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禾

劉嘉禾

劉嘉禾,冶金學家,我國低合金鋼與合金鋼學術領域的帶頭人之一。他主持了我國50年代中期低合金鋼“16Mn”和無鎳鉻水面艦艇殼體用“901”、“902”鋼的研製和開發工作,是我國無鎳稀土裝甲鋼的主要發明人之一,核潛艇動力反應堆壓力殼材料的組織者和技術負責人,曾參與制訂我國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產品標準、生產技術規程、科技發展規劃及技術政策等多項工作,為我國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的發展,以及國防用某些重要合金鋼的研製開發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劉嘉禾劉嘉禾

姓名:劉嘉禾
職業:合金鋼專家
籍貫:山東益都

1921年9月14日 出生於山東省青州市
1939~1943年 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礦冶系學習,畢業。
1943~1944年 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礦冶系任助教。
1944~1945年 資源委員會四川綦江電化冶煉廠任助理工程師。
1946~1948年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任助理工程師,後任華中鋼鐵公司副工程師。
1948~1958年 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任爐長、值班主任、生產技術科長、主任工程師、公司技術處副處長。
1958~1973年 任鋼鐵研究院新鋼種研究室副、正主任。
1973~1983年 任鋼鐵研究總院副院長。
1984年~ 任鋼鐵研究總院技術顧問。

2008年7月28日14時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生平簡歷

劉嘉禾,1921年9月14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州市一個小法官的家庭,父親在北平政法大學堂畢業後,在東北三省一些偏僻縣城任法官。當時規定法官任職不得在一處超過3年,劉嘉禾也因家庭多次遷居而一再轉學。10歲時,他在瀋陽市南滿中學堂讀預科。不久,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其父將他和姐姐送往天津,分別進入匯文中學和中西女子中學。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他姐姐去延安參加革命,他隻身一人乘上平津流亡學生南下的最後一班火車到了南京,就讀於東北中山中學。不久上海淪陷,他又隨流亡學生輾轉到達四川,進了國立二中。畢業後考取重慶大學土木系,一年後他轉學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貴州分校礦冶系。這是一所以嚴格著稱的高等學校,由於他的學習成績優異,得到了當時的5種獎學金。1943年畢業,留校作助教。1944年,經張春銘推薦進入資源委員會四川綦江電化冶煉廠任技術員。1945 年他隨該廠廠長邵象華等人到了東北,負責一個機器廠的修復,並試製成功冷硬鑄鐵車輪,後來轉到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自1948年起,劉嘉禾在煉鋼廠先後任爐長、護爐技師、調度員、值班主任、生產科長等職。那時,技術人員沒有大平爐煉鋼經驗,工人都是從農村招來的,對煉鋼技術一無所知,開爐和生產全靠留用的日本人操作。為了學到技術,劉嘉禾等技術人員,事事自己動手,親自實踐,學到的操作經驗,先在技術人員中交流,然後再去教會工人,從而鍛鍊了他實際動手的能力,為他日後工作奠定了基礎。
當時擔任鞍鋼副經理兼煉鋼廠廠長的馬賓提出,參照蘇聯操作規程制訂一個能使工人理解的煉鋼操作規程,責成擔任生產科科長的劉嘉禾組織實施。這部操作規程成為我國第一部平爐煉鋼操作規程,從而改變了煉鋼師傅帶徒弟的傳統作法,迅速提高了煉鋼水平。
在生產恢復時期,急需增加鋼產量,隨著鐵水成分的改變,劉嘉禾、張春銘等人提出了改造車間的預煉爐直接煉鋼的建議,經採納後,大幅度提高了鋼產量,連同其他方面的工作成績,他被東北重工業部破格晉升為工程師,並選為第三屆赴朝慰問團東北分團成員,他是該團唯一的技術人員代表。1956年他又被選為先進工作者,出席了全國第一屆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1958年全國鋼鐵大發展,鞍鋼要支援全國,原擬派劉嘉禾任武漢鋼鐵公司技術處長,後來被新擴建的鋼鐵研究院選中,他作為合金鋼研究室的骨幹留在北京。1959 年,他在組織無鎳鉻鋼的研究和建立適合我國資源的合金鋼系列以及制訂相應的技術標準等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被選為全國群英大會的代表。
他在鋼鐵研究院工作三十餘年,參加並指導了多項課題的研究,培養了一批青年技術人員,在民用船體鋼、裝甲鋼、艦艇用鋼以及核反應堆壓力殼體用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603”無鎳稀土裝甲鋼獲國家發明獎和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經委工業新產品一等獎;“901”、“902”海軍水面艦艇殼體用鋼獲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工業新產品一等獎;“645-Ⅲ”核潛艇動力反應堆壓力殼用鋼獲國防科委、國防工辦重大技術改進二等獎。由於他在軍工冶金材料方面的貢獻,1985年5月在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召開的國防軍工協作會議上,劉嘉禾獲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和飛馬紀念品(最高獎品)。1978年後劉嘉禾擔任鋼鐵研究院副院長,自1984年至今,擔任該院技術顧問。他曾任兵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特殊鋼學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學會理事長等職;現為中國金屬學會榮譽會員和特殊鋼分會主任委員。

