地,參加了分水嶺反擊戰。1934年10月,他提升為第二十六師師長。

1935年5月,劉理運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任第二十七師師長。1936年10月份,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紅九軍被編人西路軍,奉命西渡黃河作戰。在轉戰河西的戰鬥中,在打拉牌,紅九軍首戰告捷,聲威大振。爾後,沿鎮虜堡、乾柴窪、橫樑山一線向古浪前進,在古浪與敵激戰3天,殲敵2000餘名。但因敵眾我寡,同年11月份,紅九軍轉移到達了甘肅省永昌八壩,第二十七師駐紮和守衛在永昌縣城附近,在這裡與敵人對峙作戰了近一個月之久。

12月下旬,敵人以五個旅和七個民團的兵力向永昌縣城發起了猛烈進攻,在這嚴峻時刻,劉理運非常沉著地指揮第二十七師官兵抗擊敵人,與敵人激戰,多次打退敵人進攻,殲滅敵人數百名。但是,因為戰鬥頻繁,兵員又沒有補給,紅軍的戰鬥力慢慢地削弱,糧食和彈藥嚴重缺乏,傷亡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劉理運還是堅持指揮戰鬥。

1935年12月25日,敵人步騎兵千餘人向二十里舖發動猛攻,劉理運指揮戰士敵人激戰了一整天。戰鬥中,劉理運和百餘名紅軍戰士壯烈犧牲,戰鬥結束後,同志們含著眼淚把劉理運遺體安葬在永昌縣城東的二十里舖。

獲得成就

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任紅四軍十二師三十四團營長。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轉移到川陝,任紅九軍七十三團團長。在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和反“六路圍攻”戰鬥中,該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被四方面軍總部授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獎旗。1934年10月,任紅九軍二十六師師長。 1935年5月參加長征,任二十七師師長。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九軍編入西路軍,奉命西渡黃河作戰。同年11月,紅九軍到達甘肅永昌縣八壩。二十七師駐守永昌縣城附近,在此與敵對峙作戰近一月。12月下旬,敵五個旅和七個民團向永昌縣城發起猛烈攻擊,他指揮二十七師與敵多次激戰,打退敵人十多次進攻,殲敵數百名。但因戰鬥頻繁,紅二十七師兵員無補充,彈藥缺乏,傷亡日益嚴重。12月25日,敵步騎兵千餘人向二十里舖猛攻,雙方激戰整日,他和百餘名戰士壯烈犧牲。

紀念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劉理運烈士,中共永昌縣委、縣人民政府在永昌縣紅軍西路軍烈士陵園內,修建了劉理運烈士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甘肅省委決定在永昌縣西路軍烈士陵園內修建了劉理運烈士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