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學

機械工程學

機械工程學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之一,也是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學科之一。在今天,機械工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涉及機械、電子、電氣、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學科。機械工程學與其他技術的結合形成了諸多新興的學科和技術,如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這些新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促使機械工程學本身的套用領域和研究內容不斷地產生變革。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機械工程學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之一,也是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學科之一。在今天,機械工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涉及機械、電子、電氣、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學科。機械工程學與其他技術的結合形成了諸多新興的學科和技術,如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這些新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促使機械工程學本身的套用領域和研究內容不斷地產生變革。

機械工程學科是研究機械系統和產品的性能、設計及製造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科學,包括機械學和製造科學兩大領域。機械學是研究機械結構和系統性能及其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科學,包括製造過程及機械系統所涉及的機構學、傳動學、動力學、強度學、摩擦學、設計學、仿生機械學、微納機械學及界面機械學等。製造科學是研究製造過程及其系統的科學。它涵蓋產品設計、成形製造(鑄造成形、塑性成形、連線成形、模具製造、表面工程等)、加工製造(超精密加工、高效加工、非傳統加工、複雜曲面加工、測量及儀器、裝備設計及製造、表面功能結構製造、微納製造、仿生和生物製造)和製造系統運作管理等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機械工程材料和金屬熱加工基礎、機械傳動、液壓與氣壓傳動、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切削加工四部分。全書突出傳動這一主線,著重基本原理的闡述,並加強了與電氣控制聯繫較為密切的內容的介紹。書中多採用簡明易懂的插圖,如立體圖、結構示意圖等,並且各章均附有複習題,便於複習思考與練習。全書嚴格執行了新的國家標準,並增加對科學技術成果的介紹。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機械傳動

第一章 常用機構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平面連桿機構

第三節 凸輪機構

第四節 螺鏇機構

第五節 間歇運動機構

複習題

第二章 常用機械傳動裝置

第一節 帶傳動

第二節 鏈傳動

第三節 齒輪傳動

第四節 蝸桿傳動

複習題

第三章 軸、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

第一節 軸

第二節 軸承

第三節 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

複習題

第二篇 液壓與氣壓傳動

第四章 液壓傳動概述

第一節 液壓傳動的原理和組成

第二節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第三節 液壓傳動的兩個基本參數——壓力、流量

第四節 液壓傳動用油的選擇

複習題

第五章 液壓泵、液壓馬達和液壓缸

第一節 液壓泵

第二節 液壓馬達

第三節 液壓缸

複習題

第六章 液壓控制閥

第一節 方向閥

第二節 壓力閥

第三節 流量閥

第四節 比例閥、插裝閥和數字閥

第五節 液壓伺服閥和電液伺服閥

複習題

第七章 液壓輔件

第一節 過濾器

第二節 蓄能器

第三節 壓力計和壓力計開關

第四節 油管和管接頭

第五節 閥類連線塊

第六節 油箱

複習題

第八章 液壓基本迴路

第一節 壓力控制迴路

第二節 速度控制迴路

第三節 多缸動作迴路

複習題

第九章 典型液壓系統

第一節 組合工具機動力滑台液壓系統

第二節 數控車床液壓系統

第三節 液壓機液壓系統

複習題

第十章 氣壓傳動

第三篇 機械製造基礎

第十一章 機械工程材料

第十二章 金屬熱加工

第十三章 金屬切削加工概述

第十四章 常和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

第十五章 特種加工

第十六章 機械加工自動化

附錄

參考文獻

機工版

機械工程學機械工程學

目錄

前言

第一篇機械傳動

第一章 常用機構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平面連桿機構

第三節 凸輪機構

第四節 螺鏇機構

第五節 間歇運動機構

複習題

第二章 常用機械傳動裝置

第一節 帶傳動

第二節 鏈傳動

第三節 齒輪傳動

第四節 蝸桿傳動

複習題

第三章 軸、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

第一節 軸

第二節 軸承

第三節 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

複習題

第二篇 液壓與氣壓傳動

第四章 液壓傳動概述

第一節 液壓傳動的原理和組成

第二節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第三節 液壓傳動的兩個基本參數——壓力、流量

第四節 液壓傳動用油的選擇

複習題

第五章 液壓泵、液壓馬達和液壓缸

第一節 液壓泵

第二節 液壓馬達

第三節 液壓缸

複習題

第六章 液壓控制閥

第一節 方向閥

第二節 壓力閥

第三節 流量閥

第四節 比例閥、插裝閥和數字閥

第五節 液壓伺服閥和電液伺服閥

複習題

第七章 液壓輔件

第一節 過濾器

第二節 蓄能器

第三節 壓力計和壓力計開關

第四節 油管和管接頭

第五節 閥類連線塊

第六節 油箱

複習題

第八章 液壓基本迴路

第一節 壓力控制迴路

第二節 速度控制迴路

第三節 多缸動作迴路

複習題

第九章 典型液壓系統

第一節 組合工具機動力滑台液壓系統

第二節 數控車床液壓系統

第三節 液壓機液壓系統

複習題

第十章 氣壓傳動

第一節 氣壓傳動的工作原理、組成及優缺點

第二節 氣動元件

第三節 氣動基本迴路及系統實例

複習題

第三篇 機械製造基礎

第十一章 機械工程材料

第一節 金屬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節 常用金屬材料

第三節 鋼的熱處理

第四節 非金屬工程材料

複習題

第十二章 金屬熱加工

第一節 鑄造

第二節 鍛壓

第三節 焊接

複習題

第十三章 金屬切削加工概述

第一節 切削運動和切削用量

第二節 金屬切削刀具

第三節 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液

第四節 工具機的分類與型號

第五節 工具機傳動系統的基本概念

複習題

第十四章 常用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

第一節 車床及車削加工

第二節 銑床及銑削加工

第三節 鑽床及鑽削加工

第四節 鏜床及鏜削加工

第五節 刨床及刨削加工

第六節 磨床及磨削加工

複習題

第十五章 特種加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電火花加工

第三節 電解加工

第四節 超音波加工

第五節 雷射加工

第六節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

第七節 複合加工

複習題

第十六章 機械加工自動化

第一節 組合工具機及其自動線

第二節 數控工具機

第三節 現代製造技術

複習題

附錄

附錄A 機構運動簡圖符號(摘自GB/T4460-1984)

附錄B 常用液壓與氣動元件圖形符號(摘自GB/T786.1-1993)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通高等工科教育機電類"十一五"規劃教材·機械工程學(第4版)》可作為本科、高職高專電氣工程、自動化、數控技術、計算機套用等專業的教材。

作者簡介

丁樹模,1935年3月生,漢族,安徽廬江人,教授,中共黨員。

1962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機械系水力機械專業本科,畢業後在湖南工程學院(原湘潭電機學院)任教,擔任過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圖書館長等職務。1999年受聘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學院,在廣州增城教學點擔任教學工作;2001年至今在廣州大學松田學院任教,擔任系主任、督導室主任等職。

1985年、1989年兩次被評為省優秀教師,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業績曾刊登於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第一卷(第138頁)、中國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中國專家大辭典》(人事部專家服務中心編寫)第九卷(第2頁)、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的《中華熱土——中國改革與建設成就巡禮》(第94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的《當代創業之星》(第1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