主要成就

我國低合金高強度鋼的奠基人之一
1957年劉嘉禾在鞍鋼工作期間,為了解決汽車大梁板的衝壓合格率低的問題,配合民主德國鋼鐵冶金專家孔歇爾試製德國牌號ST52(16Mn前身)以代替原蘇聯牌號30Ti鋼。1958年他調到鋼鐵研究院新鋼種室,由他提議組建並親自領導我國第一個專門從事低合金高強度鋼研究的小組,為了改變碳素鋼一統工程用鋼的格局,試製出一些強度與塑性均好於碳素鋼的新鋼種。這些鋼既要結合國內資源條件,又要生產操作簡便易行,還要兼顧用戶的承受能力。他根據我國有豐富的錳資源,選擇了ST52鋼作為基礎,調整鋼的成分,即在原有碳素鋼的基礎上,把錳含量提高一些,碳含量降低一點,成功試製出16Mn合金鋼。這種合金鋼對鋼廠的原材料供應和在煉鋼、軋鋼等工序上沒有明顯的改變,所以很容易被工廠接受。為了使煉鋼工人儘快掌握該鋼種冶煉技術,他親自指導大平爐煉鋼,制定相應的生產操作規程。由於該鋼種的強度比碳素鋼提高30%,焊接等工藝性能又比碳素鋼好,而成本只增加5%,工廠與用戶均提高了經濟效益,節約了鋼材,為此,16Mn鋼很快推廣到一些重要工程構件上。
16Mn鋼除了推廣到汽車製造業用以製造汽車大梁外,還與江南造船廠合作,用16Mn鋼成功地製造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東風號”的殼體,建造當時國內最高的廣州市廣播鐵塔,以及其他工程構件。現該鋼種產量僅次於碳素鋼的產量。他不僅主持和參加16Mn和15MnTi等鋼種的試製,還積極組織其他低合金鋼的研製和各種推廣會議,參與制訂“六五”和“七五”低合金鋼攻關規劃,編寫國家低合金鋼發展技術政策藍皮書。他在報刊上先後發表《我國低合金鋼的發展方向——微合金化》、《我國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發展的巨觀控制問題》、《微合金鋼在成分和工藝上的新進展及對我國研究開發的建議》等多篇文章。
我國研製無鎳鉻國防用鋼的帶頭人

