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胎散

大腹子1兩半,冬葵子3兩,赤苓1兩半,赤芍藥1兩半,榆白皮3兩,黃芩1兩半,飛滑石3兩,瞿麥3兩,當歸3兩,粉草1兩半。是主材,主治胎死未足月,臍腹痛,小腹重墜,脈數澀者。

介紹

編號:38573
名稱:利胎散別名:利胎散

組成

大腹子1兩半,冬葵子3兩,赤苓1兩半,赤芍藥1兩半,榆白皮3兩,黃芩1兩半,飛滑石3兩,瞿麥3兩,當歸3兩,粉草1兩半。

出處

《醫略六書》卷二十九。

主治

胎死未足月,臍腹痛,小腹重墜,脈數澀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煎,去滓溫服。
製備方法:上為散。

各家論述

:孕子三五七月,觸損其胎,故臍腹(疒丂??)痛,小腹重墜,乃為胎死腹中確候,不下必不得安。大腹子破滯下氣以逐胎,赤芍藥破瘀瀉火以下胎,滑石通竅逐胎以開產戶,瞿麥通閉逐胎以利濕熱,冬葵子滑胎利竅,榆白皮滑竅下胎,赤苓利營滲水能清水府,甘草和胃緩中兼調氣化,黃芩清里熱以降下,當歸養血脈以滑胎也。為散水煮,使瘀化氣調則死胎不得羈留而乘藥勢速下,何臍腹(??)痛之不痊哉?

中藥方劑之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