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模仿戰略

創造性模仿戰略目以占據市場或行業的領導地位,或者控制市場或行為目標。它的優點是風險相對較小。在創造性模仿者開始行動時,市場已經形成,需求已經產生。市場研究可以調查出哪些顧客購買、如何購買,以及可以為他們帶來哪些價值等等。第一個創新者所面臨的大部分不確定因素已經消失,或至少可以分析和研究出。但它要求模仿者具備對市場的敏感和靈活性。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創造性模仿戰略調查圖 創造性模仿戰略調查圖

創造性模仿是由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李維特最早提出的,德魯克把它作為一類成功的企業家戰略。模仿本來不是創造性的,創造性模仿是指模仿品在套用上具有創造性。創造性模仿者沒有創新一種產品或一項服務,它只不過完善這種產品或服務,並給它重新定位。比如,突出產品特性,以適應稍有不同的市場。這樣在短時間內,這個新事物就會真正滿足顧客的需求,占領市場。

特點

1、完全創新的首創產品的開發,需要企業對市場需求有充分的前瞻性研究,必須具有足夠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條件,還要有較強的市場推廣能力,也要有一定的財力支持。首創產品被消費者接受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引導消費和培養消費者的消費情趣。這些能力,很多企業不完全具備。

2、首創產品具有高風險,許多企業沒有承受這種風險能力,或者不願承受這種風險。

3、別人的首創產品已被消費者接受,市場正在形成,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大部分都已經消失,此時模仿已有產品進入市場從時間和效益上都較划算。

4、首創產品進入市場後勢必會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而在創造性模仿中將其進行完善和改進,就會開發出優於前者的產品。

關鍵

1、要立足於研究市場走勢,研究顧客的需求,以及市場的可能變化,而不是主要研究生產首創產品的廠家。創造性模仿戰略攻擊的方向,不應該總是想著把顧客從首創產品取得成功的企業那裡奪過來,而應該是指向首創者已經開拓出來,但還未能充分滿足的那些市場,以及首創者尚未開拓的潛在市場。

2、要在首創產品的基礎上著力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而不能簡單地模仿。先入為主是產品進入市場的規律,如果以相似度很高的產品跟進,必然會處於被動位置。要根據市場調研得到的顧客新需求和對首創產品進行分析的一手資料,設計和開發出本企業特有的新功能、新風味、新包裝食品。

3、把握好二次開發和創新的速度和進入市場的時機。對於一個被市場接受的首創產品,其他企業也可能同樣在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搞慢了就會落在別人後面,喪失良機,搞快了就要有足夠的資源投入,還要考慮所開發出的產品技術完善,避免倉促進入市場帶來再次開發。所謂把握好進入市場的時機,是以二次開發和創新的速度為前提。如果選好了這樣一個時機,即在競爭對手不多時進入市場,物以稀為貴,就能相對穩定地維持產品較好的價格,從而得到及早進入市場的高額盈利。如果大量競爭對手的產品充斥市場,價格競爭激烈時進入市場,要想得到高盈利是很困難的。

4、不要扎堆,避開大家一齊對首創產品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一齊爭奪市場的混亂局面。針對同一首創產品的二次開發和創新的產品,從本質上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眾多特色不夠鮮明的類似產品在市場上相撞,價格戰無疑是大家的競爭主旋律,拼殺的結果是全盤皆輸無勝家。企業為防止這樣的結果出現在決策之前要做好行業信息的收集和研究。

5、不要盲目跟進。推出首創產品的企業也會出現失誤,有些首創產品的市場潛力並不大,沒有太大的市場前景,而進入市場時的勢頭確會是轟轟烈烈。這種現象極易誤導其他企業,倉促地對這些首創產品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最後走上不歸路。對任何首創產品的跟進,都要建立在對市場進行足夠研究和分析、透過現象看出本質的基礎之上。

6、加入WTO後,市場正朝著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有序、越來越法制化的方向進步,且速度越來越快。在這當中,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將會提到更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侵犯別人的智慧財產權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在選擇目標首創產品進行創造性模仿時,一定要了解對方是否為專利產品或擁有其他的智慧財產權,如是,就不能依次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以免招來法律糾紛和不必要的損失。

示例

舉例說明

世界四大發明有三項誕生於中國,然而真正利用這些發明開出文明之花並實現歷史跳躍的卻是西方社會。這三項發明便是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

火藥是中國人在兩千年前發明的,但是中國人僅僅把火藥用在爆竹上,而西方人造出了大炮。大炮的威力在擊潰封建社會、建立新的近代國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指南針也是中國發明的,然而中國對指南針的使用範圍僅僅限於看風水,而西方人則用它橫穿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並進行環球航行。指南針可以稱得上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以來西方社會走上世界支配者之路的嚮導。

造紙術也是一樣,由中國人發明,而將其與近代印刷術相結合併套用於人類文明與知識發展上的則是西方人。從此之後,《聖經》等全部著作得以被印刷成為本國語言,並引發了宗教改革,由此促成了人類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理性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近代化和民主進程。而在這之前,只有僧侶和貴族這些特權階層才能享有文字。

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不勝枚舉。18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成為引發工業革命的契機,然而事實上,在遠在公元2世紀左右,埃及人已經發明了蒸汽機。但是埃及人從沒想過將其用於引領工業革命上。

編後感

仔細看這些事例,我們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比起誰發明了什麼來,是否對這一發明進行創造性的模仿和發展更為重要。我並不是說最初的發明沒有價值或是沒有必要,我的意思是,就算是最早的發明,如果不將其繼承發展並套用於產業或生活,是沒有大的價值的。

發明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的中國,結果被將這些發明進行創造性模仿的西方所占領瓜分,淪為殖民地。自己發明的指南針成了列強的嚮導,自己發明的火藥組裝的大炮成為列強的先鋒,自己發明的紙用來寫投降書——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反諷。

英國有句話,“科學技術的原理是英國人發明的,被美國人用到實處,再被日本人進行創造性的模仿並拿來賺錢。”不管怎么說,今天的日本取得的令人驚訝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當說是二戰之後他們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科學技術的產物進行創造性模仿的結果。

有個明顯的例子經常被人們稱道,那便是通過對美國半導體收音機的電子原理進行創造性的模仿,日本松下公司成功製造出小型收音機。作為發明宗主國的美國,其市場被創造性的模仿國——日本的產品所占領。但模仿階段結束後,日本在獨立的創造性開發上也毫不懈怠。中東戰爭中所使用的美國飛彈和電子武器零件相當一部分是日本產的,我們對這些事實都一清二楚,如果沒有這些零件,那些武器就不能發揮那么大的威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