1958年劉嘉禾調到鋼鐵研究院,擔任新鋼種研究室副主任,該室的任務是研究國防用的特殊鋼。他具體領導軍用低合金鋼和合金鋼方面的研究。由於他熟悉工廠情況,具有多年生產實踐經驗,他所指導的研究專題均能較為迅速地由實驗室研究轉入工業試驗以至出產品;由於他一貫採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把研究工作從研究院、鋼廠延伸到用戶,因而,研究成果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60年代初,我國生產的中型坦克,按照蘇聯的設計要求,其裝甲板及主要結構件均採用鎳鉻鋼,每輛坦克需要大量的,而當時我國的鎳資源尚未開發,蘇聯中斷供應,工業已開發國家又對我國實行禁運,使我國的坦克和艦艇製造陷入困境。為此,1959 年起在實驗室開始了無鎳裝甲鋼的研究試驗,1960年又接到中央領導同志“希望鞍鋼、鋼鐵研究院、617廠大力協同儘快將無鎳裝甲鋼研製出來”的指示,當年成立了三家聯合試製組,由鞍鋼徐衢任組長,劉嘉禾任副組長。實際的技術責任由劉嘉禾承擔。由於該鋼種中含有鉻和稀土元素,鋼水發粘,流動性不好,又要求硫、磷等雜質含量低,在平爐上冶煉十分困難。特別是加入稀土合金後,鑄錠結瘤嚴重,甚至堵住水口,使鋼水流不出來。這類鋼,國外大都採用電爐冶煉,而我國要用鞍鋼這種傾動式大平爐,其難度可想而知。劉嘉禾發揮了自己熟悉平爐煉鋼的特長,發動煉鋼工人,群策群力,克服了一系列技術難關,至1961年4月終於試製出第一批無鎳裝甲鋼板。有了鋼板還要經過打靶試驗,劉嘉禾帶領試製小組成員多次奔赴包頭、白城子等靶場,實地觀測鋼板的抗彈性能。正是由於他的這種頑強精神和作風,迅速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因而取得了無鎳稀土裝甲鋼(簡稱603)從試驗到轉產定型僅用了3年時間的罕見速度。
我國水面艦艇殼體用鋼,按蘇聯設計,也要採用鎳鉻鋼。而在1962年前後,為了不使造艦和修艦工作停頓下來,必須儘快地研製出適宜於造艦的無鎳鉻新鋼種。在這種十分緊迫的關頭,劉嘉禾大膽地提出了“把民用船體鋼16Mn以及15MnTi加以改造,使其適用於艦體用鋼”的建議。他主持試製小組,分析了軍用與民用的差別,提出了改造對策。在鞍鋼技術人員密切配合下,該鋼種很快就進入了批量試製,經過艦艇的製造考核,順利地通過了鑑定,取名為“901”和“902”。該鋼轉產後生產了十餘萬噸鋼材,建立了一大批水面艦艇,解決了海軍建設用鋼的急需,為此,獲得了國防科委的嘉獎。
在大量工程用鋼中採用微合金元素,在國內是首創,當時在國際上也正處於初步研究階段。而“901”、“902”鋼正是利用了微量鈦把民用鋼改造為軍用鋼。通過“901”、“902”鋼種的試製成功,為後來結合我國富有的資源發展微合金鋼種開闢了道路。
除上述“603”、“901”、“902”鋼外,他還主持並親自參加了其他無鎳少鉻或無鎳鉻等鋼種的研製,為自力更生地製成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急需的鋼材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國內資源的開發和對外開放,現在鎳鉻元素的供應已不是異常緊張,儘管劉嘉禾等人所研製的無鎳鉻鋼,有些已被性能更好的鋼種所取代,但歷史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我國核動力反應堆殼體材料的開拓者之一

核動力反應堆里裝有核燃料,具有放射性的高溫高壓水在其中循環,其壓力殼要能經受30年的中子輻照而不變脆。因此,對壓力殼體材料要求極為苛刻,既要高強度又要高韌性,特別是經過中子幅照後,韌性只允許少量的下降。60年代初期,我國要發展核潛艇,它不同於其他武器,後者多少有一些蘇聯的實物或資料可資借鑑,而核潛艇專用材料:則一無所有,劉嘉禾接到研製反應堆壓力殼材料的任務後,感到十分棘手。當時的設計部門只了解到國外地面核電站的壓力殼使用的是碳鋼或碳錳鋼,由於這類鋼強度低,其殼體必然很厚,不適宜用在艦艇上。設計部門要求研製一種強度和韌性都好的新材料。劉嘉禾反覆琢磨,大膽提出兩個方案:一個是在鍋爐鋼的基礎上調整成分和工藝,保持其中溫強度優點,彌補其韌性不足;一個是在潛艇耐壓殼體鋼基礎上通過微合金強化以滿足要求強度。前者在長期中溫使用中有把握,後者在防止破裂保證安全上有優勢。劉嘉禾帶領研究室郭寶純等同志到設計部門和製造工廠聽取意見,經過比較,選定了兩個方案,雖然試驗方案確定了,但成分還需最佳化,工藝還要遷就工廠實際。首先,熔煉這種鋼的設備陳舊,60年代,我國沒有爐外精煉設備,無法進行真空處理,致使鋼中氫含量不能降低至符合要求。為了防止大鍛件出現“白點”缺陷,必須從退火上想辦法;當時沒有大型熱處理設備,使得鍛件不能採用淬火與回火調質處理,將使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為此,經過設計部門、製造部門共同獻計獻策,採取了一些現在看來很笨而當時卻十分有效的措施,克服了上述種種困難。後來又正逢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核潛艇的研製工程下馬,而反應堆壓力殼材料雖是潛艇大工程中的一小部分,有人提出也要下馬。在此關鍵時刻,劉嘉禾提出,我國核潛艇研製任務遲早還是會上馬的,而壓力殼材料難度很大,如果停止研究,待到需要時很難及時拿出符合要求的材料,因此,不但不能下馬,而且要把技術問題逐個解決,才能有備無患。他這個意見得到工程總設計師彭士祿及陳祖澤等人的贊同,又得到製造廠的支持,當其他研究工作停頓了,唯獨壓力殼材料的試製工作仍然繼續進行。在彭士祿陳祖澤、劉嘉禾3人領導小組的組織安排以及研製小組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完成了這項材料的試製任務,定名為“645 Ⅲ”鋼。為後來核潛艇再度上馬,大大節省了材料研製時間。這種鋼製造的壓力殼體已用於多艘核潛艇上。後來發現這種鋼的成分和工藝與國外完全不同,它在核潛艇反應堆殼體材料的發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獨特的一頁。在我國自行設計的30萬千瓦核電站的反應堆材料方面,劉嘉禾指導了“SS271”和“SS272”的研製工作。他現在是國家核安全局第三屆核安全工作委員會委員。

主要科學技術成就 >> 為鋼鐵工業發展多次獻計獻策

劉嘉禾在冶金戰線奮鬥近50年,而他五分之四的時間都在生產現場和科研一線上拼博。自80年代初,以及他擔任鋼鐵研究院的技術顧問後,開始了低合金鋼與合金鋼今後發展的巨觀探討,發表了許多密切結合國情,具有預見性、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文章。1983年為《冶金報》撰寫的《對低合金鋼和合金鋼技術政策中一些問題的意見》一文中,不僅對提倡什麼,限制和反對什麼提出了中肯的建議,而且提出了產品結構調整,強調經濟效益,上項目要經過科學論證以及發揮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優勢等具有預見性的意見,後來許多意見被提到議事日程。1984年劉嘉禾在《冶金報》上發表的《鋼鐵工業如何迎接技術革命的挑戰》一文中,分析了國外高新技術向傳統工業滲透的趨勢,結合我國工業現狀,提出了用新技術改造老工藝,加速將計算機用於管理,調整產品結構使產品延伸,用新流程代替傳統流程等具體方案。這些建議逐步被認可與採納。1985年5月,他在《冶金報》上發表《我國低合金鋼的發展方向——微合金化》一文,文中指出國際上正在興起開發微合金鋼的熱潮,我國除應迎頭趕上外,還要發揮我國豐富的微合金元素優勢;文中強調微合金化鋼的發展與工藝技術進步密切相關,沒有工藝技術的革新,也就沒有現代的微合金化鋼。這些意見受到了冶金界對發展爐外精煉和控軋控冷新技術的重視,也為我國低合金鋼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他不僅參加了國家科委“六五”、“七五”兩個低合金鋼和合金鋼攻關規劃的制訂,還參加了大部分攻關項目的技術鑑定和驗收。1990年“七五”攻關總結大會上,他宣讀了《我國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發展的巨觀控制問題》一文,引起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所提出的不少意見被冶金部的領導所採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鋼的品種、質量問題日益突出,他撰寫了《鋼的質量現狀和政策探討》以及《我國軸承鋼質量現狀、差距及改進措施意見》等文章,為改進質量獻計獻策。他除了繼續探討我國鋼鐵工業發展中一些戰略問題外,“八五”期間,他又接受了“鋼中殘餘有色金屬的有害作用及去除機制”的研究課題,為90年代我國在鋼的質量上將會遇到的問題,開展探索研究。
在冶金科技的百花園中,他像一隻蜜蜂,不知疲倦地傳播、勞作,近半個世紀的辛勞,結出累累碩果。他不愧為中國冶金科技發展史上平凡而耀眼的群星中的一顆星。

主要論著

1 劉嘉禾,張春銘.論平爐爐底.鞍鋼,1951,(11、12合刊).
2 劉嘉禾.控制沸騰鋼的因素.鞍鋼,1952,(19).
3 劉嘉禾,張春銘.平爐燃燒試驗報告.鞍鋼,1952,(19).
4 劉嘉禾.快速煉鋼時間研討.鞍鋼,1952,(24).
5 劉嘉禾.低合金高強度ST52號鋼的初步試製.鋼鐵,1958,(4):17~23.
6 劉嘉禾.低合金高強度鋼16Mn的研究.鋼鐵,1960,(2):68~77.7 劉嘉禾.16Mn低合金高強度鋼性能試驗.鋼鐵,1960,(9):541~547
8 劉嘉禾,姚衛薰等.含量和熱處理對15MnTi鋼機械性能的影響.鋼鐵,1964,(4):32~35.
9 劉嘉禾主編.低合金高強度鋼.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5.
10 劉嘉禾.對於我國特殊鋼發展的幾點建議.冶金報,1980 年7月15日.
11 劉嘉禾.八十年代世界特殊鋼發展趨勢.冶金情報,1981,(1):9~12.
12 劉嘉禾.國外重軌鋼的發展.國外金屬材料,1983,(10):1~7.
13 劉嘉禾.我國低合金鋼生產使用情況及今後發展意見.鋼鐵,1983,(8):7~10.
14 劉嘉禾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金屬材料部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
15 劉嘉禾.“六五”期間我國低合金鋼的發展及“七五”展望.鋼鐵,1987,(6):1~3.
16 劉嘉禾.Some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ology of low alloy steel in P.R.C.第四次中日鋼鐵學術會議論文集,1987:214~309.
17 劉嘉禾.中小鋼廠提高質量的爐外工藝探討.鋼鐵研究,1987,(3).
18 劉嘉禾.耐蝕金屬材料現狀及展望.新型材料與材料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91~214.
19 劉嘉禾,黃建中.汽車腐蝕失效分析及對策研究.第二屆中國材料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988,(10):95~104.
20 劉嘉禾.我國低合金鋼及合金鋼發展的巨觀控制.鋼鐵研究,1990,(2):3~9.
21 劉嘉禾.鋼的質量現狀及對策探討.冶金管理,1990,(2):20~25.
22 劉嘉禾.論改進我國軸承質量.鋼鐵研究,1991,(3):3~6.
23 劉嘉禾.我國特殊鋼廠爐外精煉問題探討.特殊鋼,1992,(8):1~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